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见证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461426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3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见证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见证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见证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见证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见证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见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起重机监督检验工作见证(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 编号: 起重机制造监督检验工作见证施工单位: 使用单位: 设备类别: 式起重机 设备品种: 设备型号: 注册代码: 设备代码: 监检人员: 制造日期: 201 年 月 日 至201 年 月 日目 录一、起重机自检报告3二、起重机技术资料审核记录.10三、图纸审核记录. 11四、轨道和基础验收证明.12五、施工前质量检查记录.13六、施工过程与施工后金属结构、通道、检修平台等检查记录.14七、施工后司机室检查记录.15八、施工过程与施工后金属结构、通道、检修平台等检查记录16九、施工后钢丝绳机器连接、滑轮组、吊具、卷筒的检查记录.17十、电器设备与控制系统安全记录.1

2、9十一、电气保护装置检查记录20十二、安全保护和防护装置检查记录22十三、性能试验记录27十四、质量保证体系运行情况检查记录28 起重机自检报告 表一制造单位制造许可证编号设备类别制造单位联系人制造单位负责人使用单位联系电话使用单位地址使用单位联系人使用单位联系电话使用单位邮政编码使用单位安全管理人员起重机械使用地点设备品种型号规格产品编号设备代码制造日期额定起重量 T跨度 m起升高度 m起升速度 m/s工作级别自检项目表序号检验项目及内容监检规则检验结果检验结论对检验1设备选型2产品技术文件(1)产品设计文件3(2)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安装及其他使用维护说明4(3)型式试验合格证明5(4)制造监

3、督检验证明6(5)技术协议7安装改造理论资格(1)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8(2)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告知书9(3)建议安装改造维修人员的资格证书10合同施工单位与业主的安装、改造、重大维修合同(协议)11施工方案要有经其负责人批准施工作业(工艺)文件,包括作业程序,技术要求、方法和措施等12相应的施工设计文件(安装、改造、重大维修)设计文件(如计算书等)13基础验校证明应经施工单位盖章确认,(桥式起重机应提供大车轨道验收证明,按TSGQ0002第十条要求) 14作业环境与外观机械摆动部分与建筑物、设施、输电线的安全距离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高于30米的部位红色障碍灯工作是否有效15施工过程与施工后安全标

4、示设置检查记录16用于雷、毒、辐射、噪音、高温等有害作业情况的起重机,应有保护司机安全与健康必要的防护措施。17起重机明显部位应有限定起重量标记18起重机上应有安全方便的检修作业空间或提供辅助的检修平台19主梁上挠度和上翘度新安装的桥、门式(包括电动葫芦桥、门式)起重机主要上拱度为(0.9-1.4)S/1000门式起重机的上翘度为(0.9-1.4)L1/350; 载荷试验后桥、门式起重机拱度不应小于0.7S/1000,上翘度不小于0.7L1/350,且最大拱度在跨中的S/10范围内20跨度偏差新安装的起重机,当大车出现出轨现象时,有测量跨度偏差,采用可分离式桥梁并检孔直接装车轮结构的通用桥式起

5、重机、电动单梁起重机、电动梁式(悬臂)起重机跨度极限偏差;S10m时,S=2m,S10m,S=2+0.1(S-10)mm;采用焊接连的端梁及角型轴承箱装车轮结构的通用桥式起重机S=5mm, 相对偏差不大于5mm,通用门式起重机跨度极限偏差为:S26m,S=8mm;相对偏差不大于8mm,S26m,S=10mm, 相对偏差不大于10mm21小于轨道极限偏差小于50米的正轨道型梁及平坦轨道型梁的轨道极限偏差;端处为2mm;跨中,当S19.5m,为+1-+5mm,当S19.5m,为+1-+7mm, 其他梁不超过2mm22轨道接头情况轨道接头的高低差d1mm,侧面错位r1mm,接头回限c2mm23最短轨

6、道长度及挡块两端最短一次轨道长度应大于1.5mm,在轨道端部应加挡块24大车轨道偏差新安装的起重机,当大车出现出轨现象时,应测量跨距偏差,大车轨距的极限偏差为:S10m时,S=3m,S10m, S=3+0.25(S-10)mm;最大不超过15mm25轨道接头间隙轨道接头间隙不大于2mm26轨道中心与梁中心偏差轨道实际中心与梁实际中心偏差不超过10mm,且不大于吊车梁腹板厚度的一半27轨道缺陷及运行状况轨道不应有裂纹,严重磨损等影响安全运行的缺陷,悬挂起重机运行不应有卡阻现象28金属结构状况主要受力构件不应整体失控,严重塑性变形和产生裂纹、整体失控时不得修复,应报废;产生严重塑性变形使工作机构不

7、缺正常运行,如不能修复,应报废;在限定载荷下,主要跨中下挠值直达到水平线下5/700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发生锈蚀或腐蚀超过原厚度的10%时应报废;产生裂纹应修复或采取措施防止裂纹扩展,否则应报废29金属结构联接金属结构的联接焊缝无明显可见的焊缝缺陷,螺栓或铆钉联接不得松动,不应有缺陷、损坏等缺陷,高强度螺栓联接应有足够的预紧力矩30通道、梯子、栏杆和走合通向起重机及起重机上的通道应保证人员安全、方便到达,任何地点的净空气高度应不低于1.8m,其梯子,栏杆和走台应符合的有关规定31安全距离起重机上和其运行能达到的部位周围的人行通道和人需要到达的维护的部位,固定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

8、于0.5m, 无人行通道和不需要到达维护的部位,固定物体与运动物体之间的安全距离不小于0.1m,如安全距离不够,应采用有效的防护措施。32检修作业空间或辅助的检修平台起重机上应有安全方便的检修作业空间或提供辅助的检修平台33司机室结构安全性及固定司机室的结构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司机室与起重机联结应牢固,可靠34司机室必备设备和门锁司机室内应设合适的灭火器、绝缘地板和司机室外音响信号,门必须安装固定装置35司机室视野、空间及开门方向司机室应有良好的视野,司机室内部净空高度一般不低于2m,底部面积不小于2m2,门的开门方向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36减速器联接与固定地脚螺栓、壳体连接螺栓不得松动,螺

9、栓不得缺损37减速器工作状况工作时应无异常响声、震动,发热和漏油38开式齿啮合与缺陷齿轮啮合应平稳,无裂纹,断面和过度磨损39车轮缺陷车轮不应有过度磨损,车缘磨损量达到原厚度的50%或踏面磨损达到原厚度的15%时,应报废40联轴器及其工作状况零件无缺损,联接无松动,运转时无剧烈敲击声41主要零部件吊钩、钢丝绳、滑轮、减速器、联轴器、卷筒、环链等所有产品质量合格证42安全保护装置高度限制器、起重量限制器、超速保护装置、制动器等要有产品合格证和型式试验报告43施工前报告主要受力构件主要几何尺寸检查44施工过程与施工后检查主要受力构件有连接检查(主梁、主支撑梁、吊具、桥梁、无损检测报告(分段制造现场

10、组装,应进行无损检测)45施工后检查主要受力构件主要几何尺寸检查46钢丝绳及其连接、吊具、滑轮组、卷筒47电气设备电气设备与控制系统安装48起重电磁铁电源电磁式起重电磁铁交流的电源线,应从总电源接触器进线端引接,以保证起重机内部各种原因使总电源接触器切断总电源时,起重电磁铁不断电,突然失电可能造成事故的场合,电磁式起重电磁铁可设置备用电源49便携式控制装置采用便携式控制站或与电门控制时,按钮上应设置总断电开关,按钮基的控制电源应加设支撑钢丝绳,按钮基按钮控制电源必须采用安全特低电压,按钮功能有效,按钮盘一般应采用绝缘外壳,外壳应坚固,使正常的无意碰撞不应发生损坏。50电气保护装置接地保护装置安

11、全检查(接轨)51主回路与控制回路的绝缘电阻(绝缘电阻)的检查52短路保护装置检查53欠压保护检查54零位保护检查55过流(过载)保护装置检查56失磁保护57供电电源断错项保护检查58正反向接触器故障保护适用于吊装略融金属(非金属)和炽热金属的起重机设置检查59照明起重机的司机室、通道、电气室、机房应有合适的照明,当动力电源切断时,照明电源不能失电,起重机上设对作业前的照明时,应考虑防震措施,固定式照明装置的电源电压不得大于220V,无专用工作零线时,照明用220V交流电源应当由隔离变压器获得,严谨用金属结构做照明线路回路(单一蓄电池供电,且电压不超过24V的系统除外),可移动式照明装置的电源电压不应超过36V,交流供电应使用安全隔离变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