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VII)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454147 上传时间:2023-01-08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VII)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VII)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VII)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VII)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VII)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VII)》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VII)(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2023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VII)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量:HCNONaAlSClKCaFeCuIBa112141623273235.539405664127137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 44分)1.对于易燃.易爆.有毒的化学物质,往往会在其包装上贴上危险警告标签。下面所列的物质中,标签贴错了的是( )A. 浓H2SO4 B. 汽油 C. 乙醇 D. KMnO4【答案】B【解析】【详解】A、浓硫酸具有很强的腐蚀性,图片表示腐蚀品,故不选A项;B、汽油是一种易燃液体,图片表示剧毒品,故选B项;C、乙醇是一种易燃液体,图片表示易燃液体,故不选C

2、项;D、高锰酸钾是强氧化剂,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故不选D项。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2.下列仪器中可以加热的是( )(1)蒸馏烧瓶 (2)容量瓶 (3)蒸发皿 (4)试管 (5)表面皿 (6)分液漏斗 (7)量筒 (8)锥形瓶A. (1)(3)(4)(8) B. (2)(4)(6)(8) C. (3)(4)(5) D. (2)(3)(4)(7)【答案】A【解析】【详解】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蒸发皿等;需要垫石棉网加热的是:蒸馏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容量瓶、表面皿、分液漏斗、量筒等;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可以加热的是:蒸馏烧瓶、蒸发皿、试管、锥形瓶;综上所述,本题选A。

3、3.如果不小心在食用油中混入部分水,请你选用下列最简便的方法对油水混合物进行分离()A. B. C. D. 【答案】B【解析】A、此装置属于蒸馏或分馏装置,一般用于互溶两种液体的分离,或者分离挥发性和难挥发性物质,故A错误;B、食用油是不溶于水的液体,因此采用分液的方法进行分离,故B正确;C、此装置为过滤,用于不溶物与可溶物的分离,故C错误;D、此装置为蒸发结晶,一般是得到固体晶体,故D错误。4.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L空气含有NA个单质分子B. 常温常压下,0.1mol Na2CO3含有的Na+数目为0.2NAC. 标准状况下,22.4L

4、H2O含有的分子数为NAD. 物质的量浓度为0.5molL-1的MgCl2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答案】B【解析】【详解】A、空气中不只是单质分子,还有化合物(如CO2 等),故标况下22.4L空气中含有的单质分子小于NA个,故A错误;B、1个碳酸钠中含2个钠离子,故0.1mol碳酸钠中含有的钠离子的个数为0.2NA个,故B正确;C、标况下水为液体,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C错误;D、溶液体积不明确,故溶液中的氯离子的个数无法计算,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点睛】本题重点考查阿伏伽德罗常数的计算。标况下气体的摩尔体积为22.4L/mol,使用此数值应注意必须是标

5、准状况下标况下该物质必须为气体。5.下列关于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的正确组合为( )纯净物混合物电解质非电解质A盐酸冰水混合物硫酸干冰B蒸馏水蔗糖溶液氧化铝二氧化硫C胆矾盐酸铁碳酸钙D胆矾食盐水氯化铜碳酸钠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详解】A、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是混合物,冰水混合物为纯净物,故A错误;B、蒸馏水是纯净物,蔗糖溶液为混合物,氧化铝是电解质,二氧化硫是非电解质,故B正确;C、铁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碳酸钙是电解质,故C错误;D、碳酸钠是电解质,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点睛】纯净物:有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

6、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里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需要注意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6.下列各组物质中,所含分子数相同的是( )A. 含1molN的N2O和含1molO的CO2B. 11.2LN2(标准状况)和1molH2C. 10gN2和10g O2D. 88g CO2 和44.8LH2O(标准状况)【答案】A【解析】【分析】N(粒子数)=n(粒子的物质的量)NA,所以n相同,N就相同。据此解题。【详解】A、含1molN的N2O物质的量为1mol2=0.5mol,含1molO的CO2物质的量为1mol2=0.5mol,所

7、以0.5molN2O和0.5molCO2所含分子个数均为0.5NA,故A符合题意;B、标况下,11.2LN2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L/mol=0.5mol,与1molH2所含分子数不同,故B不符合题意;C、10gN2的物质的量为10g28g/mol=5/14mol,10g O2的物质的量为10g32g/mol=5/16mol,两者的物质的量不同,所以所含分子数不同,故C不符合题意;D、88g CO2 的物质的量为88g44g/mol=2mol,标况下水为液态,不能根据气体的摩尔体积进行计算,所以44.8LH2O(标准状况)物质的量不是2mol,所以两者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个数不相等,

8、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A。【点睛】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Vm=22.4L/mol,注意此数值应用必须是标准状况下标况下该物质必须为气体。根据气体含有的分子数N=nNA=mNA/M=VNA/Vm计算。7.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二者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B. 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16C. 二者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 17:12D. 在相同条件下二者体积比为17:16【答案】B【解析】【分析】设质量均为17g,则等质量的CH4和NH3相比较,物质的量分别为17/16mol和1mol.【详解】A、由N=nNA可以知道,物质的量比等于分子数之比,则二者

9、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7:16,故A不符合题意;B、由分子数之比及分子构成可知,二者的原子个数之比为175:164,故B符合题意;C、由分子数之比及分子构成可知,二者的氢原子个数之比为174:163=17:12,故C不符合题意;D、由V=nVm可以知道,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比,二者体积比为17:16,故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本题应选B。8.下列有关FeCl3溶液和Fe(OH)3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用渗析法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用丁达尔效应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B. Fe(OH)3胶体的胶粒带负电荷,通电时胶粒向直流电源的正极移动,这种现象

10、称为电泳C. 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即得到Fe(OH)3胶体D. 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边滴加FeCl3饱和溶液,边用玻璃棒搅动制备Fe(OH)3胶体【答案】C【解析】【详解】A、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而溶液不具有,则丁达尔效应可鉴别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可用渗析分离Fe(OH)3胶体和FeCl3溶液,故A错误;B、Fe(OH)3胶体胶粒带正电荷,在通电时胶体微粒向直流电源的负极移动,这种现象称为电泳,故B错误;C、向沸腾的蒸馏水中逐滴滴加饱和FeCl3溶液,至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时即得到Fe(OH)3胶体,故C正确;D、实验室制备氢氧化

11、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向沸腾的NaOH稀溶液中滴加FeCl3饱和溶液得到氢氧化铁沉淀得不到氢氧化铁胶体,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应选C。9.氧化还原反应与四种基本类型反应的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化学反应属于区域3的是( )A. Cl22KI=I22KClB. 2NaHCO3=Na2CO3+H2O+CO2C. CH4+2O2=CO2+2H2OD. 4Fe(OH)2+O2+2H2O=4Fe(OH)3【答案】C【解析】A.属于4;B.属于2以外的分解反应;C.属于3;D.属于1。故选C。10.实验测得某溶液中仅含有K+、Cu2+、SO42-、Cl-

12、四种离子,其中K+、Cu2+、Cl-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4:5:8,则K+与SO42-的物质的量比为( )A. 4:3 B. 4:1 C. 2:3 D. 2:1【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溶液呈电中性,由电荷守恒得:n(K+)(+1)+n(Cu2+)(+2)+n(SO42-)(-2)+n(Cl-)(-1)=0。令n(K+)=4mol,则n(SO42-)=3mol。考点:化学计算点评:学会灵活运用电荷守恒。11.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 称量时,将Na2CO3固体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上B. 将Na2CO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

13、瓶中C. 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部分D. 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 称量时,将Na2CO3固体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的白纸上或烧杯中,A错误;B. 将Na2CO3固体在烧杯中溶解,所得溶液冷却到室温,再转移至容量瓶中,B正确;C. 定容时如果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实验失败,需要重新配制,C错误;D. 定容摇匀后发现溶液体积低于刻度线,再补加少量蒸馏水至刻度线,导致溶液体积增加,浓度偏低,D错误,答案选B。考点:考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配制12.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氧化还原知识有关的是( )A. 用食醋可以洗

14、水垢主要成分为CaCO3、Mg(OH)2B. 蔗糖放在水中片刻后消失了C. 菜刀洗过后如果没擦干放置一段时间就会出现斑点D. 稀盐酸洒在大理石台面上产生大量气泡【答案】C【解析】A 发生的是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知识无关B蔗糖放在水中片刻后消失了,是因为蔗糖溶于水,是物理变化C 菜刀上出现斑点,是生成了铁锈,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D 发生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知识无关故选C。13.下列关于钠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自然界中的钠以单质和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实验室剩余的钠需要放同原瓶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当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时,有大量红色固体铜产生金属钠与O2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相同燃烧时放出白色火花,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钠-钾合金通常状况下呈液态,可作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A. B. C. D. 【答案】B【解析】钠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自然界中的钠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故错误;因钠活泼,易与水、氧气反应,如在实验室随意丢弃,可引起火灾,实验时剩余的钠粒可放回原试剂瓶中,故正确;钠的密度比煤油大,钠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少量的钠可以保存在煤油中,故正确;钠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时,先和水反应生成NaOH和氢气,生成的NaOH再和硫酸铜反应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