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461583 上传时间:2023-11-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一、痛点分析:伴随着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加,城市汽车和停车位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尤其遇到高峰时间,车辆多,进出等待人工收费,造成拥堵,周转缓慢,监管人 员根本无法顾及每一辆车,常常出现车辆逃费或不知道车辆什么时候进来,只能 收取基本停车费的情况。同时,由于缺乏对收费人员的监管手段,人工收费不可 避免的出现假账、错帐、人情帐的情况,给停车位的运营带来问题。(1) 大部分停车场只是关注出入口的情况,停车场内到底还有多少停车位可 以使用,管理者一无所知,这样造成了部分车位无人知晓而空缺,而部分区域车 辆拥挤无法靠停;(2) 车主进入停车场后无法迅速找到空位停车,只能在场内无序

2、流动寻找空 余车位,不但占用场内出入主车道资源,甚至会造成场内交通拥堵;(3) 需要配备大量的专职管理人员在停车场内人工引导车辆停放,增加了停 车场管理成本;(4) 管理者每天无法及时统计不同时期的车流量,不能及时优化车位资源配 置,导致停车场利用率低下;(5) 车主无法提前了解车位的信息,盲目的浪费了时间。二、智慧停车场系统解决方案智慧停车系统,是面向城市停车运维管理和车主服务推出的整体信息化集成解 决方案,实现了停车位数据采集、状态监控、微信停车位查找、微信在线支付、 实时监控、执法监管等多项创新功能,是ITS智能交通领域和IOT物联网领域的 交叉创新典范。它综合利用了车辆检测传感技术、无

3、线通信技术、虚拟化技术, 并完全基于云计算、大数据处理、移动互联网等新兴的前沿技术,实现了对城市 停车资源的高效管理,对停车行为的实时监控,对运维团队的有力支撑,并最终 实现为各类车主提供全面的交通信息服务。采用地磁感应车牌识别技术,结合多年来在停车场管理、智能交通和安防领 域所积累的经验,总结出来的一套行之有效的出入控制系统解决方案。该管理系 统实行中央控制管理计算机集中监控,并采用车辆牌照自动识别系统对进入停车 场的车辆进行数据采集,根据采集的车辆牌照结果,引导车辆进入停车场指定的 区域,在停车场出口对驶出停车场的车辆进行识别。车辆到达入口,地感线圈检测到信号后,触发车辆识别摄像机进行拍照

4、,进 行车牌识别,并显示在 LED 屏上,同时,另外的一个摄像头进行前排乘客的抓拍。 对于无法识别车牌的车辆进行车型颜色识别,并归入未确定的数据保存在数据库 中。对于内部车辆和VIP车辆,图像和车牌数据绑定后进入系统数据库后,闸道 升起进场。对于外部车辆和未识别的车辆,打票机打印条形码后,司机取票后, 图像、车牌数据和条形码数据绑定后,道闸自动升起,司机开车入场 ,进场后道 闸自动关闭。智能停车综合信息平台将开放 IP 地址及端口号,以供停车场信息系统进行 接入。行业主管部门统一分配该停车场接入对应的 IP 地址、端口及停车场编号。 智能停车综合信息平台与停车场信息系统之间通过 WebServ

5、ice 或 FTP 协议进行 数据交换。停车场信息系统通过租用电信网络以 VPN 的方式接入到智能停车综 合信息平台。(一)系统构成1、数据采集系统在每个停车场(库)设有数据采集端,随时感应汽车驶进、离开停车场状况, 并将停车场剩余的车位数据传输到管理控制中心,所有的停车场送来的信息经过 管理控制中心综合处理后,再将这些数据及综合信息输送到城市街道上每个动态 指示牌,所以每个区域以及区域外的停车场使用情况的信息是实时动态的。对于整体系统而言,各停车场的管理系统是本诱导系统的数据源和监控对 象。一方面,系统的前置采集计算机通过各种有线、无线方式从各停车场管理系 统采集车位资源信息,进行转换处理,

6、形成统一的能被系统数据库支持认可的数 据流向管理控制中心实时发送;另一方面,前置采集计算机接收管控中心下发的 控制命令,进行相应的变换处理,然后转发到相应的停车场管理子系统。2、数据传输系统主要指停车场信息采集终端与中央管理系统之间的车位数据通信以及中央 管理系统与诱导屏之间的通信,一般有卫星通信、有线、无线三种方式,由于诱 导屏安装在道路路侧,不便于敷设通信电缆,因此建议均采用无线通讯手段,实 现系统内的数据通讯,如我们采用的中国移动GPRS系统。用于各子系统间的信 息通讯,在系统建设的设计上,主要是从数据交互的可靠性、建设投资、建设周 期、系统的运行费用以及可维护性几个主要方面进行考虑,实

7、现系统内的数据通 讯。GPRS是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PacketRadioService)的英文简称,是在现有GSM 系统上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数据承载业务;GPRS 采用分组交换技术,按流量计费,高效传输高速或低速数据和信令, 优化了对网络资源和无线资源的利用;管理控制中心将车采集子系统采集的数据通过GPRS方式传送给城市道路两 侧的位信息电子诱导屏。其优点在于:发布系统诱导屏安放在道路两旁且地点分散;便于安装和调试;便于日常维护和检修;停车场分布范围较广,使用有线的方式施工难度较大;投资小,施工难度低。数据传输系统主要用于如下几个方面:(1) 停车场信息采集终端与中央管理系统之间

8、的车位数据通信。(2) 中央管理系统与诱导屏之间的通信。(3) 中央管理系统与信息发布系统之间的数据通信在数据传输方式上,有多 种方式,包括CDMA、GRPS、有线等方式,由于诱导信息发布系统大部分是安装 在道路路侧,不便于敷设通信电缆,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均采用无线通讯手段,实 现系统内的数据通讯。3、管理控制中心(信息调度中心)中央管理系统是系统的整个数据中心,接收并存储各个停车场传送过来的实 时数据信息,根据需要实时处理各种停车和取车信息,并和各种电子平台建立数 据通道,进行信息的接收和数据的发布。系统实现功能:(1) 系统支持与相关管理系统进行接口衔接,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2) 实现

9、停车场管理信息统计分析功能,能够进行信息查询、检索等。(3) 实现停车信息对外发布功能。可支持多种方式查询实时停车信息,如网 络、手机、短信、语音、广播电台等。(4) 可为相关网站提供信息接口,实现网站查询停车场实时车位情况,并可 将具体信息发送给查询者。管理控制中心是对停车场(库)数据的采集和发布进行汇总处理的实体。包 括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信息发布等几项功能。数据的采集通过通讯模块对停车数据(如当前车位信息、停车统计数据等)、 道路交通数据进行自动采集获得。对收集到的停车信息进行处理、统计、分析等, 并在城市停车诱导系统中引进 GIS 技术,通过电子地图实街道、停车场以及其他 地理信息的数

10、据编辑和查询,实现图形化的交通数据的分层管理。信息发布可有多种发布形式,最直接的是将静态的区域街道路径和动态的停 车场空闲车位信息发布到诱导显示屏上,提供路径诱导和车位信息,这也是本系 统应用的主要方面。另外,还可以实现In ter net信息发布(建立停车信息网站等)、 建设CALLCENTER (客户服务中心)、移动电话GSM短信信息发布、广播电台和 电视信息发布、车载或手持显示设备信息发布等多种发布形式。将采集过来的各停车场空位信息及时传输到各处的诱导屏,为市民的停车带 来极大的方便,同时还可以及时发布一些路况信息和公告通知等。利用停车位使用率与道路车辆流量的关系的预测模型预测该地区车流

11、状况; 停车位的变化从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车流状况。通过建立两者的关系模 型,可以预测该地区的车流状况。预先采取措施进行信息发布及诱导。直观监控全市停车位的使用情况:将城市电子地图运用于停车场与停车位的 管理,以GIS为基础,设计城市交通的电子化描述及动态信息发布系统、集成交 通网路与停车场车位分布网络。统一监控停车场及停车位动态信息。4、信息发布屏信息发布系统主要用于全面展示停车资源,为用户停车提供便利。系统提供 丰富的接口,各种停车消息发布平台均可以通过接口采集到需要的数据。为了保证停车诱导显示屏标志牌的分布与设置合理,避免重复设置或过多设 置标志将本已复杂的道路和节点增加通行的困难和

12、驾驶困惑,在诱导屏设置上遵 循如下原则:(1)交通主要干道入口:设置交通诱导一级 LED 电子显示屏设置在市区主要交通干线上,发布多个停车场(库)的名称、位置、实际车 位状态的显示装置。(2)内部道路路口:二级电子显示屏和标志牌设置在停车场(库)周边区域的街道两旁,发布停车场(库)的名称、行驶 路线、实际车位状态信息的显示装置。(3)停车场入口:三级电子显示屏设置在停车场(库)入口附近,发布单个停车场(库)的名称、实际车位状 态以及其他规定信息的显示装置。通过GPRS的方式接收管理控制中心发送过来的各种信息并及时发送的诱导 屏上。供停车场位置信息及行车方向等详细停车信息用超高亮度的 LED 点阵显示器来显示各主要道路的通畅程度,以提醒驾车者 注意避开比较拥挤的路段;可利用LED显示屏发送道路管制信息、实时路况、天气预报、温度等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