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内部说课稿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5449348 上传时间:2023-09-2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地球的内部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球的内部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球的内部说课稿 伊春铁力市第三小学 付丽丽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地球的内部,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进行说课。一、教材分析地球的内部选自苏教版小学科学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们的地球。地球的内部属于“地球与宇宙”中 “地球的概貌”部分。为六年级研究我们的地球和探索宇宙打下坚实的基础。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地球的形状、表面之后进行的第3课时学习。教学内容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进行猜测黑盒里物体的活动;第二,探讨地球的内部构造;第三,指导学生制造地球内部构造模型。下面我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及课程标准的要求说一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二、教学目标

2、 科学知识 1、知道地球内部构造是科学家根据一些自然现象推测出来的。2、知道地球的内部结构。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制作地球结构的模型。 情感与态度 1、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2、认识到科学是不断发展的。教学重点: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教学难点:猜想暗盒里有什么。三、教法、学法根据教学目标,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方法情境法:用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探究暗盒里有什么”导入新课,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学习兴趣;讲解法:学生对地球的内部构造不是很熟悉,需要教师的讲解并补充材料;课件展示法:用图片形象的展示地球的内部构造。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掌握以下一些基本的学习

3、方法:观察分析:通过观察和分析地球表面的一些现象对地球的内部构造进行合理的假设;动手实验:通过动手制作“地球构造模型”让学生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猜暗盒里的物体1、老师要请你们帮我解决一个问题:讲台上有三个盒子,里面分别装了沙子、玻璃球、泡沫,不打开盒子,你们知道每个盒子里装了什么吗?请小组同学尝试分辨。(这是本课的难点,学生在不打开盒子的情况下,要探究出盒子里面是什么,并不容易,我允许他们将盒子拿起来,而且把钻孔的钉子放在旁边,学生很快便通过摇晃、钻孔等方法探究出暗盒里有什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2、学生交流汇报:刚才用了哪些方法?3、教师提示:其实我们刚才

4、用的方法和科学家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相似。设计意图:老师请学生帮忙解决问题,创设情境,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让学生明白了探测地球内部的方法,为研究地球内部构造做准备。 (二)推测科学家工作,讨论地球内部构造这是本课的重点,着重探究地球内部的构造,我将分三步来完成这一部分的教学。第一步:推测科学家是怎么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的。1、提问: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地球的形状,那么地球里面是什么样子的呢?2、我们的地球就像暗盒一样,人类无法深入到地球深处,科学家是怎样去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呢?学生讨论,教师出示火山、温泉、地震的图片,提示钻井、地震波等也是进行地球内部探测的方法。第二步:学生预测、讨

5、论、阅读教材,形成简单的认识。学生根据以上的现象讨论、交流,大胆猜测,阅读教材,初步明确科学家把地球内部分成了不同的圈层,分别为地壳、地幔、地核。第三步:教师出示地球内部构造图,引导学生学习补充材料。提问:地球内部到底是什么样的呢?教师出示图片,让学生形象地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和各部分的厚度。补充材料:人类是如何了解地壳里面的结构呢?科学家们终于找到了一个办法,即利用地震波来揭开地球深处的奥秘。原来,巨大的地震会使地球震动,传出像巨锤撞击铜那样的音波。这种音波有回声,也会弯曲,在地底下碰到不同物质,会发出不同的音调。 1910年,前南斯拉夫地震学家莫霍洛维奇意外地发现,地震波在传到地下50公里处

6、有折射现象发生。他认为,这个发生折射的地带,就是地壳和地壳下面不同物质的分界面。1914年,德国地震学家古登堡发现,在地下2900公里深处,存在着另一个不同物质的分界面。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们,就将两个面分别命名为“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根据这两个面把地球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师:其实地球内部就像一个鸡蛋,你能用鸡蛋作一个类比吗?设计意图:学生预测要有一定的依据,先让学生看火山等图片,再用上面研究暗盒的方法像科学家那样来推测,由现象到本质,符合探究的一般过程,并让学生阅读课本资料,将科学家的预测与自己的预测进行对比,不足的地方进行改进,一致的可以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学生们通过讨论、交

7、流,大胆猜测,并通过主动学习,了解了地球的内部,完善认知结构,突出了教学重点。老师适时补充了书本上没有的内容,丰富了课堂资源,学生兴趣盎然。(三)拓展,制作地球内部构造模型1、(出示老师做好的模型。)这就是老师做的,你们想做吗?你打算怎么做?小组可以讨论。2、确定方案。(重点说清做时先后顺序、各部分颜色的确定、各部分的厚度关系等)3、分组合作。(提示如果小组同一色的橡皮泥不够,可以和周围小组调换颜色)4、指导切开模型,展示评价。(主要从外形、内部颜色、各部分的厚度比例几方面来评价)5、随机填写实验报告单。实验报告单设计采取简单、明了,学生易于完成的特点,既有过程设计,又有结论设计,符合简单易操

8、作的原则。 设计意图:本课的教学目标不仅是学生了解地球内部的构造,还要注重制作模型的过程与方法,并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所以,教师先出示自己制作的模型,激发学生的制作兴趣,从理论到实际,让学生的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既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又巩固了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同时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也培养了团结合作的意识。(四)总结,课后延伸1、总结:人类是如何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的?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学生结合板书,回顾今天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地球内部构造的认识2、作业查找资料,继续研究地球内部的知识。(火山和地震)设计意图:总结新知,布置作业为下节课学习火山和地震打好基础。五:板书设计设计意图: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图与文有机结合,既直观又易理解。最后,我以一句话结束我今天的说课,科学是使人的精神变得勇敢的最好途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