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感器检修工艺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5496884 上传时间:2023-03-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互感器检修工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互感器检修工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互感器检修工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互感器检修工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互感器检修工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互感器检修工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互感器检修工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范围本工艺适用于牵引变电所电压等级为110千伏和27.5千伏的瓷箱式户外型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不变换线圈的检查。规定了 27.5kV及以上充油式电流、电压互感器的检修周期、项目和质量标准。2 检修项目及周期:2.1检修项目2.1.1 小修:包括必要时的开盖小修和换油。2.1.2中修:互感器的解体检修,包括器身的整修,清扫与干燥处理,以及全部小修项目。一般拆下运回 段部检修。2.1.3 大修:部分或全部更换线圈,包括中修全部项目。2.2互感器的检修周期:2.2.1 小修: 1 年2.2.2 中修:510 年2.2.3 大修:1520 年2.3检修后的试验项目和标准除检规中有规定的外,均按国

2、标DL/T596-1996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 程执行。3 电流互感器3.1 小修3.1.1 不开盖小修3.1.1.1 用干净布或棉丝擦拭瓷套管,如脏污严重可沾酒精或汽油擦洗。3.1.1.2 检查瓷套管有无裂纹、破损和瓷釉剥离现象,如果剥离面积未超过规定可用环氧树脂粘补。 环氧树脂粘接剂配方:(重量比)6101#环氧树脂: 100 份磷苯二甲酸二丁脂: 1214 份乙二胺: 68 份瓷粉: 300400 份瓷粉粒度应在 180200 目范围内破损表面应用刷沾丙酮擦洗两次,以除去污垢,破损面积超过规定者应更换。3.1.1.3 检查各部螺栓有无松动,松动者均应拧紧。3.1.1.4 检查油位指示是否

3、正常,油面高度应不低于下限规定,否则应开盖补以同牌号合格的变压器油。 如油位已低到看不到的程度时,应打开上盖检查,找出原因,进行处理。如果油位过低,一次引线露出油 面,应检查绝缘是否受潮。如果对油位表示怀疑时应打开上盖,检查是否是假油位,如属油表管路堵塞造 成,应疏通管路。3.1.1.5 检查底座有无锈蚀,锈蚀者应除锈并涂以灰漆。3.1.1.6 擦拭油表玻璃检查有无裂纹,渗油,如玻璃(管)有裂纹,应打开上盖放油更换(见开盖小修)。3.1.1.7 检查各部有无渗油,渗油多发生在油表,瓷套管与底座及储油柜的连接部,下部油放油塞等处。 放油塞渗油时,应均匀用力拧紧,放油阀应有堵头,耐油胶垫老化开裂,

4、应更换新耐油垫圈。瓷套与底座及储油柜连接部位渗油,应小心拧紧相应部位的螺栓,紧螺栓时,每次只能拧进少许,使 瓷套管四周受力均匀,否则容易损坏瓷套。如果紧螺栓效果不佳,仍渗油时,应考虑垫圈是否放得不正或 损坏,必要时更换新胶垫。3.1.1.8 如老化开裂,应卸下呼吸器更换新垫圈。 观察变色硅胶,如受潮变色应更换。油杯中加入变压器油至规定高度,保持油封。3.1.1.9 检查一次接线是否连接牢固,接触良好。检查接地线是否连接牢固,接地良好。 打开二次接线盒盖,检查二次接线是否牢固,接触良好。松动者应紧固,无防松装置的,应加防松螺母或防松垫片。3.1.2 开盖小修3.1.2.1 在下列情况下,应进行开

5、盖小修:3.1.2.1.1 当油位低于下限规定,需补油时。3.1.2.1.2 油标玻璃(管)损坏,或油标漏油时。3.1.2.1.3 放油塞密封垫损坏漏油需更换时。3.1.2.1.4 储油柜上密封胶垫损坏,需更换时。3.1.2.1.5 经化验,油不合格,需换油处理时。3.1.2.2 拆卸顺序及注意事项3.1.2.2.1 卸掉呼吸器3.1.2.2.2 卸下上盖与储油柜间的连接螺栓,将上盖取下,取盖时,应注意密封垫圈或密封隔膜不要掉入 储油柜油中。3.1.2.2.3 用毛刷或清洁的布将储油柜法兰的污物清扫干净,注意不要使刷毛、纤维及杂物掉入储油柜内。3.1.2.3 检查储油柜中是否有水珠或杂物,如有

6、,可用直径不大的耐油橡胶或塑料软管利用虹吸作用,将 水珠及污物吸出。或利用吸球将水珠及污物吸出。工具插入油中的部分应用洁净的布擦净。3.1.2.4更换油标玻璃或油标玻璃管及油标渗油时,应先将储油柜中油放尽(LCWD-35型)或用虹吸法放 油(L-110型),将油标板卸下,取下玻璃,按原大小裁制新有机玻璃板,有机玻璃板厚度为4mm,如胶圈 老化开裂应更换。检查油标底座,如底座不平,应修平。安制时应先将各密封面及垫圈两面擦拭干净,有 机玻璃板垫圈应放正,用手将螺栓拧紧再用扳手均匀地依次拧紧,使有机玻璃四周均匀受力,垫圈压缩量 以厚度的1/3为宜。L-110型,拆下旧玻璃换上新管,安装时应注意玻璃管

7、受力均匀,以免损坏。 放油塞胶圈老化开裂而造成渗油时,应更换新耐油胶圈。3.1.2.5 检查一次引线与接线端子,连接是否牢固,接触是否良好。螺栓松动应拧紧。换极上的连接螺栓 有无松动,否则应均匀用力拧紧。3.1.2.6 用洁净的绸子将储油柜底部及换接极上的残油、水珠及脏污沾净,注意绸子与杂物不要掉入瓷套 中。3.1.2.7从上部加入同牌号合格的变压器油至规定高度。 3.1.2.8电流互感器经试验,油不合格,但线圈并未受潮,应进行换油处理。将下部放油阀(塞)擦净,将放油塞外罩卸下,拧下堵头。将阀打开少许LCWD-35型),或将放油塞 外罩卸下,将放油塞旋松少许(L-110型),通过漏头和耐油胶管

8、将油放尽,然后再将放油阀(塞)关闭, 用同牌号合格的变压器油,从上部灌入一部分(5-10公斤)进行冲洗,再由下部放油阀放出,如此两次, 即可加油,加油可用塑料桶从上部加入,也可用滤油机加入,至油标规定高度。静置12个小时后,从底部放油塞处取油样,进行耐压试验,不合格者应重新处理。3.1.2.9 装配顺序与拆卸相反。储油柜法兰,上盖法兰及密封垫圈两面均应擦拭干净,耐油胶垫两面均匀 漆橡胶溶液。并放正。上盖按原位放正,穿上螺栓,按对角依次均匀拧紧,四周要受力均匀,拧紧螺丝时,每次拧进少许, 用力不要过猛,更不得任意加长扳手,以免损坏上盖(特别是铸铝件)。3.1.2.10 开盖小修应注意:3. 1.

9、 2. 10. 1检修必须在晴天进行;3. 1. 2. 10. 2检修时不得掉入水珠及其它杂物。3.2 中修3.2.1 中修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 3.2.1.1按检规进行修前试验确定中修项目及内容,并记入检修记录中。3.2.1.2电流互感器进行中修时,最好在室内进行,室内应清洁。 电流互感器进行开盖放油时,应在室内进行。当内部温度高于或接近室温时,方可放油解体,否则应先停搁一段时间,使器身温度达到室温。 器身在空气中暴露的时间:干燥天气(相对湿度不大于60%),不得超过8小时,雨天雾天不宜解体。 如特殊情况,只许在室内进行,而室内的温度应比室外温度高10C,室内的湿度也不应超过75%,互感器 运

10、至室内应停放24 小时以上。3.2.1.3 如检修需时间较长,当日不能完工时,在每日工作结束时,应暂时将器身放到合格的油中密封, 待工作重新开始时,再行取出,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不得超过上述规定。3.2.1.4 起重设备应能承受电流互感器全部重量。绳索应结实可靠,不得有断股,并定期进行拉力试验, 且合格。3.2.1.5解体前应从下部放油塞取油样进行化验,以便作为互感器是否受潮的参考。取油样时的温度应不 低于 10C。3.2.1.6 准备好工具、机具及材料(参附录一)3.2.1.7检查人员应将衣袋中杂物取出,工具必须登记以便查对,以免装配时掉入或遗忘在互感器中,检 查器身人员,必须穿干净的工作服,以

11、免弄脏线圈。3.2.2 放油与拆卸3.2.2.1 放油: 卸下呼吸器或储油柜上的安全气道,吊起电流互感器,用棉丝或白布擦净下部放油塞(阀),松开放 油塞。将油放入干燥洁净的容器中,当油流出来时,应注意观察,油中是否有水和杂质。吊起互感器时,应用白棕绳或钢丝绳,吊座底上的四个吊拌,上部用麻绳绑牢,以免翻倒,使用钢丝 绳时,钢丝绳不得与瓷套接触否则应垫木板或胶皮。3.2.2.2 拆卸可按下列顺序进行3.2.2.2.1 拆除储油柜上盖的连接螺丝,取下上盖和密封垫圈或密封隔膜,用毛刷或布将储油柜法兰上的 污物清扫干净。3.2.2.2.2卸掉一次引线的紧固螺母,对L-110型还应卸掉换接板的连接螺栓,取

12、下换接板,扭直引线。3.2.2.2.3 用白棕绳或麻绳,绑在瓷裙下部,将瓷套绑牢,注意在起吊瓷套时,不要使其翻倒。四根吊绳 应长度相同,不得用钢丝绳绑扎起吊。3.2.2.2.4 卸掉瓷套管与底座间的连接螺栓,取下压块。3.2.2.2.5 将瓷套管缓缓吊起,不可晃动,以免损伤绝缘,同时从上部用手扶稳一次引线,使其顺利脱出 待一次引线露出后,应用手扶稳,以免倒向一边,损坏绝缘。将瓷套吊到一边平稳地放下,着地时,不要 冲撞。3.2.2.2.6 如果储油柜与瓷套连接部位有渗油及其它缺陷时,应将储油柜与瓷套解体。卸除连接螺栓,取 下压块或压环,抬下储油柜。3.2.3 内部检修3.2.3.1 线圈的检修,

13、检查线圈是否清洁,有无油垢,并用毛刷蘸油刷洗。 检查绝缘有无损坏,变色,变形,击穿,松脱等现象,判别线圈绝缘等级,通常将绝缘老化程度分为四级。(表1)表 1绝缘老化的分级级别绝缘状态说明第一级绝缘弹性良好,色泽新鲜均一绝缘良好第二级绝缘稍硬,但手按时无变形且不裂不脱,色泽略暗尚可使用第三级绝缘已有发脆,色泽较暗,手按时有轻微的裂纹,变形不太大绝缘不可靠,应酌情更换第四级绝缘已硬化发脆,手按时,即脱落或裂开不能使用用万用表检查有无断线。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线圈。3.2.3.2 检查一次引线及二次引线的绝缘,绝缘损坏者应更换。绝缘包扎层有布带松脱者,应重新包好。3.2.3.3 二次引线与接线瓷瓶连

14、接应牢固,接触良好,连接螺丝应紧固,防松螺母应配齐并拧紧。铁芯接 地线应连接牢固,接地良好。3.2.3.4 二次线圈与底座固定牢固,防松垫圈应完整并压平。3.2.3.5 检查底座是否清洁,有无油垢及锈蚀现象,油垢可用螺丝刀刮除再用毛刷蘸油刷洗干净。注意检查底座是否有水球或水的痕迹,擦净后用合格的变压器油冲洗擦拭二次接线瓷瓶,检查有无裂 纹,破损现象。用500 伏摇表摇测对地绝缘电阻,检查二次接地瓷瓶是否渗油,如渗油应均匀拧紧,如密 封垫圈老化开裂,应更换。3.2.3.6 解体检查时,应有专人负责记录,将发现的问题和处理的结果记录下来。3.2.4 电流互感器的干燥处理3.2.4.1 根据各项检查

15、和试验,经过鉴定,判明电流互感器的绝缘受潮时应进行干燥处理。3.2.4.2 干燥处理的一般要求:3.2.4.2.1 绝缘电阻值,持续 6 小时保持稳定的情况下,干燥即可结束。3.2.4.2.2无论采用何种干燥办法,必须对线圈及炉内的温度,进行可靠的监视,线圈温度不得高于100C。3.2.4.2.3 干燥中,如果不抽真空,则应开通孔,以便水蒸气逸出。3.2.4.2.4干燥过程中,应每隔一小时,测量和记录一、二次线圈间,一、二次线圈对地的绝缘电阻值、 温度、真空度,并检查和放出冷凝水。3.2.4.2.5 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真空感应干燥炉的操作规程,尤其在真空泵起动前,必须将真空泵和 冷却器的冷凝水阀门打开,使冷凝水正常供应。真空泵在运转期间,应随时观察,真空泵温度不可过高, 并及时加润滑油。放冷凝水时,应先将阀门关闭,然后将堵头旋下,放出冷凝水,再将堵头拧紧,打开阀 门,以免破坏真空度。3.2.4.2.6器身出炉后,在空气中暴露时间不应超过8 小时,否则应重新处理。3.2.4.2.7 为了加速油浸式互感器的干燥,一般不带油进行干燥,应根据绝缘情况,尽可能采用真空感应干 燥法。如果器身轻微受潮,介损不太大,可在现场采用热油循环干燥法进行处理,油的温度应控制在80C以 下。3.2.4.3 干燥前的准备工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