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495454440 上传时间:2023-05-02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她所包容的民族不是单一的,而是各种各样多层次的。虽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汉族一直起着核心作用,但是,汉族并不“纯”,各少数民族不断给汉族输入新血液,反过来,汉族也一直不断为其他民族充实新的成分。各民族之间的同化、融合是在不断进行着的。汉族同化别的民族,别的民族也同化汉族,回族是这样,满族是这样,其他民族也是这样。历史上汉变夷、夷变汉是一种普遍现象,既有“汉化”,也有“夷化”,实质上是“互化”,结果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然而各族的差异性并没有消失,在中华民族的统一中存在着多元格局,各个层次的多元关系又存在着分分合合的动态和分而未裂、融而未合的多种情况。

2、中国现有55个少数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特性,除了几个民族使用汉语外,绝大多数民族都有本民族的语言,有着本民族独具特色的文化。中华民族是一个百花园,百花齐放,多彩多姿,这就是少数民族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是历史形成的,是民族多样性的必然结果。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由费孝通提出)的主要贡献,在于它提出并确立了“多元一体”这个核心概念在描述和分析中华民族构成格局中的重要地位,从而为我们认识中国多民族历史特点提供了一个把握全局的总思路。这一理论的主要思想是,中华民族是由许多分散孤立存在的民族单位经过接触、混杂、联结和融合,同时也有分裂和消亡,形成一个你来我往、我来你去,我中有你、你中有我,而又各

3、具个性的多元统一体。其中更主要的是,作为这个多元一体的核心,即从华夏族到汉族,在不断壮大的同时,渗入到其他民族的聚居区,构成起凝聚作用和联系作用的网络,奠定了在中国疆域内许多民族联合成不可分割的统一体的基础,成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经过民族自觉而称为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在形成过程中显示出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存在着一个凝聚的核心,这就是汉族。汉族经过2000多年时间向四方扩展,融合了众多其他民族成员,到目前成为56个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主要聚居在农业地区,同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要道和商业据点长期定居,并大量深入到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形成一个点线结合、东密西疏的网络,这个网络就是多

4、元一体格局的骨架。第二,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以上,主要是高原、山地和草场,很大一部分人从事畜牧业。少数民族聚居区并不排斥有汉族居住在内,甚至人数上可以占多数。在这种杂居得很密的情形下,汉族固然也有被当地民族吸收的,但更多的是深入到各少数民族地区,发挥它的凝聚力,巩固了各民族的联系和交流,形成为一个统一体。第三,少数民族一般都有自己的语言,也有的用汉语作为自己民族的共同语言,但他们和汉人接触中大多学会汉语,汉语逐渐成为共同的通用语言。第四,导致民族融合的主要原因是出于社会和经济的需要。如果要寻找一个汉族凝聚力的来源,汉族的农业经济是一个主要因素。第五,中华民族成为一体的过程是逐步完成的。先是各地区分别有它的凝聚中心,各自形成了初级的统一体,再由初级统一体之间的流动、混杂、分合形成更大的统一体。凝聚力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根本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