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的音乐课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500589 上传时间:2023-01-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的音乐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的音乐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的音乐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的音乐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的音乐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上好农村小学的音乐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当前农村的音乐课,在高举素质教育的今天,由于各种原因受重知识轻能力的思想束缚,课堂教学中还经常是老师教,学生跟着唱,往往把音乐课上成“唱歌课”,课堂氛围枯燥乏味,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在枯燥的教学中逐渐“沉睡”。如何在现有教学条件下上好农村音乐课呢?笔者根据自己这几年来的学习及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从兴趣入手转变原来的唱歌课形式在我们农村,小学音乐课几乎就是“唱歌课”, 也就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达到教学目的。这种以教师为主体,以教代学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真正实现新课改下的教学目的。而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应该是平等、合

2、作的关系。教师不可以高高在上,身上罩着光环,应该蹲下身来和学生对话。例如,在教学一年级小胖胖这一课时,融入到学生当中去,我们老师可以扮演歌曲中的老奶奶,小学生们分别扮演叔叔、阿姨及小胖胖,大家不分彼此,真情流露,越出了代沟,边唱边演,此情此景不能说不感人。歌声伴着大家的表演,心情是多么的舒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要让学生对音乐课有兴趣。那怎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兴趣呢?我认为那就是让他在音乐课中感受到快乐。因此,我在教学中采用了“愉快教学”模式。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堂上让学生在教师的挚爱中,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主学习。因势利导地发挥音乐课本身就有的“愉悦”特性,课堂上出其不意地采用一些学生

3、喜闻乐见的教学创意,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我相信,只有以学生为主体,才能感受到音乐的欢乐,才能真正学好音乐。二、更新教学方法对学生音乐天赋的培养要在学生适当年龄开始。因此,低年级的音乐教育更为重要。农村有的学生在入学前,虽然对音高、节奏、节拍已具有一定的认识,但尚未经过听辩、比较等训练,因此在唱歌过程中时常会走音,节拍、节奏也不稳定。在教学中就应针对农村低年段学生的特点,及时培养学生的音高、时值概念,使他们更好的帮助以后的音乐学习。“音乐是听觉的艺术。”在音乐教学中,一切音乐教学任务的完成都必须依赖儿童的听觉能力。因此,听觉训练就显得更为重要了。不论是唱歌、欣赏、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都应在培养学

4、生听觉感受性的基础上进行还可以利用动作游戏来巩固学生的听辨能力。例如我在高音区演奏时,要求学生做双手向上举的动作;在中音区演奏时,学生则双手放在腰上;在低音区演奏时,学生双手做下垂动作。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与教学交叉进行即巩固又发展了对学生听觉的训练。马克思曾说过:“欣赏音乐,需要有辨别音律的耳朵,对于不辨音律的耳朵说来,最美的音乐也毫无意义。”这就说明音乐听觉能力需要早期培养。音乐是时间的艺术。每一个音符、节奏型、乐句、乐段都能反映音乐的时间性。学生在学习唱歌、舞蹈、器乐等活动中,首先面对的就是节奏,因此,节奏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而单调、乏味的节奏训练抑制了学生的兴趣。首先开展各

5、种听觉训练,让学生用耳朵听、去感知。孩子们生活在声音的世界中,节奏无处不有,让学生通过听音乐亲自去感受生活中的各种节奏,如火车声:轰隆轰隆;钟表:嘀嗒嘀嗒;小鸡叫:叽叽叽叽;青蛙叫:呱呱呱呱;把生活中形象鲜明的声音,变成生动有趣的节奏训练,让善于模仿的孩子们在愉快中学习。例:心跳声:2/4 xx|xx| | 咚咚咚 咚大鼓声:2/4 x | x |咚咚钟表声:2/4 x x x x| x x x x |嘀嗒嘀嗒嘀嗒嘀嗒母鸡下蛋后: 2/4 x x x|x x x|咯咯嗒咯咯嗒机枪扫射声: 2/4 xxx x|xxxx |哒 哒哒 哒哒 哒 哒 哒这些声音都是学生熟悉的声音,在模仿过程中,学生的

6、兴趣会一直很高,多次反复的练习,一些复杂的节奏就不知不觉中掌握了。例如在教乐理知识二分、四分音符时,一般教学只讲“二分音符唱二拍,四分音符唱一拍”等。这些概念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既抽象又枯燥,我就从学生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出发,从而将“拍子”的抽象概念与声音的长短联系起来,让学生说出自己听到过的声音并分辨声音长短:如火车汽笛声长、汽车喇叭声短;爸爸打鼾声长、心脏跳动声短;猫叫声长、狗叫声短等等。其次,通过爸爸打鼾声、猫叫声和心脏跳动声、狗叫声分别代表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使学生得到直观的感性认识。接着,让学生闭眼聆听老师发出的不同节拍的走步声和跑步声,由学生用拍手、跺脚的方式把听到的模仿出来,从而

7、完成由声音感知到动作感知的过渡。当他们亲自感知到节拍的时值概念时,就可以自己去创编简单的节奏,小部分同学编创如下:爸爸打鼾声:2/4|呼呼心脏 声:2/4| |咚咚咚咚猫叫声:2/4|喵喵狗叫声:2/4| |旺旺旺旺这些声音也都是同学们非常熟悉的,所以创编时,节奏拿捏得很准,学生热情也高涨。在这个听、说、做得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了很好地锻炼。广大音乐老师要善于发现自己身边的材料,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找寻更贴切的、鲜活的、适应于农村学生学习的材料。例如:在教学生认识音的高低时,我的做法是:准备七只透明的玻璃杯,杯里分别放入不同容量的水,(用筷子敲击时能发出不同的音高)。上课时,我在桌子上把七

8、只杯子一字排开,再拿出一根筷子,对学生说;“我们今天来找音乐!音乐就在这七只杯子里,谁来找一找?”学生觉得很新奇,都争着要来找音乐。当几个学生用筷子敲击杯子以后,马上有学生告诉我:“老师,杯子里的音乐怎么都不一样呀?”我因势利导说:“对呀,这七只杯子里住着七个不同的音符,它们的音高都不同。”然后拿出写好音符唱名的卡片,边唱出音名,边贴在杯子上,再按从低到高的顺序唱一唱,学生跟我唱一唱。就这样,利用身边最常见的物品,却让学生生动活泼地学到了音乐知识。可见,只要我们用心寻找,生活中可以利用的资源还是很多的。二、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音乐的丰富多彩源于创造,要给学生以创造的自由,把更多的空间留给学生主

9、动思考和探讨。教师本身就缺乏创新意识,没有创新能力,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学生任何科目,绝不是对学生心灵中灌输些固定的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去获取知识和组织知识,教师不可以只把学生教成一个活动的书橱,而是教学生如何思维。”在音乐课中改变过去我说你听、我问你答、我教你唱等呆板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我选择简单而且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易于创编的歌曲,利用让学生创编歌词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使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记忆,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开阔了学生的思路。例如,我在教唱黄角树,山茶花这首歌时,当学生会唱歌曲以后,我就启发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

10、,根椐这首歌的曲调创编歌词,字数与原歌曲尽量相近。经过同学们合作讨论,有的学生将歌词改成黄角树啊,山茶花,美丽的巫山我们的家,学校是个好地方,老师同学聚一堂;学习知识多又多,美好的生活在前方。还有的学生改编成家乡是个好地方等等,虽然大多学生创编的歌词并不押韵,但学生唱着自己作词的歌曲,心里是多么欢畅呀!边唱边演是小学生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天生活泼好动,想象力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感受一般是通过各种动作来表现的。要提高音乐课的教学质量,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应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特征,把音乐学习与游戏、舞蹈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抽象的音乐概念、复杂的乐理知识及枯燥的技能训练,转化成有

11、趣的游戏、舞蹈等,使之生动、形象、具体,容易理解和接受。让他们动口、动手、动脚,也动脑,真正把学生从桌凳上解放出来,让学生轻松快乐地进入音乐王国,在愉悦的气氛中获取音乐知识,激发学生的自由想象力,同时也受到美的熏陶。当然,要表演有时就少不了一些小道具,教师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亲手制做不同的动物头饰,自己设计舞蹈动作,也可以让他们自由组合,进行舞蹈创编,把歌曲的内容和内心的感受通过肢体语言绘声绘色地表现出来。这样,不仅增强了学生们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创作能力。例如我在教唱小动物唱歌这首歌时,学生们都戴着自己亲手做的头饰,有些扮演狗熊、有些扮演小山羊、有些扮演小猴子等,模仿着不同动

12、物的动作边唱边表演,他们还真象动物园的一群小动物,可爱极了!又如,我在教学两只小象这课时,学生们都想出了用手当作小象的长鼻,做出了“钩一钩”、“握握手”等动作。这不但提高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音乐教育正是进行创造教育,培养想象力、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学科。很多音乐都是有故事内容的,有些通过歌词可以知道,有些需要认真欣赏,体会其中的意境。让学生根据歌词编创故事,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更好地理解音乐。例如我在教唱歌曲小白船时,先让学生闭上眼睛,边听边想象歌曲所表达的意境,把想象中的小白船

13、在银河里荡漾的感觉找出来,当我唱完小白船时,孩子们都争先恐后地描绘出一幅幅色彩斑谰的图画。有的说:“蓝蓝的天空飘着几朵白云,微风吹着海水轻轻泛起波浪,小白船扬起帆远航去了,渐渐地越开越远,终于消失在地平线上,因此在演唱中到结束就会越来越轻,似乎渐渐远去。”但有的孩子不同意,认为:“小白船是乘着黄昏的余辉,远航归来,他们认为在演唱结尾应逐渐慢下来,但并不是轻下来,仿佛小船越开越近慢慢靠岸了。”不同想象力产生不同的演唱效果,这就是创造的萌芽,教师不必强求一致,可以让孩子张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自由飞翔。通过编创故事,使乐曲充满了生命力,变抽象为直观,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学生对乐器有着天生的喜

14、爱,要加强学生对乐器的了解和运用,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制简单的乐器,提高学生的综合音乐能力。例如可以用打击乐器表现风声、雨声、小鸟叫声、走路声等等,提高对打击乐器的认识,再根椐歌曲的情绪选择常见的乐器:碰铃、木鱼、三角板等,创编简单的伴奏。当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设计,尝试用生活中的物品创制乐器的乐趣。有一次,我布置了课外作业,让学生自制乐器。发现学生制作的真不少:有用易拉罐装进少许沙做成的“沙槌”;有用自行车车铃做成的“碰铃”;有哄婴幼儿买来玩的小铃铛挂起来的“串铃”;有用柳枝制做的“柳笛”;有用竹竿做成的“笛子”往塑料瓶里灌些小石子,带一两个喝过饮料的易拉罐等;有的时候,我们还让学生每人带一双筷子作为伴奏工具。这些东西,虽都是些上不了台面的不雅之物,但它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是起了不少的作用。当同学们有板有眼地用这些“乐器”为歌曲伴奏时, 我领悟了南郭先生里的齐宣王爱听三百人演奏的滋味。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对学生须进行六大解放:解放他们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他们的双手,使他们能干。并且指出,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改革开放的今天,新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只有不断拓展创新思维,才能有所进步和发展。三、要更新教育评价音乐老师一个赏识的眼神,鼓励的语言,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