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2冀教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488330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2冀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2冀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2冀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0课童稚记趣练习2冀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0课 童稚记趣一、积累整合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童稚( ) 土砾( ) 丘壑( ) 藐小( ) 鹤唳云端( ) 怡然( ) 癞虾蟆(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故时有物外之趣。(2)、项为之强。(3)、又留蚊于素账中。(4)、徐喷以烟。(5)、驱之别院。(6)、方出神。3、从课文中我们看出作者幼时非常热爱生活,他对藐小事物_,_,_。这对于我们今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感悟生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二、思考与探究1、全文有哪些地方描写富与童趣?你最喜欢哪些句子?_。2、文中写了几件趣事?(用自己的话概括)_。3、在你个人的童年生活中,肯定也有类似本文的趣事,请试举一例。(不少于10

2、0字)_,_,_。4、阅读理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空。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其冲烟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怡然称快。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数十,驱之别院。1) 本文作者_,是_代文学家。2) 第一段在全文中起

3、的作用是什么?(从结构和内容两个方面回答)_。3) 按照出现的顺序抄出文章中的两个成语,按要求解释。_。4) 作者在第二、三、四段中记叙到了观察到的哪些“藐小微物”? _。5) 第二段在描“物外之趣”的句子是:_。6) 第四段画线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7) 译句:见藐小微物必细察其纹理_。昂首观之,项为之强_。参考答案第10课童稚记趣一、略。二、1、略。2、夏天观察蚊子飞的趣事,观察土墙、花台的乐趣;观察小虫争斗的乐趣。3、略。4、(1)沈夏、清。 (2)总领下文,领起下文内容。 (3)1小题、明察秋毫:形容视力好,比喻目光敏锐不为假象迷惑。 2小题、庞然大物:形容大而笨重的东西。 (4)蚊虫、从草、土、砾、在草间争斗的小虫。 (5)以从草为林、依然自得。 (6)表现了对吞食小虫的虾蟆厌恶和痛恨之情。 (7)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