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方责任险建议书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508715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3.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园方责任险建议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校园方责任险建议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校园方责任险建议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校园方责任险建议书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校园方责任险建议书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园方责任险建议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园方责任险建议书(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校(园)方责任保险建书致 客 户 书(前 言)首先,我们真诚地感谢您的信任和支持。我公司非常珍惜这次为您提供保险建议的机会,根据校园方责任保险风险的特点和我公司的保险经验,充分结合校园的实际情况,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本着以合理优惠的保险成本获得最大安全保障的宗旨,我们为您度身定制了本保险建议书以供参考、讨论和审议。我公司非常重视与您建立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希望以我们的实力和经验,竭诚为您提供全面、周到、优质、高效的保险和风险管理服务,与齐心协力、风雨同舟,携手共同为保障学生的安全作出最大贡献。顺祝教育事业人才辈出,事业蒸蒸日上!此致敬礼!尊敬的教育局: 2012年1月

2、28日目 录第一部分序言第二部分风险评估第三部分风险控制第四部分险种介绍第五部分服务承诺第六部分附 件第一部分序言序 言近几年,学生在校发生伤害事故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据统计,由于学生群体人数众多,而面临的社会状况复杂,因此每年发生的非正常死亡、受伤害事故也比较多。据估算,全国平均每天非正常死亡的学生人数几乎达到一个班。这些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有:游泳溺水死亡,几乎占到全部人数的,在中小学生中尤其多发;在上学放学途中和假期发生交通意外;恶性他杀,虽然数量不多但情节恶劣。全国每天都有一个教学班(约四五十人)的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每年有近2万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这类事故不仅给

3、学生本人及其家长带来终身的不幸和痛苦,而且给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正常教学工作带来严重困扰。本建议书分析了中小学校在教学和学校管理中面临的校园事故风险,从转嫁风险的角度提出了保险解决方案,表达了我公司为教育事业贡献力量的真诚愿望。希望本建议书能推进我公司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学校间的良好合作,以我公司雄厚的实力、丰富的承保经验为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服务。本建议书如有不详之处,欢迎进一步洽询。第二部分风险评估学校对学生依法承担的法律责任2002年9月1日起,教育部颁布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正式实施。该办法以法律的形式明确规定了学校对维护和保障校园安全应当承担的责任,并将成为今后处理各类学生伤害事故的重

4、要法律依据。l 学校的校舍、场地、其他公共设施,以及学校提供给学生使用的教育教学和生活设施、设备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或者有明显不安全隐患的;l 学校的安全保卫、消防、设施设备管理等安全管理制度有明显管理混乱,存在重大安全隐患,而未及时采取措施的;l 学校向学生提供的药品、食品、饮用水等不符合国家或行业标准、要求的;l 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l 知道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患有不适宜担任教育教学工作,但未采取必要措施的;l 学校违反有关规定,组织或安排未成年学生从事不宜未成年人劳动、体育运动或其他活动的;l 学生有特异

5、体质或特定疾病,不宜参加某种教育教学活动知道或应当知道,但未予以必要的注意的;l 学生在校期间突发疾病或受到伤害,学校发现,但未根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不良后果加重的;l 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或者在工作过程中违反工作要求、操作规程、职业道德或其他有关规定的;l 学校教师或其他工作人员在负有组织、管理未成年学生的工作中发现学生行为具有危险性,但未进行必要的管理、告诫或制止的;对未成年学生擅自离校等与学生人身安全直接相关信息知道或应当知道,但未及时告知未成年人学生的监护人,导致未成年学生因脱离学校保护而发生伤害的;l 学校有未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情形的。校园事故处理中的新

6、特点由于对校园事故处理缺乏全国性的法律规范,当事各方对此类事故性质的认定,责任的承担,赔偿的原则,以及防范的措施等问题的看法很不一致,甚至大相径庭,给学校管理、行政处理和司法处理带来一系列困惑和混乱。l 家长与学校的诉讼和纠纷不断家长们认为,家长送孩子上学,就是把孩子“交给了学校”,实际上意味着家长已经将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责任委托给了学校,于是发生在学校内的所有事故,学校都必须承担一定的责任。这些家长的孩子一旦在学校发生伤害事故,往往千方百计查找学校管理的漏洞,或者对学校提起诉讼,或者天天纠缠校长,致使学校正常工作受到影响,校长和教师也被弄得筋疲力尽。案例一: 1998年,只有16岁的张冲在X

7、X学校被同学董强撞碎睾丸,在经历了四个多月的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后,含愤自杀。悲愤欲绝的张冲父母以学校失职为由将XX私立学校告上法庭,要求XX学校赔偿各类经济损失300万元。一年多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此案做出了判决,判决北京XX学校赔偿张冲父母因张冲身体损伤造成的经济损失4万余元。张冲父母对判决不服,遂向北京市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诉。经调查审理,最高人民法院认为:XX学校是一所寄宿制学校,张冲属限制行为能力人,张冲父母将其送到学校,即产生学校对张冲在校期间的人身安全监护责任。此后,张冲在学校遭到同校学生侵害致残,除被害人外,学校也应承担相应责任。2001年7月2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了

8、终审判决,判处被告XX学校赔偿受害人家属14万余元。案例二:2000年11月25日上午,天台县一名13岁的女学生因被闯入学校的精神病人劫持,被迫从四楼跳下摔成重伤。天台县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学校赔偿受害女生医疗费等损失合计人民币32051元,精神损害抚慰金万元。法院认为学校应对这次伤害案负主要责任。案例三:2002年12月,14岁的小园在学校上晚自习,窗外一同学大声说话影响其学习。小园起身关窗户,这名同学进行阻止,结果玻璃破碎,划破了小园的左手。于是,小园就将所在的中学和这个同学告上法庭。在诉讼中,双方主要就学校在小园受伤这件事中是否尽到了教育和管理的职责进行了争论。法院最后判决学校存在教育管理不

9、力的责任,对小园受伤带来的损失承担次要责任。l 事故责任性质界线难以区分学校在学生伤害事故中承担的应是过错责任,但从司法部门对一些学校事故的审判情况看,由于事故发生原因和过程的复杂性,常常无法绝对的分清学校和其它方谁应负过错责任。审判人员在不能判学校的直接责任时,常常从维护弱者利益出发,判学校负“连带责任”。案例:某高中学生许某和同学一起到学校附近一造纸厂洗澡,由于瓷砖较滑,许某不慎滑入高达90以上的热水池中,造成全身97度烫伤,医疗费高达13万元。许某的家长状告某造纸厂,法院在一审过程中追加许某所在的学校为第二被告。理由是许某系某校在校生,学校作为临时监护管理者,也应承担责任,判学校赔偿许某

10、医疗费5万元。一审判决后,原告和被告不服,上诉到地区中级人民法院。经二审调解,改判为某校捐助许某4.8万元。l 学校对经济赔偿不堪重负由于现在的孩子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学生伤亡事故中,受害者的监护人往往提出巨额索赔,使学校难以承受。案例:轰动全国的上海徐汇区54中学生肖涵摔伤案,其监护人向学校索赔94万元。这所学校仅有1700名学生,100多名教师,全年财政拨款200万元,这些钱大都是“人头费”,94万元的赔偿学校无论如何赔不起。校长蔡武冈一筹莫展,教师情绪低落。l 严重影响学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学校校园意外伤害事故的增多,学校、教师动辄被推上被告席,法院判定的巨额赔偿责任,加上事故十分棘手的善后处

11、理工作,使不少学校不得不采取一些消极的防范措施。国家要求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让学生在实践和挫折中锻炼成长,但学校担心:开展这类活动多,危险性也增多,发生了问题谁来负责?一位中学校长说:“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在每个国家都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没有一个有效机制来保障,我们只能消极防范。比如一些项目有益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但如果发现哪怕有一丁点风险,那么打死我也不搞。”第三部分风险控制安全防范与责任保险面对越来越尖锐的校园事故问题,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了多项积极措施。国家教育部2000年11月与建设部共同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舍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通知(建2000254号),2001年1月22日又发出

12、了关于2001年开展中小学“校园安全”主题教育活动的通知(教基厅20013号);2001年4月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紧急通知;浙江省教育厅也于2001年6月11日在杭召开中小学校舍安全工作会议,以及在8月31日各学校开学前发出了做好中小学校安全工作的通知。这些措施从加强学校内部管理的角度,起到了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作用。但是,作为专业的风险管理工作者,我们需要指出:以上措施仍然不能完全杜绝校园事故的发生,也不可能预见到不断发展变化的新的风险形态。而且,还是没有解决一旦发生事故后学校赔偿责任的转移问题。现在,教育界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单靠学校或教育行

13、政主管部门解决校园事故责任是远远不够的,借助全社会的力量来建立风险管理机制才是最完整的解决办法。根据我公司对四川、江苏、辽宁、上海、河南十所中小学发放的200份抽样调查问卷结果表明,对于“通过保险途径,将校方的赔偿责任转嫁给保险公司”一项,选择“希望”的教师和家长分别有177份和165份,可见对于通过保险来转嫁学校应负的赔偿责任,大部分学校和家长是认可的。2000年10月,我公司根据教学主管部门及广大师生的需求,在部分省、市试办校园责任保险的基础上,开发了校(园)方责任保险条款,报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准备案后开始在全国各省、市推行。新保险办法实施至今已经两年,全国已有28个省、直辖市和计

14、划单列市开办了校园方责任保险,保费收入8000多万元。通过保险机制处理校园责任事故,其作用得到了有关各方一致肯定。2001年7月13日,上海市人大通过上海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首次以立法形式明确了采用保险手段解决校园责任事故赔偿的方法。2002年1月浙江省九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55位人大代表联名向大会提交6份议案,呼吁尽早出台校园事故处理办法,并已被大会确定为正式议案。2002年7月,杭州市人大也通过了杭州市中小学校学生伤害事故处理条例(草案)。 2004年6月11日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条例。2004年7月2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第

15、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自2004年9月1日起施行。中小学生人身伤害事故防范与处理条例第二十八条规定:学校的举办者应当设立学生伤害赔偿准备金,用于办理学校责任保险,或支付保险费不足以补偿的部分。令人鼓舞的是,2002年8月教育部12号令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第31条明确规定了“学校有条件的,应当依据保险法的规定,参加责任保险。教育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鼓励中小学校参加学校责任保险。”学校参加责任保险,有法可依了。责任保险,正向校园走来。第四部分险种介绍校(园)方责任保险介绍(一)校(园)方责任保险对象和责任保险对象: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依法设立的普通教育机构和校外教育机构。保险责任:被保险人在其校(园)内或由其统一组织并带领下的校(园)外活动中,由于疏忽或过失造成的注册学生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校方)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保险人负责赔偿。保险人还赔偿包括事先经保险人书面同意的仲裁或诉讼费用,以及发生保险责任事故后,被保险人为缩小或减少对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