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优秀名师资料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5511336 上传时间:2023-12-07 格式:DOC 页数:71 大小:2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71页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71页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71页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71页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优秀名师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7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优秀名师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优秀名师资料(7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一化学必修1知识点总结整理版第 1 页 共 43 页 第一章 从实验学化学 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1、过滤 A、作用:分离固体(不溶性固体)和液体。 B、操作要点:一贴(滤纸与漏斗内壁紧贴) , 二低(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边缘;溶液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上面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漏斗下端靠烧杯内壁) C、主要仪器:漏斗、滤纸、玻璃棒、烧杯,铁架台(含铁圈); D、过滤器上洗涤沉淀的操作: 向漏斗里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等水流完后,重复操作 数次; E、如何检验是否洗干净:取少量最后流下的滤液,加入试剂进行检验。 2、粗盐提纯:A、检验硫酸和可溶性硫酸盐的方法:Na2S

2、O4+BaCl2=BaSO4?+2NaCl B、加入BaCl2的目的: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SO42-; C、加入NaOH的目的: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Mg2+; D、加入Na2CO3的目的: 除去粗盐中混有的Ba2+,Mg2+; E、检验SO42-离子为什么加盐酸酸化? 解答:溶液中的CO32-,SO32-等离子,与Ba2+反应生成BaCO3,BaSO3是不溶于水的白色沉淀.但它们溶于盐酸,而BaSO4不溶于盐酸中,加入盐酸可以消除CO32-,SO32-等离子的干扰.同时,溶液中的Ag+离子与Cl- 反应生成AgCl 也是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加入盐酸可消除Ag+ 离子的干扰。 F、玻璃棒的作用:第一

3、次,溶解时用来加速食盐的溶解; 第二次,过滤时用来引流,使待滤液体沿玻璃棒流入漏斗,防止外洒; 第三次,搅拌,防止因局部过热液滴或晶体飞溅. 3、蒸发 A、作用:把稀溶液浓缩或把含固态溶质的溶液干 B、主要仪器:蒸发皿、铁架台(含铁圈)、酒精灯、玻璃棒 C、注意事项: ?、加溶液的量不应超过蒸发皿容积的2/3; ?、不断搅拌,防止局部温度过高,引起液滴飞溅; ?、有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灯,余热蒸发至干,可防过热而迸溅 4、蒸馏 A、蒸馏: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的沸点不同,除去易挥发,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B、作用:利用沸点不同除去液体混合物中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 C、实验仪器:蒸馏烧瓶、酒精灯、温度计

4、、冷凝管、尾接管、锥形瓶 D、蒸馏操作的注意事项: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在蒸馏烧瓶中加入沸石或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冷凝管下口进水,上口出水; ?.蒸馏前先通水后加热;蒸馏结束后,先撤灯后关水 5、萃取、分液 A、萃取: 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操作 分液:把互不相溶的两种液体分开的操作,与萃取配合使用的 B、萃取剂的选取原则:?、萃取剂与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 第 2 页 共 43 页 ?、溶质的溶解度在萃取剂中的要远大于在原溶剂中。 C、主要仪器:分液漏斗 D、注意事项:?下层的液体

5、从下端放出,上层从上口倒出 ;?振荡时不时放气; ?使用分液漏斗前要检漏 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 1(常用的物理方法根据物质的物理性质上差异来分离。 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 方法 适用范围 主要仪器 注意点 实例 易溶固体与液体分?不断搅拌;?固+液 蒸发 NaCl(HO) 酒精灯、2开 最后用余热加蒸发皿、溶解度差别大的溶热;?液体不超NaCl结晶 玻璃棒 质分开 过容积2/3 (NaNO) 3固+固 能升华固体与不升升华 酒精灯 I(NaCl) 2华物分开 ?一角、二低、易溶物与难溶物分漏斗、烧三碰;?沉淀要NaCl固+液 过滤 开 杯 洗涤;?定量实(CaCO) 3验要“无损” 溶

6、质在互不相溶的?先查漏;?对溶剂里,溶解度的从溴水中萃取 分液漏斗 萃取剂的要求;不同,把溶质分离提取Br 2?使漏斗内外出来 大气相通;?上乙酸乙酯层液体从上口分液 分离互不相溶液体 分液漏斗 与饱和倒出 NaCO溶液 23蒸馏烧?温度计水银液+液 瓶、冷凝球位于支管处;分离沸点不同混合乙醇和水、蒸馏 管、温度?冷凝水从下溶液 I和CCl 24计、牛角口通入;?加碎管 瓷片 分离胶体与混在其淀粉与渗析 半透膜 更换蒸馏水 中的分子、离子 NaCl 加入某些盐,使溶蛋白质溶用固体盐或浓盐析 质的溶解度降低而烧杯 液、硬脂酸溶液 析出 钠和甘油 易溶气与难溶气分洗气 洗气瓶 长进短出 CO(HC

7、l) 2开 气+气 液化 沸点不同气分开 U形管 常用冰水 NO(NO) 224i、蒸发和结晶 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当蒸发皿中第 3 页 共 43 页 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混合物。 3ii、蒸馏 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用蒸馏原理

8、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 ?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最高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 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

9、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 ?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iv、升华 升华是指固态物质吸热后不经过液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利用某些物质具有升华的特性,将这种物质和其它受热不升华的物质分离开来,例如加热使碘升华,来分离I和SiO的混合物。 22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 对物质的

10、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 ?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 ?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 ?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 (1)生成沉淀法 (2)生成气体法 (3)氧化还原法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 (6)离子交换法 常见物质除杂方法 序号 原物 所含杂

11、质 除杂质试剂 主要操作方法 1 N O 灼热的铜丝网 用固体转化气体 222 CO HS CuSO溶液 洗气 2243 CO CO NaOH溶液 洗气 24 CO CO 灼热CuO 用固体转化气体 25 CO HCI 饱和的NaHCO 洗气 236 HS HCI 饱和的NaHS 洗气 2第 4 页 共 43 页 7 SO HCI 饱和的NaHSO 洗气 238 CI HCI 饱和的食盐水 洗气 29 CO SO 饱和的NaHCO 洗气 22310 炭粉 MnO 浓盐酸(需加热) 过滤 211 MnO C - 加热灼烧 212 炭粉 CuO 稀酸(如稀盐酸) 过滤 13 AIO FeO NaO

12、H(过量),CO 过滤 2323214 FeO AIO NaOH溶液 过滤 232315 AIO SiO 盐酸氨水 过滤 232过滤, 16 SiO ZnO HCI溶液 217 BaSO BaCO HCI或稀HSO 过滤 432418 NaHCO溶液 NaCO CO 加酸转化法 323219 NaCI溶液 NaHCO HCI 加酸转化法 320 FeCI溶液 FeCI CI 加氧化剂转化法 32221 FeCI溶液 CuCI Fe 、CI 过滤 32222 FeCI溶液 FeCI Fe 加还原剂转化法 2323 CuO Fe (磁铁) 吸附 Fe(OH)胶324 FeCI 蒸馏水 渗析 3体

13、25 CuS FeS 稀盐酸 过滤 26 I晶体 NaCI - 加热升华 227 NaCI晶体 NHCL - 加热分解 428 KNO晶体 NaCI 蒸馏水 重结晶. 33、物质的鉴别 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鉴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 别 检验鉴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类定 这种物质。 型 推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

14、指出断 可能存在什么,不可能存在什么。 ? 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馏水溶解 检验? 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 方? 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 法 ? 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原理(写方程式) ? 常见气体的检验 常见气体 检验方法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氢气 只有水。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 氧气 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第 5 页 共 43 页 、NO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2氯气 粉试纸变蓝)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潮湿的空气

15、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氯化氢 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溶液3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酸二氧化硫 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能使Pb(NO)或CuSO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324硫化氢 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氨气 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 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 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 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SO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2二氧化碳 水变混浊,N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2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2一氧化碳 色。 ? 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 +(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2+(3)Ba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沉淀,且沉淀不溶于4稀硝酸。 2+4)Mg(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