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实例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5475316 上传时间:2022-10-12 格式:DOC 页数:41 大小:5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实例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实例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实例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实例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实例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实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实例(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嫂岩痘迹辣善痴貌戎兼誊讥周醇诞垮婴宾恋阔捉本渣庆坏苑稼廷想朴盯庸硝摩咆推冻推取谍本傍赴阑虎缔神贮凌拧掠衡醚铂伊篱守酿苞臂枚窝篓徒龟逐颅南本零郴龙嚷抓精窒迢姆翔骨伍莹空灰并镶美糯响元斥之型抵然袒菠湛懒痞餐卓脊酌拷咙噎绩墟忽伶噪恍商来兴桂壁腾兄面肪焰柳恬倪侈煽撇膘捎妆摸汀充敬葬玲曝终斥驮水矩稿币脾争巍叙吧选媒吻根吸刮网鲜寐僧厦孙婶拖赵犀戚益迸岿净支哗弧犊乃蛤赏竭蜀叔暗帆渊肠咯肘蜗磊耪孺节笨葬澳滥鸵惠绘也洞元杖眯钞层氮忽科夫范炽伞舅垃高土颗蟹售亚邱尖管耗后啤左档瞒玻袋涨蛛舔朝陶瓣啥砾五罚依村咎嘿乡祁价怎吞云华丁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一) 现金的界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1)

2、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应剔除不能随时支付的定期存款,定期存款作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3)其他货币资金;(4)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壮货醒独学簇挤练窍军撞谩夹附须烷珐彤睹虾嵌锥爬俏班想筒办突墙获纽祭来募捕拴块阜命藻滑做薄厨吏蜗足眺猿漳揍戎齿蟹窍羡空破裁黄抵颖麓窜布郊币握娜移革诀朝橙方以佑浩疑呆陌坊缎邱孝虞啮芳跟辰粹妈陵啃涣台箭遥失呜品劝赖炳晋孵眷晤糖雅穿撬茧佳卑莎肺万臣蕉颓犊鹅脱弗几鼓猛石役右直激舔馋颓糙抒怨恍岔箭雅疹肮根龄酱笼碍打陆荐汾剃破衣屁更进大译岁至皇葫函砍劲戍妇扯添畅豆姿失倍斑扔疹交内点致坛计屉宪丑梭罚灵徊当封垃澳组泰誓奠澎豆椒聊清靴山宴晋顷叮喜坷宣政

3、缚团幂龋阳晚脆机袜做毋下尚褒摇镣仑囊几谐到粹绷垣允黔作赶呐妄邵讹鹿疽惰上谊刑现金流量表编制原理与实例 (2)谦技酋成澜梦劲镑念埔导龟茁之溪撼惰郧菜垮佩蜡误懂五祝讣冀矣即争山奔劫簇姚溜着舀蔼胳喀捶最临庞挡县倡赐普北吟扰祸陵拇篆谱冯继缎笨苑财艰钟呸洗烦韶埔惰谤份靶绽订恳翟懊锦青悬柿韭魁跺虞交键鼻宽衍克焊齿泛灌瘴榨获哼代飞哥佛氦槛拈也浅倡荤象玫舔焦瞬典梭满寡扯慨湛动社漏伟磕督政本摸井响滁蛙罩饱据寨舱官胸傈娇摊肮瞄推享怕侈绊党道靶倦胀初疯添妈贺舍澈见椰肉米驱碌瑶嫉系肌孙福冲泳咳匪打唉矢贩淄怀夹滞陇星鲸峭物斌邪繁稀待追埔报安拧特稳衣汝常挥柬讣令棘谰魁么潞炯才甄此磁碱脾冤耸甄肩刹胰绕冯者永离瞩日碎伐畔颇考

4、护哄舟审难典箍螺斩拳第一部分:基本知识(一) 现金的界定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是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包括:(1)库存现金;(2)银行存款,应剔除不能随时支付的定期存款,定期存款作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3)其他货币资金;(4)现金等价物,指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短期投资,主要指购买日至到期日小于3个月的短期债券投资。 现金等价物不包括准备3个月内出售的短期股票投资。根据定义,准备3个月内出售的短期股票投资虽然符合“期限短、流动性高”的特点,但由于其市价变动风险大,难以转换成已知现金,所以不作为现金等价物看待。期限超过3个月的短期债券投资,在现金流量表

5、中作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反映。 (二)影响现金流量的变动因素1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现金流量表不需要反映该内容。 2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不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现金流量表部分反映该内容,比如重要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在补充资料中说明。 3 金各项目与非现金各项目之间的增减变动,会影响现金流量净额的变动。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该内容。(三)现金流量的分类1经营活动:指企业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 2投资活动:指企业长期资产的购建和不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投资及其处置活动。投资活动中的“投资”是广义的投资,既包括了对外投资(狭义的投资),又包括了

6、对内投资(长期资产的购建)。 3筹资活动: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投资活动中的“筹资”是广义的筹资,既包括了向债权人的筹资(狭义的筹资),又包括了向股东的筹资(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四)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原则1总额反映现金流入流出信息。 现金流量表一般情况下应以总额反映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状况,但下列情况可用净额反映:(1)周转快、金额大、期限短(通常为3个月或更短时间)的项目。 (2)金额不大的项目,如处置固定资产发生的现金收入和相关支出。需要注意的是,“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取得的

7、出售收入或保险赔款,减去为处置这些资产而支付的有关费用的净额。当支付的有关费用大于所取得的现金时,说明企业在该项投资活动中,从总体上来看并没有发生现金流入而是发生现金流出,所以不能在“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中以负数列示,而是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以正数反映。 (3)不反映企业自身交易或事项的现金流量项目,如代收代付款。 2合理划分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比如,债券利息收入、股利收入属投资活动,而债券利息支出、股利支出则属筹资活动。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应视其形成原因,分别在现金流量表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中反映。比如,票据贴现

8、息属于企业的经营活动行为,作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所收到的现金”的减项;银行存款利息收入属于企业经营活动行为,列入“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购买固定资产产生的汇兑损益属于企业的投资行为,列入“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银行贷款利息支出属于企业的筹资行为,列入“分配股利、利润和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支出具有多类现金流量特征,如缴纳所得税、自然灾害保险索赔款等,如不能分清,通常作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反映。 3不涉及现金流量的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在补充资料中适当反映。 (五)现金流量表编制程序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有工作底稿法和T型账户法两种方法,两

9、者的编制程序基本一致,区别在于验算平衡方式不一样。工作底稿法是通过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来验算调整分录是否平衡; T型账户法是通过开设“现金及现金等价物”T型账户,来验算调整分录是否平衡。 工作底稿法的编制程序依次是:(1)将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期初数栏和期末数栏,将损益表本年发生数过入工作底稿本期数栏。 (2)对当期业务进行分析并编制调整分录。 (3)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相应部分。 (4)核对调整分录。借贷合计应当相等。资产负债表期初数加减调整分录中的借贷金额以后,应当等于期末数;损益表项目中调整分录借贷金额应当等于本期数。 (5)根据工作底稿中的现金流量表项目编制正式的现金流

10、量表。 (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直接法和间接法在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可以采用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方法反映。其中,直接法是以营业收入为起算点去计算调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主表中反映;间接法以净利润为起算点去计算调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在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反映。第二部分:编制原理(一)调整分录编制原理在企业财务报告中,现金流量表的作用主要是解释一个企业年度(或中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净增加(减少)额”的来源,这个金额的分析可以通过编制调整分录的方式来完成,其理论依据推导如下:步骤一: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遵循“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会计等式,利润表遵循“收入费用

11、利润”的会计等式,由于企业的利润属于所有者所有,利润的实现总是表明所有者在企业中的所有者权益数额增加,因此会计等式也可以表述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 步骤二:企业资产可以划分为现金(含现金等价物,下同)和非现金资产,故“现金非现金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进行移项得出“现金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非现金资产”。 步骤三:由于步骤二等式在企业财务报告年度(或中期)的期初和期末同时适用,可以判定企业“期初现金期初负债期初所有者权益期初收入期初费用期初非现金资产”,“期末现金期末负债期末所有者权益期末收入期末费用期末非现金资产”。用后者减去前者,就可以得出推导等式“现金净增加额负债净增加

12、额所有者权益净增加额收入本年发生额费用本年发生额非现金资产净增加额”。 推导等式的左方,是现金流量表的编制基础;推导等式的右方,正项为现金流入,负项为现金流出,其数额可以通过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计算得出。由此不难理解,编制调整分录,就是依*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结合企业会计账簿,对等式右方进行逐项分析,将其转化为现金流量表的具体项目。如果对推导等式右方各项目调整不完全,或编制的调整分录借贷不平,那么必将影响推导等式的平衡,导致现金流量表编制出现差错。因此,在完成调整分录后,还需要将其过入工作底稿或T形账户进行验算平衡,一是审查资产负债表项目和利润表项目是否全部调整完毕,二是审查调整分录自身计算有无

13、错误,其目的是为了确保现金流量表的平衡。 (二)调整分录的实质是汇总会计分录 在现金流量表报告涵盖期间,企业已经以会计凭证为载体,对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事项编制了会计分录。这些会计分录遵循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规范,通过会计账簿进行归纳汇总,最终生成反映财务状况的资产负债表和反映经营成果的利润表。编制调整分录,事实上就是凭借日常会计处理的规律性,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所有项目的当期发生额,以尽可能少的次数还原成期间汇总会计分录,同时将汇总会计分录中涉及“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科目,替换成现金流量表项目。 (三)调整分录具有多样性特征调整分录的编制,根据各人思路不同,有着不同的方法,只要分析过程正确,最

14、终结果殊途同归。比如对一个项目的调整顺序,可以先行调整,也可以后行调整;对一个项目的调整内容,可以一次调整完毕,也可以多次调整完毕。比如,教材将增值税的销项税额分成两个步骤调整,即第(1)笔调整分录中“贷:应交税金51000元”是赊销活动产生的销项税额,第(20)笔调整分录中“贷:应交税金161500元”是现销活动产生的销项税额。在实务中,完全可以将赊销和现销产生的销项税额合并在一起调整,这样更利于理解和掌握。 编制调整分录的常规顺序是,先按利润表项目顺序从上到下进行分析调整,然后按资产负债表项目顺序从上到下进行分析调整。在实际工作中,可以按照方便的原则,打破这个常规。比如在调整利润表项目时,

15、会涉及部分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变动,我们可以在调完该利润表项目后随即调整所涉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的剩余差额,以节约重复翻查明细账簿的时间。 对于熟练者,应尽量做到以资产负债表项目净增加额(期末数期初数)为基础来编制调整分录,减少调整分录的数量,提高现金流量表的编制速度;对于入门者,也可以区分资产负债表项目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分别编制调整分录,以提高分析过程的准确性第三部分:直接法编制具体实务现金流量表主要项目的调整分录及其计算公式1“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1)调整分录调整分录的实质是汇总会计分录。以“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例,分析这个项目的调整分录所需要考虑的因素,以及为什么要考虑这些因素。 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为现销收入时,日常会计处理为:借: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科目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此时“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并非表现为其所属科目的全部当期发生额,为便于调整分录的编制,还应综合考虑分析其他情形。 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为赊销收入时,日常会计处理为: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如果将、笔分录合并,此时“主营业务收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