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赛项规程概要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514249 上传时间:2024-0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赛项规程概要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职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赛项规程概要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职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赛项规程概要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职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赛项规程概要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职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赛项规程概要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赛项规程概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赛项规程概要(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赛项规程概要 发布时间:2011年3月17日 访问量:1348 一、竞赛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赛项容主要涉与电子信息、计算机等领域,遵循以下设计思想:面向芯片维修产业需求,体现技术应用发展趋势,注重客户服务意识,引领教学改革。1.赛项的设计将体现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行业的人才需求特点,在掌握技术的同时具备服务的意识,竞赛项目源于与岗位工作相关的实际工作任务,还原实际的售后服务场景;2.赛项的设计将体现信息产品芯片级维修企业主流技术行业应用的前沿水平;3.按照完整的芯片级维修工作过程设计竞赛题目,竞赛容体现实际工

2、作过程的真实性。4.竞赛大纲涵盖信息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实际工作过程的全部知识点与技能点的综合运用,力求做到比赛容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符。5.赛项的设计将注重引导高职泛信息类相关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方向。(二)基本原则1.知识运用与能力考核并重(侧重能力考核),竞赛过程和结果并重。使高职学生对信息产品芯片级维修的维修前检测、元件特性认知、故障排除、维修后检测、各类维修工具使用等五个完整环节有更深刻的理解,培养高职学生完整构建信息产品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的能力,全部掌握上述五大环节所要求的技术知识和应用能力。技能方面,使高职学生理解售后服务的意义所在,通过完整的

3、服务规的理解,建立学生的客户服务意识。2.体现工学结合。竞赛容接近实际维修工作任务,涵盖实际维修工作任务的整体容。具体体现在以下四点:(1)竞赛容来自实际工程项目;(2)维修工具、设备选型来自实际工程需求;(3)选手操作需达到实际工程项目要求;(4)评判标准按照实际工程项目规进行。3.以赛促教,推进专业教学改革。通过设置接近工程过程实际的竞赛容,充分带动高职信息类相关专业在教学容、教育教学方法以与实习实训等环节的改革与创新,引导高职信息类教育重视工作实际和学生能力培养,引导高职院校面向就业市场和产业需求,变被动的教学改革为适应市场的主动教学改革,建立适于大规模、高质量、应用型IT人才培养的教育

4、模式。4.推动校企合作,促进资源共享。通过竞赛积极推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共享企业的优势资源,实现院校与企业的互利共赢。5.展示高职风采。展示高职信息类相关专业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优秀职业素养,树立高职院校在社会的良好形象。二、竞赛名称芯片级检测维修与信息服务三、竞赛目的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和校企合作,提高芯片级维修与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质量,促进IT职业教育与服务外包产业融合。1.促进实际工作项目与产业前沿技术应用与时纳入专业教学容,引领IT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大赛将从实际工程项目出发,将行业需求和企业人才需求以与最新的产业技术融入比赛容,使高职院校面向就业市场和产业需求,变被动的教学改革为适

5、应市场的主动教学改革,以此来引导高职泛信息类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改革。2.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形成校企紧密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竞赛,促进形成以学校为主体,学校和企业紧密联系,校企共同制定培养方案,教学设计体现企业实际工作过程与要求,企业参与入学教育和就业指导,企业教育和文化教育贯穿日常教学等为主要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3.展现IT职业教育水平,促进学生就业。通过大赛展现参赛队员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综合运用水平,提高IT职业教育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竞赛将通过完全模拟实际工作场景,检验学生团队的设计、实施实战能力,以与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综合能力,展现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四、竞赛容与规则(一)参

6、赛要求1.比赛采取团队比赛方式,每个参赛队由2名参赛选手组成,选定队长一名,完成给定项目的任务要求,比赛时间为2天。2允许参赛队员在规定的时间里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的指导。每个参赛队可配指导教师2名,一名为技术类指导教师,一名为信息服务类指导教师。(二)竞赛大纲与容芯片级维修的比赛过程包括维修前检测、元件特性认知、故障排除、维修后检测、各类维修工具使用。本次竞赛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为维修工作检测报告的填写;第二部分为检测与维修;第三部分为面试与服务规考核。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赛题在第一天比赛开始同时发放给各参赛队,各参赛队自行决定选手分工、工作程序和时间安排,第三部分面试与服务规考核将在第二天

7、根据统一安排的时间进行。1.维修工作检测报告的填写参赛代表队根据赛项完成容如表1所示。表1维修工作检测报告的填写序号专项容完成任务描述与成果文件1填写接单确认书根据提供的故障主机填写确认书,描述设备形态。2设备清单报告检查设备数量与品种,填写设备清单。3维修前检测报告书使用检测工具做好维修前检测,填写维修前检测报告。4维修后检测报告书维修后再次使用检测工具对维修成品进行检测,填写维修后检测报告书。2.检测与实际维修参赛代表队根据大赛统一提供的检测与维修任务书完成检测与维修任务,检测与维修任务容围(参考但不限于)如表2所示。表2检测与实际维修序号专项容完成任务描述与成果文件检测过程:1电源电路故

8、障检测检测功率开关、保护电路、整流二极管、高压滤电容、大功率管、限流热敏电阻。2CPU电路故障检测检测复位电路、时钟电路、就绪电路、BIOS芯片。3总线故障检测检测CPU总线、存储器总线、IO通道总线、外围接口总线、定时器、数据收发逻辑电路、存刷新电路等元件与线路故障。4中断控制器电路检测芯片电路故障检测。5定时器电路检测芯片故障检测、控制器模块电路检测。6键盘控制器模块检测芯片故障检测。7时钟与CMOS RAM模块故障检测检测电池与芯片。8存控制模块电路故障检测检测插槽与存。9完成维修前检测报告书完成维修前检测报告书维修过程:1维修过程根据检测出的实际问题进行维修。2维修后检测维修后进行验证

9、检测3完成维修后检测报告书完成维修后检测报告书3面试与服务规考核面试与服务规考核由主办方与协办方的企业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参赛选手进行逐一面试与考核,形式为问答与场景模拟,场景模拟试题围包括但不限于上门与送修规流程的考核,由学生抽签决定,考核以参赛选手个人为单位进行,每个参赛代表队的两位选手得分的平均值将作为该参赛代表队的整体考核成绩。面试与服务规考核容围(参考但不限于)如表3所示。表3 面试与服务规考核序号专项容完成任务描述与成果文件1面试自我介绍、职业规划、对企业要求、性格特点等2服务场景模拟演示上门服务联系用户、上门准备与到达现场的规做法;演示消费上门服务现场维修与服务结束部分的规做法;商

10、用客户上门与消费客户上门的各自服务特点;演示送修服务接待环节的规做法;演示送修服务提供解决方案和送别的规做法等。五、竞赛时间安排与流程比赛在2天进行,时间为每天9:3017:30。六、竞赛项目组织与管理赛项由英特尔公司、教育部高职高专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承办。七、评分标准的制订原则、评分方法、评分细则(一)评分标准的制定原则竞赛评分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评分标准注重对参赛选手价值观与态度、芯片级检测与维修能力、团队协作与沟通与组织与管理能力的考察。(二)评分方法本次竞赛评分分为三部分:维修工作检测报告的填写占总分的10%,检测与实际维修占总分的60%,面试与服务规考

11、核占总分30%。三部分得分总和为参赛代表队得分,参赛队按照得分从高到低排定名次。(1)所有参赛代表队评分由裁判统一评定。(2)大赛考试题目和评分标准按照本竞赛规程在大赛开始前7天由专家代表团拟定。(3)采取分步得分、错误不传递、累计总分的计分方式。分别计算环节得分,按规定比例计入团队总分,不计参赛选手个人成绩。(5)当总分一样时,按完成时间排序,用时短者排名靠前。(6)在竞赛时段,参赛选手如有不服从裁判和监考、扰乱赛场秩序等不文明行为的,由裁判长在10分围扣减该专项相应分数,情节严重的取消比赛资格,参赛队比赛成绩为0分。参赛选手有作弊行为的,参赛队比赛成绩为0分。(三)评分细则竞赛评分细则在竞

12、赛开始前7天由赛题设计专家和裁判组专家共同制定。八、奖项设置竞赛奖项只设置团体奖,团体奖根据参赛代表队总得分,进行排序。设一等奖10%,二等奖20%,三等奖30%。九、竞赛项目技术规(一)竞赛项目行业、职业技术标准序号标准号中文标准名称1GB/T 4588.3-1988印制电路板设计和使用2LD/T81.1-2006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通用技术规3LD/T81.2-2006“维修电工”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技术规4LD/T81.5-2006“家用电子产品维修工”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技术规5LD/T82.1-2006“电气维修专业”职业技能实训设备暨“维修电工”职业维修技能鉴定设备配置规6L

13、D/T82.3-2006“家用电子维修”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配置规7LD/T82.4-2006“家用电器维修”职业技能实训和鉴定设备配置规(二)赛场场地和环境1赛场环境设计比赛间用板墙隔离,每间面积在10以上,确保参赛队之间互不干扰。每个比赛间门楣上标明编号。另外,设置评委/裁判会议室兼休息室1间,设备、材料、工具、耗材等储藏室1间。颁奖场地和参赛队休息场地另计。环境标准要求保证赛场采光(大于500lux)、照明和通风良好;提供稳定的水、电,并提供应急的备用电源;每支参赛队提供一个灭火器和垃圾箱。2竞赛环境依据竞赛需求和职业特点设计,在竞赛不被干扰的前提下赛场全面开放。十、使用器材另行发布。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