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枣儿随堂测试新人教版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487316 上传时间:2022-08-1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枣儿随堂测试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枣儿随堂测试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枣儿随堂测试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19枣儿随堂测试新人教版(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枣 儿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横匾(bin)翘首(qio)雕塑(s)B嚼食(ju)掸土(dn)折叠(zh)C蓦然(m)钢盔(ku)骑跨(ku)D塞进(si)童谣(yo)凝视(nng)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A时晨囫囵吞枣翘首远望B拉勾喃喃自语踌躇满志C算褂津津有味喜出望外D蹲坑心事重重垂头丧气3.下列关于枣儿剧本的思想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剧本表现了感人至深的亲情,也表现了老一辈的深厚乡情。B剧本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们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C剧本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与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

2、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从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D剧本中,老人和小孩代表了新旧两种时代,批评了老人的怀旧思想,赞扬了小孩的纯真,4.男孩觉得枣儿叔叔不回家是“迷路”了,作者借“迷路”一词想表达什么?_5.“二人翘首远望,状如雕塑。响起无数个童声呼唤声。”联系全剧,说说这样结尾的表达效果。_参考答案1.D 解析:A项中的“翘”应读qio;B项中的“嚼”应读jio;C项中的“蓦”应读m。2. D 解析:A项中“晨”应为“辰”;B项中“勾”应为“钩”;C项中“褂”应为“卦”。3. D 解析:对老人的怀旧思想作者并没有批判的意味。4. 示例:表达当今社会青壮年对传统的迷失、对情感的迷失、对人生的迷失。5. 这个结尾,既与开头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