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会议上的讲话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457358 上传时间:2024-02-1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在全市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会议上的讲话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在全市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会议上的讲话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在全市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会议上的讲话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在全市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会议上的讲话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在全市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会议上的讲话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在全市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会议上的讲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全市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会议上的讲话(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在全市旅游发展暨全域旅游推进会议上的讲话(2年7月13日)泰安市委书记 王云鹏同志们: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作出了发展全域旅游的战略部署。在省旅发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泰安被确定为全国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创建单位。这是对我们的充分信任和极大鼓励,也是泰安加快旅游业新旧动能转换的重大机遇。全市上下要迅速行动起来,以改革的思路、开放的视野、创新的办法,举全市之力创建国家全域旅游发展示范区,努力开创全市旅游发展新局面。刚才,省旅发委于风贵主任作了重要讲话,于主任分析了当前旅游业面临的形势,介绍了全省旅游业发展的概况和先进地区的经验,传授了全域旅游发展的新理念,为我们谋划了思路、指明了方向,讲话站位高、把脉准、

2、契合实际,我们要全面学习领会,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一、接力奋进,久久为功,全市旅游业实现了跨越发展多年以来,我们发挥泰山的龙头作用,整合旅游资源,突出项目建设,大做“吸引人、留住人”的文章,旅游业发展实现了量的跨越和质的提升,实现了由单一泰山游向多点联动游的转变,由旅游文化各自独立发展向旅游文化融合发展的转变。一是旅游产业的支柱地位日益凸显。“十二五”以来,我市旅游业收入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旅游消费总额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逐年提高。全市接待游客量相继突破300万、40万、00万和600万人次大关,去年达到6218万人次;旅游消费总额相继突破200亿、300亿、400亿、500

3、亿、00亿元大关,去年达到661.4亿元,游客接待量和旅游消费总额年均分别增长%和1.3,连上四个大台阶。旅游消费总额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7,相当于DP的.9%,这两项指标均居全省首位。我市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提高、贡献不断增大、地位不断上升。二是大旅游格局逐步形成。充分挖掘整合全市范围内的旅游资源,狠抓旅游文化大项目建设,相继建设了方特欢乐世界、天颐湖旅游度假区、春秋古城等旅游文化主题公园,中华泰山封禅大典、刘老根大舞台等文化演艺项目,莲花山旅游度假区、神童山景区、东平湖白佛山景区、泮河景区硕园公园等一批山水文化旅游景区,旅游产品体系不断完善,市场主体规模逐渐壮大。目前,全市A级景区

4、景点发展到57家,国家级和省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增加到7家,省级旅游度假区3家,星级酒店6家,旅行社家,旅游商品生产经营企业00余家。引导各景区景点、旅游项目和旅游企业,科学串联、以强带弱、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提高了旅游产业的综合效益,推动旅游业由人数增长型向消费增长型转变。目前,来泰游客人均停留时间已经达到了2天。去年,泰山景区接待游客573万人次,门票收入43亿元,其他纳入监测的十家重点景区接待游客584万人次,门票收入6.亿元,全市以泰山为龙头的大旅游格局已经形成,也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乡村旅游成为新的消费热点。适应人们回归自然、体验民俗的需求,以里峪村、水牛埠村、塘坊村、南

5、堂子村、掌平洼村、王家庄村等特色村为典型,打造了一批“泰山人家”“汶水人家”“水浒人家”“徂徕人家”等乡村旅游品牌,推出了一批精品乡村旅游线路,培育了一批乡村旅游示范乡镇、示范区、特色村和星级农家乐,形成了赏花采摘、观光垂钓、生态农场、古村落展示等多元发展的乡村旅游格局。全市拥有省级旅游强乡镇39个,省级旅游特色村个,岱岳区、东平县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市有4个村被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四是旅游品牌开发持续推进。按照“挖掘文化、打造品牌、提升效益”的思路,大力促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中华泰山天下泰安”“登泰山保平安”等旅游文化品牌深入人心。整合传统文化和现代时尚元素,不断

6、扩大泰山国际登山节、东岳庙会、泰山石敢当文化节、“泰山冠军”系列登山擂台赛、中华泰山成人礼等旅游文化品牌的影响力。成功开发了泰山玉、泰山女儿茶、泰山汉麻、肥城桃木工艺品等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在国内大赛中连获大奖。五是游客满意度大幅提升。完善旅游交通服务体系,火车站、汽车站、各景区景点间实现了旅游交通的“零换乘”,市政广场停车场法定节假日免费对外开放。完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建成4个大型游客咨询中心,完善交通标识系统,建立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建成启用市旅游信息指挥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城市建设进一步加快。实施游客满意度提升工程,广泛开展“诚信旅游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严厉打击扰乱旅游市场秩序的

7、行为,游客满意度在全省名列前茅。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也是省旅发委长期以来对泰安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二、顺应趋势,抢抓机遇,以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谋划旅游我国人均GD已超过8000美元,按照国际旅游规律,旅游消费的需求将呈现爆发式、井喷式增长。“十三五”时期,旅游业正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并呈现消费大众化、需求品质化、发展全域化、产业现代化、竞争国际化五大趋势。近期,国家旅游局印发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导则,明确提出了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的原则、目标、任务以及考核评估的办法。省第十一次党代会要求:“全省上下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把走在前列作为长期坚

8、持的目标定位和根本要求,贯穿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各方面,做到发展思路按照走在前列来谋划,发展布局围绕走在前列来展开,发展举措聚焦走在前列来制定,发展成效依据走在前列来衡量。”对照当前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标准,对照省委走在前列的要求,我市在旅游发展理念、发展模式、体制机制、旅游环境、产品结构、营销手段等方面,都还有不少的差距和不足。一是旅游发展模式有差距。旅游产品结构以观光游览的多,休闲度假的少;旅游项目建设缺乏统筹谋划,有的存在同质化竞争问题;收入结构亟需改善,“门票经济”依赖过重,游客综合消费水平较低。在浙江、上海等发达地区,非景区景点的旅游人数已占

9、到65%以上。二是旅游服务功能有差距。在旅游停车场、旅游厕所、旅游集散中心和旅游咨询服务中心、旅游交通标识、旅游信息化建设等方面,都还有一些问题;高端休闲度假酒店缺乏;泰城多年来没有建成像北京南锣鼓巷、成都宽窄巷、杭州河坊街、阳朔西街那样的休闲旅游街区。三是旅游管理体制有差距。在旅游资源开发、建设、管理等方面,还存在职能分散、各自为战、合力不强的问题。旅游执法相对薄弱,多部门联合执法的长效机制还没有形成,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解决。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更是能够成为集聚各种要素、各种消费、各种业态的平台性产业。旅游环境是由生态环境、人文环境、治安环境、服务环境等软硬件构成的综

10、合环境,当旅游环境达到较高水准的时候,意味着一个区域具有了较高的区域竞争力。旅游业不仅具有经济贡献,还具有文化贡献、社会贡献、传播文明的贡献、促进开放的贡献等等。站在全国、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来看,泰安的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泰安的旅游优势非常明显,泰安的旅游产业独具特色。在发展全域旅游方面走在前列,我们完全有这个条件和基础,也应该有这个责任和担当。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把推进全域旅游发展,作为贯彻省委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具体行动,作为推动泰安旅游“二次创业”的突破口,作为推进产业跨界融合发展、加快建设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的战略选择,抢抓机遇,坚定意志,一抓到底。总体要求是:贯彻落实

11、五大发展理念,牢牢把握旅游业发展的大趋势,紧紧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标准,始终贯彻省委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坚持“城乡一体、景城一体、全域布局、四季旅游”的原则,深入实施“旅游全域化”战略,发挥泰山龙头带动作用,加快旅游供给侧改革,着力构建全域共建、全域共融、全域共享的旅游业发展新模式,推动旅游空间布局由局部发展、一山支撑向全域延伸、多点支撑转变,产业发展由单一业态向多业深度融合转变,结构类型由传统观光为主向观光休闲度假并重转变,全面提升全市旅游业国际化、信息化、标准化、特色化水平,把泰安建设成为国际著名遗产地和旅游目的地城市,谱写富裕文明幸福新泰安建设的旅游篇章。三、全景打造,全域整合,以走

12、在前列的思路举措抓好旅游把旅游的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业,融入城市和农村建设的各领域,坚持“城是一个景、景是一座城、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思路,全景化打造、全地域覆盖、全资源整合、全领域互动、全社会参与,形成宜居、乐游、颐养、平安的旅游发展新气象。(一)强化要素整合,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新格局。1.在提升泰山龙头效应方面实现新突破。泰山景区要坚持“严格保护、科学开发、共享遗产、永续利用”的指导思想,突出泰山文化这个“灵魂”,在更高层次上谋划发展,全力打造好“泰山旅游”这个金字招牌,进一步当好全市旅游业发展的“火车头”。泰山东部慢谷项目,要高起点规划,高档次招商,高标准建设,精心打造成自然文化浑

13、然一体、观光休闲度假功能齐全,独具泰山特色,吸引高端游客慕名而来的新龙头项目。力争用3到5年时间,实现年进山进景点游客量、年旅游综合收入双翻番,进一步巩固中国山岳旅游第一品牌的地位。2.在发展城市旅游方面实现新突破。一是突出规划引导。泰安有着“山城一体”的独特城市特质。要依托泰山景区、城市历史文化片区、城市特色建筑群、现代商务区等,充分整合观光游览、饮食、住宿、商贸、娱乐等产业资源,集中连片规划城市旅游功能区,按照景区标准,提升城市景观形象,打造城市旅游消费高地。二是突出山水特色。加快构建“两山相映、一水绕城”的山水城市发展格局。中心城区要加快推进历史文化轴、时代发展线、中央商务区建设,逐步建

14、成历史展示区、文化体验区、游览观光区、休闲购物区。东部加快建设泰山慢生活区,南部发展以徂汶景区为核心的休闲度假区,西部打造以旅游经济开发区为核心的休闲度假区。要规划建设特色娱乐街、购物街、美食街,活跃夜生活,提升泰安城市品位和休闲度假功能。三是突出国际视野。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泰山优势,按照国际著名旅游城市的要求,对旅游形象、结构布局、产品开发、要素集聚、市场拓展及支撑保障等做出全面、科学的定位,做到旅游管理服务与国际惯例接轨,符合国际化旅游准则,努力打造国际化旅游产品。3在发展乡村旅游方面实现新突破。乡村旅游是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高端休闲度假旅游的发展方向,也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

15、。各县市区都要高度重视,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错位发展、优势互补”的原则,依托自然生态、特色农业、民俗文化等资源优势,切实做好乡村旅游这篇大文章。一是做好配套提升的文章。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金山银山换不来绿水青山。要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好特色古村落,挖掘传承好民俗文化。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集聚人力、物力、财力,全面实施乡村硬化、净化、美化、亮化、彩化工程,加强卫生、环保、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下大功夫完善乡村旅游服务功能,提高农村居民的精神风貌,推进乡村旅游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二是做好规模化发展的文章。结合新农村建设、生态泰安建设、文明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百镇示范行动和乡村记忆

16、工程等,整合资源,落实政策,形成乡村旅游与各项工作相互促进的生动局面。以乡村旅游示范点为基础,把各类文明村、示范镇串点成线,连线成片,推进乡村旅游连片规模发展,逐步形成城市近郊乡村旅游休憩带、高端乡村旅游度假区。三是做好品牌带动的文章。每个县市区都要扶持几个旅游小镇、几个旅游特色村的发展。争取用1至2年时间,培育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特色村、民宿村、休闲农庄和风情小镇,把“泰山人家” “汶水人家”“水浒人家”“徂徕人家”等品牌进一步做大做强,把泰安的乡村打造成济南居民休闲的后花园、周边省市居民向往的度假区。在培育大型旅游企业集团方面实现新突破。旅游企业集团化经营已成为旅游发展的大趋势。没有大企业的支撑,就形不成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要坚持引进和培育并重,发展一批名牌旅游企业集团。泰山旅游集团、东岳旅游集团等本土旅游企业,要积极推进产业链向景区、交通、住宿、娱乐、购物等方面延伸,做强主业,扩大规模,提升效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