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成教育课题立项评审书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5475262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1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成教育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养成教育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养成教育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养成教育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养成教育课题立项评审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成教育课题立项评审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成教育课题立项评审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申请评审书课题名称 农村中学养成教育有效载体与工作抓手的研究课题类别 重点课题 课题主持人 席高周 主持人单位 灵宝市西闫乡第一初级中学 填表日期 2015年4月7日 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2015年3月印制填 表 说 明一、请使用计算机如实准确填写各项内容,封面左上方“编号”栏不填。用A4纸双面印制、左侧装订。二、“课题类别”选择填写 “重点课题”、“一般课题”其中一种。三、每项课题主持人仅限1名,主要参加者(不包括主持人)最多不得超过5人。四、河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联系方式:联系电话:0电子信箱:地 址:郑州市纬五路12号供销大厦(纬

2、五路与政七街交叉口)816室邮政编码:450003一、数据表课题名称农村中学养成教育有效载体与工作抓手的研究关 键 词养成 载体主持人姓名席高周性 别男民 族汉族出生日期 1975.7政职务校长专业技术职称中学高级研究专长养成教育最后学历本科最后学位工作单位灵宝市西闫乡第一初级中学电子信箱通讯地址河南省灵宝市西闫乡西闫一中邮政编码472542联系电话(办公电话) (手机)主要参加者姓 名出生年月专业技术职称研究专长学历学位工 作 单 位王权波1981.5中学一级养成教育本科灵宝西闫一中张欠茹1975.10中学一级国学本科灵宝西闫一中雷伟芳1981.12中学二级课堂教学本科灵宝西闫一中李淑娟19

3、83.2中学二级班级管理本科灵宝西闫一中杨永飞1983.8中学二级班级管理本科灵宝西闫一中预计完成时 间2017.3二、主持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取得的与本课题有关的研究成果成 果 名 称著作者成果形式发表刊物或出版单位发表出版时间三、主持人和课题组主要成员近三年主持的与本课题有关的课题主持人课 题 名 称课题类别批准时间批准单位完成情况 (研究课题如已结题,请提供课题结题相关证书、证明复印件)四、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一

4、、本课题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1、核心概念的界定养成教育“养成教育”简单的说,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是教育者通过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训练活动使受教育者的言行规范化、标准化、符合现代文明社会的生活准则的教育过程。养成教育是以人的身体素质养成、思想品德养成、行为习惯养成和生活能力养成等为基本内容的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是关怀一生的教育,是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础性层面。2、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述评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古国,我国的养成教育可谓源远流长,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提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对后世养成教育产生了长远

5、的影响。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十分注重习惯的培养,他认为,教育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培养青少年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他们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习惯的培养虽然不是一个新问题,但新世纪我们必须加以重视。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方面信息多渠道、多极化的日夜变化,面对新的形式,学生的养成教育出现了新问题:多数家庭比较富裕,“诋犊之情”造成这些孩子生在福中不知福,随便花钱吃零食,挑吃挑穿闹父母,偷懒怕累不俭朴;许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为保证学生学习,不让孩子做任何家务,养成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怕苦怕累的不良习惯;父母打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缺失,加之广告、网吧不良影响,导致

6、学生的行为习惯问题越来越多。3、选题意义及研究价值中学时期是青少年生理、心理急剧发育、变化的重要时期,正是增长知识,接受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想品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对学生进行以文明礼仪、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诚实守信、强身健体、勤俭节约、讲究卫生、学会审美、热爱劳动、安全自护为主要内容的养成教育。基于这一点,我校选定并启动农村中学生养成教育有效载体与有效抓手的研究这一项目,将着眼于学生的日常行为,着重进行学生在学习、生活和做人等方面的良好习惯的研究与实践,以及不良习惯的矫治。因而学生良好习惯之养成教育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开展这项研究,旨在以学

7、生为主体,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的主体实践,依靠学生自身的警觉和强制,启发他们的自觉性、主动性来实现养成教育的目标。以使他们从小养成良好的行惯和道德品质,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使他们终身受益,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为他们人生发展储备一笔可贵的财富。二、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一)研究目标:1、总体目标:通过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与教育,及时矫正学生在校园内所出现的各种不良行为,使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养成,为学生的成才奠定坚实基础。2、具体目标:(1)、通过研究,探讨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对于校风、班风及学风所产生的促进作用及所造成的积极影响。(2)、通过研究,探讨良

8、好行为习惯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具体方案、操作模式、及相对应的办法策略。(二)研究内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主要从学生在校的每天生活、学习等各方面入手,具体涵盖有文明礼仪、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诚实守信、强身健体、勤俭节约、讲究卫生、学会审美、热爱劳动、安全自护等十余种习惯,以学生自查自纠为主,以教师指导、班级配合年级、政教处检查为手段,主要包括对养成教育校本教材的学习、班会、建立学生养成教育档案、评选好习惯之星、创建文明行为习惯达标班级与示范班级、朗诵比赛、开展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等内容。具体内容如下:(1)、通过每周的班会开展,教育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在本周应当做好哪些相关内容。(2)、建立习惯养

9、成教育档案,通过自查自纠,明确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及时改正。(3)、结合节假日开展相应社会实践活动,如学雷锋、帮助孤寡老人、清明节扫墓等。(4)、评选班级、年级、校级好习惯之星,树立好习惯典型。(5)、配发养成教育系列校本教材,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道德观。(6)、结合学校政教处安排,在每期评选养成教育达标班与示范班。(三)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1、研究假设:(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及时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逐渐摒弃恶习,让学生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2)、通过本课题的研究,能使学生通过以习惯来促学习,使整个学校最终朝育人的方面更加得以进步,各方面都得到提升。(3)、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校

10、的全体学生素质进一步提升,整个校园的文明之风悄然盛起。2.拟创新点:针对于目前农村中小学的学生现状,外出打工父母较多,留守子女教育现状不容忽视,还有就是家庭教育现状令人担忧。尤其是近几年,学生的综合素质有所下降,对于学习的态度、明辨是非的能力,个人的价值观、道德观方面出现的偏差,甚至缺失。结合这一问题,我校拟在以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突破口,让学生明辨是非、懂得好坏,通过平时的点滴积累,改掉坏习惯,养成好习惯,从思想上真正认识自己,重新塑造自己,从而促进学习成绩的提升,最终为自己今后走向社会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三、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1、课题研究的思路: 本课题将

11、采用实践分析总结重构实践这一研究思路,在教学实践中边思考、边分析、边总结、边调整,把“文明礼仪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这一教育观念渗透在教育教学中,提升教师德育工作水平,充分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使农村中学生通过真实的感受形成正确的道德判断,通过深刻的理解掌握道德规范,并在实践中培养道德能力,最后形成并表现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及时地根据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动向对方案进行调整、充实。学校形成由校长负总责,政教处具体负责实施,班主任及任课老师积极配合的运行机制,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发展! 2、课题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研究对象为全体学生。 (2)研究方法结合我校学生的实

12、际情况研究本课题,具体的操作措施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于个案调查法、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等。a、行动研究法:“实践反思”式行动研究法。研究过程中,边实践、边反思,不断修正研究方案,改进研究方法,提高研究实效。我们将主要运用行动研究法寻找提高学生礼仪素养,促进学生现代文明意识的途径、方法、措施,边学习、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结合起来。 b、个案调查:通过收集相关典型个案,对本课题有关的相关人物进行访谈,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方法,归纳总结研究过程中的得失。这一研究方法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易形成有效经验。c、调查研究法:从课题立项之前到研究的各个

13、阶段,分别用问卷、访谈等形式进行不同内容的调查研究,提高研究的可行性。通过问卷的设计、发放、收集、整理、统计及分析实现本课题所要研究的内容。问卷设计主要有学生问卷调查、教师问卷调查、家长问卷调查。通过问卷调查了解目前农村中学生的文明礼仪行为现状及在研究的各研究阶段出现的交往行为变化情况,为了解各阶段研究,调整研究工作提供依据。 d、文献研究法:查阅文本资料及相关教育信息网,搜集资料,进行先期的文献研究,分析研究的时代背景,构建研究的理论框架,为课题实施奠定基础。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将加强研究者理论学习的组织和考核工作。e、经验总结法:由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科学经验总结,提高经验研究水平。3、课程的

14、实施策略、技术路线 (1)以校本课程为契机,开好养成教育课程 通过我校的校本教材,确定每周一中午上一节养成教育观摩课,下午每班上一节养成教育课。 (2)将养成教育渗透到各学科之中各科教学之中渗透养成教育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养成教育的引导与教育。,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同伴合作时须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3)在课外实践中检验教学效果 1、节假日教育:植树节、清明节,劳动节,感恩节等进行养成知识教育。 2、自主学习: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相关的文明礼仪,礼仪小知识、礼仪格言等内容,提高学生对中华传统礼仪的认识。 3、角色体验: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不同社会角色的富有特征的工作生活,感受不同角色的礼仪规范。 4、专题竞赛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实践,锻炼能力,实现知行统一。4、课题研究的实施步骤 2015月4月,完成课题研究方案设计,提交本校课题组,并安排课题组成员研讨,通过各子课设计方案,并准备实施开展。 2015年5月6月,对课题组老师进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