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北师大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514248 上传时间:2023-06-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北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七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北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七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北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七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北师大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七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北师大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北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册思想品德复习提纲(北师大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师大版七年级思想品德上册1-5课黑体字内容复习 作为一名初中生怎样适应新环境?答:1 主动适应新的学校环境;2 学校环境需要我们悉心维护和主动建设;3 积极的心里状态,有助于尽快适应新环境。 在新学校,新环境中,你应该怎样去结识新朋友? 答:1 在交友过程中要发挥我们的主动性;2 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彼此了解;3 主动与老师成为朋友;4 营造快乐的人际环境,尽快适应新德集体生活。 学习的理由是什么?答:1 学校是知识的殿堂,进步的阶梯;2 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质,培养自己的能力; 3 接受义务教育,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义务教育,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义务教育的重要性 ?答:

2、对现代人来说,义务教育是为公民生活打下文化知识基础的必备教育,对一个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对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都极为重要. 辨析。 初中的学习就意味着追求好成绩。答:1 不对。2 初中的学习不仅仅是追求好成绩,还要通过学习,我们发现自己的潜质,培育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要好好学习,提高素质,健康成长。 学习成绩好坏一般受那些因素影响?为什么受那些因素影响?答:1 态度、习惯和方法。2 因为学习需要良好的态度,习惯和方法,这直接影响我们的学习效率和效果;学习有法,学无定法;不断学习,我们才会成长。 中学生主要从那两方面认识自己? 怎样做一个成熟的中学生?答:1 角色 责任. 2 正确认识成长中的自

3、己;了解新角色的要求;学会承担自己的责任。 正确认识自己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答:1 在实践的检验中认识自己;2 从别人的态度中认识自己;3在多重比较中认识自己;4 在自我观察和内省中认识自己。 良好班集体的重要性表现在什么地方?答:1是我们健康成长的重要环境,2 有助于朔造我们的良好个性,3 建设良好班集体人人有责。 怎样建设一个良好班集体?答:1 要树立共同的奋斗目标,2 要有严明德纪律,3 要班级成员团结友爱、互帮互助。 个人和社会关系如何? 答:每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社会,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 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重要途径是什么?最高境界是什么?答 1社会化的基本要求是与人交往

4、,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重要途径是关注社会、了解社会。3最高境界是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怎样做一个社会化的人?答 1与人交往,并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2关注社会、了解社会。3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做一个社会化的人,青少年学生应怎样做?答 尽到做学生的责任,在学校认真学习,互帮互助,尊重老师,爱护校园。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活动,主动承担社会责任。6-11课复习重点背诵内容: 什么是礼貌? 答: 礼貌是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遵守的一种行为规范。 为什么要讲礼貌?答 1、礼貌体现友好、气度、风范,利于交往。2礼貌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对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作作用,3它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减少误会.4

5、它是我国民族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辨析:礼貌只是小事,没必要多此一举. 答:不对。礼貌是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规范,礼貌利于交往,减少误会。礼貌对个人成长和发展,对社会的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作用,它有利于人际关系和谐,是我国民族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不礼貌会不利于友谊。所以,它不是小事,日常生活人际交往都需要。怎样做到文明礼貌?即如何讲礼貌? 答:1.态度应诚恳 2.仪表应大方 3.语言应文明 4.应为应得体5.学会谦让,互敬互让6.学会道歉 7.尊老爱幼,尊重妇女,关爱弱者8.移风易俗,见义勇为,关心公益事业 .如何理解平等待人?即如何理解平等?答 1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2平等是法律规定

6、范围的平等.3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请平息给别人起绰号的行为,谈谈我们中学生应怎么做? 答:平等是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平等是法律规定范围的平等.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人与人的心心交流必须建立在平等关系的基础上。给别人起绰号的行为是没有公平待人,没有尊重他人,不利于同学之间的团结,所以不应该做。中学生应该平等待人,尊重他人,团结友爱,和平共处。辨析题 平等是人际交往的前提和基石。 答 对。人与人之间人格上都是平等的。只有平等相待,我们才能彼此尊重,和睦共处。才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说明什么? 答 人都有犯错时,人无完人。要理解和宽容他人。交往的基本美德(即为人处

7、世的一个重要的优秀品质)是什么?答 要理解和宽容他人,是我们为人处事的一个重要优秀品质。也是交往的基本美德。我们为什么要理解他人? 答:因为理解是共同生活的基石 。理解他人可以增进友谊,使人和睦相处。我们为什么要宽容他人? 答 因为宽容是生活的润滑剂。“人无完人一个人不可能尽善尽美,当别人做了错事时,我们也应该理解和原谅他。这样就可以与他人相处得更好。如何理解宽容 答 (1)宽容是生活的润滑剂。(2)宽容是相互的,如果我们宽容他人,也会得到他人的宽容。(3)宽容是有限度的。宽容不是迁就,过分宽容,结果适得其反,害人害己。(4)宽容不能超越基本的道德和法律规范。违法不能宽容,而应运用法律手段。否

8、则就是纵容犯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含义 ,首先要做到: 答 不做别人不喜欢、不接受的事情。善良的含义, 心存善良的人的特点:答 善良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心存善良的人的特点:坦诚真挚,心底坦荡,宽厚仁慈、心态积极、良好,有同情心等。善良的作用 答 善良是人最可宝贵的品质之一,容易获得友谊和朋友。如何培养善良的品格? 答(1)需要真诚的心(2).以善良之心回报友善之情(3)勿以善小而不为。在受到伤害时,应该-。 ? 答 用正当手段来维护我们的权益。 什么是换位思考? 答 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为什么要换位思考? 答 因为人的角色和责任不同,经历和品性不同,有时候会产生明的与冲突,这时

9、要换位思考。怎样做一个友善的人? 答(1)换位思考;(2)相互理解;(3)以恰当方式表现友善宽容;(4)友好对待陌生人。(5)乐于助人。对待陌生人首先要做到什么? 答 礼貌待人。 与人为善的根本是什么? 答 乐于助人。辨析题 待人友善不需要注意方法方式。 答:1不对。2待人友善要注意方法方式。3 友好态度要发自内心,要通过恰当的言行举止表现出来。4对弱势群体我们更要注意方式,在帮助他们时,一定要更加注意表达爱心地方式,不要伤害他们脆弱而敏感的心灵。要懂得站在对方立场思考,即换位思考。什么是自尊?或如何理解自尊? 答:1自尊是一种自己尊重自己,爱护自己,并期望受到他人、集体和社会的尊重与爱护的心

10、理需要。2自尊是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肯定。它是以一个人对自己的正确认识和评价为基础的。3自尊不等同于自恋。为什么要有自尊?(意义或重要性)1自尊是一个人之所以为人所必备的操守。2自尊是赢得他人尊重的前提。3自尊是一个人前进的动力,是实现成功人生的重要条件。4自尊也是一种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自强的基础。具有自尊心的人与具有虚荣心的人区别:答:1具有自尊心的人清楚自己的优缺点,有独立人格和尊严,能正确地评价自己的能力和表现,会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和提高自身素质,能谦虚谨慎、居功不傲,不断进步。2具有虚荣心的人则过高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和成就,只是通过表面和形式上的浮华来博得人们的称赞,爱自吹自擂,不肯承认自

11、己的不足。如何拥有自尊?即如何做一个自尊的人? 答:1自尊要接纳和珍爱自己,同时做到自重自律。2尊重是相互的,自尊还必须学会尊重他人。3自尊还必须自立自强。 什么是自信? (为什么要自信?) 答:相信自己的能力一定能实现目标。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自信是人生成功的奠基石,自信是一种伟大的力量,相信自己是成功的第一秘诀。) 什么是自卑? 答:自卑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绊脚石,是快乐生活的拦路虎。我们怎样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呢?即如何才能拥有自信?(或怎样寻找自信)答:1、自信就在我们自己的心中。2、要让自信重放光芒,就该相信自己是独特的,是有价值的。3、了解和认识自己,才有真正的自信4、自信是我们成功经验的积累。5、自信源于不断充实和发展自己。如何做一个自强的人 ? 答:1做自强的人一定要有明确目标。2自强的人总会把目标转化为实际行动。3自强的人脚踏实地,分阶段实现目标。4自强的人总会坚持不懈地去实现目标。做一个自强的人为什么需要目标?怎样设立目标? 答:1明确目标才可能实现成功。2设立的目标要可行。设立的目标要长远。有同学认为我们现在还小,需要各方面的和照顾,谈不上自强,等到长大成人了,才能自强。少年是不能自强的。你赞成这种观点吗? 答:不赞成。人生当自强。少年当自强。我们应该自小做到自力更生、奋发图强;自强意味着在困难面前知难而进,顽强拼搏。我们现在努力学习也是自强的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