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实用局部解剖学重点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467767 上传时间:2023-12-12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1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非常实用局部解剖学重点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非常实用局部解剖学重点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非常实用局部解剖学重点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非常实用局部解剖学重点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非常实用局部解剖学重点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非常实用局部解剖学重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非常实用局部解剖学重点(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局部解剖学1局部解剖学第一周:上、下肢浅层构造第二周:股前侧区第三周:臀区、股后区、腘窝第四周:腋腔第五周:国庆第六周:臂前区、肘前区、前臂前区第七周:手第八周:颈前区第九周:颈前区、颈侧区、颈根部第十周:手、甲状腺的应用解剖理论大课第十一周:胸部第十二周:腹前外侧壁第十三周:腹股沟区第十四周:腹股沟区的应用解剖理论大课第十五周:上腹部第十六周:中下腹部第十七周:肝胃的应用解剖理论大课第十八周:中下腹部的应用解剖理论大课上、下肢浅层构造的小结1大隐静脉的起止,走行及外表投影、高位属支、穿通支、静脉瓣及伴行构造的位置。 大隐静脉(great saphenous):为人体最长、最粗的浅静脉,始于

2、足背静脉网侧端。走行及外表投影:关键在以下几点:A. 行经踝尖前方1.5cm;最重要,因位置固定、表浅,临床常用于静脉切开;B. 髌骨侧缘四横指;C. 耻骨结节下外3-4cm处,穿隐静脉裂孔注入股静脉。以上三点的连线即为大隐静脉的外表投影。高位属支:A 定义:汇入大隐静脉最后的分支,即隐股交界前5-7cm段。B 大隐静脉的五种高位属支是:腹壁浅静脉,旋髂浅静脉,阴部外静脉,股侧浅静脉,股外侧浅静脉。C 型式多变:包括数量多变,共5种属支,但并非5条每种属支可为1条,有时不止1条集合型式多变:尤其是前三条不仅可分别汇入,也可先以不同型式联合后再汇入;D 行向是识别的依据其中前三种有同名浅动脉伴行

3、源于股动脉。E 前三条浅静脉均有由股动脉发出的三条细小同名动脉伴行。不要求操作,因太细。可取该处皮瓣植。注意:上述高位属支之间有侧支吻合,故在下肢静脉曲作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时,必须分别结扎属支,以防术后复发。穿通支:沟通浅、深静脉的交通支。特点:A.穿深筋膜;B.规则地沿着肌间隔行走;C.多出现在膝关节上、下10cm及小腿中下1/3交界平面三处出现。穿通支出现的平面有两个在小腿,故穿通支病变时小腿浅静脉曲,蟠曲怒。静脉瓣:静脉瓣配布于浅静脉穿深筋膜之前以及穿通支汇入深静脉之前,远侧段较多。其中以穿筛筋膜之前以及大隐静脉末端注入股静脉处两对瓣膜最为重要。静脉瓣的作用:正常大隐静脉的静脉血应由下至上

4、,由浅至深的流向,而能保证血液不倒流的主要控制装置是静脉瓣,因此,这些瓣膜对促进浅静脉血回流至深静脉起重要作用。静脉曲:当股V近端的静脉瓣病变时,血液倒流大隐V曲,故首先结扎大隐V根部,同时结扎高位属支,一一结扎。穿通支瓣膜功能不全时也可导致V曲,临床上通过几个试验来鉴别。大隐V是一组很好的移植材料,身体*部位A病变时,可取一样直径的大隐V倒转吻合因V有V瓣以代替病变的A。伴行构造:行径中在小腿段有隐神经,膝段有膝降动脉隐支,股段有股侧皮神经与之伴行。2. 腹股沟浅淋巴结:位于腹股沟韧带下方、浅筋膜。纵群(下群):4-5个,沿大隐静脉上端纵行排列,引流足、小腿侧及大腿的浅淋巴。横斜群(上群):

5、5-7个,沿腹股沟韧带下方排列,引流腹前壁下部、臀部、会阴部睾丸除外及外生殖器的浅淋巴。3.有关临床应用1当需要急救或大量输血、输液时,既可在踝前方也可在耻骨结节下外方34cm处做静脉切开,其中以前者位置最恒定、最表浅、最方便,故常在此处行静脉切开。当在踝前行静脉切开时,不慎可将紧挨着的隐神经一并结扎,此时患者会感到难以忍受的疼痛。2大隐静脉曲Varicosity of great saphenous vein 为一常见病曲的解剖根底:A.行程长,距心脏远,要克制很大的重力作用;B.管壁簿,易于扩;C.因位于浅筋膜,缺乏肌肉收缩的支持作用及动脉搏动的挤压作用;D.*些人呈先天瓣膜发育不全。在上

6、述原因根底上,再加上*些诱因,如:长期站立;腹压增高如慢支炎、肺心病、长期便秘等、较近侧的静脉发生阻塞或受压,也可继发引起曲如骨盆肿瘤、妊娠子宫压迫近侧血管。在上述情况下造成静脉回流缓慢静脉压力增高血液回流障碍引起静脉扩逐渐使静脉伸长且弯曲产生曲。治疗原则:严重的大隐静脉曲,只要深静脉没有阻塞和瓣膜机能完好,一般可用手术方法治疗,即将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包括高位属支或抽剥方法。假设深静脉有阻塞和瓣膜机能不好,则不能手术,故手术前要做相应的检查。股前侧区小结*股前侧区的层次构造一皮肤二浅筋膜:大隐V股段高位属支、浅A、股侧皮神经、腹股沟浅LN三深筋膜阔筋膜:阔筋膜的三个形成物:隐静脉裂孔、筛筋膜、髂

7、胫束,该膜包缝匠肌。 四肌室:股前肌群由股N支配股侧肌群由闭孔N支配1重要构成边界容物底边:腹股沟韧带内侧界:长收肌内侧缘外侧界:缝匠肌内侧缘底:内侧为耻骨肌、长收肌外侧为髂腰肌顶:阔筋膜尖:缝匠肌、长收肌内侧缘交界处,距底边1015cm由外内: 股N股A股V股管后三者位于股鞘内A股三角在上口,血管神经的排列,由前后: 隐N股A股V隐N:由上口进,前口穿出,在缝匠肌、股薄肌之间穿出,伴大隐V股A,发出膝降A隐支,内侧壁:大收肌外侧壁:股内侧肌前壁:缝匠肌及深面的股收肌板上口:由上述构造的上缘围成下口:大收肌腱裂孔由大收肌腱与股骨围成前口:股收肌板下端的裂口B收肌管2股三角侧底前方的构造为闭孔血

8、管神经,闭孔神经、血管有前后支,分别位于短收肌的前、后面。一股三角的中心构造血管神经一股神经:1行程:为腰丛分支,沿腰磊肌外侧缘下行,于腹股沟韧带前方,在髂腰肌筋膜的深面,经肌腔隙入股三角,位于股鞘外侧;2分支:入股部后不久,立即呈马尾状分支,支配股前肌群及皮肤,其中有一最长的分支叫隐神经,与股A、股V伴行入收肌管,经前口出收肌管,于缝匠肌和股薄肌之间突出,分布于小腿和足侧的皮肤。二股动脉1为下肢A的主干,由髂外A延续而来;2经血管腔隙入股三角,位于股鞘外侧格,继续下行至股三角尖进入收肌管,出收肌管后至腘窝改名为腘动脉3股动脉的分支:A在腹股沟韧带下方发出与浅静脉伴行的同名3条浅A,即旋髂浅A

9、、腹壁浅A、阴部外AB在腹股沟韧带下方3-5cm处,由股A的后外侧壁发出较粗的股深A,股深A的本干在长收肌和大收肌之间下降,沿途发出3-4支穿A,分别在不同高度紧贴股骨,穿过大收肌止点至股后部C股深A在起始处附近发出2个分支,即旋股侧A和旋股外侧A旋股外侧A:较粗大,向外跨髂腰肌外表,在股直肌深面,分为升、降、横三支,分布至股后、外侧肌肉,并参与髋关节吻合网;旋股侧A:较细,从髂腰肌和耻骨肌夹缝中穿向前方,供给侧肌群,也参与髋关节吻合网。穿A:紧贴股骨向后穿大收肌4临床要点:A股A在腹股中点髂前上棘至耻骨联合的中点搏动,下肢外伤出血时,可在此处压迫股A进展暂时止血;B在股三角的股A起始段,是临

10、床上施行动脉穿刺采取A血样最方便的地方,也是做下肢血管造影和动脉插管化疗的地方,还可在这里向近侧插入导管,做主A造影或选择性肾A、腹腔A或肠系膜A造影。三股静脉股V位于股A侧,至股三角尖时,股V位于股A的前方。除接收股A分支的同名V外,还收纳大隐V*血管神经的排列:在股三角底边,由外向依次为:股N、股A、股V,即:NAV,呈并列排列。在股三角尖,由于胚胎时,下肢收旋的结果,使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发生了变化,由横位排列变为前后排列,故由前向后依次为:隐N、股A、股V、长收肌、股深V、股深A、股深V。由于上述排列关系,故在三角底和尖受外伤时,受损情况不同。二股管(Femoral Canal)1为股鞘

11、侧格,一个潜在性间隙2含脂肪组织和一个恒定的淋巴结,即腹股深LNCloquet淋巴结3形态:下端封闭,正对隐静脉裂孔 上口叫股环Femoral ring,通腹膜外间隙。股环为腹与股交界的薄弱局部。其境界为:前界:腹股沟韧带;后界:耻骨梳韧带;侧界:腔隙韧带陷窝韧带;外侧界:借纤维隔与股V相邻。4功能:A有利于充盈股V的扩;B作为从下肢到髂外LN的一个淋巴通路。5临床意义:股疝:腹腔容物经股环、股管、隐静脉裂孔突出至股部皮下A老年妇女发病率高,因女性骨盆较宽,股管口径宽大,肌肉筋膜发育较弱,尤其老年妇女屡次妊娠和退行性变,肌肉筋膜更为薄弱松弛股环相对较大,故易发生股疝。B股疝发生后,因股环三边为

12、坚强的韧带,故容物脱出后不易还纳,易造成嵌顿。C绞窄性股疝松解术时,需切开疝环,此时应注意勿损伤异常的闭孔A。闭孔A为髂A的分支,异常的闭孔A来自髂外A或腹壁下A,往往经股环的侧及腔隙韧带的深面,向下进入闭膜管。三收肌管Adductor Canal1为位于股前侧区中1/3段的肌性管道,长约15-17cm;2境界:三个壁3容:有三个重要构造通过,即隐N、股A、股V4通向:有三个口上口:有隐N、股A/V进出此口,此口与股三角尖相通下口:有股A/V进出此口,此口通腘窝前口:有隐N及膝最上A的分支即膝降A隐支由此口穿出达浅面四临床应用如何暴露股骨干暴露股骨干的手术切口一般应从肌间隔进入,以免损伤过多的

13、肌肉,并可减少出血,防止术后粘连影响功能常用切口有:大腿前外侧、外侧、后外侧以及侧切口等。大腿前外侧切口,是暴露股骨干的常用手术入路A此切口是在髂前上棘与髌骨外缘的连线上,可根据手术需要作适当长度的切口B切口层次:a.皮肤b.浅fas c.深fas d.沿肌间隔将股直肌与股外侧肌分开e.顺股中间肌的肌纤维纵行切至股骨,即可暴露股骨干C可能遇到的血管神经血管:旋股外侧A的升支或降支,可将其牵开或结扎切断神经:股神经至股外侧肌的分支,不可伤及。臀区、股后区和腘窝一臀区的中心构造血管和神经来源:血管为髂血管的分支和属支,神经为骶丛的分支去向:臀区、股后区、会阴区*一经梨状肌上间隙进出的血管神经由外向

14、依次为:臀上神经、臀上动脉、臀上静脉。臀上A发出浅支和深支,其中浅支分布于臀大肌,而深支位于臀中、小肌之间*二经梨状肌下间隙进出的血管神经由外向依次为至股后区1、坐骨神经2、股后皮神经至臀区3、臀下N4、臀下A5、臀下V至会阴区。自梨状肌下间隙出骨盆,绕坐骨棘后在骶结节韧带深面,穿坐骨小孔至会阴6、阴部A7、阴部V8、阴部N二坐骨神经的行径、分支、分布围及体表投影。一行径:1来自于骶丛;2经梨状骨下间隙出骨盆后,位于臀大肌深面;3经坐骨结节与大转子之间降入股后区;4在股后区,行于大收肌的外表,股二头肌与半腱肌、半膜肌之间下行;5一般在腘窝上方分为两在终末支:胫神经和腓总神经二体表投影可根据下述三点定出其体表投影1髂后上棘至坐骨结节连线中点至股骨大转子连线、中1/3交点;2股骨大转子与坐骨结节连线中点;3股骨两髁连线的中点三分支与分布围坐骨N向侧发出较多的分支,分布到半腱肌、半膜肌、股二头肌长头及大收肌,而坐骨N向外侧仅发一支到股二头肌短头。因此,坐骨N的侧为危险侧,而外侧为相对完全侧。四临床应用1关于臀部肌肉注射的部位:坐骨N有恒定易于确认的标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