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494603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12.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九年级语文上册期末考试测试题及答案(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九年级上语文试题及答案班级_ 姓名_ 学号_ 成绩_(全卷共8页,四大题,满分120分,120分钟完卷)考试说明:1-10小题,14、20、26、28小题皆在答题卡选择题区用2B铅笔填涂符合正确要求的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箴言(zhn)褴褛(ln)恪守(k)彬彬有礼(bng)B豢养(hun)亵渎(xi)濡养(r)前仆后继(p)C广袤(mo)积攒(zn)游弋(y)不省人事(xng)D阔绰(zhu)愧赧(nn)拜谒(y)自惭形秽(hu)2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飘逸精微富丽堂皇走头无路B秘决停滞郑重其事断章取义C剪影摧残

2、置之不理抽丝剥萤D眺望涵养孜孜不倦如雷贯耳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不言而喻,在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一直是智慧的代名词。B我边防战士在西藏墨脱巡逻,经常爬雪山、过沼泽,早将生死置之不理。C司马迁研读各家史著,搜罗天下遗闻轶事,断章取义,终于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D曹文轩教授德高望重,自吹自擂,在文学教学和创作上很受人尊敬。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校图书室收藏了很多鲁迅先生的书。B你只要刻苦努力读书,才能考上理想的大学。C“美丽中国”不是简单的描述性词语,而是中华民族上上下下共同追求的愿景。D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后,为了避免惨剧不再发生,多个城市着手改善公交车驾驶室。5下列

3、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A似此行了十四五日,那十四个人,没一个不怨怅杨志。B您好!我叫广安,“岳池农家”是我的一张名片,请多多赏光!C熟悉的树木、村庄、桥梁都在不停地后退,成为杜小康眼中的遥远之物。D“让我们来找找。”我说:“这儿有人能在这位女士接受社区学校培训时,每周帮她照顾六个孩子一到两天吗?”6横线上所填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对于年轻人来说,“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个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个局外人”,;“能力再大,自己不行动永远是个失败者”,。决不能踟蹰不前、不思进取决不能置身事外、冷眼旁观决不能自甘平庸、安于现状ABCD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宋文学家欧阳

4、修的醉翁亭记及其同时代人苏轼的后赤壁赋中都出现过“水落石出”,现在已是成语。B“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原指书籍,“稍逊风骚”中的“风骚”原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C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我的叔叔于勒以菲利普夫妇对于勒态度的变化为线索,刻画了菲利普夫妇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丑恶形象。D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阅读下面怀疑与学问选段,完成810题。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

5、的懒惰。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辨上。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要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

6、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就停滞了,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8最适合做选段论点的一项是A怀疑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B怀疑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C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D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9对选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解说错误的一项是A句运用对比论证,先反面说理,后正面说理,阐明了本段论点。B句运

7、用事例论证,列举戴震和笛卡尔的例子,论证了“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的观点,从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论点。C句运用类比论证,将学说与科学、哲学、美术进行类比,论述了怀疑精神对学说产生和发展的积极作用。D选段主要运用了道理论证和举例论证,通过讲道理、摆事实,具体而有力地论证了本段的论点。10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怀疑定能辨伪去妄,定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B戴震的学问产生于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笛卡尔的哲学产生于对事物的怀疑和明辨中。C第句中的词语“大学问家”与“大哲学家”不能交换位置,因为下文是按照这个顺序列举事例的。D第句先说“学术”后说“文化”,是从部分到整体,因为“学术

8、”是人类众多的“文化” 活动中的一种。二、非选择题(20分)11诗文默写填空。(每空1 分,共7 分)(1)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2)露从今夜白,。(杜甫月夜忆舍弟)(3)春蚕到死丝方尽,。(李商隐无题)(4),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5),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毛泽东沁园春雪)(6)暂时失意不要悲观,要坚定地相信“,”,只要有才能,早晚会实现自己的梦想的。(填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诗句)1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诗后题目。(4 分)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1)在这首词中

9、,作者将少年与成年时期对“愁”的感受进行对比:少年时期“强说愁”,成年时期“”;少年时期“不识”,成年时期“”。(2分)(2)如果说成年辛弃疾的“愁”是关怀国事、怀才不遇的哀愁,那么,余光中“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的“愁”又是怎样的一种情感?(2分)13阅读名著艾青诗选水浒传,完成下列各题。(3分)(1)20 世纪30 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如北方)和“”(如火把)。(2)你喜欢水浒传的一个人物是,记得关于他(她)的一个故事是。14下面三个小题都与“自强不息”有关,请你完成。(6 分)(1)下列诗句或事例不能论证“只有自强不息才能成功”的观点的一项

10、是()(2 分)A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B孙康“映雪” C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D岳母“刺字”(2)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我高考第一年成绩出来以后,英语只考了33 分,比我们江苏的一个地区师范学院的录取分数线差了7分。我就想,如果再努力一年,也许就考上了。我就边干农活边复习。当时农村连电灯都还没有,只有在煤油灯底下复习。第二年高考英语考了55 分,但离那所师范学院的录取分数线还是差了5分。两次失败以后,反而让我增加了信心,我就觉得我非要考第三次不可。所以我第三年就拼命了,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这年参加高考,成绩一出来,我就发现我的成绩超过了北京大学的录取分

11、数线,所以后来就有幸跟撒贝宁这样的名人成了校友。(摘自俞敏洪相信奋斗的力量,有删改)(3)于勒、范进、刘姥姥、杜小康、少年闰土,小说中的这些人物,谁才是自强不息的人呢?针对这个问题,某班展开了讨论。假如你是乙,请像甲那样发言。(2 分)甲:我认为于勒才是自强不息的人,因为他独闯美洲,靠勤劳的双手一步步获取财富。即使后来生意亏空,也还是靠卖牡蛎自食其力。乙:三、阅读与理解(4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19题。(13分)做父亲的老师有个男孩叫顺子,家住大山深处的村寨里,和父亲相依为命。顺子在镇上念小学。可他讨厌学习,在一次测验中,两门课都得了“大鸭蛋”。顺子没敢把这事告诉父亲,他怕挨打。但两天

12、后,老师趁着白天来家访,告了顺子一状。顺子父亲低着头,一言不发地默默挨训,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这天晚上,顺子蹦蹦跳跳地回到家,吃过晚饭,还如往常一般玩耍起来。父亲坐到门槛上,点燃一袋烟,看着他说:“顺子,爹想跟你商量个事。”顺子愣住了:难道父亲知道了考试的事?那为什么不直接打我?父亲见顺子瑟缩的样子,叹气说:“爹不识字,吃够了没文化的苦,老想着哪天也能上回学,才算没白活。现在你上学了,爹想求你当爹的老师,把你学到的东西讲给爹听,好吗?”什么?顺子头脑发蒙,本能地想摇头,但他突然看到,父亲的眼里充满了渴求。顺子觉得有一股男子汉的豪气陡然升起,坚定地点了点头。再回到学校,顺子仿佛换了一个人,不仅课

13、堂上认真听讲,下课后还主动请教老师。他要做父亲的老师,自己不会,怎么能教父亲呢?晚上回到家,顺子就不厌其烦地为父亲讲解,直到父亲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为止。不知不觉中,顺子的成绩越来越好。后来,他报考了师范大学。顺子想教更多的人,让他们像父亲一样,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一晃又是许多年,顺子早已成了知名的教育专家。这年冬天,他的父亲去世了。顺子痛哭一场,整理起父亲的遗物来。当他翻到一个樟木箱时,却意外地在箱底发现了一本红塑料皮的高中毕业证书。顺子疑惑极了,心想:爹怎么把我的毕业证书收在这儿?他打开一看,发现那竟是他的母校在1966年颁发的毕业证,“学生姓名”一栏里,赫然写着父亲的名字!父亲竟然念过高中

14、!顺子惊呆了,转瞬间,他又什么都明白了,不由自主地跪倒在地,像个孩子似的号啕大哭起来。语文试题第7页(共8页)15补全故事情节。(3分)(选自故事会2018年第18期)老师家访顺子成才16“恍然大悟的表情”出现在第段,情况是否相同?为什么?(2 分)17说说顺子教父亲前后的学习表现。(3 分)18作者这样安排故事结尾有什么作用?(2分)19在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填入两个能概括人物思想性格的词语,并加以说明。(3 分)做父亲的老师,需要勇气和努力;做儿子的学生,需要和。(二)阅读下文,完成2024题。(12分)谁动了我的个人数据大数据因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性,得到各行业的热捧。大数据研究有四个阶段:数据采集、存储、分析与应用。从源头开始,就与个人数据息息相关,四个环节,都有可能让个人数据被不正当利用。在步入大数据时代的过程中,个人数据问题成为焦点。美国乔治城大学法学教授戴维 弗拉杰克(同时是FTC消费者保护局局长)举过这样一个例子:想象下你在网上花费几个小时去寻找油炸锅的信息。你可能是在寻找给朋友的礼物,或者你可能是在寻找烹饪学校的相关信息。但是对一个数据挖掘者来说,他可以追踪到你点击过的所有页面,你的这些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