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508941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因素及其对策众所周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乐学 ”,在学习时专注投入,能自觉及时地总结学习的心得体会,学习效率高,学习效果好。相反,丧失学习兴趣的学生,对待学习的态度是“苦学 ”,学习消极被动,注意力容易分散,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差。因此,总结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消极因素,有的放矢地研究提高学习兴趣的措施和方法,对于教育改革和发展是非常重要和有意义的。一、 社会因素(一) “读书无用论 ”与“读书实用论 ”“读书无用论 ”的观念在许多人的头脑中是根深蒂固的。现实生活中的一些“脑体倒挂 ”现

2、象、文盲发财现象、工作分配和升职加薪等不靠能力靠后门等不正之风以及大学生反陪形势严峻,更成为 “读书无用论 ”的有力佐证,这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是深沉久远的、带本质的。“读书实用论 ”是“读书无用论 ”的变形。当前,新科技革命使一些实用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得到人们的普遍认识,基础学科的地位失落,人文精神呈现颓势,学生在学习时带有太多的功利性思想,对当前可用、社会“吃香 ”的实用性和技能性强的知识趋之若骛,对基础知识则兴趣不强,不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二)消极片面的用人观念和制度社会用人制度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致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不良的社会用人制度对社会公众的知识价值判断和学生学

3、习观念的误导以及学习兴趣的挫伤都是严重的。当前社会用人制度存在着弊端,如权钱交易依然存在,高学历倾向、重文凭不重能力、重智不重德现象普遍,重男轻女也非常严重。因此社会用人制度已成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当务之急。在全社会形成重教育、重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氛围,必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三)精神家园的丢失当前,很多人片面强调对物质文明的追求并忽视对精神文明的渴望,这必将导致精神家园的失落和价值评价标准的异化,对人生幸福的追求被对金钱、权力的追求所取代,人生价值的“奉献 ”标准被 “攫取 ”标准所取代,评价一个人的价值通常通过对其所占有的金钱和权力的衡量来实现。这种价值评

4、价标准的异化与学校主流教育中科学人生观的原则产生了冲突,使学生在 “为什么而学习 ”、“应该学些什么 ”等问题上产生了困惑。二、学校因素(一)应试教育模式在教育体制上,由于中国历史上历时久远的科举制度的深刻流毒,也由于高中和高等教育资源的严重匮乏, 它必然使众多受教育者为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而争先恐后地挤“独木桥 ”,使考试分数和升学率的重要性被过分强调。现在,人们已经普遍认识到,应试教育的最初弊端是摧毁学生的学习兴趣、异化知识的获取手段和功能;其最终弊端则关系到国民素质和国运盛衰。因此,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根本肃清科举制度的流毒,通过发展社会办学、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等途径增加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

5、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保障。落后的教育思想影响了教育者聪明才智的发挥,创新精神的培育和对教育成就的科学评价与积极追求,也势必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我们要以江泽民同志提出的“四个统一 ”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不仅仅是要转变教育者的教育思想观念,更要转变包括受教育者在内的全体社会公众的教育思想观念。全民教育思想观念的根本转变,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二)低效、简单的教育方法陈旧、简单、低效的教育方法严重制约了教育能量的发挥。当前,一些教师的授课方式仍是“一言堂 ”,缺乏必要的师生交流, 也缺乏吸引学生参与交流的手段, 许多教师仍满足于 “一块黑板、一支粉笔、一本

6、教材、一份教案”的教学方式,对现代教育手段知之不多;许多教师只满足于学生对授课内容无异议地全盘接受,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习惯,不重视培养学生的知识转化能力和实践能力,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知识技能的运动能力低下,在实际生活中感受不到学习的乐趣和益处。在教育资源短缺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学生和学生家长都已成为教育资源竞争的主体,“减负 ”经常只能是美好的幻想。减了学校加给的负担,却减不了家长开出的“小灶 ”,减了作业、考试的负担,却减不去竞争带给学生的巨大的心理负担。面对繁重的学业负担,对于许多而言,学习已经从自我完善的需要异化成为被迫接受的令人痛苦的“差使 ”,学生经常只能被

7、动地接受,疲于应付,体会不到学习乐趣。(三)问题众多的师资队伍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的师资学历水平是相对较低的。并且,我国的师范院校以及其他为中小学输送师资的学校的专业学科分类过早、过细,导致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广博程度差,文理渗透、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交叉促进程度显然不够,甚至出现物理教师不懂化学知识、语文教师对历史常识知之甚少等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师的教育素质。由于教育体制僵化,教师受教育和接受继续教育情况不良、长期竞争缺乏等因素的影响,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显得按部就班,创新精神严重缺乏。一些教师对发费时间、精力去接近、了解、影响学生不以为然,师生间缺乏情感交流,教师没有运用人格的感染

8、力感召出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些教师对花费时间、精力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的更为有效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提高自身素质不以为然,经常采用生硬的方式批评学生,使学生对教师产生疏远、排斥甚至敌视情绪。三、家庭因素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现在,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也好了,家长有 望子成龙 的心情,希望子女能够受到更好的教育,也是自然的。”家庭教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的成长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独生子女 ”社会,父母都在寻求如何把子女培养成材的途径。然而,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没有比父母在培养人时所用的智慧更复杂。”一方面是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很高,另一方面是家长的教育知

9、识严重缺乏,两者的矛盾冲突使家庭教育目标,内容和方式出现严重异化,使家庭教育违背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沦为制约,压抑乃至泯灭子女个性自由发展的“帮凶 ”,家长成为督促子女取得考试高分的“分数警察 ”,进一步磨灭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对其学习成效带来严重的消极影响。四、学生自身因素由于对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等的忽视,学生理想信念淡漠,在学习上缺乏刻苦钻研精神,自律能力弱,经常表现为:对未来没有想法,得过且过;对学习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对知识不求甚解,遇到疑难绕道走,不愿动脑子思考,也不愿向同学和老师请教,经常到同学那里一抄了事;学习上也是”饭来张口,一来伸手 ”,依赖心理严重,如果老师或家

10、长疏于监督,就会“滥竽充数 ”。有的学生在学习上也算用功,学得也很辛苦,但由于效率观念差,在课堂上不认真听讲,急于完成其他科目的作业,对老师讲授的内容不能很好的掌握;在自学时又在单科上用时过多,忽略了各科的交替学习,影响了学习效果。良好的同学关系也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地提高。同学关系松散没, 同学间缺少友情,甚至同学间存在矛盾、 冲突,使一学生上学时心情不能平静,思想负担重, 精力不能集中,甚至会产生逃学、辍学等念头。大量调查显示,中小学生日益冲突的心理问题已经引发了严重的不良影响。比如,中学生经常不能很好的对待性观念萌芽问题,在这些问题面前经常迷惘和痛苦,经常不知所措、难以自拔,逐渐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强调,要加强对中小学生的 “三观 ”教育、青春期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这对于提高其学习兴趣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