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戚关系及称呼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5456869 上传时间:2022-10-18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7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戚关系及称呼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亲戚关系及称呼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亲戚关系及称呼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亲戚关系及称呼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亲戚关系及称呼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亲戚关系及称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戚关系及称呼(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亲戚关系及称呼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的文明礼仪传统,人与人之间长期注重和讲究相互的尊称,无论是当面,还是在背后,对任何人都有一个或几个与其身份相适宜的称谓。称谓就是指对人的称呼,又是对别人的尊敬用词,正确使用称呼既能马上显示出对方身份,又能很快确定人物性质地位,方法简洁,文明礼貌。因此,称呼是每个人所应该掌握的一个基本知识,事情虽小,却是及时衡量这个人内在素养是否较高的一个尺度,也是洞察这个人今后能否尊重他人、与之能否搞好关系的一个窗口。大家都不可忽视这类小事。称谓的类型最常见的大致有三种:一是书面上的称呼,简称为:书称;二是传通习惯上较为流行的称呼,简称为:俗称;三是两人遇见时,面对面的称呼,简

2、称为:面称。称呼看似简单,如要真正全都正确使用,其实也是一件较为复杂的事情。我们从人与人之间的血缘关系上来划分,它可以分为三种:一、直系亲属之间的称呼;二、姻亲旁系亲属之间的称呼;三、其它无血缘关系之间的称呼(这类称呼对象很多,又较为复杂,本文暂时忽略,宜抽空另写一文来论述)。一、直系亲属之间的称呼直系亲属就是指上下之间直接有一脉相承的血缘关系的各代以及由此而带来婚姻关系的所有亲属。除了自己配偶之外,往上代排列直系血缘亲属常见的有四个系:一是父亲系:有配偶、父母、祖父母、曾祖父母、高祖父母等;二是母亲系:有外祖父母、曾外祖父母、高外祖父母等。三是丈夫系:有公婆、太公太婆、高太公婆等;四是妻子系

3、:有岳父母、太岳父母等。往下代排列直系血缘亲属常见的有二个系:一是本姓后代世居系:有子女、孙子女、曾孙子女、玄孙子女及其所有配偶等。二是本姓后代出嫁系:有外孙子女、外曾孙子女、外玄孙子女及其所有配偶等。婚入的虽没血缘关系,但与直系结婚后,也成为直系亲属了。直系血缘亲属之间的称呼列表如下系别关 系 人称 谓俗 称当面称呼关系人反之称谓、俗称、当面称呼父亲系祖父之祖父高祖父男太太太太,老太太,老老爷爷玄孙子、玄孙女。祖父之祖母高祖母女太太太太,老太太,老老奶生父之祖父曾祖父太爷爷,太公铁毯,阿太,太公,太爷爷,老爷爷曾孙子,曾孙女,曾囡孙生父之祖母曾祖母太奶奶,太婆铁毯,阿太,太婆,太热娘,老奶生

4、父之父祖父爷爷阿爷,爷爷孙子,孙女,囡孙生父之母祖母奶奶阿娘,热娘,奶奶生父父亲爸爸,爹爹阿爹,阿爸儿子、尼子、嗯子,女儿、阿囡、囡生母母亲妈妈,姆妈,娘姆嬷,阿妈,嗯娘,姆妈,配偶爱人丈夫、老倌、老公;妻子、老宁、老婆,老公、东家、男客、老头子;喂;老婆、女东家、女客、屋里格、老太婆;某某他爹、娘。新时代直呼其名字的情况较多。母亲系母之祖父曾外祖父太外公,太内公同左边俗称,老姥爷见孙女之子女称呼母之祖母曾外祖母太外婆,太内婆同左边俗称,老姥儿母之父外祖父外公,内公同左边俗称,姥爷见女之子女称呼母之母外祖母外婆,内婆同左边俗称,姥娘,姥儿丈夫系夫之祖父太公太公、太爷爷太爷爷,铁毯见孙之配偶称呼

5、夫之祖母太婆太婆、太娘娘太热娘,女铁毯夫之父公公公,阿公、爷爷、阿爷,见子之配偶称呼夫之母婆婆婆,阿婆、热娘、阿娘、奶奶,妻子系妻之祖父太岳父太丈人参照妻称呼:爷爷、阿爷见孙女配偶称呼妻之祖母太岳母太丈姆参照妻称呼:热娘,阿娘,奶奶妻之父岳父丈人、岳父参照妻称呼:阿爹、爸爸等见女之配偶称呼妻之母岳母丈姆、岳母参照妻称呼:姆嬷、妈妈等本姓后代世居系子儿子嗯子,尼子一般直呼其名,也有叫阿拉嗯子、小时又叫:心肝、宝贝。见生父生母称呼子之配偶媳妇媳妇大娘一般直呼其名,见丈夫之父母称呼子之子女孙子、孙女孙子、孙女囡孙直呼其名,见父之父母称呼孙之配偶孙媳妇孙新妇直呼其名,太爷爷、太公,太热娘、太婆。孙女配

6、偶孙女婿孙女婿直呼其名,太岳父,太岳母孙之子女曾孙、曾孙女曾孙,曾孙囡直呼其名,见父之祖父母称呼本姓后代出嫁系孙女之子女孙外甥孙外甥皇帝直呼其名,太外公、太外婆女女儿囡,阿囡,肉肉直呼其名,见生父、母称呼女之配偶女婿女婿直呼其名,丈人、岳父,丈姆、岳母。女之子女外孙、外孙女外甥,外孙皇帝、外孙女(囡)直呼其名,外公、外婆外孙配偶外孙媳妇外甥孙媳妇直呼其名,外孙女配偶外孙女婿外甥孙媳妇直呼其名,太外公、太外婆外孙、女之子女曾外孙、女外曾孙、女直呼其名,注:女子嫁到夫家后,以前均参照子女降一辈称呼长辈或同辈,现在大都参照丈夫称呼。 1)父系为主,“我”的主要亲属:2)母系为主,“我”的主要亲属:二

7、、姻亲旁系血缘亲属之间的称呼姻亲旁系血缘亲属就是指以婚姻关系为中介而产生的亲属,如果分一下系别类型的话,最常见的可分为六个系别:一、父亲系;二、母亲系;三、丈夫系;四、妻子系;五、儿媳妇女婿系;六、本人系。系别关 系 人称 渭俗 称当面称呼关系人反之称谓、俗称、当面称呼父亲系父之姐妹姑母姑妈,阿姑、按顺序排列大、二、三比父大叫大嬷;比父小叫阿伯侄子、侄囡、阿侄父之姐妹配偶姑丈姑父、姑爹、大爹大伯阿伯内侄、内侄女、内侄囡父之姐妹子女姑表兄、弟、姐、妹表兄弟,表姐妹老表,表哥、姐、弟、妹;小的大都叫名舅表兄、弟、姐、妹,老表父之兄弟伯父叔父按顺序排列:几伯、几叔,几爹几伯、几爹、几叔、伯伯(bai

8、)、叔叔(shou)、噢叔阿侄,几侄,侄囡侄女父之兄弟配偶伯母叔母大妈妈、大嬷、按顺序排列。婶婶、新嬷、按顺序排列几妈几嬷。嬷嬷父之兄弟子女堂兄弟堂姐妹阿哥阿姐阿弟阿妹大叫哥姐;小叫名字同左父之叔伯堂几祖父堂爷爷,堂阿爷按顺序叫几爷爷堂孙,堂囡孙父之叔伯配偶堂几祖母堂奶奶,堂阿娘按顺序叫几热娘、几奶奶母亲系母之兄弟及配偶舅父、舅母舅舅、娘舅;舅母、舅妈阿舅、舅舅、娘舅;舅姆、妗子、舅妈外甥、外甥女、外甥囡母之兄弟子女舅表兄弟姐妹表兄弟、表姐妹老表,表哥、姐、弟、妹,小的大都叫名姑表兄、弟、姐、妹,老表母之姐妹及配偶姨丈姨母姨父、姨爹、姨妈、阿姨姨比母大的叫几爹几妈;比母小的叫几伯几妈内甥,内甥

9、囡,外甥、外甥囡母之姐妹子女姨表兄弟姐妹表兄弟、表姐妹老表,表哥、姐、弟、妹,小的大都叫名姨表兄、弟、姐、妹,老表丈夫系夫之兄弟过去叫伯、叔。现在叫夫兄夫弟阿棚、阿松。现在叫大哥、二哥、三哥按大小排列叫几叔或者叫几哥,小的直呼名字,或老几按排列叫几姐、几嫂,弟媳妇夫之兄弟配偶伯妻、叔妻妯娌按大小排列叫几姐同左夫之兄弟子女侄子、侄女侄子、侄女直呼其名几嬷,几妈妈夫之姐妹姑姑姑娘、阿姑按大小排列叫几姐按大小排列叫几姐夫之姐妹配偶姑夫姑夫按大小排列叫几哥老婆其姆,舅嫂夫之姐妹子女外甥外甥直呼其名舅妈舅姆其姆妻子系妻之兄弟妻兄妻弟,内兄弟老婆舅,阿舅,舅子跟妻同称,也可叫名姐夫、妹夫妻之兄弟配偶内兄嫂

10、,内弟媳老婆其姆跟妻同称,也可叫名姑夫妻之兄弟子女内侄子、内侄女内侄、内侄囡直呼其名几爹几伯妻之姐妹妻姐妻妹姨娘大的叫姐,小的叫名姐夫妹夫妻之姐妹配偶姨夫连襟、姨夫按大小排列叫几哥同左妻之姐妹子女内侄、内侄女内侄、内侄女内侄囡直呼其名姨丈儿媳妇女婿系儿媳妇之父母亲家亲家公、亲家姆,戤拉内公内婆或某哥某嫂戤拉爷爷、热娘,或某哥某嫂女婿之父母亲家亲家公、亲家姆,戤拉爷爷热娘或某哥某嫂戤拉内公、内婆,或某哥某嫂媳之兄弟姐妹媳兄、弟、姐、妹媳兄、弟、姐、妹直呼其名阿爹爸爸阿妈本人系本人之兄弟哥哥、弟弟阿哥、阿弟,大哥二哥,三弟四弟大的叫哥,小的直呼其名同左本人之姐妹姐姐、妹妹姐姐、妹妹同左同左或阿哥阿

11、弟 法律上有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的称谓. 从医学范畴上来界定:直系血亲是指有直系关系的亲属,从自身往上数的亲生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均为长辈直系血亲。从自身往下数的亲生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均为晚辈直系血亲,是与自己同一血缘的亲属。 而伯伯、叔叔、姑母、姨母、舅舅、兄弟姐妹、和侄子、侄女、外甥囡女等这些长辈、平辈、晚辈,都是旁系血亲。 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是亲等,计算亲等的办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的,一辈为1代,如与父母为2代,与孙子女为3代;计算旁系血亲时,依据相互间的同源关系确定,如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姊妹和姑表兄弟姊妹为3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外祖父母的舅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

12、妹也是3代以内旁系血亲。直系血亲:结拜、继拜、过继及其他前几天去市里开会,巧遇一位中学老师,将一本新近创作出版的书籍稻草送给我,我好一阵高兴,如获至宝,迫不及待地拜读起来,使我从中学到了好多写作技巧,获益不浅。 但对27页首二两行中的“多吉遵以当地的风俗,给儿子找了个义父,也就是结拜父亲。”句子,以及在后面的28、29、30页中,多次出现“结拜爹”“ 结拜娘”,不敢认同,我认为作者是把“继拜”与“结拜”的概念没有弄清爽。 考虑到目前也有不少年轻人对民间一直流传的称谓不全了解,有时常常混淆,现在,我就抽点时间将有关“结拜”、“ 继拜”、“ 过继”以及其他与之有关的称呼论述一下,同时,再来谈谈自己

13、的一些看法和见解,以便今后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结拜”与“继拜”,虽仅一字之差,但其性质就有明显的区别。 我们从许多书籍上能经常看到,在民间也曾耳闻目睹过,“结拜”就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因为感情很好,知趣相投,或者有共同的目的而一起相约,相互之间义结为兄弟姐妹,以年龄大小为排序,往往是有福共享,有祸同当。 而“继拜”是因为自己的孩子出生时,其年份、月份、日子、时辰的八字与亲生父母出生的八字相冲斗,长辈为防今后出现什么不测之祸患,常常给这个孩子寻找一个八字不冲斗、且年龄又与亲生父母差距不大的人,作为“继拜父亲”或者“继拜母亲”,以使之今后生活顺风顺水消除灾难。继拜的当面称呼基本上同自已亲生父母的称呼一样,在我们这里,统常的书面称呼叫“继拜爹”、“ 继拜娘”,或者叫“继拜阿爹”和“继拜姆嬷”,当面也叫“阿爹、爸爸,姆嬷、姆妈。”。长辈书称他(她)为“继子、义子、干儿子、继拜儿子,继女、干女儿、义女、继拜囡”。两户之间的亲戚关系又叫“义亲”,常常讲究门当户对,经济条件差距确实较大的,则不会结亲。“继拜”还可以写作。“寄拜”. 说到结拜和继拜(寄拜)的事情,在我们农村,还有过继儿子的风俗习惯.解放之前,一些没有儿子的家庭,或者贫穷年老没娶老婆的人,为了使自己老有所养,亡有送终,遗产有人继承,特别亡故之后,香火能再延续,不被人在背后指点为断种绝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