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和方法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500323 上传时间:2023-09-08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答题技巧和方法(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宁夏公务员考试断推理题解答方法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也叫逻辑推理,是判断推理中的测试内容之一。 10 道(或 15 道)试题由题干、提问和备选项组成。题干或是给出一段论述、或是给定一些条 件,然后根据提问,在 A.B.C.D 四个备选项中选择一个作为答案。 逻辑推理蕴涵普通逻辑的基础常识。这些常识,在类比推理、定义判断等 其他内容的测试中,都有广泛应用,相互之间的关联性不容忽视。当然,不了解 这些常识,也可以做一般性的分析和断定,但往往出错。原因是,不同的试题, 都针对着不同的知识点, 也就是考点。 这些考点的考核方法和出题思路是有规律 的。离开这些规律,就无从把握考点,有可能导出“我认为”的思

2、路,而失去了 正确解答的机会。为了便于考生掌握考点,有效地管理和调用相关的常识、方法和技巧,本 书根据试题常见的考点,首先提供几个好理解、易操作的 快读、快解 方法,提高 考生的应试能力。 这些快读、 快解方法, 都是针对历年公务员考试的考点和题型 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技巧,在应试中十分重要。当然,当了解必要的逻辑常识后, 这些方法的应用就更为灵活。快读快解应用篇真题考点 经验精选快读快解口诀集锦条件有矛盾 对应关系杂 具体有疑问 可能不推“必” 选项要证据 强弱相比较 概念有内涵 分析必弄清 发现联结词真假好分辨 排除做首选 果断选宏观 部分不推“全” 直观是答案 选最才保险 当心被偷换 论据和

3、论点 规则用在先分析巧运用解题思路宽口决部分解说:1.条件有矛盾 真假好分辨 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 试题 1: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A 说真话的是甲和丁B 说真话的是乙和丙c 说真话的是甲和丙D 说真话的是乙和丁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 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 鲜。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 两个不同的断定, 必有一个真,一个假。

4、比如: “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 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 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解析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个诚实一个撒谎。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

5、是假话,乙说真话。答案B。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试题 2: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 ” 结果发现三位教官中只有一人说对了。由此可以推出以下哪一项肯定为真( )?A. 全班所有人的射击成绩都不是优秀。B. 班里有人的射击成绩都是优秀。C. 班长的射击成绩是优秀。D. 体育委员的射击成绩不是优秀。 解析 1)三人中只有一个说的对。2)张、孙二教官说法矛盾: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

6、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断定:张孙二人一对一错。因仅有一人对,第三个人周教官必错无疑2)周教官说:我看班长或是体育委员能打出优秀成绩这是错话,所以班长和体育委员都不优秀(任哪一个优秀周都不会错了) 答案 D。试题 3:某律师事务所共有 12 名工作人员。 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上述三个判断中只有一个是真的。以下哪项正确表示了该律师事务所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数?A. 12 人都会使用。B. 12 人没人会使用。C. 仅有一个不会使用。D. 仅有一人会使用。 解析 1)假设条件真,那么条

7、件也必然真,这和题中“只有一真”矛盾。 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所长不会使用计算机。显然必假, 即所长会使计算机为真, 那么“有人会使用计算机” 是真话。2)我们找到了唯一真的条件是 ,剩余的条件“有人不会使用计算机” 必然假,推出: 12人都会使用是真的。答案 A。针对这道题,也可以把选项分别对照题中条件选中 A是答案,但,这样的方 法没有普适性,只可做快速解析的灵活方法之一(排除法) 。快读: 遇到真假变化,不必详读理解:快解: 揪出逻辑矛盾,剩余真假自明。矛盾分析, 在解析其他类型的测试中, 亦有广泛应用。 逻辑矛盾形式有一定 的量,全国各地试题变化灵活。 备考可参考本章稍后介绍的矛盾律、

8、 排中律综合 解析部分的有关常识和各类习题。9.发现联结词规则用在先联结词如:如果 那么,只有 才,或者 或者 , 并且 等。在逻辑学中称做联结词,是逻辑常项。日常生活语言交流中, 虽然人人使用联结词, 但语义是不规范的。 甚至会出 现歧义,使表达变得模糊不清。 公务员考试中, 所有联结词所表述的语义都是规 范的,逻辑语义不容质疑。 所以在阅读分析中, 联结词是断定逻辑关系的重要直 观依据。由联结词构成的语句是表达判断的复合命题。如: 前件 后件如果提高生产率,那么就能实现目标只有提高生产率, 才能实现目标 或者提高生产率, 或者实现目标 提高生产率 并且实现目标常简约成:提高生产率 就能实现

9、目标提高生产率 才能实现目标。提高生产率 或实现目标提高生产率 也实现目标分析上面命题, 容易理解它们的语义是完全不同的, 所以逻辑性质也不同。 因此, 前后件之间的推理思路就不同。推理思路有规律,这些规律叫推理规则。公务员考试中,发现有联结词出现(包括简约)的试题,就必须使用推理规 则,这是重要考点。在这里,简单介绍如下必考的规则:首先定义逻辑符号的语义(必须熟记) :1) 大小写英文字母均可:A、B、p、q指代相关事物;2)逗号:,读:与。表达“并列”(与旧符号“人”相同)3)右箭头:f 读:贝9。表示“如果那么”4)对号: V 读:或。 表达“或者或者”5) 双箭头:= 读:所以。是推出

10、符号。(也可用替代)6)负号: - 读:非。表达否定。 (与旧符号“ ?”相同)1. 充分条件推理规贝:句型:如果A,那么Bo符号: A f B (读 A 贝 B)规则1:断定A,必然断定Bo符号:A f B , A = B (分离规则)规则2:断定非B,必然断定非Ao符号:A f B , -B = -A (逆否规则)传递规则:A B , B C = A C2. 必要条件推理:句型:只有A,才Bo 符号:A-B (读A才B) 规则:(从略)必要条件规则容易与充分规则记混, 我们介绍一个换位定理, 可以把必要条 件转换为充分条件句,只要记住充分规则就可以了。换位定理:句型转换:只有B才A =如果

11、A则Bo符 号: B - A = A B3. 排中律规则 (相容析取)句型:或者A,或者B。符号:A V B (读A或B)规则1:否定A,必然断定B。符号:A V B , -A = B规则2:否定B,必然断定A。符号:A V B , -B = A 这三类规则是重要考点,必须熟练掌握。请看试题。 , 试题 1 :由于最近的市场变化,绿岛公司必须在以后两年的时间里提高1 0%的生产率,否则它就会破产。事实上,从绿岛公司的生产和经营结构来看,如果能提高10% 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 20% 的生产率的目标。如果以上陈述为真,以下哪项陈述必然真?A. 如果绿岛公司不能达到提高 20% 的生产率的

12、目标,它就会破产。B. 在以后两年内,如果绿岛公司提高了 20%的生产率,它就不会破产。C. 如果市场没有变化,绿岛公司就不需要提高生产率以防止破产。D. 在以后两年内, 绿岛公司有可能提高 1 0%的生产率,但不可能达到提高 20% 的目标。 解析 1. 文中出现联结词“如果那么,否、贝等逻辑联结词,考核推理规则。 这类试题叫做论证演绎。2. 文中命题及形式分析:如果能提高 10%的生产率,那么它就能实现提高 20%的生产率的目标。 这是充分条件命题,即 :提高10% 提高 20%,逆否推理: -提高20% -提高 10%传递推理: -提高20% -提高1 0%,-提高1 0%破产 = -

13、提高20% 破产 结论是: 不提高 20%就破产。答案 A。3. 解析中使用了充分条件逆否规则、传递规则。 面对这样简单的试题, 如果熟悉规则, 十几秒钟之内可以找到答案。 如果不 熟悉规则,可能要费些时间。但是,下面这样的试题不使用规则会有些麻烦。 试题 2:一个热力站有个 5 个阀门控制对外蒸气。 使用这些筏门必须遵守以下操作规 则:(1 ) 如果开启 1 号阀,那么必须同时打开 2 号阀并且关闭 5 号阀。(2) 如果开启 2 号阀或者 5 号阀,则要关闭 4 号阀。(3 ) 不能同时关闭 3 号阀和 4 号阀。(4) 现在要打开 1 号阀,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A 2 号阀和 4 号

14、阀。B 2 号阀和 3 号阀。C 3 号阀和 5 号阀。D 4 号阀和 5 号阀。 解析 1. 这样的试题,每个条件都是用联结词确定了逻辑关系,必须运用推理规 则解析。这类题叫做正则演绎推理。2. 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 (用符号表示,即简明又清晰,方便推理)1 ) 1-( 2, -5 ) (其中1表示开启1号阀,-5表示关闭5号阀)2 ) (2 V 5 ) -43 ) -(-3, -4)4) 1(必须打开 1 号)演绎推理:据条件1) 4),用分离规则: 1-(2, -5), 1 = 2, -5(断定开 2,关5) 据断定( 2, -5 ),结合条件 2): = -4(断定关 4 号)据断

15、定 -4 ,结合条件( 3): = 3(断定开 3 号)累计断定项是: 2, -5, -4, 3对照选项:答案B。即:同时要打开的阀门是 2号阀和3号阀。试题 3:信任离不开互相尊重, 信任是保持长期人际关系的基础, 但是某些私人关系 的维持, 例如友谊, 还需要有共同的爱好, 长期的友谊离不开互相尊重和共同爱 好的支持根据这段文字,可以知道()A. 在长期的人际关系中,相互尊重意味着信任。B. 仅由信任和互相尊重支撑的友谊不会持续太久。C. 建立在共同爱好基础上的友谊会比其他关系更持久D. 由互相尊重和共同爱好支撑的私人关系总会持续很久解析1. 整合条件,确认逻辑关系。条件1:信任-互尊条件2:(换位)信任长期=长期一信任条件3:长期-互尊,同爱好概括条件2和3:长期-(信任,互尊,同爱好)2. 对照选项:B否定了 “同爱好”这个后件,根据逆否规则,前件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