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495449346 上传时间:2023-09-2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8.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开展此课程可以培育学生酷爱劳动、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供应到的语文三年级下册五月的田野说课稿范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欢迎阅读参考学习! 一、说教材教材内容: 五月的田野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勾画了田野漂亮的风景,描摹了田间孩子们的欢乐,让我们了解到了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也感受到了那浓浓的乡土气息。这篇课文在第六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本单元选取的几篇文章虽然都与儿童生活有关,但是题材不同,有记叙文,有散文,还有诗歌。本课是篇美丽的散文,重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及童年

2、生活的美妙,对学生学习并积累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新课标及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我确立以下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学问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文中语言,感受乡下孩子在田野中的欢乐。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文中的意境。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酷爱劳动、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围围着我的教学理念,我把“学习语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重点,把“感受田野的漂亮及乡下孩子的欢乐,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作犯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任务,我进一步分析了学生已有的学问水平。 二、说学情 乡村儿童生活之欢乐,是我们每个孩子

3、所憧憬的。对我班学生来说,他们缺少这种生活及体验,所以学习起来,情感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不过,孩子们已初步具备了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实力,所以在内容理解和感悟上要做到“以学定教”。 依据学生的这些实际状况,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流程: (一)巩固旧知,再现意境:由于这是其次课时,所以上课伊始我会先让学生认读学过的生词,再说说五月的田野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自主学习,感悟意境: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归纳后,出示中心问题: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田野的漂亮,孩子们的欢乐? (三)细细品读,融入意境:这环节中,我做了如下的预设: 1、预设一:

4、田野漂亮 学生最有可能会先抓住两个表示颜色的词,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叠词的韵律美,我设计了一项语言的对比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两句话的不同之处,感受到叠词不仅韵律美,表示的程度深,而且作者的情感也融入其中。接下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我先让学生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如学生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时,我会范读,让孩子在熏陶感染中再练读,直到读出宠爱之情为止。 叠词的运用是本文语言的一个特征,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我说:这样的词以它自身的韵律美让我们喜爱它,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比比谁说的多。学生可能会说红红的,白白的.等等。这样就让学生有了一个积累的过程。 当学生理解最终一

5、句时,这样引导:“它们”指谁?它们会笑吗?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沟通中让学生明白这是拟人写法,表面上是写麦子和豆荚的欢乐,事实上更表现了乡下孩子们的欢乐。)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这句话。这句话是朗读上的一个难点,要想将田野之美清楚地呈现出来,当学生读的不够入境时,我会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最终,再让学生配乐美美的读读整段话。 过渡:田野这样美,在这美景中,孩子们找寻到了怎样的欢乐?2、预设二:孩子欢乐 当学生说到“孩子光脚在田埂上走”有关句子时,他们可能会用到学问迁移的规律,抓住“暖暖的、软软的”来体会,那么我就会顺势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光脚走在软软的土上

6、是什么样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当学生说到“孩子在田野上撒着欢地跑”有关语句时,我会这样引导: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孩子的欢乐?有的学生可能会抓到句中的动词,就让学生用做动作的方法加深理解。有的会抓住“撒着欢儿地跑”,就让学生回忆自己平常撒着欢儿地跑是怎样的跑,进而想象孩子们那种快乐的场面。最终,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出那种“田野因孩子而富有朝气,孩子因田野而欢乐”的意境。还是实行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读,同桌互读,赛读,让朗读的过程成为感悟、理解语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试着背背这段话。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想象并发觉欢乐,想想假如你就是田野中的孩子,你会做些什么呢?用文中的句式练习仿

7、写,既感悟了语言又体会了欢乐。 从孩子们简洁的“野炊”中,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饭菜是喷香的”,再和文中“喷香的饭菜”做比较,引导学生要向乡下孩子们那样擅长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最终通过边想象边朗读体会“大地当床,蓝天当被”的意境,感受到乡下孩子们的淳朴和对生活的酷爱。 (四)拓展阅读,延长意境 语文学习的空间是没有止境的,课文带给我们纯朴、真实的农村生活,让我们每个人为之憧憬,课下我举荐孩子们阅读一些有关农村生活的故事、散文、诗歌,将孩子的欢乐加以延长。(五)板书设计 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整个板书简洁、概括,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一目了然。总之,在整个教学

8、设计中,我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轻松愉悦的入情入境地学习,实现了敬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一、说教材 教材内容: 五月的田野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的一篇精读课文,这篇课文勾画了田野漂亮的风景,描摹了田间孩子们的欢乐,让我们了解到了农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也感受到了那浓浓的乡土气息。这篇课文在第六册第四单元,本单元的文化主题是“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 本单元选取的几篇文章虽然都与儿童生活有关,但是题材不同,有记叙文,有散文,还有诗歌。本课是篇美丽的散文,重在引导学生感悟语言美及童年生活的美妙,对学生学习并积累语言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合新课标及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我确立以下三

9、维目标: 教学目标:学问与技能: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学习文中语言,感受乡下孩子在田野中的欢乐。 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文中的意境。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 培育学生酷爱劳动、酷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依据以上教学目标,围围着我的教学理念,我把“学习语言,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作为重点,把“感受田野的漂亮及乡下孩子的欢乐,并能入情入境地朗读”作犯难点。 为了完成以上的教学任务,我进一步分析了学生已有的学问水平。 二、说学情 乡村儿童生活之欢乐,是我们每个孩子所憧憬的。对我班学生来说,他们缺少这种生活及体验,所以学习起来,情感很难与作者产生共鸣。不过,孩子

10、们已初步具备了用多种方式理解词语的实力,所以在内容理解和感悟上要做到“以学定教”。依据学生的这些实际状况,为了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三、说教学流程:(一)巩固旧知,再现意境: 由于这是其次课时,所以上课伊始我会先让学生认读学过的生词,再说说五月的田野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二)自主学习,感悟意境: 对学生的发言进行梳理归纳后,出示中心问题: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田野的漂亮,孩子们的欢乐? (三)细细品读,融入意境: 这环节中,我做了如下的预设: 1、预设一:田野漂亮 学生最有可能会先抓住两个表示颜色的词,为了让他们更好的感受叠词的韵律美,我设计了一项语言

11、的对比练习,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体会两句话的不同之处,感受到叠词不仅韵律美,表示的程度深,而且作者的情感也融入其中。接下来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受有感情朗读这句话,我先让学生自由练读、然后指名读,如学生读不出其中的韵味时,我会范读,让孩子在熏陶感染中再练读,直到读出宠爱之情为止。叠词的运用是本文语言的一个特征,为了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我说:这样的词以它自身的韵律美让我们喜爱它,你还知道哪些这样的词?比比谁说的多。学生可能会说红红的,白白的等等。这样就让学生有了一个积累的过程。 当学生理解最终一句时,这样引导:“它们”指谁?它们会笑吗?你感觉此时谁的心里也在笑?(沟通中让学生明白这是拟人写法,表

12、面上是写麦子和豆荚的欢乐,事实上更表现了乡下孩子们的欢乐。)然后带着自己的感受朗读这句话。这句话是朗读上的一个难点,要想将田野之美清楚地呈现出来,当学生读的不够入境时,我会出示一些图片,让学生通过视觉感官产生身临其境般的感受。最终,再让学生配乐美美的读读整段话。 过渡:田野这样美,在这美景中,孩子们找寻到了怎样的欢乐? 2、预设二:孩子欢乐 当学生说到“孩子光脚在田埂上走”有关句子时,他们可能会用到学问迁移的规律,抓住“暖暖的、软软的”来体会,那么我就会顺势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说说光脚走在软软的土上是什么样的感觉?然后引导学生带着这种感受读一读。 当学生说到“孩子在田野上撒着欢地跑”有关语句时,我

13、会这样引导:你从哪些词感受到了孩子的欢乐?有的学生可能会抓到句中的动词,就让学生用做动作的方法加深理解。有的会抓住“撒着欢儿地跑”,就让学生回忆自己平常撒着欢儿地跑是怎样的跑,进而想象孩子们那种快乐的场面。最终,引导学生通过读读出那种“田野因孩子而富有朝气,孩子因田野而欢乐”的意境。还是实行多种朗读方式,如自由读,同桌互读,赛读,让朗读的过程成为感悟、理解语言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试着背背这段话。为了拓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想象并发觉欢乐,想想假如你就是田野中的孩子,你会做些什么呢?用文中的句式练习仿写,既感悟了语言又体会了欢乐。 从孩子们简洁的“野炊”中,让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你认为什么样的饭菜是喷

14、香的”,再和文中“喷香的饭菜”做比较,引导学生要向乡下孩子们那样擅长从平凡的生活中获得乐趣。最终通过边想象边朗读体会“大地当床,蓝天当被”的意境,感受到乡下孩子们的淳朴和对生活的酷爱。 (四)拓展阅读,延长意境 语文学习的空间是没有止境的,课文带给我们纯朴、真实的农村生活,让我们每个人为之憧憬,课下我举荐孩子们阅读一些有关农村生活的故事、散文、诗歌,将孩子的欢乐加以延长。 (五)板书设计 本着板书为教学服务的目的,我设计了如下的板书。整个板书简洁、概括,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一目了然。总之,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我通过多种教法和学法相辅相成地结合,使学生轻松愉悦的入情入境地学习,实现了敬重儿童,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本文来源:网络收集与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谢谢!第1页 共1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第 1 页 共 1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