高中物理选修32优秀说课稿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532112 上传时间:2023-11-21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357.0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物理选修32优秀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选修32优秀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选修32优秀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选修32优秀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高中物理选修32优秀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物理选修32优秀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物理选修32优秀说课稿(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和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本节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整个高中物理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生今后学习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和交变电流产生的基础。本节重点是:引导学生做好教材中三个实验.本节难点是:组织学生完成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推出电磁感应产生的一般条件。二、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我确定本课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 观察电磁感应现象,理解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2、 进一步认识磁通量的概念,能结合实例对磁通量

2、的变化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判断。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节内容特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是:教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讲述、对比、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学法: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讨论中突破难点。三、过程分析 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一)引入课题请一位学生拿一个金属探测器检查一下

3、其他同学身上有没有金属,如果学生身上带有硬币、手表、金属框的眼镜等金属物体时,金属探测器上蜂鸣器就会报警,说明有电流流过蜂鸣器,那电流是怎样产生的呢?(设计意图): 迅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通过一个问题引入本节主题。(二)探究实验:器材:灵敏电流计、螺线管(粗细各一个)、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导体、导线若干。接下来我分以下几个环节去做:(板书)猜想-实验-分析讨论-得出结论。让学生开始猜想如何利用这些器材设计出磁生电的实验方案,经讨论,最终确定三种方案。由于时间有限,每组做一种方案,将这几个方案分配给不同组。甲组:利用蹄形磁铁磁场中的导体连接灵敏电流计。乙组

4、:粗螺线管连接灵敏电流计,利用条形磁铁在螺线管中运动。丙组:粗细螺线管各一个,粗螺线管连接灵敏电流计,细螺线管连接电源、开关、滑动变阻器。根据学生所设计的方案,让学生组装器材,开始实验。注意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好实验现象。分析讨论 根据学生所做的实验现象,给出充分的讨论时间,让他们通过讨论得出一定的结论。每一组派一个代表说明本组观察到的现象以及得出的实验结论。各组做的实验不同,结论也会不同。甲组做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的实验,可能得出结论是:导体在磁场中前后或斜方向运动会有电流产生乙组做磁铁在螺线管中运动的实验,可能得出结论是:当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时有电流产生。丙组通过实验可能得出的结

5、论是:当小螺线管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大螺线管中有电流。若小螺线管中的电流不变化,大螺线管中没有电流产生。这几结论虽不尽相同,但都可以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电流,那么到底它们有什么共性呢?接下来要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对于甲组的结论,启发学生:当导体在磁场中前后或斜方向运动时,都是导体在切割磁感线,然后引导学生思考:其切割的实质是什么?此时放这样一张图(示图)给学生看,让学生仔细观察。学生会发现当导体切割磁感线时,电流计和导体所在的闭合回路中磁感线的条数在变化。对于乙组的结论,同样放这样一张图(示图)给学生观察。学生会观察到再磁铁插入或拔出螺线管的过程中,螺线管中的磁感线条数在变化。 从丙组得出的结论可这

6、样问学生:当小螺线管中的电流发生变化时,什么在变?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的知识知道电流变化时,其产生的磁场也在变。所以当小螺线管中的电流变化时,大螺线管所处的磁场也在变,此时穿过的磁感线条数也在变。这时学生会发现,几个实验中产生电流时磁感线条数都在变化。此时老师可提示学生:我们把磁场中穿过某一面积的磁感线条数用磁通量表示。因此学生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当磁通量变化时,会有电流产生。然后老师进行完善:要有电流产生回路必须闭合。从而得到本次实验的结论:磁生电的条件就是穿过闭合电路中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时,闭合电路就会产生电流。科学探究后回到新课引入所提出的问题:金属探测器是怎样探测金属的?让学生通过所学的知识

7、进行解释,既巩固了新知识又与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三)、当堂训练,巩固提高设计适量的练习题,并且将练习题分为A、B两组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四)、课堂小结和作业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梯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总结,真正达到了检验学生课堂效果的目的。作业课后2、3、4题;板书设计我分两部分,主板书写在左侧,体现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副板书在右侧,主要画用来辅助说明的草图。四、效果分析通过以上的过程设计我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1. 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

8、识目标。2. 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 变规律的传授过程为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当然本节课的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楞次定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楞次定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和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本节主要目的是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教材是从感应电流的磁场与磁通量的变化之间的关系来描述感应电流的方向的。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楞次定律是一个物理规律的高度概括,学生在理解其语言表述时会有两方面困难:(1)楞次定律本身是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但定律本身并没有直接表述

9、感应电流方向如何,而表述的是感应电流的磁场如何。(2)学生对“阻碍”二字的理解往往会产生误区,把阻碍原磁场的磁通量变化,理解为阻碍原磁场。因此,楞次定律的理解是本节教学的难点。楞次定律的应用是本节教学的重点。二、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我确定本课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知道楞次定律。2、能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3、能用右手定则判断导线切割磁感线产生的感应电流方向。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解

10、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节内容特点我确定的教法与学法是:教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在教学中我采用讲述、对比、探究,讨论等方法进行教学学法:为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我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学习,在讨论中突破难点。三、过程分析为了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了如下设计:1、复习提问、引入新课我是通过演示实验引入新课的:螺旋管连电流计,演示条形磁铁N极插入和拔出时,电流计偏转方向不同?说明感应电流方向不同,由此过渡到本节课要研究的问题:“产生的感应电流的方向有什么规律呢?”2、新课教学接下来我分以下几个环节去做:(板书)实验探究-楞次定律-应用。实验探究:器

11、材:一节干电池、一个1520千欧的电阻、螺旋管、电流计、条形磁铁、导线。实验前先引导学生解决两个问题:一、要让学生清楚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将电流表与一个电阻为1520千欧的电阻串联后,接到一节电池上,观察电流表的指针的偏转方向,确定电流表的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方向的关系。)二、了解螺旋管线圈的绕向。 接下来就是进行分组实验。实验中,我要求学生研究当把条形磁铁N极插入、拔出线圈,条形磁铁S极插入、拔出线圈,这4种情况下感应电流的产生方向,要求学生认真地将观察结果并记录。 在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时,要突出线圈的磁场方向和磁通量的变化的关系。让学生分清原磁场的方向、原

12、磁场的磁通量的变化、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分析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的结果,这一切都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完成,既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又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楞次定律 楞次定律的文字表述概括性很强,学生初学时不能完全理解他的含义,我在教学中通过多结合实例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理解“阻碍”的含义。 “阻碍”不是“阻止”,而只是延缓了原磁通的变化,电路中的磁通量还是在变化的例如:当原磁通量增加时,虽有感应电流的磁场的阻碍,磁通量还是在增加,只是增加的慢一点而已实质上,楞次定律中的“阻碍”二字,指的是“反抗着产生感应电流的那个原因”设计意图:通过老师的讲解、总结,

13、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楞次定律的理解。楞次定律应用:我首先讲清了判定感应电流方向的步骤(四步走)(1)明确原磁场的方向;(2)明确穿过闭合回路的磁通量是增加还是减少;(3)根据楞次定律,判定感应电流的磁场方向;(4)利用安培定则判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接着用三道例题练习使用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最后一个设计成导体切割磁感线的例题,通过这个例题给出右手定则-判断导体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流的方向判断方法. 当感应电流是由于导体的一部分切割磁感线而产生时,用右手定则确定感应电流的方向更为直接和方便。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讲解和学生的体会,确定了利用了楞次定律判断感应电流方向的基本思路,并详细的提供了它的基本步

14、骤,在学生学习的初期,这是很必要的。当堂训练,巩固提高设计适量的练习题,并且将练习题分为A、B两组供不同层次的学生使用。设计意图:充分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因材施教,分层教学。课堂小结和作业让学生概括总结本节的内容,构建知识框架,作业布置要有针对性,梯度。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自己的总结,真正达到了检验学生课堂效果的目的。作业课后2、3、4题;板书设计我分两部分,主板书写在左侧,体现本节课的主干知识,副板书在右侧,主要画用来辅助说明的草图。四、效果分析通过以上的过程设计我预计可达到以下效果。1. 能够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从而实现本节课的知识目标。2. 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

15、发展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3. 变规律的传授过程为规律的探究过程能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当然本节课的设计还存在着许多的缺点和不足,请各位老师给予批评和指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目标分析、过程分析和效果分析四个方面对本节课进行说明。一、教材分析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是后面学习交流电、电磁振荡和电磁波的基础本节的教学重点是: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建立和应用。难点是:磁通量的变化与变化率的区别,决定磁通量大小的因素。二、目标分析根据新课标教学的要求,我确定本课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1、能对“磁通量的变化量”、“磁通量的变化率”进行区别。2、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内容和表达式。3、会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计算感应电动势,会计算导线切割磁感线时感应电动势的大小。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过程,提高学生的分析论证能力。2)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科学思想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体会探索自然规律的科学态度。2)培养学生的建模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