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488196 上传时间:2022-07-20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为进一步提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能力,实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从管理向服务的重大转型,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程,使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待遇,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根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以_为指导,按照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构建和谐社会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公平对待、服务至上、合理引导、完善管理”原则,以创新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体制为核心,以党政部门为主导,强化部门职责,整合社会资源,建立健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运行机制,维护流动人口基本权利和发展

2、权利,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二、工作目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试点工作坚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系统推进、重点突破、创造特色”的基本思路,探索构建“5+8”流动人口均等化服务模式(即推进宣传倡导、避孕节育、生殖健康、优生优育、奖励优待等五个方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探索身份管理、子女受教育、就业创业及培训、医疗卫生、便民利民、帮扶救助、政治待遇、社会保障等八个方面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立以下目标:1.近期目标。通过试点探索、有序推进和不断深化,到年末,全实现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覆盖所有流动人口,流动人口与本地户籍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

3、服务差距明显缩小,基本建立运转协调、保障良好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全员流动人口信息采录率、职能部门公共服务职责落实率、流入群众对服务均等化满意率均达到_%以上。2.中长期目标。到“_五”末,全建立运转高效和保障有力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运行机制,构建起覆盖城镇、功能完善、分布合理、管理有效、普惠度高的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实现城镇和不同社会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政策、制度和标准的统一,流动人口市民化水平达到一个崭新高度。三、_领导四、主要内容及责任分工(一)推进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公共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人口计生局及各办事处(镇)1.宣传倡导服务均等化。充分利

4、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等宣传媒体,积极制作印发计生宣传品,创新各种宣传教育形式,普及人口计生政策、法律法规、家庭保健、避孕节育等科学知识,引导流动人口树立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政策知晓率达到_%以上。2.避孕节育服务均等化。_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免费为流动人口提供国家规定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流动人口在流入地接受免费技术服务的比例逐年提高,年达到_%以上。每年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至少_次以上免费孕情环情检查,使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在现居住地免费接受孕检率达到_%以上。强化和完善药具发放网络建设,以服务网络为依托,满足流动人口对药具需求,同时为流动人口定期开展随访服务。在药具

5、资源配置上,加快存量调剂,增量倾斜,实现域平衡,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药具免费发放政策实施、经费保障和责任落实,实现流动人口免费药具发放全覆盖。3.生殖健康服务均等化。建立健全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档案,实行_登记制度和网络化管理,将流动育龄妇女纳入本地生殖保健服务范围。为流动育龄妇女提供同等的随访服务,加大流动育龄妇女生殖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每年为流入已婚育龄妇女提供至少_次以上生殖健康检查。为流动育龄妇女开展查治生殖疾病服务,提高其生殖保健水平,维护流动育龄群众身心健康。4.优生优育服务均等化。为流动已婚育龄妇女免费办理生育服务证,免费开展孕前优生咨询服务,流动已婚育龄妇女获得免费孕前优生咨询等

6、项目服务率达到_%以上。开展流动人口生育妇女免费补服叶酸等项目,将流动人口纳入出生缺陷一级预防、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等项目中。基本实现流动人口婴幼儿早期启蒙教育与户籍人口同步推进。为流动人口怀孕妇女免费发放“一杯奶”,保证流动人口与户籍人口享受同等服务。5.奖励优待服务均等化。建立流动人口利益导向机制,依法落实计划生育优先优惠和优待政策。流动人口晚婚晚育或在现居住地施行计划生育手术的,享受与户籍人口同等的休假等待遇。对长期在现居住地居住、采取长效避孕措施、积极支持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模范家庭,探索多种方式给予奖励。(二)加强流动人口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1.身份管理均等化。责任部门。公安分局。深化户

7、籍管理制度改革,深入实施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充实居住证公共服务功能。优化户政管理工作,切实放宽户口政策,优先解决实行计划生育流动人口的落户问题。2.子女受教育权利均等化。责任部门。教育局。采取以“流入地为主,以公办学校为主”政策,保障流动就业人员子女义务教育阶段_%入学。流动就业人员子女与户籍学生入学一视同仁,实施“一费制”全免入学。对长期在就读的流动人口子女,与户籍学生同等待遇。3.就业创业及培训均等化。责任部门。就业局。在的所有流动人口均可享受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政策咨询、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对年龄在_岁至_岁之间、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村劳动者,加大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

8、定力度。4.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卫生局。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流动人口中开展妇_童健康教育和艾滋病、结核病等重大传染病防治工作,向流动人口提供与常住人口同等待遇的预防接种、传染病防治服务和职业病防治、监督、鉴定,并对流动人口集中的公共场所定期开展卫生监督检查。建立流动人口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5.便民_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司法局、公安分局。各相关职能部门应设立并向社会公布相关_监督电话,公开相关政策、办事程序和责任主体。依托各级、各部门办事窗口和业务机构,推行首问责任制和“一站式”服务,对流动人口提供各类便捷优质服务。畅通流动人口诉求渠道,积极为流动人口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严

9、肃查处各类侵权案件,依法打击涉及流动人口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流动人口的合法权益。6.帮扶救助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民政局、人口计生局。在开展针对困难群众的慰问活动时,兼顾考虑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各办事处(镇)、社(村)依托“流动人口之家”、“流动人口超市”等,积极开展对实行计划生育的流动人口困难家庭进行帮扶。发挥基层计划生育协会会员和社志愿者的作用,走访慰问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特困家庭。7.政治待遇均等化。责任部门。_部、民政局。积极发挥广大流动人口在加强_建设、社事务建设中的积极作用,选拔优秀外来务工人员代表担任社(村)干部;在流动人口中建立流动人口党支部,做好流动人口的_发展工作;在

10、各行各业选拔优秀标兵、岗位模范以及_、政协委员、劳动模范时,应考虑广大流动人口群体。8.社会保障服务均等化。责任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创新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办法,自治内流动就业人员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等关系的无障碍转移接续。督促用人单位严格按照相关规定,为流动就业人员缴纳各种保险,并实现同工同酬。五、保障措施(一)加强基础建设,加大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保障力度。依托社、村组,建立和完善以人口计生专干为主体的流动人口行政管理网络;依托各级人口计生服务站(室),建立和完善以技术服务人员为主体的流动人口技术服务网络;按照“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原则,落实流动人口计生服务管理经费

11、,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稳步健康发展。(二)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动人口信息共享。强化科技手段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中的作用,实现现居住地和户籍地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核实、通报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完善全员流动人口统计信息工作制度,健全适时采集、动态监测、综合分析、科学决策的流动人口统计监测体系,掌握人口流动变动趋势。流入、流出地要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避免形成服务管理盲。要加强与公安、民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卫生、工商等部门沟通联系,规范流动人口计划生育信息采集、数据更新和信息交换制度,促进部门之间流动人口基本信息互

12、联共享。(三)落实双向管理责任,积极推动域协作一体化。流入地要全面落实属地管理体制,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纳入经常性工作范围,着力解决城镇结合部、出租屋等薄弱环节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问题。流出地要落实源头管理责任,做好相关工作。要建立流动人口现居住地和户籍地案件协查与协调配合机制,加快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服务管理域一体化进程。加强双向考核,以流出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入地,以流入地掌握的情况考核流出地,并将双向考核的结果纳入年度“计生线”考核评估之中。(四)推动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协会建设,增强流动人口自教育、自管理、自服务和自监督能力。依托各级协会_,建立和完善以计生协会会员为主体的流动人口群

13、众工作网络,保障流动人口实行计划生育的权益。(五)加强_领导,强化统筹协调。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二)一、目的通过对引流管意外脱管的场景设计与模拟演练,强化科室护士应急能力及专业知识训练。二、演练内容为紧急状态下人力_,现场急救、科室保障等方面三、准备阶段(3.5-3.10)(一)演练人员结构和主要工作1、指挥小组成员组长:安晶组员:曹蔚堂、张瑞莲、祝文娟、朱生艳、罗晶、李广鹏指挥小组主要工作。指挥演练工作;制定演练计划;_成员;下达指示;协调工作;确认成员;解决出现的问题。2、现场急救组:由医疗组、护理组组成急救组主要工作。曹蔚堂、罗晶负责病人评估,祝文娟负责病情监测,朱

14、生艳负责记录,范燕慧负责电话沟通,张瑞莲负责物品准备。3、通讯组:由办公护士范燕慧承担主要工作。负责沟通及科室医生和相关部门人员。4、科室保障组由组护士李广鹏负责5、场地准备icu病房_床四、实施阶段情景模拟:_时_分_床管床护士突然呼叫:_床胸腔闭式引流管脱出,赶快叫大夫,小组人员迅速赶到806病房。1、管床护士立即以油纱布覆盖穿刺处,同时由办公护士通知主管医师1、医师到达后给予加压包扎2、协助患者取坐位3、监测患者呼吸、血氧饱和度、心率正常,询问患者有无胸闷憋气症状4、观察患者穿刺周围无皮下气肿发生5、联系放射科行床边胸片检查6、胸片结果提示双肺复张良好,请胸外科医师会诊后指示密切观察患者

15、呼吸、氧合情况,注意患者主诉7、详细记录经过,并按不良事件上报流程上报8、护士长总结此次演练过程,强调此类病人床边必须备好油纱,做好患者病情的评估及监测五、效果评估通过此次胸腔闭式引流管意外脱管应急预案模拟演练,使科室护士遇到此类紧急事件时及时积极处理,协作良好,过程有条不紊,保证患者安全。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三)1、妥善固定脑室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管的情况。密切观察脑室引流管液的情况,并指导告知病人及家属注意事项。2、一旦发生引流管滑脱,应协助指导病人保持平卧位,避免大副度活动,不可以自行将滑脱的导管送回。3、安慰家属,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4、观察生命体征,专科征状。协助医生采取相应措施;既重新置入引流管或终止引流管引流。作好护理记录。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方案(四)1、妥善固定胸腔闭式引流管,每班交接引流的通畅情况并做好记录。2、密切观察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各处的衔接情况及病人呼吸、呼吸音、生命体征和引流液的性状及水柱的搏动。一旦闭式引流管滑脱,立即捏闭伤口,协助病人保持半卧位,不可活动。3、安慰病人及家属,报告经治医生或值班医生。观察生命体征及专科症状。协助医生采取相应的措施,如终止引流或重新置入引流管。4、做好护理记录。2022年引导人口有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