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步行器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484368 上传时间:2022-10-26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使用步行器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如何使用步行器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如何使用步行器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如何使用步行器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如何使用步行器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使用步行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使用步行器(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怎样使用步行器 【什么是步行器】步行器是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助步行走工具,由金属杆围成三面,底下有四个脚支撑。它能提供前、左、右三个方向的稳定和保护,更能保持平衡,比拐杖和手杖更加稳固。腿脚受伤、下肢手术后早期行走,使用拐杖较为吃力的患者可以选用。另外,行走不稳、腿脚无力的老年人也适合使用步行器。【为什么要使用步行器】为什么使用步行器,通常有以下这些原因:l帮助行走,缓解疼痛;l帮助保持平衡;l肌肉无力时帮助支撑身体;l帮助减少患腿负重;l使用双拐较为吃力;l帮助恢复正常行走步态.【步行器的种类及选择】 常见的步行器有适合室内使用,也有适合室外的;有轻质金属制成方便提举和也有较重但带轮子方便推行

2、的。从结构上常可分为:无轮、两轮和四轮。这几种步行器都能提供较好的稳定和支撑。 如果患腿无法负重,可以选择无轮的步行器。它的优点是支持牢固,不易滑动,但行走速度相对较慢。适合术后早期训练。 如果需要患腿部分负重,两轮步行器比较适合。没有轮子的两只脚可以防止步行器滚动滑走,带轮子的脚方便推行。使用前提是必须有一定的活动能力,能够维持正常行走步态。如果不需要完全依靠步行器来维持步态,可以负重行走,四轮的步行器较为适合。它的优点在于行走效率较高,速度快.但是行走要求高,一般仅用来稍稍维持平衡,适当借力保护.适合老年人步行外出,不适合术后病人早期使用.四轮步行器通常带有手刹,方便在坡面上行走.步行器扶

3、手选择:要以防滑为原则,保证扶手抓握松软舒适,防止手部磨损。如果手部抓握有困难,宜更换宽厚、适合手形的扶手.也可以自行裹以毛巾等织物,增厚增加舒适度。 步行器附件选择:有些步行器上面增加了一些附件,比如托板可以放置物品、挂钓挂袋可以方便携带物品;也有设置坐位、篮子之类的,方便出行时休息和摆放东西.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选择.但是凡事要把握分寸,步行器的目的是助步行走,不能当作手推车.适当携带少量物品可以,放置物不要过多过重,否则可能影响步行器平稳性,容易摔倒,反而得不偿失。【调整步行器到最佳位置】l行走前先穿好鞋;l身体站直站稳,双目视前;l将步行器置于面前,人站框中,左右两边包围保护;l两手握住

4、步行器的扶手;l将步行器高度调整为:双臂自然下垂时,双肘可以稍弯屈,手柄恰在手腕高度(如图)。手柄在合适的位置,行走时可以降低肩背部负重受力,减少劳损。【使用步行器活动】 可以选择以下列举的患腿负重方式:l不负重(neihtbeang, N):即患腿不受力,也就是保持你的患腿离开地面;l轻负重(Toeeightbearing, W):可以用脚趾点地来维持平衡;l部分负重(Partal-wehtari, PWB):可以将身体部分体重分担到患腿上;l可忍耐负重(Weightbarng as tolerate, WAT):将大部分体重甚至所有重量负担到患脚,能忍耐即可;l全负重(Fuwightear

5、g,FB):完全负重,只要不痛.一、行走:1。步行器置于面前,站立框中,左右两边包围;2双手持扶手向前移动步行器约一步距离.将步行器四个脚放置地上摆稳;3.双手支撑握住扶手,患腿向前摆动,重心前移;4稳定后移动正常腿向前一步,可适当落在患腿前方;5。重复这些步骤,向前行走(移动:步行器-患腿-正常腿).注意:步行器前移时,要保持背部挺直;不要站离步行器太靠后,要站在中间的框内;如果使用步行器不是因为腿脚损伤,而是维持平衡,可以在保护框内按正常步态行走。二、坐下/起身站立: 1.移步到待坐椅子前,扶住步行器,背对椅子; 2.后移正常腿,使腿后方碰到椅子; 3患腿略滑向前伸; 4.双手向后扶住椅子

6、扶手,重心后移; 5慢慢弯曲正常腿,降低身体坐到椅子上;6。反过来做可以起身站立.注意:不要坐在不稳固或者过低的椅子上!三、使用步行器上下台阶: 1.行走到台阶边,尽可能靠近; 2.站稳后,双手扶住扶手移动步行器上一格台阶; 3.先移动患腿上一格台阶(不负重),正常腿在后支撑; 4再移动正常腿向上一格台阶; 5.下台阶时,先移动步行器下一格。再移动患腿向下,最后正常腿下来。注意:如果患腿有石膏或者支具固定伸直位,可先上正常腿.可以用步行器上下一两格台阶,但是不要上下楼梯,楼梯较窄容易造成步行器支撑不稳而摔倒.【安全贴示】l行走前检查步行器的脚底衬垫是否老化磨损,发现问题须及时更换.l检查步行器

7、的四个脚是否同样高度,能否放平稳。l行走时不要穿拖鞋,尽量穿着有牢固保护的鞋子。l行走时不要把步行器放得太靠前,否则容易摔倒。一般为你自己正常行走一步的距离。l上坐和起身时不要倚靠压在步行器上,否则容易使步行器翻倒.l避免在湿滑的路面上行走。如果不可避免,请放慢步伐。l地面上如有地毯、电线之类的东西容易拌倒摔跤,应避免在这些东西上行走。行走路线上如有请取走。各种步行辅助器的测量和应用生成008-026 18:35:55 京东中美医院 步行辅助器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手杖式的,大多不能立在地上,它们包括手杖、前臂拐、槽拐和腋拐;另一类是步行架式的,可单独立于地面,分有轮和无轮两种。 1)手杖:其形状

8、和类型如图.图中,为长度不可调式;,,为可调式。I为Fischr型手杖;为标准型或弯勾型手杖;为Benett型手杖;为鹅颈型手杖;V为标准型可调手杖。手杖长度的测定:为合理用力和起良好支撑作用,手杖应有合适的长度.其确定方法有两种,一是站直无困难的患者,让患者站直,体重平均分布于两腿上,眼视前方,肩臂松弛,治疗师检查确认患者无前、后、右、左倾以及穿的鞋亦是普通高度的情况下,将不可调的Ficher型手杖的套头去除,翻过来(足朝上,把手朝地),将把手放地板上,垂直地靠于患者身侧,在与患者前臂尺骨茎突水平平齐处于手杖上作一记号,锯去多余的长度,套回套头即可。如为可调节的手杖,不必翻过来,就地按上标准

9、调节即可.另-是站直有困难的患者,可用仰卧位测定。此时让患者呈直线地仰卧,双手放身旁,测量自尺骨茎突到踵的距离,然后增加2。5cm,这就是手杖应有的高度.加2.5cm是留出穿鞋时鞋后部的高度.测量正确时,患者持杖站立时肘应轻屈30度左石,这样行走时伸肘下推手杖才能支起他的体重.注意点:用手杖时患者腕和握的强度必须能承担其体重。如不能,应选用后述的有托槽的杖,改由水平放置的前臂来支重。用手杖时应教患者走时眼视前方而不是看着地面,而且要鼓励他用正常的踵先着地和用趾撑离地的步态。可能用手杖的情况有如下几种:肌无力时用来补充,如在脊髓灰质炎或下肢神经损伤时;用来缓解疼痛,如在骨性关节炎或下肢骨折后;在

10、平衡受损时用来加宽步行的基底,如在颅外伤或多发性硬化时;用来保护软弱的骨或受损的关节,如在骨质疏松或半月板切除后;用来代偿畸形,如有脊柱侧弯或肢体变短时;用作探路器,如在偏盲或全盲时;用于社会上的考虑,如用来提醒别人注意自己是走路慢和不稳者,以免受到伤害. )四足手杖:由于有四足而更稳定,有三足的三足手杖也可应用,但稳定性稍差。四足手杖的测量:与(单足)可调式手杖相同。注意点:手杖把手的开口侧应向后,应把四足在地面上构成的矩形的乎侧(而不是斜的两侧)靠近患者身旁。其余类似于手杖。但要注意四足手杖在走路时不要太靠近患者,以免在利用它负重时靠在杖上去求得平衡;也不要离得太远,以免杖着地负重时向内倾

11、倒。可能用四足手杖的情况有下列几种:用于一下肢或一侧身体无力而需要比单足手杖大的支持的时候,如偏瘫患者,但有些争议,一些人认为让偏瘫侧使用这种手杖会增高此侧的肌张力因而不主张用;而另一些人认为肌张力的增高只是轻微的,和不用它时患者不能独立活动的困境相比,用的优点胜于不足,因此应用时应据情况和经验选择。双侧截肢的年青人,此时需提供一对四足手杖,年青的脑瘫或脊柱裂患者亦需要。 3)肘拐:这种辅助器常成对使用,有可包绕前臂的前臂套I,这样在应用时就可以支持和加强腕。肘拐的测量:方法与测可调节手杖者相同。前臂套不要太紧以免使拐难于移动;也不要太松,以免失去支托力。套应保持在肘与腕距离的中点稍上方,因太

12、低时支撑力不足;若太高会妨碍肘的活动和碰擦尺神经而引起碰伤,以后会引起环指和小指的感觉丧失或刺痛。注意点:与手杖相似。但因此拐使用时较笨拙,患者需要练习穿、脱和用它走路,重要的是患者整个上肢应有良好的力量,以便用此拐时可支持更多的体重。可能用肘拐的情况:此拐向下肢提供了大量的支持,因此当患者力量和平衡严重受累时可以应用。具体情况有以下几方面。下肢双侧无力或不协调:如脊髓损伤后或在某些脊柱裂病例中;单侧下肢无力且不允许该侧受伤肢体负重时:如踝骨折或半月板切除的早期;累及全身的双侧严重无力或不协调,或双上肢无使用手杖的足够力量的情况:如进行性肌营养不良或颅外伤后。4)前臂或托槽拐:使用时患者从图左

13、方将手在托槽上方穿过,握住把手(V),前臂即水平地支托在托槽上,此时的承重点即由腕及手改为前臂,其情况如图。前臂拐的测量:让患者站直,肩、臂松弛,目视正前方,体重平均地分配到两足上,测量自地板到鹰嘴突的距离。若在卧位测定,则测鹰嘴到踵底的距离再加25m,两种测法得出的长度均相应于从托槽垫的表面到套头的距离.调节手柄时要使托槽前沿到手柄之间有足够的距离,以免压住腕,特别是尺骨茎突;同时要注意托槽也不能太向后,以免压住尺神经.注意点:拐不能放于离身体前方太远处,否则会引起直立位的不平衡。重要的是当尝试在无监护下行走之前要确认患者已有充分的平衡和协调,因为拐是系紧于前臂上的,有危险时不能迅速抛弃,会

14、妨碍手的防护性伸出。可能应用前臂拐的情况:常用于下肢单侧或双侧无力而上肢的腕、手又不能负重的病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上、下肢均有损伤等。5)腋拐:是一种人们熟悉的拐,但腋垫的作用常被误解。负重点仍是扶在把手上的腕和手,腋垫抵住胸壁不是为了负重而是为了帮助稳定肩部.腋拐的测量:把手的测量与手杖相同,腋垫顶部与腋窝的距离应有5cm或三横指,太高时有压及臂丛的危险;若腋垫太低则不能抵住侧胸壁,不仅失去稳定肩的作用,而且使走路时姿势不良。注意点:重要的是要使患者认识到是通过把手负重而不是靠腋垫,否则有伤及臂丛的危险,腋垫应抵在侧胸壁上,通过加强肩和上肢得到更多的支持,正常拐与躯干侧面应成15度的角度。

15、可能用腋拐的情况:单侧下肢无力而不能部分或完全负重的情况,如胫腓骨骨折,或骨折后因骨不连而植骨后;下肢双侧功能不全、不能用左、右腿交替地迈步的情况,如双髋用石膏固定或用其他方法制动时。 )轻型助行架:是助行架的最简单的型式,又称讲坛架。有用绞链连结的,因而可以左或右侧先向前移动,然后右或左侧再前移的交互式助行架.轻型助行架的测量:与测量手杖高度的方法相同。注意点:重要的是确保患者迈步腿不要迈得太靠近助行架,否则有向后倾跌的危险。当患者总是不能注意这一点时,可在助行架两条后腿上与患者膝同高处系上一条有颜色的带子或橡皮条(不要系得更低,否则会绊倒视力不好或迈步高的人)以防上之。同样,步行时,不要把架放得离患者前方太远,否则会扰乱平衡,而且架的四足不能牢固地放在地板上负重,架子易于倾倒。可能应用轻型助行架的情况:这是一种很普及的辅助器,可用于下肢单侧无力或截肢,广泛地软弱和虚弱需要比上述各种辅助器更大的支持时,如老年性骨关节炎或股骨骨折;全身或双下肢软弱或不协调,需要坚实地、能自己立在地上的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