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478898 上传时间:2023-08-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一布雷顿森林体系(BrettonWoodssystem)布雷顿森林体系是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起来的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以前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20年中,国际货币体系分裂成几个相互竞争的货币集团,各国货币竞相贬值,动荡不定,因为每一经济集团都想以牺牲他人利益为代价,解决自身的国际收支和就业问题、呈现出种无政府状态。30年代世界经济危机和二次大战后,各国的经济政治实力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登上了资本主义世界盟主地位,美元的国际地位因其国际黄金储备的巨大实力而空前稳固。这就使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支柱的有利于美国对外经济扩张的国际货币体系

2、成为可能。在这一背景下,参加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国中的22国代表在布雷顿森林协定上签字,正式成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这也就是人们习惯称为的布雷顿森林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协定的主要内容:(1) 建立一个永久性的国际金融机构,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旨在促进国际货币合作。(2) 实行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汇兑本位制。协定规定了双挂钩原则:美元按照每盎司黄金35美元的官价与黄金挂钩,美国承担按官价用黄金兑换其他国家政府持有的美元的义务;其他国家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在国际收支出现根本性失衡时,经IMF批准可以调整汇率。(3) IMF向国际收支逆差国提供短期资金融通,帮助其调整国际收支失衡

3、。(4) 取消外汇管制。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第八条规定,成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国际经济交易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实行自由的多边结算制度。(5) 规定货币稀缺条款。IMF有权宣布国际收支持续顺差国的货币为稀缺货币,其他国家有权对稀缺货币采取临时性的兑换限制,或限制该国商品和劳务的进口。牙买加体系(Jamaicasystem)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金融秩序又复动荡,国际社会及各方人士也纷纷探析能否建立一种新的国际金融体系,提出了许多改革主张,如恢复金本位,恢复美元本位制,实行综合货币本位制及设立最适货币区等,但均未能取得实质性进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于1972年7月成立一个专门委

4、员会,具体研究国际货币制度的改革问题,由11个主要工业国家和9个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委员会于1974的6月提出一份“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纲要”,对黄金、汇率、储备资产、国际收地支调节等问题提出了一些原则性的建议,为以后的货币改革奠定了基础。直至1976年1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理事会“国际货币制度临时委员会”在牙买加首都金斯敦举行会议,讨论国际货币基金协定的条款,经过激烈的争论,签定达成了“牙买加协议”,同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理事会通过了IMF协定第二修正案,从而形成了新的国际货币体系。牙买加协定的主要内容:(1) 浮动汇率合法化。允许成员国自由选择汇率制度,但成员国的汇率政策要接受I

5、MF的指导和监督。(2) 以管理浮动为主的多种汇率安排并存的汇率制度体系。(3) 推行黄金非货币化,作出了逐步使黄金退出国际贷币的决定。国际收支的调节。在牙买加体系下,经常账户失衡主要通过汇率机制、利率机制、国际金融市场融通和IMF调节等方式进行。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与牙买加体系的对比1、储备货币多元化。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国际储备结构单一、美元地位十分突出的情形相比,在牙买加体系下,国际储备呈现多元化局面,美元虽然仍是主导的国际货币,但美元地位明显削弱了,由美元垄断外汇储备的情形不复存在。西德马克(现德国马克)、日元随两国经济的恢复发展脱颖而出,成为重要的国际储备货币。目前,国际储备货币已日趋多元

6、化,ECU也被欧元所取代,欧元很可能成为与美元相抗衡的新的国际储备货币。2、汇率安排多样化。在牙买加体系下,浮动汇率制与固定汇率制并存。一般而言,发达工业国家多数采取单独浮动或联合浮动,但有的也采取钉住自选的货币篮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多数是钉住某种国际货币或货币篮子,单独浮动的很少。不同汇率制度各有优劣,浮动汇率制度可以为国内经济政策提供更大的活动空间与独立性,而固定汇率制则减少了本国企业可能面临的汇率风险,方便生产与核算。各国可根据自身的经济实力、开放程度、经济结构等一系列相关因素去权衡得失利弊。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主要包括:(1) 运用国内经济政策。国际收支作为一国宏观经济的有机组

7、成部分,必然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一国往往运用国内经济政策,改变国内的需求与供给,从而消除国际收支不平衡。比如在资本项目逆差的情况下,可提高利率,减少货币发行,以此吸引外资流入,弥补缺口。(2) 运用汇率政策。在浮动汇率制或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下,汇率是调节国际收支的一个重要工具,其原理是:经常项目赤字本币趋于下跌本币下跌、外贸竞争力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经济项目赤字减少或消失。相反,在经常项目顺差时,本币币值上升会削弱进出口商品的竞争力,从而减少经常项目的顺差。(3) 国际融资。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这一功能主要由IMF完成。在牙买加体系下,IMF的贷款能力有所提高,更重要的是,伴随石油危机的爆发和欧洲货币市场的迅猛发展,各国逐渐转向欧洲货币市场,利用该市场比较优惠的贷款条件融通资金,调节国际收支中的顺逆差。(4) 加强国际协调。这主要体现在:以IMF为桥梁,各国政府通过磋商,就国际金融问题达成共识与谅解,共同维护国际金融形势的稳定与繁荣。新兴的七国首脑会议的作用。西方七国通过多次会议,达成共识,多次合力干预国际金融市场,主观上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但客观上也促进了国际金融与经济的稳定与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