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吨的认识》(人教版)案例分析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489241 上传时间:2022-11-1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吨的认识》(人教版)案例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吨的认识》(人教版)案例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吨的认识》(人教版)案例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吨的认识》(人教版)案例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吨的认识》(人教版)案例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吨的认识》(人教版)案例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吨的认识》(人教版)案例分析(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吨的结识(人教版)案例分析一、 问题的提出 “吨的结识”是一节数与代数中常用量的概念教学课,同步又是一种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一般来说,学生对于大计量单位接触较少,观念的建立是比较困难的,是计量单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这样的问题:1.亲历体验较缺少。由于计量单位太大,教师常采用观看图片、看书等其她某些形式替代学生的亲身体验,成果学生往往很难建立起“吨”的观念。2.教学难点不突出。课中有建立“吨”的观念和进率的化聚两个教学内容。由于建立“吨”的观念比较困难,很难操作,因此许多教师把剩余的大部分教学时间放在进率的化聚上,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觉得很枯燥。为此,笔者在新课标理念指引下,力求对以上

2、问题有所改善。二、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一)初步感知吨1、师:你们懂得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是什么吗?它的体重大概是多少?(课件出示蓝鲸及有关资料的简介。)2、 师:蓝鲸的质量要用“吨”来作单位,今天我们就要来结识这个新的质量单位(板书:吨)。你能举例说说生活中用吨作单位的物体吗?教师课件出示某些以“吨”为单位的物体及其相应质量。4 师:以吨为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设计意图:从蓝鲸这一世界上体重最大的动物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吨是一种大计量单位,并通过让学生举例、教师图片展示等途径,初步建立吨的观念。】(二)充足结识吨1.学生抬沙子感受1吨(一袋重100公斤的沙子)。()请班级中力气最大的

3、两个学生来搬沙子;再请两个学生搬,直到沙袋能离地为止。(2)猜一猜这袋沙子大概有多重。()0公斤的沙子很重,10袋这样的沙子质量才是1吨,说说吨等于多少公斤。2 再次感受1吨。师:猜猜孙教师的体重有多少?抱抱教师感受体重。估一估,大概多少个孙教师这样体重的成人,加起来体重有1吨。1、 同桌互背,估算,感受1吨。同桌合伙:先问一问同桌的体重,再背一背或抱一抱同桌,感受一下同桌的体重,最后再算一算或估一估,多少个同桌这样体重的小朋友质量才是1吨。2、感受吨水的质量。(1)学生报告自己家上个月或几种月用水数量(由学生课前去理解)。(2)师:吨水究竟有多少呢?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把1吨水装在一种正方

4、体的水箱里,这个正方体该有多大?(3)出示一种边长是1米的正方体:在这个正方体里装满水,水的质量就是吨。(4)师:想一想,如果要把这个正方体水箱注满,大概需要多少时间(课件出示流水速度)。【设计意图:设计了某些学生感爱好的活动,这些教学环节的安排可以让学生始终处在较好的学习状态,在这一过程中充足体验,建立起1吨的观念。同步某些环节的设计既拉近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距离,又将数学知识的教学蕴涵其中,较好地整合了数学的三维目的。】(三)单位名称互化教学1.单名数化聚。师:我们已经懂得1吨等于1 000公斤,那2吨等于多少公斤呢?3吨呢?出示:6吨=()公斤; 吨( )公斤; 00公斤=( )吨。.

5、复名数化聚。出示:吨280公斤=( )公斤; 吨0公斤()公斤; 0公斤( )吨( )公斤; 9 090公斤=( )吨( )公斤。师:刚刚我们并没有讨论措施,为什么你们能不久地懂得答案呢?【设计意图:进率学习对于学生来说比较简朴,采用了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反馈的措施来进行教学,以充足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积极性。】(四)课堂练习1 将学过的质量单位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整顿。2. 填合适的质量单位:(1)一块橡皮的质量是3();(2)一架电梯最多可以载重1( );()一种足球的质量为2( )(4)浙江举重运动员占旭刚,在第二十七届奥运会上以挺举207.5()的成绩再一次获得冠军,为国争光。1、 改错(

6、乐乐的数学日记):早上起床后,我拿着10公斤的牙刷开始刷牙,然后接了约2吨重的水洗脸。妈妈已为我准备了一盒250克的牛奶和一种150公斤重的汉堡包。我迅速地吃完早饭,背上2克的书包上学去。在路上,碰上了我们班的“大块头”,她的体重有5多吨呢!校门口那两头约1公斤的石狮子威武地站立着,仿佛在迎接我们!、帮小动物过桥(教材第11页情境图)()师:小动物们想过桥,看到桥边有一种醒目的交通标志,可是它们谁也不结识,你们结识吗?()在平常的生活中你看到过这样的标志吗?(3)哪几只动物可以一起过桥?【设计意图:设计了形式多样、富有童趣的练习,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同步

7、也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五)小结(略)三、课后反思(一)对的定位,明确目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原则(实验稿)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本之上。”在把握教学目的、分析学生认知经验的基本上,笔者在教学时把大部分教学时间花在建立“吨”的观念上,而在解决“进率”这个内容时重要采用放手让学生自主练习、说思路的学习方式,并非由于是教学重点而花诸多时间、精力。在执教过程中,个别的学生对于复名数的换算稍感困难,笔者设计了让同桌互相协助、互相交流这一环节,通过这一环节不久就克服了困难。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基本之上通过自己的摸索,理解

8、和掌握新知识,并增进学生由“学会”向“会学”转变,得到成功的体验,充足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教学理念。在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步,又可以腾出更大的空间来进行教学难点的解决。(二)注重过程,突出体悟1、 多次体验,亲历中巩固观念的建立。体验是经验中布满诗意与个性色彩的一种形态,是一种注入了生命意识的经验。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对于米、分米、厘米等某些计量单位来说,体验不是一件难事,但如何让学生体验大计量单位的确很难,这也是教师觉得这样的课难上的主线因素。课中设计了多次让学生体验的环节,“体验感悟再体验再感悟”贯穿于整个教程。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体验中把自己的感官充足作

9、用于具体对象,在一次又一次的感官与实践的刺激中使学生有实实在在的经历和感受,加深对这些计量单位的感知。这样的教学,可以使学生最后获得的不仅仅是某些模糊、抽象的数学知识。2、反复猜想,反差中强化观念的建立。猜想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措施。这一措施运用在大计量单位的教学中是非常有效的。课中设计了较多的“猜一猜”的环节,先让学生猜想,然后再让学生通过计算或教师揭示答案来得到对的数据,让学生在猜想数据与真实数据的强烈反差中产生一种震撼,这样的心理活动往往会给学生留下很深刻的印象,从而可以强化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安排一次又一次的猜想,也故意于让学生通过这样的活动对学习有一种较好的提高过程,每一次的猜想都是对

10、这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一次强化。我们发现学生每一次猜想都比前面更加合理、更加接近对的答案,这阐明学生在猜想时及时调起前面的学习内容,已作了较好的联想,而不是凭空胡乱猜想。3、结合实际,运用中整合多元目的。数学课程原则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故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助于学生积极地进行观测、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这堂课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是根据这一规定来设计开展的。通过与学生年龄、生活实际相符的内容设计,让她们感受到所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一种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爱好。知识与生活的这种密切联系也可以使学生每当接触到这些事物时,就能调起对所

11、学知识的回忆,以此来增进大计量单位观念的建立。整个教学流程的设计始终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身及实际的密切关系,始终处在一种积极学、有爱好学这样的学习状态中,教学的设计将新课标所规定的三维目的较好地整合起来。(三)用大课堂观来安排教学对于吨这样的大计量单位,在教室中教学有一定的限制,笔者执教前做了大量的教学准备工作,明显增长了自己的承当。其实,教师可以以一种大课堂观来组织安排教学,如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将学生带到沙坑旁搬一搬沙子或到食堂里搬一搬大米,然后让学生估一估沙坑中的沙子有几吨,再告诉学生对的答案;或是估一估、算一算食堂里的大米共有几吨,看两者相差多少;也可以在平时让全班学生轮流负责抬学生所需的罐装饮用水,感受一桶水9公斤的质量,然后指出像这样50多桶水的质量才是1吨。这样的途径,既可节省教学资源,又能达到较好的效果。教师要有一定的学科整合意识,同步又要注意将教学重难点分散到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如果教师能做个有心人,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将教学重难点进行分解,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收集整顿:郴州市六完小李慧玲 1月2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