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及检验规范【文书荟萃】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5465643 上传时间:2023-02-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装配及检验规范【文书荟萃】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装配及检验规范【文书荟萃】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装配及检验规范【文书荟萃】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装配及检验规范【文书荟萃】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装配及检验规范【文书荟萃】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装配及检验规范【文书荟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装配及检验规范【文书荟萃】(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装配及检验规范1.0目的规范整机及零部件装配的检验标准,以使产品的工艺要求和一致性得到有效控制。2.0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公司所有整机及零部件装配检验,图纸和技术文件并同使用。当有冲突时,以图纸要求为准。3.1基本规范3.1.1机械装配应严格按照设计部提供的装配图纸及工艺要求进行装配,严禁私自修改作业内容或以非正常的方式更改零件;3.1.2 装配的零件必须是合格的零件,装配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零件,应及时上报检验员;3.1.3装配环境要求清洁,零件应存放在干燥、无尘、有防护垫的场所,不得直接摆放地面;3.1.4装配过程中零件不得磕碰、切伤,不得损伤零件表面,或使零件明显弯、扭、变形,零件的配合表面不

2、得有损伤;3.1.5 相对运动的零件,装配时接触面间应加润滑油(脂)。3.2覆盖件的装配3.2.1 所有覆盖件在装配前需进行检查,保证其干净、无灰尘,无磕碰、变形、掉漆、喷涂缺陷现象,焊接部位不得有焊接缺陷,如有必须修复后方可使用,如无法现场修复的,则退回上工序或供应商处;3.2.2装配时,应避免敲击、踩踏,装配过程中不允许造成变形、掉漆;3.2.3装配完成后,应进行自检,覆盖件不允许有多余的孔洞;3.2.4两零件对接或搭接时,边缘应该对齐平整,错位量h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0.5mm,如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3.2.5两零件贴合处间隙0.3t(较薄板厚度),最大不得超过

3、0.5mm,如图纸有要求的,按图纸要求执行;3.2.6装配中需要切割时,切口必须平整,毛边必须打磨、不割手;3.3 轴承的装配3.3.1轴承装配前,轴承位不得有任何的污质存在;3.3.2轴承装配时应在配合件表面涂一层润滑油,轴承无型号标识的一端应朝里,即靠轴肩方向,有油嘴的按方便加油的方式装配;3.3.3轴承装配时应使用专用压具,原则上严禁采用直接击打的方法装配,如因现场条件制约用手键敲打,则中间垫以铜棒或其它不损坏装配件表面物体。套装轴承时加力的大小、方向、位置应适当,不应使保护架或滚动体受力,应均匀对称受力,保证端面与轴垂直;3.3.4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轴卡),轴承外圈装配后,其

4、定位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3.3.5滚动轴承装好后,相对运动件的转动应灵活、轻便,如果有卡滞现象,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3.3.7轴承装配过程中,若发现孔或轴配合过松时,应检查公差;过紧时不得强行野蛮装配,都应检查分析问题的原因并作相应处理;3.3.8单列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角接触轴承、双向推力球轴承在装配时轴向间隙符合图纸及工艺要求。3.3.9轴承在拆卸后再次装配时应清洗,必须用原装位置组装不准颠倒。3.4链轮链条的装配3.3.1链轮与轴的配合必须符合设计要求;3.3.2主动链轮与从动链轮的轮齿几何中心平面应重合,其偏移量不得超过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一般应小于或等于

5、两轮中心距的1;3.3.3链条与链轮啮合时,工作边必须拉紧,并保证啮合平稳;3.3.4链条非工作边的下垂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未规定,应按两链轮中心距1%2%调整;3.3.5链条接头处拆接面朝外,方便拆接。3.5齿轮传动的装配3.5.1齿轮孔与轴的配合要适当,满足使用要求 。3.5.2齿轮在轴上不得有晃动现象;3.5.3齿轮工作时不应有咬死或阻滞现象;3.5.4齿轮不得有偏心或歪斜现象。3.5.5保证齿轮有准确的安装中心距和适当的齿侧间隙,侧隙过小,齿轮转动不灵活,热胀时易卡齿,加剧磨损;侧隙过大,则易产生冲击振动。 3.5.6保证齿面有一定的接触面积和正确的接触位置。3.6电机、减速器的装

6、配3.6.1检查电机型号是否正确,减速机型号是否正确;3.6.2装配前,将电机轴和减速机的连接部份清洁干净;3.6.3电机法兰螺丝拧紧前,应转动电机纠正电机轴与减速机联轴器的同心度,再将电机法兰与减速机连接好,对角拧紧固定螺栓。3.7各类辊轴、胶辊的装配3.7.1装配前检查部件表面是否有磕碰、划伤等缺陷;3.7.2装配中应保证两端轴承位同心度;3.7.3不得野蛮强力装配,若发现任何问题,必须查找原因并解决后再装配;3.7.4装配完成后,部件应能灵活转动,且前后顺序正确。3.8皮带的装配3.8.1主、从动皮带轮轴必须互相平行,不许有歪斜和摆动;3.8.2当两带轮宽度相同时,它们的端面应该位于同一

7、平面上;3.8.3皮带安装前,输送平面应调整好水平;3.8.4皮带装配时不得强行撬入带轮,应通过缩短两带轮中心距的方法装配,否则可能损伤同步带的抗拉层;3.8.5张紧轮应安装在松边张紧;3.9联接件的装配3.9.1螺栓联接3.9.1.1螺栓紧固时,不得采用活动扳手,每个螺母下面不得使用1个以上相同的垫圈,沉头螺钉拧紧后尾部应埋入机件内,不得外露,垫片不得大于接触面;3.9.1.2覆盖件装配或同类、同一零部件锁紧时,应使用同规格和颜色螺栓、螺母、垫片及结构方式;3.9.1.3一般情况下,螺纹连接应有防松弹簧垫圈或加涂螺纹胶,对称多个螺栓拧紧方法应采用对称顺序逐步拧紧,条形连接件应从中间向两方向对

8、称逐步拧紧;3.9.1.4螺栓与螺母拧紧后,螺栓应露出螺母1-2个螺距;螺钉在紧固运动装置或维护时无须拆卸部件的场合,装配前螺丝上应加涂螺纹胶;3.9.1.5螺栓锁紧后应松两圈然后再最终锁紧;3.9.1.6有规定拧紧力矩要求的紧固件,应采用力矩扳手,按规定拧紧力矩紧固。未规定拧紧力矩的螺栓,其拧紧力矩可参考表一的规定。表一 螺栓拧紧力矩表3.9.2键联接3.9.2.1键与键槽两侧面应均匀接触,其配合面间不得有间隙;3.9.2.2间隙配合的键装配后,相对运动的零件沿着轴向移动时,不得有松紧不一现象。3.9.3铆接3.9.3.1铆接的材料和规格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铆钉孔的加工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9、3.9.3.2铆接时不得破坏被铆接零件的表面,也不得使被铆接零件的表面变形;3.9.3.3除有特殊要求外,一般铆接后不得出现松动现象,铆钉的头部必须与被铆接零件紧密接触,并应光滑圆整;3.9.3.4铆接间距偏差不得超过5mm。3.10液压系统的装配3.10.1装配前必须将各种管道和容器内壁清洗干净,干燥后方可进行使用。3.10.2各种管道不得有锈蚀、凹痕、揉折、压扁及破裂等缺陷,软管不准有扭曲现象。3.10.3在工作压力时,各管路连接处以及密封件处,应有良好的密封性能,固定接口不允许有渗油、漏油。3.10.4装配时,不得将液压缸的活塞杆、缸筒、阀孔等工作表面碰伤。3.10.5油箱、液压泵、液压

10、马达、液压缸及液压阀等零部件的外露面及内腔相通的孔,若不能立即装好,应用专用塞堵口、或用塑料布包好,严禁用棉纱布,3.11电气系统的装配3.11.1电器系统的各种开头,继电器及其他元件应灵敏可靠,操作维修方便。3.11.2电线、电缆接线应正确,联接牢固、可靠,并不得有破口龟裂等现象。3.11.3导线焊接部伴不得使用酸性焊剂。接头焊锡处不得虚焊。3.11.4走线应成束,排列要美观,线头应有标记,导线有机械损伤的部位应采用套管以保护。3.11.5线管在弯曲处,以及长度大于800MM时应打卡固定,或支架固定。3.12装配检查3.12.1 每完成一个部件的装配,都要按以下的项目进行自检,如发现装配问题

11、应及时分析处理;A. 装配工作的完整性,核对装配图纸,检查有无漏装的零件;B. 各零件安装位置的准确性,核对装配图纸或如上规范所述要求进行检查;C. 各联接部分的可靠性,各紧固螺丝是否达到装配要求的扭力,特殊的紧固件是否达到防止松脱要求;D. 活动件运动的灵活性,如输送辊、带轮、导轨等手动旋转或移动时,是否有卡滞现象,是否有偏心或弯曲现象等;3.12.2 总装完毕主要检查各装配部件之间的联接,检查内容按3.10.1中规定的“四性”作为衡量标准;3.12.3总装完毕应清理机器各部分的铁屑、杂物、灰尘等,确保各传动部分没有障碍物存在;3.12.4 试机时,认真做好启动过程的监视工作,机器启动后,应立即观察主要工作参数和运动件是否正常运动;3.12.5 主要工作参数包括运动的速度、运动的平稳性、各传动轴旋转情况、温度、振动和噪声等。3.12.6 各种标志、设备铭牌是否按标准贴正。1jgj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综合/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