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概要(DOC 16页)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5487751 上传时间:2022-12-11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概要(DOC 1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概要(DOC 1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概要(DOC 1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概要(DOC 1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概要(DOC 1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概要(DOC 1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概要(DOC 16页)(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教学设计要求根据高职教育课程的特点,结合高职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进行创新性课程教学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方案要依据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课程特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实际进行编制,设计构思要新颖有创意,结构要完整合理。教学模式选用要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专业课要充分应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应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合理利用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具体要求如下:一、课程教学设计基本要求:1课程目标要对该门课程的各项目标进行全面、概括性描述。特别是其中的能力目标,描述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可检验。在“能力训练项目设计”中,课程能力目标中的每项能力,都要有相应的项目、任

2、务进行训练,并反映在“进度表”中。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要区分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内容应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项目数量合适;具综合性、复杂性、覆盖性、挑战性和可操作性,项目最终有可检验的结果(成果)。课程知识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在知识认知上要达到的具体标准。职业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支撑,因此同样应重视知识目标的设计。但应注意,知识目标的确定应以职业能力目标的实际需求为依据,而不能以学科知识体系或教科书的理论框架为依据。支持能力目标所必备的知识目标要明确。过程与方法目标是学生要掌握的思维过

3、程与方法,即如何获得知识,如何提高能力。了解知识结论得到的过程,要重视学生自主经历某种有价值的学习活动。学生在具体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在具体的过程中获得相关体验,认知过程符合初学者的认识规律,由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感性到理性、单一到综合。2教学内容的设计,要按照课程目标(主要是职业能力目标)的层级层次、职业能力训练和培养的阶段性进行教学内容组合,构建成相应的教学内容模块,每个教学模块要包含职业能力训练项目、职业能力训练素材、支撑知识、拓展知识、课时分配等内容;或以知识、能力结构框架进行设计,而不是将教科书的某某章节改换成某某模块而已。知识、能力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是课程内容的框架、

4、缩影,是知识与知识、能力与能力、知识与能力相互间的逻辑关系,是课程设计的基础,也是设计思路;要求清晰、简洁,科学合理。3课程能力训练项目设计:要区分单项能力训练项目和综合能力训练项目;设计内容具实用性和趣味性,能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能训练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项目数量合适;具可操作性,可检验结果。4进度表设计:以每一次课为单位,内容翔实。全课顺序以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过程为主线,小、中、大项目编排合理,进度合适,项目效果递进,不能按教材章节设计,也不能按知识点设计。每一次课的能力目标与该次课教案教学目标一致。能从进度表中看出整门课程的上课步骤、设计思路。5教学组织形式设计:利

5、于“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实施。根据能力训练项目的实施要求,设计学生学习训练的组织形式,体现师生、生生互动合作。渗透式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不仅要设计学生的学习组织形式,还要设计教师的教学指导组织形式。由多名教师联合教学的课程,教师分工协作,指导任务明确,组织安排合理。教师应主要按照“行动引导教学法”的思路组织教学,教学方法要根据课程内容、学生特点选用,技能训练内容提倡用行动导向法。6考核方案设计:体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既有形成性评价,又有终结性评价。考核项目应涵盖学生的能力、知识、态度,突出能力考核,各项考核项目分值合理,比例适当。在能力考核中要体现出单项能力和综合能力考核,特别是综

6、合能力的考核。要求达到的能力目标要用项目任务完成的效果来考核,考核方式要易于操作。知识考核要以“对知识的运用”的考核为主,主要不是考知识本身。考核安排应在“进度表”中体现。7教学资料组织设计:教材选用要体现高职特色,提倡使用按工作过程重构知识体系、项目编制符合工作逻辑及学生认知规律的自编教材、讲义。选用的仪器、设备、教学软件等应符合课程教学目标,适合项目训练使用。二、课堂教学设计基本要求:课堂教学设计基本要求与课程教学设计基本要求基本一致,课堂教学设计应更具体明确。1课堂教学目标要求具体。确定教学目标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全面:按课程标准(大纲)的要求,体现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三维目标不能丢

7、项,即使不写明三项的标题,也要包含三个层面,不能有项目的缺失。(2)恰当:符合实际,学生能力可及,每项行为目标的水平规定得恰如其分;体现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与学生已有知识的一致性以及与前后教学活动的连贯性。(3)具体:目标要求指向明确,表述清晰、具体,尽量以外显行为表述教学目标。如各层次的职业能力目标,都应用“能(做)”、“会(做)”的语式,简洁、明了、具体地用序号标示,逐一描述列出,切忌含糊、空洞、笼统或概括性地描述。学生为实现职业能力目标进行职业能力项目训练,必须要认知的知识、理论便是知识目标。(4)准确: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表示目标行为的词语要体现学科特点,内涵准确,语言表述规范,不

8、能出现混淆。2教学重点、难点在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时要注意以下两点:(1)教学重点、难点一定要与教学目标相对应,不能缺项;(2)教学重点:一般是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难点:一方面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的,另一方面也可根据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3教学过程(1)教学流程是以各教学环节标题为基本框架,把教学基本过程用图式的方式恰当的表示出来。其中各教学环节的小标题要推敲、提炼,能表达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基本内涵,主体部分可以展开、延伸,能体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基本思路。流程图要简捷、凝练,立意鲜明、重点突出,要有时间分配。(2)要说明每一个教学环节的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方法

9、的选择,教学手段的运用。(3)教学结构要清晰,层次要鲜明,逻辑关系准确。(4)要体现教学过程的基本措施,具有可操作性。(5)使用多媒体,应明确媒体的形式、题目或内容,做好“整合点”。(6)一体化设计:理论与实践教学在同一空间和时间,同步进行,车间(或实验室)即课堂,课堂即车间(或实验室),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即:空间和时间的同一性;认识过程的同步性;认识形式的交错性。一体化设计项目任务设计恰当、合理。(一体化课程设计可以用此表,也可自行设计)。4形成性练习与评价形成性练习与评价意即要注重方法的训练、过程的评价,要求每次课都要有评价,评价要有标准;习题或活动要有目的,合理而又

10、可操作。5课堂教学设计单位以2课时或完成一个具体任务的课时为单位设计,可以是课程单元或一节课等,应能完成一个具体的教学目标。三、根据课程特点,选择填写的表格: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一体化课程设计,可参考附件1或自行设计表格,但必须包括如下内容:课程教学目标、内容、学生能力分析、媒体应用、项目任务或情景;课堂教学以一个任务或一个情景为单元进行设计,要有教学过程设计。附件:1课程教学设计 2课程单元设计附件1:课程教学设计表(参考)设计者 专业 学院 课程名称授课班级总学时数讲授实验自学习题教科书书 名编 著 者出 版 社版 别参考书依据标准课程标准(名称):一教学目标阐述1.知识与能力2.过程与方法

11、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二教学对象分析:一体化教学只填写总学时三知识、能力结构框架(或概念图、思维导图例:PowerPoint的制作 设置预定的时间自动播放 设置特 殊放映 设置切换方式放映幻灯片,制作 预设动画特殊效果 设置动画效果 简单放映 自定义动画 改变幻灯片的顺序 改变背景 修饰文稿 幻灯片的插入和删除 改变幻灯片的背景 在自动版式的文字预留区输入文字中 输入文字 利用绘图工具输入文字 改变字体、增加边框和底纹对幻灯片中的文字 修饰文字 图画和表格进行处 文字块的移动和删除理 利用自动版式插入 插入图画 自由插入 对图片进行处理 利用内容提示向导创建简单文稿 快速创建演示文稿 文稿的保存与打开的基本步骤 创建空演示文稿 什么是PowerPointPowerPoint的基本 概念 PowerPoint的用途 PowerPoint的启动和退出四、教学内容表1:以传授知识为主的课程设计参考表序号章节或单元教学内容应达到的知识、能力、态度目标要求教学建议学时重点难点12表2:以训练职业能力为主的课程设计参考表(项目或单元)教学内容学时项目1(单元)任务1.1任务1.2项目2(单元)任务2.1注:1.不进行能力训练的课程,填表一;2.知识与能力训练分开设计的填表一和表二;3.一体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