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系统集成复习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506870 上传时间:2024-02-24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网络系统集成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网络系统集成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网络系统集成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网络系统集成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网络系统集成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网络系统集成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网络系统集成复习(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网络系统集成复习大纲1. OSI体系结构分为哪几层?每层的数据单位是什么?每一层的功能是什么?OSI体系结构层次1、 应用层2、表示层3、会话层4、传输层 5、网络层 6、数据链路层7、物理层对应每层的功能OSI参考模型中,对等层协议之间交换的信息单元统称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1、数据 2、数据 3、数据 4、数据段(Segment) 5、分组(数据报)(Packet)6、数据帧(Frame) 7、二进制比特流(Bit) OSI每层的功能1、 物理层完成相邻节点之间原始比特流的传输,控制数据如何放置到通信介质上。该层规定了激活、维持、关闭通信端点之间的机械

2、特性、电气特性、功能特性、以及过程特性。2、数据链路层如何在不可靠的物理线路上进行数据的可靠传输。该层作用:物理地址寻址、数据的成帧、流量控制、数据的检错、重发等。3、网络层完成网络中主机之间的报文传输。4、传输层实现两个用户进程间端到端(End-to-End)的可靠通信,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传输层连接,向网络层提供合适的服务,提供端到端的错误恢复和流量控制,向会话层提供独立于网络层的传输服务和可靠的透明数据传输。5、会话层允许不同机器上的用户之间建立会话关系,会话层提供的服务之一是管理对话控制。6、表示层表示层对上层数据或信息进行变换以保证一个主机的应用层信息可以被另一个主机的应用程序理解。

3、7、应用层为操作系统或网络应用程序提供访问网络服务的接口。2. TCP/IP体系结构分为哪几层?每层的功能是什么?(1) 网络接口层。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基础部分,负责接受IP层的IP数据报,通过网络向外发送;或接收处理从网络上来的物理帧,抽出IP数据报,向IP层发送。(2) 网际层。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核心部分,福州处理互联网中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向传输层提供统一的数据报。(3) 传输层。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控制部分,负责应用进程之间的端到端通信。传输层定义了两种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4) 应用层。该层是整个体系结构的协议部分,它包括所有的高层协议,并且总是不断有新

4、的协议加入3. 应用程序PING,发出的是什么报文?答:ping 命令是通过向目标计算机发送ICMP应答报文并且监听应答报文的返回,以校验与远程计算机或本地计算机的连通性。4. ARP有什么作用?作用:ARP用于将一个已知的IP地址转换成MAC地址。方法:1)检查ARP高速缓存表;2)若地址不包含在表中,就向网上发广播来寻找。具有该IP地址的目的站用其MAC地址作为响应。5. 常见的网络拓扑结构有哪些?简述每种网络拓扑结构的特点。答:常见的网络拓扑及其特点:1、 星型拓扑网络。特点:各节点通过点到点的链路与重心节点相连,中心节点可以是转接重心,起到连通的作用,也可以是一台主机,此时就具有数据处

5、理和转接的功能。优点:很容易在网络中增加新的站点,数据的安全性和优先级容易控制,易实现网络监控。缺点:属于集中控制,对重心节点的依赖性大,一旦重心节点有故障会引起整个网络的瘫痪。2、 树型拓扑网络。特点:网络中的各节点形成了一个层次化的结构,树中的各个节点都为计算机。树中低层计算机的功能和应用有关,一般都具有明确定义的和专业化很强的任务,如数据的采集和变幻等,而高层的计算机具备通用的功能,以便协调系统的工作,如数据处理、命令执行和综合处理等。要求:一般而言,层次结构的层不宜过多,以免转接开销过大,使高层节点的负荷过重。3、 总线型拓扑网络。描述:网络中所有的站点共享一条数据通道,一个节点发出的

6、信息可以被网络上的多个节点接收。由于多个节点连接到一条公用信道上,必须采取某种方法分配新到,以决定哪个节点可以发送数据。优点:总线型完了结构简单,安装方便,需要铺设的线缆最短,成本低,某个站点自身的故障一般不会影响整个网络。因此它是最普遍使用的一种网络。缺点:是实时性较差,总线的任何一点故障都会导致网络瘫痪。4、 环形拓扑网络。描述:在环形拓扑网络中,节点通过点到点通信线路连接成闭合环路。环中数据将沿一个方向逐站传送。特点:环形拓扑网络结构简单,传输延时确定,但环中每个节点与连接节点之间的通信线路都会成为网络可靠性的屏障。对于环形网络网络节点的加入、退出、环路的维护和管理都比较复杂。5、 网状

7、型拓扑网络。描述:网状型拓扑网络中,节点之间的连接是任意的,没有规律。特点:可靠性高,但结构复杂,必须采用路由选择算法和流量控制方法。6. DNS有什么作用?答:DNS(Domain Name System)是一个可靠、分层、分布、可扩展的数据库,它可以解析域名,找到目标主机。用于将主机名转换成IP地址。采用名字来标记一台主机便于记忆。DNS服务主要基于UDP来实现,端口号为53。三个组成部分:域名空间、名字服务器、解析程序。域名空间:分布式的、层次型(分级)的树形结构,根没有名字,顶层域由组织域(如org、com、deu)和国家域(如cn、uk)构成。7. 简述共享式以太网和交换式以太网的区

8、别。答:共享式局域网:共享式局域网上的所有节点(如主机,工作站)共同分享同一带宽,当网上两个任意节点交换数据时,其他节点只能等待。交换以太网:利用网络交换机在不同网段之间建立多个独享连接(就象电话交换机可同时为众多的用户建立对话通道一样),采用按目的地址的定向传输,为每个单独的网段提供专用的频带(即带宽独享)。8. 简述CSMA/CD的工作过程。答:先听后发、边听边发、冲突停发、随机重发。载波侦听-在 CSMA/CD 访问方法中,要发送报文的所有网络设备在发送之前必须侦听。多路访问-如果设备之间的距离导致一台设备的信号延时,则另一台设备可能没有检测到信号,从而也开始发送。冲突检测-当设备处于侦

9、听模式时,可以检测共享介质中发生的冲突。堵塞信号和随机回退-发送设备检测到冲突之后,将发出堵塞信号。这种堵塞信号用于通知其它设备发生了冲突,以便它们调用回退算法。回退算法将使所有设备在随机时间内停止发送,以让冲突消除。 9. 简述交换机的工作原理。答:交换机根据收到的数据帧中的源MAC地址建立该地址同交换机端口的映射,并将其写入MAC地址中。交换机将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同建立的MAC地址表进行比较,以决定由哪个端口进行转发,如数据帧中的目的MAC地址不再MAC地址表中,则向所有端口转发。这一过程称之为泛洪(flood)。广播帧和组播帧向所有的端口转发。10. 交换机如何知道将帧转发到哪个端

10、口?答:(1)如果数据帧的目的MAC地址是广播地址或者组播地址,则向交换机所有端口转发(除数据帧来的端口);(2)如果数据帧的目的地址是单播地址,但这个地址并不在交换机的地址表中,那么也会向所有的端口转发(除数据帧来的端口);(3)如果数据帧的目的地址在交换机的地址表中,那么就根据地址表转发到相应的端口; (4)如果数据帧的目的地址与数据帧的源地址在一个网段上,它就会丢弃这个数据帧,交换也就不会发生。 11. 交换机转发数据帧有哪三种方式?简述每种方式的特点。答:快速交换方式不接收完,整个转发的帧,只收到帧中最前面的目的MAC地址(即前面14字节);根据目的MAC地址找到相应的交换机端口,并将

11、该帧发送到该端口;优点:速度快、延迟小;缺点:在转发帧时不进行错误校验,可靠性相对低存储转发交换方式(Store-and-Forward)与快速交换方式类似,不同之处,在于要把信息帧全部接收到内部缓冲区中,并对信息帧进行校验,一旦发现错误就通知源发送站重新发送帧;优点:可靠性高,能支持不同速率端口之间的转发;缺点:延迟时间大;交换机内的缓冲存储器有限,当负载较重时,易造成帧的丢失;自由分段交换方式将前两者结合起来,在收到帧的前64字节后,判断帧的帧头字段是否正确;特点:对于短的帧,交换延迟时间与直接交换方式相同,对于长的帧,交换延迟时间减少;12. 以太网交换机的每一个端口可以看做一个什么域?

12、路由器的每一个端口可以看做一个什么域?答:(1)冲突域。(2)广播域。13. 普通交换机和路由器工作在OSI参考模型的哪一层?三层交换机与二层交换的区别是什么?答:普通交换机数据链路层。路由器网络层。区别:数据链路层跟网络层的差别,三层交换机多了网络层的功能14. 当一台主机从一个网络移到另一个网络时,IP地址和MAC地址是否要改动?答:只需要更改IP地址。15. 交换机的端口可以配置成哪些模式?答:Access Dynamic Trunk16. 掌握单臂路由的配置。答:交换机上的配置路由器上的配置17. 实现不同VLAN间的通信技术有哪些?答:(1)单臂路由 (2)三层交换机替代单臂路由中的

13、路由器18. 简述以太网二层交换机上access端口和trunk端口,对于带tag标记和不带tag标记的数据在接收和发送时的处理情况。答:Access端口:接收:(1)若数据帧无tag:则根据端口所属的VLAN,添加tag。(2)若数据帧有tag:丢弃。发送(从交换机内部往外发送):(1)若数据帧无tag:不可能出现。(2)若数据帧有tag:去除tag后,再发送。Trunk端口:1.通常用于交换机之间或交换机与路由器之间的互联2.一个Trunk端口并不属于任何一个VLAN,类似一个公共通道,它允许多个VLAN通过。3.一个Trunk端口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可以携带802.1Q的tag接收:(1)

14、若数据帧无tag:则根据该Trunk端口的native VLAN,添加tag。(2)若数据帧有tag:保留该tag。发送:(1)若数据帧无tag:不可能出现。(2)若数据帧有tag:若该数据帧所属的VLAN等于该trunk端口的native VLAN,则删除tag后发送;否则,保留tag发送。19. VLAN的划分方式有哪两种?简述每一种划分方式的特点。答:静态VLAN和动态VLAN。静态VLAN是基于端口来划分,每个端口都需要一一指定,因此当网络中的计算机数目超过一定数字后,设定操作就会变得烦杂。动态VLAN是根据每个端口所连的计算机,随时改变端口所属的VLAN。在动态VLAN中分别有基于M

15、AC地址的VLAN、基于子网的VLAN和基于用户的VLAN。动态VLAN避免了配置的繁琐。20. 掌握生成树的配置。如:启用Portfast;利用优先级将某个交换机配置成根桥答:在STP中,实现交换机的负载均衡;启用快速生成树等在交换机的非Trunk端口上启用Portfast:spanning-tree portfast在交换机的全局配置模式下指定交换机成为根桥:两种方式(1)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此优先级低于其他交换机的优先级)。(2)spanning-tree vlan 1 root primary启用快速生成树协议:spanning-tree mode rapid-pvst21. 生成树(STP)的形成须经过哪几个步骤?答:选举根桥根端口指派端口确定阻塞端口22. 配置一个交换机作为网络的根桥,则应该配置那个参数?答:桥优先级spanning-tree vlan 1 priority 4096(4096的倍数)还可以直接配置 sapnning-tree vlan 1 root primary 23. STP有哪些状态?端口角色有哪些?答:端口状态有DP(指派端口)、RP(根端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