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雨巷教学设计_雨巷教学设计教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507643 上传时间:2023-10-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5.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雨巷教学设计_雨巷教学设计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雨巷教学设计_雨巷教学设计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雨巷教学设计_雨巷教学设计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雨巷教学设计_雨巷教学设计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雨巷教学设计_雨巷教学设计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雨巷教学设计_雨巷教学设计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雨巷教学设计_雨巷教学设计教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雨巷教学设计_雨巷教学设计教案 雨巷教学设计由我整理,希望给你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猜你可能喜欢“雨巷教学设计教案”。 学科:语文 教师姓名:姜肖肖 学校名:黎平四中 班级:高一 (七)章节:第一章 课题:雨巷 计划学时: 教学目标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品味语言,把握意象,领会表达技巧以及诗歌的写作特点。(知识目标)2 从意象入手,感知诗的内容,并逐步理解诗人的感情。3学生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初步阅读能力,可以通过预习领会课文内容,把握文章大意。但黎平四中学生学习自觉性较差,没有形成良好学习习惯,不能主动积极地学习。个别学生被动,甚至不学习,对他们来说学习是一件没有意义的苦差事。

2、这些不那么优秀的学生智力并不差,关键在于情商,在于学习动机以及学习方法,如果能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引导他们掌握语文学习方法,让他们从中领会到学习的快乐感及成就感,后劲定是非常足的。教材分析 雨巷选自人教版高中必修1第一单元,这个单元主要学习现代新诗。新诗摆脱古典诗严整格律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诗可以陶冶性情,高一学生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用诗歌的美感染熏陶他们,有助于他们热爱生活,热爱美好的事物,培养乐观积极的态度。“雨巷”诗意,朦胧,感伤,与他们花季情怀有着共同之处,雨巷有着极其浓重的象征意义。人生处处有雨巷,诗人在黑暗孤独中从未放弃对光明的向往,对美好的追

3、求,由此可以在教会学生语文知识,培养他们语文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同时,引导他们勇往直前寻找人生出路,让青春之树结出灿烂饱满的果实。教学目标设计通过朗读课文及辅导书掌握生字词,理清文章结构,感知文章内容。品味重点语句的关键词语,探究语句内涵,把握作者感情。(知识技能)2 互助合作,通了解作者及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了解新诗中自由诗的特点。通过探讨交流,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品味语言,把握意象,领会表达技巧。(过程方法) 3通过具体生动的讲解分析归纳,让学生掌握鉴赏诗歌的技巧,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从多个角度解读“雨巷”,引导学生会思考自己人生中的“雨巷”,培养他们面

4、对“雨巷”时积极乐观的态度,及在孤独迷茫中收放自如的宽远情怀。教学策略设计教学本文,应围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三方面,重在指导学生感悟文中内涵,培养语文能力,既学会又会学,领会文章内容,情感,写作技巧,掌握诗歌鉴赏方法。灵活运用讲授法,朗读法,问答法,情境导入法,点拨法等技法,解决本课基础知识及重难点,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积极参与,团结合作,发散思维的良好学习习惯,构建开放,有序,充满活力的课堂,把接受型教学转变为自主合作探究型学习。从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出发,密切联系生活,做到课堂中有生活,生活即语文,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热情。充分运

5、用管理能力,组织能力,特别是专业技能,把课堂带入学习的气氛中,塑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是课堂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 “愿我在最后的时间,将来的时候看见你,愿我在垂死的时候用我的虚弱的手把握着你。”这句话是作者戴望舒的告白词,这句话的意思通俗点讲可以是执子之手,与之偕老,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对爱情有着浪漫而美好的追求,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由此可以联想诗人对生活的向往是何其光明。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戴望舒的雨巷,一起感受他的多样情怀。2 检查预习情况。 一 抽学生朗读课文,纠正字音,强调生词含义,扫清阅读障碍。掌握下列词语的读音及含义。 彷徨 :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走。 寂寥

6、:寂静,空旷。彳亍:走走停停的样子。凄婉 :哀伤 颓圮:坍塌,破坏。 惆怅 :伤感,失意。 二 提问学生“本文用了哪些意象?” 3 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带着问题“全文写了什么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感情?有何特点?”,全班齐读。朗读完,学生自由回答。 4进入文章(学生们各抒己见,那么具体是什么,一起来探究吧)。一了解与文章相关的知识 (一)作者戴望舒 现代诗人,又称“雨巷诗人”,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 (二)写作背景介绍 1927年政治风云激荡,诗人内心苦闷彷徨。反动派屠杀革命者,白色恐怖笼罩全国,他们中的一部分人,找不到革命前途。他们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们在失望中渴求新希望。 (三)文

7、学常识 现代派代表诗人戴望舒,卞之琳,何其芳,施蛰存。他们提倡“纯然的现代诗”,追求诗歌的散文美,内涵丰富。精读,解析课文,突破重难点。 第一节表达“我”希望遇见丁香一样的姑娘。“独自”写出“我”的孤独寂寞。“悠长”“寂寥”象征当时社会的黑暗。孤独的“我”,寂寥的“雨巷”,都凄清迷茫,有强烈的象征意义,“雨巷”的泥泞阴暗,没有阳光与温暖,正是沉闷窒息的黑暗现实写照。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希望,理想与一切美好的事物。 第二节,丁香姑娘是诗人心中朦胧的理想和追求,表达了诗人陷入人生苦闷时,对未来的渺茫憧憬。三个句式一致的句子,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颜色”“芬芳”“忧愁”,由实到虚,切合诗的意境。第三

8、节,“我期待的姑娘和我一样彷徨而又迷茫。”这说明丁香姑娘和作者在某个层面上相契合,她象征着作者某一方面的性格特质。更宽的讲诗人的追求就像丁香姑娘一样,时近时远,期待着也忧伤着。6 小结 一二节写了作者想遇见一个丁香一样的姑娘,表达作者在孤独寂寥中有着美好憧憬,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雨巷,再次体味作者的哀伤及追求。7 作业布置 掌握生字词,思考诗人为什么使用丁香这个意象? 第二课时 1复习导入(提问)丁香一样的姑娘象征着什么? 明确:丁香开在暮春时节,花为浅紫色或白色,是美丽,高洁,愁怨三位一体的象征。诗人将丁香姑娘写得凄美,哀怨,使这个雨巷包含了丰富内容,象征着诗人对理想,人生和美好事物的信念和追

9、求,也表现了空虚,幻灭和感慨的心境。2 继续精读课文。(学生齐读,然后老师讲解。)3 重点语句赏析,突破重难点。 一 像梦中飘过一枝丁香的,我身旁飘过这女郎,能否将居中的两个“飘”字改为“走”字?为什么? 明确:不能。“飘”字与“梦”字构成最佳组合,“飘”字生动描写出诗人幻想中丁香姑娘飘忽朦胧的特点。 二 第六节描写这位姑娘在雨的哀曲里逐渐消失,能否将这个“雨的哀曲”去掉? 明确:不能,“雨的哀曲”有力烘托了凄迷清凉的气氛,渲染了诗人的心情,“雨的哀曲”这个音乐恰如其分表达诗人内心无以言表的悲哀。4 疑点探究,“雨巷”的多重解读。 一 文中开头作者是一个人,结束还是一个人,雨巷寂寥,破败,环境

10、阴暗,作者心情潮湿,作者就像一个置身茫茫夜色中不断寻找光明的孤独战士,他的心情是沮丧的。从文章社会背景(白色恐怖笼罩,革命者面临屠杀)看,“雨巷”代表现实黑暗,而作者在黑暗中一直彷徨,期待,遇见“丁香姑娘”却抓不住,象征他理想幻灭。 二 作者一生与三个女性有不解之缘,无论岁月怎样变换轮转,作者的第一段感情留在生命中的爱与痛挥之不去,雨巷投射在感情中,就像没有春天的种子,爱恋之花未能绽放在阳光中。 从文章内容及作者个人经历看,“雨巷”代表感情上找不到归宿,得得失失,起起落落,他向往的爱恋,他想要的归宿,总是求而不得。 三 读者体验。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雨巷”,“雨巷”放诸在生命中正如一

11、个个此起彼伏的困难。5 雨巷写作特点 一 丰富的寓意。“雨巷”破败狭窄,阴暗潮湿,断篱残垣,被迷茫的凄风苦雨笼罩。从这雨巷,我们可以联想到当时令人窒息的时代氛围,风雨如晦的社会背景。而诗中“我”的一腔愁绪,满腹哀怨,正是被时代环境逼得透不过气的人们的精神状态。二 浓重的象征意味。诗中“我”“雨巷”“姑娘”并非对生活的具体写照,而是充满了象征意味的。 三 富于音乐性。运用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婉转悦耳的音乐感。6 联线高考,点拨技法,现代诗歌的重点。 一 诗歌的语言。学习诗歌要反复朗诵,尽力揣摩,抓住深情的词语仔细品位其深层含义。二 诗歌的形象。诗歌是通过艺术形象来反映生活的,有些诗虽然没有描绘具体形象,但能唤起读者想象,在想象中形成具体形象。 三 诗歌的感情。要准确把握形象内涵,进而展开联想和想象,加深对感情的理解。四 诗歌的艺术特色。内容总结 戴望舒是一个热情澎湃的诗人,也是一个对生命对生活有着美好追求的普通人,更是执着追求与寻找出路的勇敢战士。生活中大家都会遇到“雨巷”,当我们被磨难缠绕时要想起戴望舒的追求精神,笑对人生起伏。 雨巷教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