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风》的教学设计_3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5518525 上传时间:2023-03-0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0.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画风》的教学设计_3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画风》的教学设计_3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画风》的教学设计_3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画风》的教学设计_3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画风》的教学设计_3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画风》的教学设计_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画风》的教学设计_3(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画风的教学设计画风的教学设计范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须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我细心整理的画风的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画风的教学设计范文1教学目标:1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能相识生字宋、涛、陈、丹、赵、艺、显,会正确书写艺、涛。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文中小挚友的创意。 3在读、议、画中理解课文,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4学做生活的有心人,专心视察和发觉,懂得遇事要擅长动脑筋想方法。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文中小挚友的创意,同时提高学生积累运用语言的实力。 教具打算: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激趣 1、猜谜: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个谜语-看不见它影子,摸不着它身子,有时会抖动树枝,有时会推倒房子。 2、是啊,风看不见摸不着,有三个小挚友却能画风,是谁呢?(课件出示)请同学们赶快把他们的名字拼一拼吧。请同学们来跟他们打个招呼吧,老师先示范。拼音去掉,你们还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这几个字在我们身边哪些人的名字中也出现了。 你们有什么好方法能记住显字呢?(加一加、减一减等) 二、读文1、他们这三位小挚友是怎么来风的呢?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有不相识的字可以请教你们身边的小老师。 2、学生自由读文。3、他们究竟是怎么画风的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用

3、笔画出来吧。 4、沟通。 、课件出示三幅画,现在同学们看这三幅画,你们知道这都是谁的画呢?请你找出课文里的句子把它配在每一幅画上吧。 指导朗读 6、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 、你们喜爱这三个小挚友吗?为什么? 四、拓展 1、现在你们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呢? 、过渡:三个爱动脑筋的小挚友把看不见摸不着的风变成了画。我们尊敬的叶圣陶爷爷却把风变成了诗。老师配乐读我们知道 我们知道 谁也没有望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在枝头抖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望见过风,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木微微点头的时候,我们知道风正走过。 谁也没有望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泛起水纹的时

4、候, 我们知道风来嬉戏了。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风的诗句呢?说了这么多风的诗句,不如我们也来当当小诗人吧。3、风不但能在诗里,还能在歌声里,谁能唱一唱风的歌。 五、作业1、学了这篇课文,你想给布置什么作业呢? 2、老师这儿也有许多建议呢,同学们可以选自己刚才布置,也可从老师这儿选一题来做。 特性作业自主选择 给大家设计了这样几项作业,请你选择你最感爱好的一项去完成吧! 宠爱画画的你:用你的画笔,画出不同的风。 宠爱朗读的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宠爱表演的你:和好挚友一起表演课本剧。宠爱阅读的你:找一些写风的文章,读一读。 宠爱嬉戏的你:做架纸飞机或风车,到草地上放飞你的欢乐。 宠爱漫步的你:到操场上

5、、山上,沐浴在春风里,感受大自然的抚爱。 宠爱视察的你:视察四周的事物,看看春风给大地带来什么改变。宠爱日记的你:把你想到画风的方法写下来。画风的教学设计范文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领悟文中小挚友的创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实力。 3、培育孩子遇事要擅长动脑筋想方法。 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文中小挚友的创意。 教学难点 培育孩子遇事要擅长动脑筋想方法。 教具打算 多媒体课件。学具打算 绘画纸,水彩笔。(或蜡笔、油画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在上节课中,我们相识了三个活泼可爱的小挚友,今日呀,他们又来到了我们的课堂,(出示课件)和他们打个招呼吧!(宋涛、陈丹、赵小艺)(留

6、意相机引导孩子打招呼的语气和礼貌) 二、自主探究 1、现在,聪慧的孩子们,请你动脑筋回忆一下,这三位小挚友究竟是怎么画风的呢?请你从课文中找出描写他们画风的句子,用波浪线把它划出来。(生找) 2、请你起来读一读你找到的句子好吗?(生读,课件随机出示)宋涛“宋涛想了想,他把画上的太阳擦去,画了几片乌云,又画了几条斜斜的雨丝。” 师相机指导: 同学们,从他的话中,我们听出有风了吗?你觉得怎么读才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风呢?这样吧,老师就当宋涛,现在正打算画风呢,请你们大家一起用朗读告知我,我应当怎么画风吧! (师出示一幅只画了太阳、大树和房子的画,然后根据学生的朗读擦去太阳,画上乌云,但是只画了直直落下

7、的雨丝) 我画得怎么样?(生评:不对,应当是斜斜的)对呀,差不多,也可以呀。(生指出是风把雨丝吹斜了,所以要画斜的)老师明白了,你们真了不得,现在请你们再用朗读告知我应当怎么画吧(学生再次读,老师改正)想不想看看真正的宋涛画的风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放课件)风究竟藏在画里的哪里呀? 小诗人,你们能用“风来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这样的句式说一说吗?(生补充,风来了,风把雨丝吹斜了,风藏在斜斜的雨丝里。)看看你多了不得,这么快就作了一句诗,你能让老师朗读一下你的大作吗?(师板书,并有感情朗读,指导学生)陈丹“她在大树旁边画了几棵弯弯的小树。”师相机指导: 你能让我们听到风的声音吗?为什么要重

8、读“弯弯”呢?那好,我们都是小树,假如你觉得自己读出风的感受了,请你把腰弯一弯。(出示陈丹的画)那我们也来看一看,风藏在哪里?可以用我们刚才那样的句式来说一说吗?引导学生用“风来了,风把小树吹弯了,风藏在弯弯的小树里”说一说,并能有感情朗读,留意用词美丽。(师板书)赵小艺“她在房子前面画了一根旗杆,旗子在空中飘着”;“她画了个拿风车的小男孩,风车在呼呼地转”。 (指导方法同上,用实物旗子和小风车让孩子感受到风,引导孩子说出“风来了,风把旗子吹飘起来了,风藏在飘扬的旗子里”“风来了,风把风车吹转了,风藏在呼呼直转的风车里”)、这三个聪慧的孩子动脑筋,想方法,都用自己的方法画出了风,可真了不得,你

9、情愿再来读读吗?看看风是不是也藏在你的朗读里。(生再读体会) 4、瞧瞧你们多了不得,一会儿就作了一首小诗,你情愿给这首小诗加个题目吗?(生加题目:起风了)那我们就一起来朗读一下你们共同的杰作吧! 三、拓展体会 1、过渡:宋涛、陈丹、赵小艺会画风,你能画风吗?你想怎么画?(口答) 、拿起你们五彩缤纷的画笔,画画风吧。我们来比一比,看看哪些小挚友想得和别人不一样,最有创意。老师的音乐声起先你们就起先动笔,音乐声停你们就停笔,打算好了吗? (学生自由画,老师巡察) 3、(抽几位同学上台来展示)别忙,请你拿好你们的画,找一位挚友来说说你画的风藏在哪里,下面的同学也要看细致了,并用“起风了”这样的句式说

10、一说(抽生说) 师总结,表扬:你们想得多妙呀,看得多细致呀,说得也真美,真像一首好听的小诗! 四、总结延长 师:爱动脑筋的孩子们,你们真了不得,你们用自己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还想出了画声音和气味的方法。可见,任何事情,只要你情愿动脑筋,想方法,擅长视察和思索,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都是可以解决的。我愿我们班的小挚友都做一个善视察、勤思索的孩子! 和风一样,声音、气味也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你能把它们也画出来吗?大家下课后可以画一画,说一说。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一个好玩的题目,引起了课文中小挚友的思索,也引起了我们的思索。风看不见,摸不着,怎么画呢?课文中的三个小挚友一起画画,相互启发,相互激励,用

11、不同的方法画出了风。与以往所学课文相比,本文人物多,对话多,又是三个人的相互沟通,学生不易理清课文中人物的看法、观点、做法。因此,第一课时中,我重点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并引导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弄清三个小挚友分别是怎么画风的,为其次课时理解课文、感情朗读打下基础。 语文教学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施教之功,贵在导学。语文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学习和驾驭学问,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求知,驾驭学法,真正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为此,我设立了“读悟说画”的学法导向,层层推动教学。 从第一次教学效果来看,学生能很快地分清了是谁的画,并能依据文中的语言说出依据。在品读感悟表演朗读和配诗环节的教学中,我采纳生单读,

12、挑战读,生生互读,师生表演读等多种形式,是想以读演为主,以读促悟,并通过配诗的形式加深对文本的感悟,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触摸三个小挚友的内心世界,希望他们在人文对话与碰撞中生成个体色调思想,来体验这三个小挚友的动脑、动手的乐趣,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建力,实现语文的人文性。并在配诗的过程中内化学生语言,化积淀为运用。实现语文的工具性。学生在读时的表现可以说是令人兴奋的,他们完全走进了文本之中,他们读书时,和文本中的小挚友一样,歪头想,挤眼想,笑着说,兴奋地叫着,得意地说,一个个活脱脱就是文中的赵小艺、宋涛、陈丹。 但是同时,在第一次的教学中,我也发觉了几处课堂中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学生在填写那

13、首小诗时,总是说不完全,缺了这个少了那个,很多同学都把最关键的形容词“弯弯的”“飘扬的”等漏掉了。 几经思索,对教案做出了一些修改,主要有: 1、在写字教学方面,我认为写字教学还是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节课的生字虽然不多,但为了适应孩子的记忆方式,我还是将文中三个小挚友的名字即“涛、艺、丹”的书写教学放到其次课时。 、在重点句感悟方面,删去了实物展示小旗子和小风车的环节。终归这些事物在儿童的生活中并不罕见,儿童完全能用自己的已有学问感受到风对旗子和风车的作用力,假如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反而会成为一种“多余”。 3、在诗句的出示方式上做了很大的改动:在第一次教学中,我在课前将诗句用句“风来

14、了,风把吹了,风藏在里。”的形式板书在黑板上,这样就已经在学生眼中呈现了一组小诗的形式,而学生只是做机械的填空,没有了成就感。因此在其次次的教学设计中,我把诗句的出现改成了课件一句一句展示的形式,即学生说出一句,我再呈现一句,而不再让学生有思维定势。 、在课外拓展方面,我在其次次的教学设计中将原来只有一种模式的画风改成了分层作业的形式,即让同学在“画”和“写”中自由选择,当然,有实力的同学也可以既画又写。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