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468132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23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23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23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23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3年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劳动技能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与学生生活实际,当地生产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以实践为主的课程。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2023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优秀三篇的内容,供大家参考!篇一: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坐拥科技之力,不失劳动之心劳动是什么?在50000词现代汉语词典中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劳动是美德,劳动为人称赞;在列夫托尔斯泰心中,劳动是生活,劳动是幸福古今中外从古至今,劳动对于人类生活生产都至关重要。而作为一代青年的我们更应当肯劳动,爱劳动,敬劳动。劳动形美深处种菱浅种

2、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层次明晰的菱、稻、荷,明亮整洁的房屋,干净透明的玻璃窗是劳动美给我的直观感受。说到我国的传统年俗,打扫卫生定不可少。春节前夕,想必家家户户都会有大扫除的活动,为的是除旧迎新,为的是有一个向阳生长,朝气蓬勃的视觉体验和心里感受。一次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我和同学们也拿起了扫把、抹布和水桶清扫了我们学习的教室和通往教室的路。打扫完成后焕然一新的教室给了我新鲜洁净世间稀,隔尘劳是非的感觉,优质的环境不仅更加卫生,让学习都变得更加神圣了,简直让人惊觉劳动的造化之功。劳动心美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在大机器,大生产的现代生活中,耕种、织布似乎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诚然,社会不断进步

3、,科技强大的力量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自然的,我们便不用被劳动琐事日日烦扰,但当短视频博主李子柒插禾秧、耕田地、收稻谷、锯竹木、扛粮袋、制家具、缝刺绣、织衣裳,掌大勺的田园生活短视频收获了全世界的注目和点赞时,我们也由心感叹劳动之美永不过时,劳动过程所带给我们的满足是机器无法传递的,我们需要劳动。农活厨艺样样精通,重活累活丝毫不畏,这样的李子柒,成为中国农民丰收节大使名副其实。许多网友也在其视频弹幕中留言想要娶回家太美了,太棒了等来表示对她的喜爱、佩服。视频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李子柒与其婆婆脸上幸福的微笑,可见劳动带给她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满足,更是精神上的富足。这便是劳动幸福的内涵!劳动能美

4、一项调查显示美国小学生平均每天劳动时间有1。2个小时,而中国孩子平均每天只劳动12分钟!不得不说我们在劳动方面的缺失是十分严重的,这不仅是因为孩子的懒惰,还有家长对劳动之于孩子发展重要性的不肯定,显然更多家长会希望孩子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去。然而由此造成的高智低能、巨婴、啃老等问题近年来频频出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这似乎也显示出劳动是作为一种能力而不仅是一种活动存在的了。长期不进行劳动学习,或许会丧失生活的能力?俗话说要想抓住一个人的心,得先抓住她的胃,上得厅堂,下得厨房可见劳动能力强的人是会闪闪发光的。如今,我国对于传统美德的弘扬正在一步步加强,。而作为德智体美劳一员的劳也受到了极大的关注。

5、劳动教育的开展如火如荼,开设劳动教育课程、实行卫生包干方案、奖评文明寝室是大学针对大学生实行劳动教育的常规办法,如此种种,便将劳动带到学生们的生活中了,这样不仅让学生自己动手劳动了,更让大家从中慢慢感受劳动的快乐,体味劳动的魅力。人生在勤,不劳何获?在新的时代,踏上新的征程,让我们借劳动之笔,绘祖国蓝图!篇二: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近日,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3年版)(以下简称标准),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列入不同学段目标,受到社会关注。劳动作为一项基本的生存技能,成为独立课程体现了教育理念的进步。劳动技能伴随一生、一生受用。一段时间以来,科

6、技发展的进步,社会分工的精细,给人产生一种错觉,用钱可以买来代替家务的电器,能雇来专业的工人,一些家长逐渐忽略对孩子劳动技能的培养,只专注于知识学科学习,导致不少孩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掌握整理收纳、烹饪清洁等基本劳动技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真正独立的标准,是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独立生存的基础,也是有效提升个人自主能力、生活品质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劳动有助于孩子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标准中提到,让学生在劳动中遵守规矩、讲究方法不怕脏不怕累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理解劳动最光荣最伟大这些都是劳动对人健康成长的意义。劳动让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劳动是人实现高质量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

7、劳逸结合是提升工作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劳动除了解决人的基本生存需求以外,还能使处于高负荷状态的心神得到调节和放松。标准提出适当体验金工、木工、电子、陶艺、布艺等项目。劳动中往往融入了设计、审美、哲理等元素,让它们以更鲜活的形式得以呈现,往往能安抚心灵、陶冶情操、激发灵感,更多劳动项目的引入意在丰富学生的技能,挖掘学生的兴趣。劳动中充满着知识与智慧。没有搬过重物就难以思考省力的方法,未亲手制作过陶艺就难以理解艺术的价值,很多技术的难题源自于日常生活劳动,其解决也可能受益于劳动中蕴涵的知识。古今中外众多的发明创造中有很多是从日常劳动中得到启发、获得灵感的。这充分说明劳动中充满着知识,劳动技能充满着

8、智慧。将劳动作为独立课程,不仅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有效辅助其他学科的学习,更是为了将各门学科的学习转化为实操能力。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劳动即是方法也是载体。篇三:小学劳动教育课程心得体会劳动教育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耕读传家久,诗书继世长。中国历代礼仪制度、学校教育、家训家风、诗词歌赋中都有许多关于劳动的内容。新中国成立以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一直是我们党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劳动教育是直接通向生活世界、工作世界的教育,是促成教育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有机统一的重要结合点。从学生成长成才角度看,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劳动教育是生存生活教育。劳动是人类满足生活需要的第一

9、条件,人只有通过劳动才能获取吃穿用住等生活资料,才能生存发展下去,通过劳动教育可以让人习得满足生活生存的必备技能。二是劳动教育是实践能力教育。今天的大中小学生就是明天的亿万劳动者,最终他们要走向职场、服务社会。一般而言,实践能力越强,个人实现的价值就越大。新时代劳动教育更强调以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为基础,推动学生将课堂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劳动教育是职业启蒙教育。人是在初级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建立起对工作的职业认知。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通过参加各种形式的劳动接受职业启蒙,进而提升其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各种劳动技能,从而为将来走向职场、独立生活奠定坚实基础。四是劳动

10、教育是集体主义教育。与德智体美可以通过个人的持续努力就能够实现境界提升有所不同,劳动与集体存在一种天然的默契。在劳动世界中,每个人将成为社会分工体系中的一员,需要与他人在分工协作中完成相应的劳动任务,分享劳动成果。由此可见,劳动教育是培养团队精神的有效载体。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在德智体美劳五育中,劳动教育着重强调实的育人导向,处于基础性、全局性、渗透性地位,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促新的综合育人价值,对于实现五育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一是劳动教育有利于树崇劳之德。劳动教育以培养正确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旨在牢固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

11、劳动最美丽的观念,让学生切身体会劳动创造幸福生活的基本道理,做到知行合一。二是劳动教育有利于增成才之智。通过日常生活劳动、生产性劳动、服务性劳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生活热情,逐步习得丰富的劳动知识和技能,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培养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三是劳动教育有利于强健康之体。在符合青少年身心发育特点的劳动教育中,学生需要动手实践、出力流汗、接受锻炼,既有利于培育强筋健骨的体魄,也能促进手脑并用的协调。同时,还能切身体验劳动艰辛、与人协作的重要性,有助于锻造吃苦耐劳、刚毅坚韧的心理素质。四是劳动教育有利于育创造之美。马克思在阐述劳动的本质属性时使用了美的规律这个概念,指出人类

12、是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从主体感知的角度,学生在劳动体验、产品制作等实践中,可以感受人类遵循客观规律创造美的过程,提升对美好事物、美好生活的感知和思考,进而增强发现美、感受美的审美能力。五是劳动教育有利于促变革之新。劳动本身具有创造性,同时人类又在创造性劳动中推进生产力变革。新时代劳动教育需要以科技发展为基础、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打破惯性思维和既有知识结构的束缚,积极思考解决方案,进而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更好地适应人工智能时代新劳动形态的需要。新时代开展劳动教育,既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也是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的战略需要。我们应坚持顶层设计与因地制宜相结合,汇聚学校、家庭、社会多方合力,把握劳动教育目标和内涵,找准劳动教育与现有人才培养体系的结合点,实现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深度融合,积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全面发展、堪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