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525511 上传时间:2023-08-1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教案2021年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幼儿园名称:XXXX班级:XXXX日期:2021年XX月XX日幼儿园教案2021年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这是大班数学豆豆排队教案反思,是优秀的大班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设计意图:我在设计本次数学活动中,以操作法为主要学习方法,通过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豆豆排队、球铺路、走直线,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让幼儿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之间的一种互逆关系。在这个感知过程中,将重点放在思维的练习和学习习惯的培养上,让幼儿在探索、记录、讨论、讲述中求知,并在原有生活经

2、验的基础上感受新的体验,获得新的经验。活动目标:1学习将收集的豆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3能在操作活动中提升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活动准备:1每个幼儿红豆、黄豆、蚕豆一份。2幼儿操作纸(0是豆子的标记,红、黄、绿分别表示红豆、黄豆、蚕豆);画好的验证纸两张。3铅笔每人一支。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宝贝,会是什么呢?听…师;让我们看看有哪些豆宝宝? 这三种豆豆有什么不同?二、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豆豆,排列长短不一样。1讲解操作要领。师:今天我们要给

3、这些豆宝宝分分家、排排队(出示操作纸)。这就是豆豆排队的标记图。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幼: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师:那第二、第三条线上呢?幼:黄豆、蚕豆。师:在给豆宝宝排队的时候要注意,要把豆宝宝竖着排,排的时候要从线的起点开始,一个靠着一个,不能有空隙,每种豆子排8颗,音乐停止小朋友就要停止动作,朝着前面坐好。2幼儿操作,用豆豆在操作纸上排队。3幼儿讲述排列结果师:快看看你们帮三种豆豆排的队伍,谁的最长?谁的最短?出示ppt1师:同样是8颗,为什么红豆排的队伍最短?蚕豆排的队伍最长?幼:因为红豆最小,所以排得最短。幼:因为蚕豆最大,所以排得最长。幼:因为黄豆比较大,所以排的队伍比较长

4、。4小结:相同数量的豆豆,豆豆越小,排的队伍越短;豆豆越大,排的队伍越长。三、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豆豆,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1再次出示操作纸师:快看,快看,豆宝宝还想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你们愿意来帮帮忙吗?想一想,排一样长的队伍,豆子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2交代要求,幼儿操作师:请小朋友把豆宝宝排满整条直线,再数一数每种豆豆有几颗记录在后面的方格里,排的时候也要一个靠着一个不能有空隙。3讲述操作结果。师:你的每种豆宝宝排了几颗?哪种豆子多?哪种豆子少?出示ppt3师:看老师的豆宝宝,谁的数量最多?谁的数量最少?讨论:为什么队伍一样长,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5小结:队伍

5、一样长时,豆豆越小,数量越多;豆豆越大,数量越少。四、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这是什么?2.出示ppt3师:小兔有颗7海洋球,小狗有7颗乒乓球,他们想用海洋球和乒乓球来铺两条路,谁的路比较长?谁的路比较短?为什么?小结: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2.游戏:走直线师:中间有一条直线,从起点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老师一共走了10步,如果是小朋友们来走,你们的走的步子比老师的多还是少呢?请一个幼儿来演示师:为什么老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小结:老师脚大,用的步子少;小朋友的脚小,用的步子多。师:看来你们真的学到了本领。请小朋友们下课

6、后可以到直线上去走一走,看看你走了几步。教学反思:本次数学活动的设计力图体现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做是知之始,以及从做中学、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的生活教育理论。最显著的特征是打破了以往教师讲、幼儿听,教师提问、幼儿答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模式里,幼儿在课堂里往往处于被动地位,其思维活动往往被局限在教师预定的范围之内,得不到最大限度的激发。而在这次数学活动中,幼儿面对的是一些实实在在的生活。在这段生活里幼儿成了活动的主动参与者,成了自主思考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探究者,因而他们的思维活动被充分地激发起来,他们的潜能,特别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极好的发挥,他们都主动地动脑思考、动手做,在做中经受了思维的锻炼、心理的锻炼、方法的锻炼,激发他们探究生活中新问题的兴趣。优质文档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