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499589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长方形与正方形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 这一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以及直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不仅是后面学习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也是小学阶段几何学习的非常重要的起始内容。学生已具备最初步的直观辨认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能力,和借助三角尺上的直角来判断直角的能力,这些能力都为学生探究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一年级已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但对于“长方形的对边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这些特征认识不足。在操作过程中,学生兴趣盎然,很容易想到把长方形纸左右对折、上下对折,但有些同学不知道这么做说明什

2、么;在验证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时,往往只注意对边相等,忽视沿对角线对折来验证邻边相等。三、教法选择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靠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本节课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形式,以“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为主要学习方式。遵循(从)感知(经)表象(到)概括这一认知规律,让学生在探究交流中掌握知识。四、学法指导1、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数一数” 、“量一量” 、“折一折” 、“比一比” ,有序地进行操作、观察、探究交流,发现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2、把静态的课本材料变成动态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动手中思维、在观察中分析

3、,真正掌握长方形、正方形的特征。五、说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图形,分类。师:你能给这些图形分分类吗?为什么这么分?认识四边形师:像这样有四条边四个角的图形叫四边形。(四边形) 2、出示长方形、正方形。指一指长方形正方形的四条边和四个角。谈话:这里有我们最熟悉的长方形和正方形,它们也是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你能指一指它们的四条边和四个角吗?3、教学对边师指长方形:上下两条边是面对面的,它们就是一组对边。(对边)你能指一指另一组对边吗?4、揭题师: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四条边和四个角,今天我们就从边和角这两个方面来研究它们的特征。 经历分类,认识四边形,这个环节中我又安排了对边的教学,让学生说一

4、说指一指。试教当中老师给我提意见学生对对边的理解不够,故这里特意安排对边的教学。二、操作感知,探究新知 探索长方形的特征步骤: 1、观察长方形,大胆猜测特征。师:我们先看到长方形,请小朋友仔细观察,大胆猜一猜它会有什么特征呢? 2、猜想证明自己发现的方法。师:小朋友的猜测对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吧!请小朋友4人一组,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长方形,选择自己需要的学习材料证明自己的想法。学生动手操作。 3、先独立操作证明自己的猜想再在小组内交流探究方法及发现。师: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同组的小朋友听,组长填写好记录单。4、小组汇报探究方法及结论,适时教学长与宽。师:现在我们来说一说,你是怎么做的,你有什么发现?5

5、、教师引导总结长方形边角的特征。(对边相等,四个直角) 探索正方形的特征步骤: 1、总结探索长方形特征的方法。(折 量 比)2、用同样的方法探索正方形的特征。3、学生汇报,教学正方形的边,总结得出正方形的边角特征。(四边相等,四个直角)4、学生读记特征,同桌互说。 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师:请你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在这个环节中,我先引导孩子们探究长方形的特征,让他们观察长方形,猜一猜长方形的特征有哪些,并试着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的猜想,概括得出长方形的特征。接着引导孩子们总结研究方法,再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探究正方形的特征。这样的教学方式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

6、创新意识。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后,比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通过让学生在探索出图形的特征后进行比较,寻找异同,既能加深学生对两种图形特征的认识,又能在比较中欧发现图形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辨别、归纳总结能力。 三、应用拓展,巩固新知1、说说其他几条边的长度师:小朋友真能干,现在老师来考考你。黑板上长方形的这条边长25CM,你能知道哪条边的长度。另一条边长18CM,你又可以知道哪条边的长度。正方形的一条边是20CM,那么其它3条边的长度是多少?2、把长方形放在信封里拉一拉。师:现在我们轻松一下,一起来玩个小游戏。信封是什么形状的,卡纸是什么形状的。我把长方形

7、卡纸放入信封里拉一拉,猜猜能拉出什么图形。拉一拉 师:在拉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生汇报。(引导学生理解;当长方形的长和宽一样长的时候,就变成了正方形。)3、动手在长方形中折出一个正方形。师:刚才我们从信封中拉出了正方形,那你能从长方形中折出正方形吗?4、动手在格子图中画一画长方形和正方形。提示:画线要用尺子,要沿着格子的边来画。学生试画。反馈讲评。5、数一数正方形的个数。引导学生有序的思考。学生数。讨论校对。师:你是怎么数的?找找规律。通过层层有序的练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在练习中增长知识,发展能力,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四、课总结1、同学互相提问,巩固所学知识。2、师总结:长方形和正方形

8、就有这么多的秘密,四边形除了长方形和正方形还有其他的图形,数学王国里除了四边形,也还有很多图形,每个图形都有自己的秘密,等着我们小朋友去探索,去发现!本环节主要让学生谈一谈通过本节课学习的收获,以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实现知识系统化。最后教师的结束语,又对知识进行了延伸。我的思考:回想这次上课的经历,我收获了许多启示,更引发了我对“如何成就扎实有效的课堂的思考”。在试教时,为了吸引“目光”,博取“好感”,我力求“新意”,参阅优秀教学资料,观看网上赛课视频,只要觉得有些新意的,都参照过来,如“摸”的环节,“研究单”,我竭力追求学生的自主探索,尽量想把整个课堂交给学生,一味追求模式上的新、放,导致学生

9、在课堂上研究时目标不明确,方法没掌握,汇报时不着边际,大多是发现长方形能折出一个正方形,或是能折出三角形等等,只有个别学生能从边和角两个方面去发现,整个教学活动犹如空中楼阁,华而不实。没办法重新设计,这次设计我从二年级孩子的学习特点出发,本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在探索长方形特征时,我做得更细致些,引导学生“可以拿纸折一折,用尺量一量、比一比等方法”去探究,再通过交流怎样折、怎样比、怎样量的,对探究方法有进一步的认识,再让学生运用方法自主研究正方形的特征。这样整个探究过程由扶到放,学生实实在在地操作,真真切切地探究,教学现场智慧交融,互动和谐,扎实有序。扎实,永远是课堂教学的价值保证。在我们新课程的教学中,如何设计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参与方式,来实施既扎实有效、又生机盎然的课堂教学,理应成为数学教师设计教学时最为核心的价值导向。我们教师在钻研教材、设计教案和学习他人教学策略时要不断地清点,不能看看这个也不错,看看那个也很好,结果把人家的东西一股脑儿地糅合在一起,使自己的课堂成了一个大杂烩。我们只有根据自己课堂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学情进行科学地取舍,才能使数学课堂在“舍”中“取”得扎实有效。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