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48905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2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2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天津卷)(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XX卷生物局部第一卷1 以下选项中,两类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均可呈周期性变化的是A. 蛙的红细胞与淋巴细胞B. 小鼠骨髓瘤细胞与杂交瘤细胞C. 人的胚胎干细胞与成熟红细胞D. 牛的精细胞与精原细胞2 以下是有关著名科学家通过研究取得重要理论成果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虎克R.Hooke在显微镜下观察木栓组织发现蜂窝状“细胞,建立了细胞学说B 坎农通过研究细胞内基因表达的过程,提出了内环境稳态概念C 摩尔根对雄果蝇白眼性状的遗传分析,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D 贝尔糠特I.Wilmat等在体外条件下将羊体细胞培养成了成熟个体,证明了哺乳动物体细胞的

2、全能性3 以下过程中,涉与肽键数量变化的是A 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的复制B 用纤维素酶处理植物细胞C 小肠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D 蛋清中参加NaCl使蛋白质析出4 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与去除示意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选项是A 过程说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表达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 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表达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 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说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 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 以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

3、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B C D6按下表设计进行实验,分组后,在相同的适宜条件下培养810小时,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实验材料取样处理分组培养液供氧情况适宜浓度酵母菌液50 mL破碎细胞细胞不完整甲25 mL75 mL无氧乙25 mL75 mL通氧50 mL未处理丙25 mL75 mL无氧丁25 mL75 mL通氧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甲组不产生CO2而乙组产生B. 甲组的酒精产量与丙组相同C. 丁组能量转换率与丙组相同D. 丁组的氧气消耗量大于乙组第II卷7人的血型是由红细胞外表抗原决定的。下表为

4、A型和O型血的红细胞外表抗原与其决定基因,以下图为某家庭的血型遗传图谱。血型红细胞外表A抗原抗原决定基因A有显性O无隐性据图表答复以下问题:1控制人血型的基因位于常、性染色体上,判断依据是。2母亲血型不合易引起新生儿溶血症。原因是在母亲妊娠期间,胎儿红细胞可通过胎盘进入母体;刺激母体产生新的血型抗体。该抗体又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与红细胞发生抗原抗体反响,可引起红细胞破裂。因个体差异,母体产生的血型抗体量与进入胎儿体内的量不同,当胎儿体内的抗体到达一定量时,导致较多红细胞破裂,表现为新生儿溶血症。II-1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引起该病的抗原是。母婴血型不合 _ 一定/不一定发生新生儿溶血症。II-

5、2的溶血病症较II-1重。原因是第一胎后,母体已产生,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时,母体快速产生大量血型抗体,引起II-2溶血加重。新生儿胃肠功能不健全,可直接吸收母乳蛋白,当溶血症新生儿哺母乳后,病情加重,其可能的原因是。3假设II-4出现新生儿溶血症,其基因型最有可能是。8水稻种子中70%的磷以植酸形式存在,植酸同铁、钙等金属离子或蛋白质结合排出体外,是多种动物的抗营养因子,同时,排出的大量磷进入水体易引起水华。1磷元素除了形成植酸外,还可以出现在以下_分子或结构中多项选择。A.核糖B.ATPC.核糖体D.核膜2种植芦苇能有效抑制水华的发生,说明芦苇与引起水华的藻类关系是_。3植酸酶可降解植酸,在

6、谷物类饲料中添加植酸酶可提高饲料的_利用率。4酵母菌中植酸的活性较高。以下图是从不同类型酵母菌的发酵液中提取植酸酶的工艺流程。据图答复: 植酸酶_/属于分泌蛋白。 假设植酸酶和的肽链组成不同,其差异表达在_。 提纯的植酸酶需做活性条件测定。以下图为测定结果。图中的自变量可为_答一种;因变量可以通过测定_来表示。5为从根本上解决水稻中的高植酸问题,可将植酸酶基因导入水稻,培育低植酸转基因水稻品种。以下图是获取植酸酶基因的流程。据图答复:图中基因组文库_小于/等于/大于cDNA文库。B过程需要的酶是_;A、C过程中_可以/不可以使用同一种探针筛选含目的基因的菌株。目的基因和除从构建的文库中别离外,

7、还可以分别利用图中_和_为模板直接进行PCR扩增,该过程中所用酶的显著特点是_。6已获得的转植酸酶基因水稻品系植酸含量低,但易感病,以下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采用上图育种过程,需从_代开始筛选,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体所占的比例是_。选留植株多代自交,经筛选可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性。化学局部理科综合共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化学试卷分为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两局部,第一卷1至2页,第二卷3至6页,共100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XX、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相

8、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一卷考前须知: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2.本卷共6题,每题6分,共36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以下数据可供答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H l Li 7 C 12 O 16 Br 80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维生素C具有复原性,在人体内起抗氧化作用B.糖类、蛋白质、油脂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C.煤经气化和液化两个物理变化过程,可变为清洁能源D.制作航天服的聚酯纤维和用于光

9、缆通信的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2. 25 时,浓度均为0.2 mol/L的NaHCO3和Na2CO3溶液中,以下判断不正确的选项是A.均存在电离平衡和水解平衡B.存在的粒子种类相同C.c(OH-)前者大于后者D.分别参加NaOH固体,恢复到原温度,c(CO32-)均增大3.以下实验设计和结论相等的是A.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B.某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该气体水溶液一定显碱性C.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参加稀盐酸,沉淀不溶解,那么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D.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

10、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洁的FeCl3溶液4.以下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mol/L C6H5ONa溶液中:c(Na+)c(C6H5O-)c(H+)c(OH-)B.Na2CO3溶液加水稀释后,恢复至原温度,pH和Kw均减小C.pH=5的CH3COOH溶液和pH=5的NH4Cl溶液中,c(H+)不相等D.在Na2S溶液中参加AgCl固体,溶液中c(S2-)下降5.人体血液内的血红蛋白Hb易与O2结合生成HbO2,因此具有输氧能力。CO吸入肺中发生反响:CO+HbO2O2+HbCO,37 时,该反响的平衡常数K=220。HbCO的浓度到达HbO2溶液的0.02倍,会使人智力受损。据此,以下结论错误的选项

11、是A.CO与HbO2反响的平衡常数K=B.人体吸入的CO越多,与血红蛋白结合的O2越少C.当吸入的CO与O2浓度之比大于或等于0.02时,人的智力才会受损D.把CO中毒的病人放入高压氧仓中解毒,其原理是使上述平衡向左移动6.:2CO(g)+O2(g)=2CO2(g) H=-566 kJ/molNa2O2(s)+CO2(g)=Na2CO3(s)+ H=-226 kJ/mol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以下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响过程和能量关系C.2Na2O2(s)+2CO2(s)=2Na2CO3(s)+O2(g) H- 452kJ/mol

12、D.CO(g)与Na2O2(s)反响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第二卷考前须知:1.用黑色墨水的钢笔或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2.本卷共4题。共64分。7.14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局部,请参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用化学用语答复以下问题:族周期IA01AAAAAA231、的原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2、的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3、中的某些元素可形成既含离子键又含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写出其中一种化合物的电子式:_。4由表中两种元素的原子按1:1组成的常见液态化合物的稀溶液易被催化分解,可使用的催化剂为填序号_。a.MnO2b.FeCl3c.Na2SO3

13、d.KMnO45由表中元素形成的常见物质X、Y、Z、M、N可发生以下反响:X溶液与Y溶液反响的离子方程式为_,N的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_,常温下,为使0.1 mol/L M 溶液中由M电离的阴、阳离子浓度相等,应向溶液中参加一定量的Y溶液至_。8.18分请仔细阅读以下转化关系:A是从蛇床子果实中提取的一种中草药有效成分,是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酯类化合物;B称作冰片,可用于医药和制香精、樟脑等;C的核磁共振氢谱显示其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D中只含一个氧原子,与Na反响放出H2;F为烃。请答复:1B的分子式为_。2B不能发生的反响是填序号_。a.氧化反响b.聚合反响c.消去反响d取代反响e.与Br2加成反响3写出DE、EF的反响类型:DE_、EF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