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备课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520000 上传时间:2024-01-21 格式:DOC 页数:65 大小:156.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年级数学(上)备课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三年级数学(上)备课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三年级数学(上)备课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三年级数学(上)备课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三年级数学(上)备课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年级数学(上)备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数学(上)备课(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年级上学期数学教学要求本册教学目标: 1、让学生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让学生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让学生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让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让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

2、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时间单位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让学生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了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有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让学生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让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让学生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让学生体验

3、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册教学时间:约60课时 2007-9-2第一单元: 测 量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经历实际测量的过程,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分米和千米,建立1毫米、1 分米、1千米的长度观。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 2、让学生知道常用的长度单位间、质量单位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恰当地选择单位。 3、让学生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和质量,会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测量。 4、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操作技能,发展实际能力。本单元教学时间:约6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毫米、分米的认识教学要求:1、 让学生经历测

4、量的过程,知道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并能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2、 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教学重点:建立毫米、分米的长度观念,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量出物体的长度。教学难点:毫米、分米在实际测量中的灵活运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 1、1米=( )厘米 2、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 二、教学新课 1、认识毫米教学提示:先让学生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宽、厚,并了解能不能直接用厘米作单位表示,然后让学生看一看1厘米的长度有几格,最后得出结论。教学小结:当测量长度的结果不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用毫米来表示。1厘米=10毫米 2、认识分米教学提示:教学方法同

5、上,1分米=10厘米。 3、认识米和分米的关系教学结论:1米=10分米 4、教学总结:归纳米、分米、厘米、毫米四个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练习 1、教材P5页练习一。 2、小军有一支铅笔长5厘米3毫米,用去一些后还剩3厘米,用去多少厘米? 四、作业 1、判断:蜡笔长6毫米。( )跳绳长2厘米。( )课桌高7米。( )粉笔长75分米。( )2、 妈妈做一件上衣用1米3分米布,做一条裤子用布1米,妈妈做一套衣服至少要用多少米布?3、画一条比35毫米长10毫米的线段。 2007、9第 二 课 时 教学内容: 毫米、分米的换算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并能进行换算。教学过程: 一、

6、按要求画线段1、 画一条长1分米的线段。2、 画一条比15毫米短3毫米的线段。 二、填空: 1米=( )分米, 1分米=( )厘米, 1厘米=( )毫米,1米-2分米=( )分米 三、课堂练习 24毫米+56毫米=( )毫米=( )厘米 35厘米+25厘米=( )厘米=( )毫米 78厘米-38厘米=( )厘米=( )分米 82毫米-42毫米=( )毫米=( )厘米 1米-7分米=( )分米 1厘米-6毫米=( )毫米四、填上“、= 40厘米( )40分米 3分米( )20厘米 13米( )130分米 600毫米( )6分米 21分米( )2米 52分米( )520厘米 2007、9第 三 课

7、 时教学内容:千米的认识教学要求:让学生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教学重点:知道长度单位千米,1千米=1000米教学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方度观念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提问: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口答: 50毫米=( )厘米 5米=( )分米 40厘米=( )分米 7厘米-20毫米=( )毫米 二、教学新课1、 教学例3(教学案例:)师: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生1:到叶镇还有21千米生2:到灵山还有23千米师:21千米、23千米是什么意思?生:略师:我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千米?生:略师:大家知道1千米有多长吗?生:举例说明师:板书:1千

8、米(公里)=1000米2、教学例4教学提示:引导学生到操场去量100米的距离,再让学生走一走,并让学生明白10个100米就是1000千米。3、练习:教材P9页1*、2*三、作业1、飞机每小时飞行2千米,5小时飞行多少千米?2、 卡车7小时行350千米,卡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3、 甲乙两地相距120千米,小刚骑自行车每小时行20千米,5小时行多少千米?还差多少千米到达乙地? 2007、9第 四 课 时教学内容:千米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教学要求:让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并知道长度单位在实际中的应用。教学过程: 一、复习1、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1千米等于

9、多少米?2、 填空: 5千米=( )米 7米=( )分米 4厘米=( )毫米 200毫米=( )分米 二、教学新课1、 教学例5教学过程:、出示3千米=( )米,并提问:1千米是多少米? 3千米里有几个1千米?3千米是多少米? 、出示5000米=( )千米,并提问:多少米是1千米?5000米是几个1000米?5000米是多少千米? 2、练习:教材P9页3*、4*、5*、6* 三、作业 1、填空 9千米=( )米 8000米=( )千米 2千米+5千米=( )米 6000米+2000米=( )米 8000米-1000米=( )千米 21千米-9000米=( )千米 2、汽车每小时行54千米,是骑

10、自行车的6倍,骑自行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3、修一条长8千米的公路,平均每天修理300米,修了7天,还剩多少米未修?2007、9第 五 课 时教学内容:吨的认识教学要求: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1吨=1000千克,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会进行质量单位间的换算。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质量单位吨,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教学过程:一、复习1、 填空5000米=( )千米 1000克=( )千克8千克=( ) 2千克50克=( )克2、 说一说学过哪些质量单位?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6教学思考:出示教材P11页图,提问:什么叫限重1吨?谁能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吨作计量单位?它们能同时过桥吗?

11、 1吨=?教学结论: 1吨=1000千克 2、教学例7教学提示:3吨就是3个1000克,即3000克;6000克就是6个1000千克,即6个1吨。 3、练习:教材P12页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教材P13页1*、2*、3* 四、作业1、 填空 2吨=( )千克 5千克=( )克 8000千克=( )吨 3吨+500千克=( )千克 5吨-450千克=( )千克 1725千克-725千克=( )千克=( )吨2、 某食品加工厂第一天运进2吨面粉,第二天运进450千克,用了1270千克,还剩下多少面粉? 3、一个冷冻仓库储藏了75吨猪肉,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运了9次,还剩下多少吨猪肉? 2007、

12、9第 六 课 时教学内容:综合练习课一、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4千米=()米000千克=( )吨 6吨=( )千克 9000米=( )千米 50分米=( )米 800厘米=( )米二、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符号 5000克( )5千克 100米( )1千米 999千克( )1吨 10厘米( )100毫米 4005千克( )5吨 780克( )7千克 三、填空 一包洗衣粉重500克,8包洗衣粉重( )千克; 一头牛重500千克,( )头牛重1吨; 7000克比8吨少( )千克; 1000千米比999千米长( )千米。 四、应用题、 一个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400米,运动员每天早晨跑5圈,运动员每天早晨

13、跑了多少千米?、 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每小时行40千米,经过4小时后,离乙城还有35千米,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千米?、 一头黄牛重300千克,一头水牛重400千克,两头牛和总重量是多少千克?他们比1吨少多少千克? 2007、9第二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教学要求: 1、让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让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让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让学生经历与他人各自算法的过程。单元教学时间:约9课时 2007、9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连续进位加法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笔算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