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厅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517222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厅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科技厅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科技厅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科技厅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科技厅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厅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厅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厅工作总结和工作安排20年,在吉林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吉林省科技厅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一步发挥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一、20年科技工作取得新进展(一)切实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支持了一大批对全省科技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应用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等项目,有力推动了数理科学、化学科学、信息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农业与生物技术、资源环境、医药科学等具有一定优势的学科发展,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前期技术储备。组织实

2、施第四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跟踪落实前三批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加快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攻克了高速轨道客车、生物基化工醇等一批重大技术,提升了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相关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组织实施“双百工程”,20年,支持优秀科技人才(团队)25人(支),目前已支持47人(支)。培育100户科技型创新企业,与吉林大学联合举办了多期“吉林省科技型创新企业总裁(1+n)高级研修班”和“吉林省重点医药企业总裁高级研修班”,共培训企业高级管理人员300余人;积极与有关商业银行进行协商,帮助多家科技型创新企业进行融资,进一步增强企业创新发展能力。充分利用

3、吉林省科技优势资源,加强科技创新基础能力建设。采取重点培养、择优选拔、专家指导、联合攻关等措施加强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20年,建立吉林省油页岩与共生能源矿产重点实验室等1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设立吉林化纤集团院士工作站等5个省级院士工作站,19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目前,全省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2个,省部(本省与科技部)共建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4个,省级院士工作站9个,省级科技创新中心(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0个,汽车零部件、农作物育种、医药公共创新服务等3个省级公共技术研发平台。20年,全省登记科技成果592项。全省专利申请9171件,授权5923件;发明专利申请3913件,同比

4、增长17.4%,发明授权1579件,同比增长31.4%。获得国家科技奖励14项,这是历年来全省获国家科技奖数量和水平最高的一年。这些奖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技术发明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军事兽医研究所的“重要动物病毒病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还有吉林大学和东北师大的两个成果分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一等奖空缺)。评出全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2项、二等奖100项、三等奖154项。(二)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实施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组织实施第四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跟踪落实前三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目前,已组织实施四批45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实

5、施的前三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带动地方、企业、科技机构和金融机构投入50多亿元,是政府财政投入资金的8倍多,放大了财政资金的杠杆效能。2009-2010年实施的两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已取得一批阶段性成果,已获专利授权82项、开发新产品95个,实现工业增加值85.3亿元,产品销售收入70.8亿元,利润16.3亿元。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和基地建设。在原有玉米深加工、汽车等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基础上,新组建了汽车内饰系统工程、硅藻土、玉米良种与丰产、水稻良种与丰产、生物质能源、五味子等6个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四平市换热器行业专利战略联盟以及吉林省技术转移战略联盟。新认定了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

6、技园等9家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认定了长春工业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和吉林化工学院为吉林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试点单位。完善了大型科学仪器协作网及科技信息服务网。目前,全省建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4个、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建立了长春汽车电子、吉林碳纤维、白山镁合金和光电子等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和数字内容、数字媒体2个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加强科技兴农工作。在磐石、舒兰、靖宇等地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组织专家讲师团、科普大集、专利知识宣传,推广农业新品种、实用新技术、新成果;组织专家开展农业技术培训,现场咨询和指导。选派科技特派员,开展农村科技创业行动,全省共选派科技特派员900多人

7、,创办协办经济实体52个,安置农村劳动力近1万人,累计培训农民8万人次,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0余项,引进新品种20个,推广技术新品种60个,创造了可观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组织实施科技扶贫计划。实施长白山资源开发和科技扶贫项目,培育特色产业。推广转化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超过30项,为贫困山区培训掌握专业生产技能的农民技术骨干超过万人,巩固和新建了3000个科技扶贫示范户,引导带动山区贫困百姓依靠科技实现脱贫致富。农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取得新突破,省承担的“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课题在吉林省湿润区创造了亩产1168.78公斤的新纪录,首次在西部半干旱区创造了亩产超吨粮记录,达到1041.94公斤。建

8、立的玉米良种与丰产、水稻良种与丰产、生物质能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科技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松原农业科技园区正式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级园区,公主岭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部73个参评园区中由2009年第19名跃升到第10名,成为全国上升最快的园区。开展科技惠及民生工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意见,明确了省发展民生科技在“全民健康、生态环保、公共安全、防灾减灾、村镇建设”等领域的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加快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工作。在20年各类科技计划的组织实施过程中,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项目给予了倾斜,加强了对可持续发展实验区的支持力度,促进了实验区的建设和发展。开展第二批科技强

9、警示范县(市、区)建设工作,认定梅河口市、敦化市、乾安县、抚松县和东辽县等5个县(市)为全省第二批科技强警示范县(市、区)建设试点县(市)。省医药产业呈现出快速、强劲的发展势头。20年,预计全省医药产业共实现销售产值1550亿元以上,同比增长34.7%。其中规模以上医药工业实现销售产值1034.5亿元,同比增长18.3%,迈上千亿元新台阶。大力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支持以企业为主体科技创新项目180个,带动企业投入12.3亿元。大力推进中药材及中药大品种的开发,不断壮大中药产业规模。加大生物药、化药、医疗器械产业推进力度,促进医药健康产业均衡发展。加快推进医药产业园区建设,4个医药产业园

10、已发展成为医药产业集群发展的核心区。省公共医药创新服务平台通过验收,并扩展建设了生物药、化学药2个分平台,建成了“吉林省医药科技创新公共研发平台”。新建设了省中药材精深加工(中试)与成果转化公共平台。推进医药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省医药产业融资服务平台、医药产业发展培训服务平台、医药产业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发挥了重要作用。举办了“20中国吉林?国际人参大会”,制定了关于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为人参产业做大做强提供科技支撑的实施方案。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20年,全省共有各类专职科技中介机构100多家,其中科技开发交流(生产力促进中心)33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44家、各类科技咨询(评估)机构5

11、0多家。建有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5家、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0家。已在全省29个县(市、区)建立了县域综合科技服务平台,在全省8个地区建立了区域科技服务网络系统,对促进县域科技服务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20年,全省认定各类技术合同2730份,实现技术合同成交额25.1亿元。(三)深化科技交流合作以省部会商合作为契机,积极争取科技部支持。20年,争取科技部支持项目309项,获得支持经费8.1亿元。长春净月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被批准为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碳纤维、汽车电子、光电子和镁合金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通过复核。数字内容、数字媒体2个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产业化基地

12、获批。长春理工大学科技园、东北电力大学科技园升级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人类干细胞库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4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获批。长春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等5家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部通过科技部复核,吉林省东北亚文化创意科技园有限公司、珲春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被批准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修正药业等5家高新技术企业被认定为“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加强省院、省校合作,举办了吉林省与中科院科技合作座谈会,省院双方在省院合作原有基础上,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实现双方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宽领域的共赢发展;省政府与中科院签订共建国家重大科技创新基地协议,这是省院双方进一步加强省院科技合作、全面开展协

13、同创新的一个重要举措。中国工程院在长春举办了“中国汽车节能环保低碳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科技论坛,还与一汽集团公司签署了科技合作协议,推动吉林省汽车产业健康发展。省政府和中国农业大学签订省校科技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共同推动农业科研成果在吉林转化,构建新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国际科技合作。目前,吉林省已与美俄日韩加等国家相关部门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科技交流合作关系。加快建设中俄科技园和中白(白俄罗斯)科技园。推进9家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和示范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20家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建设。利用第三届东北亚产业技术论坛,加强吉林省与韩、日三方技术合作。在中国白城农业科技创新国际合作会议上,加拿

14、大农业与农业食品部、中国国家外国专家局和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续签关于“中国加拿大燕麦科学技术创新中心”的合作备忘录。(四)营造科技发展良好环境召开全省科技创新大会。12月11日,吉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科技创新大会。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深入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部署,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明确思路和目标,使科技创新成为推动吉林经济社会发展、富民强省的根本力量。王儒林同志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巴音朝鲁同志等省领导出席会议。会前印发了中共吉林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推进科技创新的实施意见,制定了关于科技计划管理改革和鼓励科技人员加速科技成果转化的两个配套文件,在强化企业技术创新

15、主体地位、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激励科技人员创新创业、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等方面有很多突破性措施。加强科技政策法规体系建设。20年重点开展了吉林省科技进步条例的修订工作,已经完成了条例修订的建议稿,进一步修改完善后报送省政府法制办,争取列入立法计划。起草了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办法,经省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以吉林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颁布。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民生科技的实施意见和吉林省科学技术奖励实施细则。完成了吉林省贯彻落实的实施意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验收财务审计管理暂行办法(初稿)等文件的起草工作。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活动和打击侵犯专利和制

16、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宣传活动。开展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和全国企事业单位知识产权试点工作。启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举办各类知识产权专题培训班,建立省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开展“雷雨”、“天网”和展会执法等知识产权执法专项行动。加强长吉图区域知识产权行政执法协作。深化科技计划管理改革。修订了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科技需求征集和项目形成机制,探索申报、委托、招标、后补助等多种立项方式。完善企业主导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加大企业参与科技计划实施的力度,建立产业目标明确的科技项目必须由企业牵头承担的制度。统筹科技资源,促进各类科技计划的有机衔接。建立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全过程内网公开,可查询可追溯,实时动态监控,保证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公开、公正。逐步构筑项目管理监督机制。加强过程管理,落实项目承担单位的法人责任,加强项目中期评估、验收和档案管理。加强科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