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507142 上传时间:2023-02-0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7.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白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白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白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白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白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白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白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第十册)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案第3课?白杨?【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 ,正确读写“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段话。3.抓住重点语句 ,联系上下文 ,体会白杨的特点和爸爸的心愿。4.体会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教学重点】通过白杨树的外在特点感悟其内在品质。【教学难点】1.体会文章的写法 ,感悟白杨树的某些特点与人的某些品质之间的相同相似之处。2.体会父亲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情怀。【教学准备】1.课前要求同学们搜集有关边疆建设者的资料:如屯垦戍边的生产建设兵团

2、战士、支边人员以及参加边疆建设的其他人员等等。2.教师为同学们准备一些相关的影视资料、图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1.“白杨是一种树的名字 ,又叫大叶树 ,哪位同学来介绍一下白杨树的相关知识。2.教师结合学生的答复 ,小结:白杨树在我国北方平原地区、沙漠地区种植非常广泛 ,因为它树木笔直 ,生命力强 ,而且还可以防风固沙。因此 ,人们都很喜欢它。3.教师板书:白杨二、初读课文 ,梳理内容1.此时你一定在想 ,白杨为什么能在沙漠里生长呢?它会有什么特点呢?现在 ,就请同学们默读课文 ,并以自己喜欢的方式 ,学习课文生字新词 ,然后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这篇文章

3、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自学 ,可以小组合作交流 ,教师巡视指导。2.教师检查学生自学结果:1对词语方面的讲解。浑黄一体:都是浑浊的黄色 ,分不清界限。文中指戈壁自然环境恶劣 ,没山没水没人烟 ,只有漫天黄沙 ,连天和地的界限也无法分清。高大挺拔:高大笔直 ,挺拔秀丽超出一般。文中用来形容茫茫戈壁上的白杨树 ,在那样恶劣的自然环境中 ,仍能够长的如此高大 ,令人赞叹。2生字字形本卷须知:如 ,“疆字不要丢“土 ,与“僵在字形字义上进行区别;“陷字右下的笔顺是撇、竖、横、横折、横、横。3说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文章主要写了在通往新疆的列车上 ,一位父亲和两个孩子;望着窗外的白杨 ,展开议论的事。

4、4把握作者的行文线索:在西行的列车上 ,爸爸和他的孩子看见窗外的白杨讨论白杨的特点 ,爸爸说明心迹。三、细读品味 ,了解白杨的生活环境学习课文1至3自然段 ,画出含义深刻的句子。1.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体会白杨树的生长环境。1白杨树生长在茫茫的大戈壁上 ,那里没有山 ,没有水 ,也没有人烟。几乎没有生命的存在。明确白杨的生命力极强2那里的天地都是浑黄的 ,经常飞沙走石 ,狂风四起。明确白杨树的生活环境及其恶劣 ,教师引导学生想象飞沙走石的情景3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 ,

5、不软弱 ,也不动摇。这是爸爸介绍白杨的话 ,要重点理解 ,明确白杨的特点:不择环境坚强不软弱从来都那么直4品读爸爸的话。读出对白杨的赞叹之情。5把爸爸的话背诵下来。2.此时的你最想对白杨树说点什么?1唱一唱有关杨树的歌曲。2介绍一下写白杨树的一首小诗。3也可提出问题 ,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存呢?4也可对白杨树的喜爱之情等。四、提出疑问 ,置留作业刚刚的同学提出了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白杨为什么要选择这样的环境生活呢?爸爸介绍了白杨 ,真的是单纯的在介绍白杨树吗?课下思考一下这个问题 ,下节课我们共同交流。第二课时一、复习引入1.复习有关词语:戈壁清晰浑黄一体高大挺秀大伞抚摸介绍边疆陷入2.指

6、名背诵爸爸介绍白杨树的那一段话。二、剖析实质 ,表达心声爸爸只是向孩子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他也在表白自己的心 ,那么他要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心呢?学习第10至12自然段 ,理解爸爸的心声。1.指名读读这一自然段 ,说说“表白是什么意思 ,解释说明;也说明爸爸说树即说人。思考:为什么说爸爸也是在表达自己的心呢?你是怎么理解的?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抓住表白一词进行理解。爸爸看见戈壁滩上高大的白杨树 ,触景生情 ,以白杨自勉 ,是托物言志 ,勉励自己要向白杨树一样扎根边疆 ,建设边疆 ,不软弱 ,也不动摇。2.白杨树是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绿色战士 ,那么 ,爸爸的生活环境又会怎样呢?1讨论

7、汇报 ,抓住爸爸和白杨特点的相似之处。2大家交流课前准备的有关建设兵团或支边人员的有关影视资料。学生感受同时产生联想 ,感受爸爸和白杨树一样 ,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中 ,建设边疆 ,无私地奉献着自己一切的场景。教师抓住事物间的相通之处 ,引导学生体会借物喻人的写法3.西部需要开发 ,祖国需要建设 ,那么需要许许多多像爸爸这样的边疆的建设者 ,正是他们才使我们的家园变得更加美好。不知道此时的你 ,面对如此高尚的爸爸 ,想说些什么呢?把你的心里话说给你的同学听好吗?三、再现希望 ,体会写法1.学习本文的最后一自然段你能理解“突然 ,他的嘴角又浮起一丝微笑 ,那是因为他看见火车前进的方向的右面 ,在一棵

8、高大的白杨树的身边 ,几棵小树正迎着风沙成长起来这句话的含义吗?预设:1高大的白杨指爸爸自己 ,身边的几棵小树即指他的孩子们。2爸爸希望他的孩子也能扎根边疆 ,成为边疆的建设者。3这是爸爸的愿望 ,更能表达爸爸的高尚情操。2.带着对父亲的敬意读一读这段话好吗?3.体会写法:白杨树和爸爸有着相同的本质特点 ,他们不怕环境的恶劣 ,默默地为大地和人类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作者借助白杨的这个特点 ,明写白杨 ,暗写自己和与自己一样的边疆戍卫者。这种写作手法就是托物言志 ,借物喻人。四、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带着对白杨树的赞叹 ,对边疆戍卫者的敬意 ,对西部未来的憧憬 ,让我们再一次回到课文之中 ,去感受这种

9、真真切切的奉献精神吧。指名感情朗读课文。边读边再一次感受这篇文章的写作手法好吗?一、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师:今天 ,我们要学习第十九课 ,请同学们用最响亮的声音齐读!生:白杨!师:预习了课文 ,你知道文章主要讲什么吗生:主要讲一位边疆建设者在旅途中向子女介绍生长在戈壁滩上的白杨。师:说得真准确。在黑板上贴上字条“介绍白杨这个边疆指的就是老师的家乡单击计算机键 ,大屏显示“新疆齐读。生:新疆!师:写“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生:左边弓字旁里有个提土 ,别忘了。师:是啊!失去了土地 ,疆域就不完整了。文字退出屏幕这既让学生自己观察、记忆 ,找出这个生字在字形上应该注意什么 ,又把字的音形义结为一体 ,适

10、时地渗透了思想教育。师:同学们 ,在我们新疆处处都可以见到白杨树 ,它没有柳树的婀娜多姿 ,更不像榕树那样浓荫蔽日 ,只是笔直笔直地向上长。一排排 ,一行行倔强地挺立着。作者为什么要写白杨呢难道只是为了介绍它吗让我们一起读书 ,解决这个问题。教学目标的展示 ,自然而适时 ,在上课之始 ,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任务做到心中有数。师:请自由朗读全文 ,并且画出爸爸向子女介绍白杨的那个自然段。学生边自读边勾画思考二、了解白杨特点 ,学习析词悟情师:请你读出画好的段落 ,大家边听边想自己哪儿不明白。生:我不明白为什么爸爸的脸色变得严肃起来师:提得很好 ,老师帮你记下来。板书:严肃生:我不明白爸爸介绍的白杨

11、树到底有什么特点生:我不明白爸爸明明是在说树 ,干吗用了“坚强、“不软弱、“不动摇这些写人的词呢学生质疑 ,在一边读一边思考中培养提出问题的能力。同时 ,养成了认真读书的习惯。学生的提问 ,不仅抓住了写爸爸神态的词语 ,也将写树与写人的词语联系了起来。说明学生已从爸爸的三句话中初步学会从含义着眼 ,抓重点词 ,寻找内在联系。师:经过思考 ,同学们提出了非常有水平的问题 ,让我们先看一组画面 ,它能帮助你了解白杨的特点。击键学生观看画面 ,聆听解说词。师:根据爸爸说的话和看到的内容 ,四人一小组讨论白杨到底有什么特点。生:我们小组讨论后认为白杨的特点是直、适应性强和生命力强。师:总结得不错 ,请

12、问这三个特点是怎么得来的生:爸爸一共说了三句话 ,我们是一句一句地读 ,抓关键的词归纳出来的。师:这个方法真好 ,不如请你们小组同学给大家演示一下 ,让大家学一学。生甲:爸爸说的第一句话是白杨树从来就这么直。通过“从来、“直 ,我认为白杨树很直。生乙:爸爸说的第二句话是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很快地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从“哪儿哪儿我看出白杨适应性强。生丙: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 ,不软弱也不动摇。通过“不管不管总是和“那么那么我看出白杨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进行词句训练 ,而且照应了自己的质疑。老师紧抓写白杨树的关联词语

13、,既进行了深入的语言训练 ,又学习了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师相机击键 ,大屏幕显示学生朗读这段话 ,在学生重点讨论的三句话上有黄色线条作标识。师:适应性强、生命力强能用一个词概括吗生:坚强!板书:直坚强师:概括得很精练。可作者比你们还巧妙 ,他用了一个词把白杨的特点全说上了 ,快速读前三个自然段 ,找到这个词并说说为什么。生:是高大挺秀。因为“挺可以说明直的特点 ,而“高大和“秀说明它长得好 ,坚强。师:请同学们再读第1自然段 ,能不能想得更深入些。生自读描写环境恶劣的第1自然段生:高大是说白杨长得粗壮、结实;“秀是说白杨长得秀美。读第1自然段 ,我知道白杨是长在没有山、没有水 ,也没有人烟的戈

14、壁滩 ,在这么荒凉的环境中它却长得高大、秀美 ,给戈壁带来绿意和生机 ,所以说它很坚强。“高大挺秀这个词用得好。板书:高大挺秀师:你理解得这么好 ,就请你把前三个自然段给大家朗读一遍吧!生充满赞美之清朗读第1至3自然段师:刚刚第一位发言的同学 ,你说得也很精彩 ,想读吗生:想!朗读师:你们听出了什么生甲:她很喜爱白杨。生乙:她读出了赞美的语气。师:作者写白杨是为了什么手指字条怎么改生:是为了赞美白杨!揭去纸片 ,露出“赞美一词师:我有一些心得跟大家分享 ,读书时抓重点词品味 ,就能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感情。板书:词体会感情“高大挺秀就是这样的词。这高大挺秀的白杨守护着铁路 ,它像谁一样生:卫士!板

15、书:卫士师:看来 ,白杨的特点你们真的了解了。独立完成填空题。生拿出练习纸 ,完成练习;师行间巡视 ,纠正写字姿势。生汇报 ,师击键 ,大屏显示:白杨树是戈壁滩上的卫士。哪儿需要它 ,它就在哪儿生根、发芽 ,长出粗壮的枝干。不管遇到风沙还是雨雪 ,不管遇到干旱还是洪水 ,它总是那么直 ,那么坚强 ,不软弱也不动摇。西北边疆处处都有它高大挺秀的身影。学习写白杨树的特点这一段 ,回忆前三个自然段 ,突出了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并使段与段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在此 ,老师设计了填空练习 ,使学生全体参与 ,把语言文字训练进一步落到了实处。三、理解表白的心 ,学习析句、段悟情师:既然在赞美白杨 ,我不明白爸爸为什么神情严肃 ,就像同学提到的还用了那么多写人的词。谁能读读书上的句子 ,消除我的困疑呢生: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 ,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