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巴山箭茶包装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515968 上传时间:2023-07-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开题报告巴山箭茶包装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巴山箭茶包装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巴山箭茶包装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巴山箭茶包装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开题报告巴山箭茶包装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开题报告巴山箭茶包装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开题报告巴山箭茶包装设计(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毕 业 设 计 开 题 报 告课题名称巴山箭茶包装设计课题来源生产实际专 业工业设计班 级T713-7学 号20学生姓名吕道德指导教师徐晓庆完成日期2010年2月27日一、 课题来源、目的、意义1课题的来源本课题是为十堰竹溪县“巴山箭茶”做的一套包装设计。通过对市面上巴山箭茶包装设计状况进行思考分析,运用包装设计的理论为指导,根据十堰的本地特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巴山箭茶设计一套以大众消费为主,力争高端产品市场,创名优品牌的包装设计。对巴山箭茶产品包装体系的建设,提供可参考和借鉴的价值。2本课题研究目的 通过对巴山箭茶包装的创新设计,以达到提高巴山箭茶知名度和品牌价值的目的,并在设计中提高自

2、己的设计能力。3本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对巴山箭茶创意包装设计,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具有明显的促销作用,其最终目标是影响消费者的观念及行为,树立商品品牌,取得营销战略的胜利。利用大学四年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分析,构思出符合茶叶用品特征的包装设计创意,并用绘图软件来辅助完成设计。学以致用,在实践中检验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并通过不断地学习来改进,不断进步。二、 国内外概况、预测和文献综述1. 课题的国内外研究概况虽然我国的茶叶包装发展的步伐在不断加快,但是我们依然能看到许多不足。首先,我们总是局限于最原始的包装造型,缺少文化内涵的融入,最常见的就是长方形和圆柱形,内外结构都缺少

3、变化。其次,包装材料和空间设计比较浪费,往往是外包装盒较大,里面的小包装却很小巧,虽然在外观视觉上显的落落大方,但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的材料浪费。长此以往,不仅国家资源受到影响,就是包装行业也会受到阻碍。第三,茶叶包装的色彩模式、图案内容缺少创新。例如,在市场上有很多茶叶包装都运用大量的传统图案或山水画,缺乏节奏感。颜色使用也比较单一,沉闷,缺少时代感。国外茶叶的包装设计首先在创意上吸引消费者的眼球,在包装设计中注入新鲜、有趣、富有创意的设计理念,使它们呈现一种全新的形象,更独特、更巧妙、更方便。此外,还特别注重包装设计的人性化。在设计茶叶的包装时,要充分考虑到使用者的因素,以人为本,多站在使用者

4、的使用习惯与喜好。在茶叶的包装设计上保持个性的同时要把握人性化,充分实现其包装的基本功能,全方面满足使用者的各种需求,并要反映出茶文化。2. 课题的研究趋势预测 随着社会进步,包装的作用逐步的从保护商品不受损伤、便于运输以及储藏和消费者携带、美观大方、有利于商品的销售变成商品竞争之间的外在形式。并且,由于包装的不断豪华化,使得商品包装逐步的变成了商品价值的主要体现方面。商品的价格随着包装成本的提高而不断的提高,使得现在商品价格上涨严重。 茶叶包装是茶叶在购买、销售、存储流通领域中保证质量的关键,一个精美别致的茶包装,不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而且在超市不断出现和销售方式改变的今天,能直接刺激消费者

5、的购买欲望,从而达到促进销售的目的,起到无声售货员的作用。好的茶包装具有收藏价值,可作为复也用包装再次使用,在节约资源的同时,弘扬了茶文化,一个好的茶包装设计,一定要有好的基础,茶就是包装最本质的东西,即如何能保持茶叶的质量使其不变质。只有充分了解茶的特性及造成茶叶变质的因素,才能根据这些特性来选择适当的材料加以合理的运用,做到尽善尽美,尤其是对纯天然、无污染的绿色食品,更要加强环保意识,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 包装设计应充分体现其时代性、民族性、安全性、国际化、科技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以及包装与环境保护协调性发展的原则,这是现代包装设计的要求和必然趋势。而就我国目前国情来看,包装设计的

6、走向必然是创新以及节俭、环保,而后两者又是此中的重中之重。而且就目前的国际形势而言,在将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之内,包装设计都将将节俭和环保定位在其创作的首位,作为其创作的前提,以这两点为创作中心,完全围绕着这两点展开创作。三、 系统设计方案及可行性分析1 系统设计方案1)市场调研首先,要对市场上现有的茶叶及其包装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通过登陆淘宝网及在十堰地区实际考察,观察现有的茶叶包装设计,对其形态、打开方式、颜色、说明文字、材质等进行分析记录。2)设计定位根据市场调研,本课题运用包装设计的理论为指导,根据十堰的本地特色,结合中国传统文化,为巴山箭茶设计一套以大众消费为主,力争高端产品市场,创名优

7、品牌的包装设计。3)设计表现首先,应用手绘快速表现技法将在调研过程中得到的创意灵感和生活中的启发用画笔记录下来,并不断地完善、使设计完整,要注意在图形和文字的创意及形态、打开方式的创新。然后,根据市场上的茶叶包装尺寸,制定出其外包装的尺寸,用电脑软件将创意表现出来,在coreldraw上绘制图形,编排文字,结合photoshop将整个画面丰富、完整。编排设计出印刷的样式。4)模型制作根据众多创意家居用品各自不同的特色,分别选择符合其特征的材质,制作出包装的歌部分。印刷出平面效果图后,用工具将其折叠成型,并制作成一个完整的包装盒形态。5)课题展示在模型制作完成后,选择合适的背景,将包装盒进行不同

8、形态的展示拍照,在photoshop上对图片进行处理,然后整理素材,挑选有代表性的图片加以文字说明,按照规定的尺寸在coreldraw上编排展板上的内容。2 可行性分析本课题重点解决茶叶包装设计的问题。首先包装要能很好地保护茶叶,使其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损坏,其次消费者购买后方便携带,再次能帮助推销产品。设计出的包装印刷成本低,又能为帮助宣传产品,提升产品的价值。在不增加成本的情况下让客户和消费者都满意。四、 预计达到的要求及预计的关键技术1.预计需达到要求、技术指标1)根据创意家居用品的不同造型、用途等,构思出合适的的创意,在图形、文字、色彩、打开方式等下功夫,为其量身设计出能代表其精髓的

9、包装。2)要体现现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历史,并且要要考虑到消费者的辨识力,要使人一目了然。3)要考虑成本,花费要合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在环保的前提下设计出精致的包装。4)让包装变得重要起来,包装不在是买完东西后随处乱丢的废品,让人们把收藏包装也当成一种爱好,包装放在家中与创意家居用品结合成为装饰品,既能延长产品的使用寿命,又符合环保理念。2.预计的关键技术1)软件应用技术有了构思创意后,用coreldraw、photoshop软件绘制出平面图。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软件应用上的困难要快速攻克。平面效果图完成后。2)印刷技术平面效果图定稿后,要到印刷公司去印刷包装盒,在这期间,我要了解一些印刷的知识

10、,颜色的调和比例、尺寸的微调,使印刷出来的误差减少的最小,图像清晰、色彩艳丽,最终效果达到最好。印刷出成品后,我需要自己折叠和粘贴,需要足够的细心,仍然要减少误差。 五、 课题研究进展计划毕业设计具体进度安排见表1。表1 毕业设计具体进度安排表序号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日 期1明确任务,学习有关文件及规定1.14-1.182查阅资料,市场调查1.19-2.203整理、分析资料并写出调查分析报告,明确设计定位,确定论文题目,提交开题报告2.21-3.084构思设计方案,确定论文提纲,选择翻译论文原文3.08-3.255确定并优化设计方案,绘制效果图,完成译文并上交3.26-4.026模型制作,写

11、出论文初稿, 4.03-4.217论文修改(一)4.22-5.068完成展板的设计、制作5.07-5.149论文修改(二),并完成论文和设计报告书 5.15-5.1810材料整理及上交(含完成PPT演示稿)5.19-5.2311毕业设计答辩6.06-6.0912毕业设计资料整改6.10-6.12六、 现有的条件及设备网络让信息共享,我可以通过网络查阅资料,还可以到图书馆翻阅书籍;在记录中要用到的数码相机;绘图要用到的计算机,coreldraw、photoshop绘图软件的应用。七、参考文献1丁建超.电脑美术与平面设计实例教程丛书-包装设计实例篇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3,3-4. 2

12、曾迪来.现代包装设计M.湖南:中南大学出版社2005,1-6.3万良宝.从设计三要素谈中国茶叶包装J.包装设计 2006(3):107-108.4贾丽丽,杨亚峰茶叶包装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07,28(11).5徐茂,刘玲. 茶叶包装设计研究装M包装设计,2006(3):107108.开 题 报 告 要 求1、 开题报告必须在收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考查生产现场,参考类似产品,进行分析、对比、论证的基础上进行撰写。2、 开题报告的内容一般包括:课题的来源、目的、意义、国内外的现状及发展;进行可行性分析及系统设计方案;系统达到的功能要求、技术指标;所应用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置等及关键技术;系统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预测课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及可能取得的成果等。3、 开题报告不得少于3000汉字,并附有毕业设计计划安排。4、 开题报告要求在毕业设计前四周内完成。导师评语(应根据“开题报告要求”,组织所指导的学生进行交流,对学生开题报告的内容、设计方案、应用技术以及预测成果等进行综合评价。) 导师签名: 200 年 月 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建筑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