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技能复习资料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5483509 上传时间:2022-09-29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技能复习资料全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生物技能复习资料全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生物技能复习资料全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生物技能复习资料全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生物技能复习资料全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物技能复习资料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技能复习资料全(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绪论一、概念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的科学,也称生命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本质、探讨生物发生和开展规律的一门科学。生物技术是以生命科学为根底,利用生物体系和工程学原理生产生物制品和创造新物种的技术。主要包含:基因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发酵工程四个领域。二、开展史三、应用生物的根本特征生命物质是由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等物质以特定的方式构成的,所有的生命从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如细菌到复杂的人都有以下根本特征第一,生物体具有严整的结构。除病毒等少数生物以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根本单位,也是遗传和发育的根本单位。第二,生物体都有新陈代谢作用。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物质和能

2、量的交换,以与生物体内物质和能量代谢的转变过程叫做新陈代谢。在新陈代谢过程中生物体把从外界环境中摄取的营养物质,转变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储存能量,这叫同化作用;生物体把组成自身的物质加以分解,释放出其中的能量,并把分解的终产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排出体外,这叫异化作用。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是新陈代谢的两个方面。同化作用为异化作用提供物质根底,异化作用为同化作用提供能量来源。新陈代谢是生命最根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最根本的区别。第三,生物体都有生长和发育现象。生物体在进展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当同化作用超过异化作用时,生物体由小长大的过程,称为生长。在生长的根底上,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经 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形

3、成一个成熟个体的过程,称为发育。第四,生物体都有应激性。生物体对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产生相应反响的特性,称为应激性。第五,生物体都能生殖。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能以一定的方式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子代个体,这个过程叫生殖。生物通过生殖使物种得以延续。第六,生物体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子代与亲代之间性状特征相似,称为遗传。遗传使物种能保持相对稳定。子代与亲代之间、子代各个体之间的差异,称为变异。变异增加了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和物种的多样性,为生物进化提供了选择的材料。第七,生物能进化。生物通常以群体方式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生物和生物之间、生物和环境之间形成一定的联系,这种联系使生物种群不断变化和开展。生

4、物种群的变化开展,叫做进化。现存的生物在进化过程中,生物种群适应着生存环境,同时又在改变着其生存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形成统一协调关系。细胞第一节 概述细胞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动的根本单位。细胞各都分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细胞学是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研究对象是细胞。根据生物有无细胞结构分为:前细胞生物和细胞生物。细胞生物根据细胞的复杂程度分原核细胞生物和真核细胞。多细胞生物是从前细胞生物原核细胞生物真核细胞生物低等的多细胞生物高等植物、动物一、 前细胞生物构造简单仅由蛋白外壳和壳内核酸构成。病毒分DNA病毒和RNA病毒两大类;二、 原核细胞

5、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没有膜包围的细胞核。原核组胞直径为1-10m,由细胞层、细胞质、核糖体、拟核组成,拟核由一环状DNA分 构成,无核膜。 细胞膜三、 真核细胞 细胞质 细胞核真核细胞结构比拟复杂,除细胞膜外还有多种膜结构的细胞器(如线粒体、内质网、质体等)和非膜结构的细胞器(核糖体、微管、微丝);有具核膜的真正细胞核,细胞核由核膜、核仁、染色质和核基质四局部组成。其中植物细胞有细胞壁。真核细胞分为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第二节细胞膜一、细胞膜的概念.细胞膜是细胞质和外界相隔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细胞膜的三层结构作为一个单位,称单位膜。细胞的所有膜统称为生物膜。二、细胞膜的分子结构1、化学成份:

6、类脂50% 蛋白质40% 糖类210%2、分子结构“液态镶嵌模型认为:1是液态可活动的类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根本骨架。2)类脂分子排列整齐,亲水的头端分别朝向内外外表,疏水的尾部朝向膜的中央。3)蛋白质分子以球状形式镶嵌在类脂双分子层中(镶嵌蛋白质)或附着其外表(称附着蛋白质)。 细胞膜与外界物质交换三、细胞膜的功能: 细胞膜抗原 细胞膜受体 一细胞膜与内外的物质交换 细胞膜是一种半透膜。1、简单扩散物质分子从高浓度一侧向低浓度一侧扩散的方式,称为简单扩散。如:CO2 、O2特点:1物质的通透性;2细胞的内外浓度差顺浓度梯度;从高低 3不需要消耗代谢能。 2、溶液牵引物质依靠溶剂(如类脂)

7、的帮助而运动,称溶液牵引。如:磺胺嘧啶特点:1)脂溶性物质;2)细胞的内外浓度差(顺浓度梯度);从高到低3)不需要消耗代谢能。3、帮助扩散一些水溶性物质在细胞膜上的载体物质帮助下,由高浓度一侧低经过细胞膜向低浓度一侧移动,不需要消耗代谢能的方式,称帮助扩散。如:葡萄糖、氨基酸特点:1)水溶性物质)2)需载体物质帮助3细胞物质的内外浓度差(顺浓度梯度)4)不需要消耗代谢能4、主动运输物质分子通过细胞膜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逆浓度梯度),需细胞中的ATP提供能量的物质运输方式,称主动运输。如:Na-K泵特点:1)需载体物质帮助;2)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移动(逆浓度梯度)低高3)需要消耗

8、代谢能。5、入胞作用和出胞作用入胞作用指细胞将大分子物质和团块以吞噬和胞饮的形式吞入细胞。细胞将固体物质吞入,称为吞噬。细胞将液体物质吞入,称为胞饮。出胞作用指物质由细胞排出的过程。特点:1)细胞膜的帮助2)需要消耗代谢能(二)细胞膜抗原(三)细胞膜受体第三节细胞质细胞质是指细胞膜以内核膜以外的原生质局部。包含:细胞基质和各种细胞器。细胞器指具有一定化学组成和形态并表现某些特殊功能的结构。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溶酶体、核糖体、过氧化酶体与中心粒)细胞基质是透明的胶状物质。一、 内质网1、结构特点:由单层膜围成的管状、泡状和扁平囊状结构,在细胞基质内形成的立体网络结构分两类:(粗)糙面内

9、质网管腔膜的外外表有核糖体附着。合成并运输蛋白质。光面内质网管腔膜的外外表无核糖体附着。脂类物质的合成、糖原和其它糖类的代谢有关。2、功能:1)对细胞质起着支持和分隔作用。2)物质交换3)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4)与脂类、脂蛋白、糖原、激素的合成和分泌有关。除原核细胞和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外,所有动植物细胞都有内质网。二、线粒体线粒体是胞质中一种体积较大的细胞器。1、结构:光镜下:线粒体一般呈线状、粒状或杆状。电镜下: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包围而成的囊状结构 。2、功能1)线粒体是细胞进展有氧呼吸和供能的场所。2)线粒体是细胞的供能中心,有“动力工厂之称。三、高尔基复合体位于细胞核附近的细胞质中。电

10、镜下:是由膜形成的小管、小泡、扁平囊和大泡(浓缩泡)组成的。主要功能:1内质网合成并转运来的分泌蛋白质和脂类进展加工、浓缩后,运输出胞。2)能合成和运输多糖、糖脂和糖蛋白,故有人把高尔基复合体比喻为工厂的“加工、包装车间。3)在细胞分裂时,对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形成起一定的作用。四、溶酶体.1、结构:光镜下为颗粒状小体。电镜下一般为球状,由单位膜包围着。内含40多种酸性水解酶,能分解蛋白质、脂类、糖类、核酸等大分子物质。2、功能:在细胞内具有消化、防御和保护作用,可视为细胞内的消化装置。根据溶酶体不同的消化作用分为:(一)溶酶体的异溶作用溶酶体对进入细胞内的吞噬小泡或吞饮小泡进展消化和分解,称

11、为溶酶体的异溶作用。(二)溶酶体的自体吞噬溶酶体对细胞内的物质或一局部结构进展消化和分解的作用,称为溶酶体的自体噬。(三)溶酶体的自溶作用细胞内溶酶体膜破裂,使整个细胞或组织被释放出来的酶消化分解的过程称溶酶体的自溶作用。五、核糖体核糖体为非膜相结构,是由核糖体核糖核酸(rRNA)和蛋白质所构成的椭圆小体。由大亚基、小亚基两个亚单位构成。核糖体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基地。固着在糙面内质网膜上的核糖体称为附着核糖体。游离于细胞质中的核糖体称游离核糖体。六、中心粒中心粒是成对出现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包括中心粒与中心球。功能:中心粒与细胞的分裂和运动有关。细胞有丝分裂时,中心粒移向细胞

12、两极,与纺锺体的形成和染色体的行动方向有关。中心粒还能形成鞭毛和纤毛,与细胞运动相关联。七、过氧化物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又称微体,它是由一层单位膜围成的圆形或卵圆形小体。内含多种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氧化酶能催化一些物质形成H2O,对细胞有保护作用。八、细胞基质是细胞的内环境;也是某些物质代谢的场所。第四节细胞核细胞核的出现是细胞进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细胞核的主要功能是贮存和复制遗传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控制着细胞的代谢、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化等活动,细胞在两次分裂之间的时期称为间期,存在于间期的细胞核叫做间期核。一、核膜:又称核被膜,是围绕在核外表的膜。主要作用:对核物质起保护作用,也控制细胞核内外物质

13、的交换。二、核仁:细胞分裂时,核仁消失,分裂完成后,子细胞中分别产生新的核仁。在电镜下看到核仁由颗粒成分、纤维状成分、无定形基质、核仁染色质和核仁液泡组成。核仁的功能是合成rRNA和组装核糖体的亚单位。核仁的大小与该细胞合成蛋白质能力有明显的关系核基质:核基质呈纤维状的网,分布于细胞核中,网孔中充满液体,网的成分是蛋白质。三、染色质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的两种表现。其成分主要是DNA、组蛋白以与非组蛋白。异染色质-螺旋严密的局部,染色较深,功能不活跃,处于抑制状态;常染色质-螺旋疏松的局部,染色较浅,是功能活跃区,能进展RNA的转录和DN的复制。染色体的数目和形态有种的特异性。

14、四、核基质是核内透明的液态胶状物质,又称核液。第五节细胞增殖与配子发生细胞增殖是生物的根本特征之一。一、细胞增殖的方式:1、原核细胞的裂殖2、无丝分裂3、有丝分裂这是真核细胞增殖的根本方式。在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的变化,分裂结果是将母细胞的物质平均分配给两个子细胞也出现由微管组成的纺锤丝,故称为有丝分裂。4、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是进展有性生殖的生物体形成性细胞的分裂方式。最根本的特征是染色体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结果所生成的性细胞中染色体数只有原来的一半。故称为减数分裂)二、细胞增殖周期细胞完毕一次有丝分裂后到下一次有丝分裂完毕所经历的过程称为细胞增殖周期,简称细胞周期。(一)分裂间期在

15、这一时期内遗传物质进展了复制,DNA的含量倍增,为分裂期作充分的物质准备。1、G1期(DNA合成前期)细胞内物质代谢活跃。为DNA的复制作准备。细胞较快地生长2、S期DNA合成期) 此期的特点是DNA的复制3、G2期(DNA合成后期)特点是DNA的合成终止。为细胞分裂期作准备。细胞分裂间期为形成染色体、进展细胞分裂打下了物质根底(二)分裂期(M期)1、前期中心体内两个中心粒复制成两对,两个星体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纺锤体。细胞核膨大,染色质螺旋化浓缩变短变粗,形成染色体,核仁、核膜也逐渐溶解消失。2、中期每条染色体纵裂成两条染色单体,在纺锤丝的作用下,染色体逐渐移向细胞中央,排列在赤道面上。3、后期染色体上的着丝粒纵裂,一分为二,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分别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