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5447825 上传时间:2024-01-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3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静电复印过程可以用下述六个过程加以概括,即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和清洁六个步骤。如图11所示。1. 充电(Charging)充电就是以静电高压电晕放电的形式使光电导体的表面带电,从而获得较高的表面电位。从图11(a)中可以看到,硒板是由硒膜和金属导电底基构成的,它的底基一定要接地。电晕丝同高压发生器的输出端相连接,在电晕放电的同时沿着光电导板的表面平行方wifw 91xiu. com何(*图1-1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a)充电;(b)曝光;(c)显影;(d)转印;(e)定影;(f)清洁向移动。被电离带正电荷的空气离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被推向光电导体的表面,一方面与光电导体 的表面亲和,一方面

2、从导电底基感应出来的负电荷相平衡。因为这时的光电导层未经光照,基本为绝缘状 态(只有微弱的漏电流),恰似一个平板电容器两极板间的绝缘介质,在它的两个界面(一个是空气界面,一 个是底基界面)形成了两个电荷量相同而极性相反的电荷层,这与电容器充电原理一样。光电导体与空气界 面的电荷层也与电容器的正极板一样,呈正电性。形成这一电荷层的电量越大,表面电位就越高。由于硒光电导体属于P型半导体导电方式,对其充正电有利于受光照后导电能力的增强。如果是用氧化锌、硫化镉、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光电导体,则要充负电,即负静电高压电晕放电,表面电荷层是负电荷层,表面电位是负极性电位,而底基感应电荷层是正电荷层。这是因为

3、氧化锌等材料属于N型半导体导电方式,对其充负电有利于它们光电导性能的增强。充电,是静电复印的首要步骤。为了同其他过程中的高压充电相区别,这步充电往往称为“主充电”。2. 曝光(Exposure 或 Illuminating)曝光就是用可见光光源对原稿进行照射,从原稿反射回来的光通过镜头投射到被充电的光电导体 的表面上参看图l-1(b),使光电导体的表面形成对应于原稿的静电潜像。我们一般将原稿的图像分为“黑区”和“白区”,即:不能反射光线的部分(如黑色文字部分)为黑区,能反射光线的部分为白区。对应于原稿的黑区,曝光时光电导体未经光照的部分被称为“暗区”,对应于原稿的白区,曝光时光电导体被光照射的

4、部分被称为“亮区”。这时,光电导体的暗区因未被光照仍维持绝缘状态,仅仅进行暗衰过程,因此,基本保持着高电位;而亮区则因受到光照变为导电状态,正负电荷透过光电导体互相中和,表面电位大幅度降低,亮衰的过程在顷刻间完成。在曝光结束的瞬间,光电导体表面上形成了与原稿图像对应的静电潜像。3. 显影(Developing)显影是将静电潜像变为人眼可见的色剂图像的过程。能够使图像显现出来的色剂称为显影剂。显影剂分湿式和干式两大类。湿式显影剂是液态的,一般由色调剂和分散剂组成。干式显影剂又分双组分显影剂和单组分显影剂两大类。双组分显影剂是由墨粉和载体两种成分构成;单组分显影剂是墨粉和载体合二为一的产物,颗粒是

5、单一成分的。使用湿式显影剂的复印机称为湿法复印机;使用干式显影剂的复印机称为干法复印机。现在的情况是,湿法复印机已被干法复印机所淘汰,因此,我们一般都以干式显影剂为例来描显影过程。即使是干式双组分显影剂,使图像显现的有效成分也是墨粉,而载体仅起携载和输送墨粉颗粒到显影区的作用。光电导体正充电的情况下,静电潜像是正电荷像,需要的墨粉是能够通过摩擦带负电性的墨粉;光电导体负充电的情况下,则需要通过摩擦带正电性的墨粉。显影的过程中,光电导体的亮区电位极低而不能够吸附墨粉颗粒;暗区电位高,很容易吸附带有相反极性的墨粉颗粒,使静电潜像变为同原稿相对应的墨粉图像。静电潜像电位越高的部分,附墨粉的能力越强,

6、反之则弱。吸附墨粉颗粒的多少,呈现不同层次的黑度,给人一种层次感。4. 转印(T ransfer)转印是将光电导体上的墨粉图像转移到普通复印纸上的过程。转印时,是将一张普通复印纸覆盖 在光电导体的墨粉图像上,在用一个同主充电极性相同的高压静电沿纸的背面移动的同时进行电晕放电, 所形成的强大电场使墨粉颗粒从光电导体上被解吸而转移到普通纸上参看图1-1(d)。在转印的过程中,由于静电潜像电位对转印高压形成的电场强度在越靠近光电导体表面的地方抵 消作用越大,加之万有引力的作用以及墨粉颗粒在转移过程中的拥挤现象等因素,在转印高压作用的瞬间 内,不可能将墨粉全部转移到纸上,总有一些墨粉残留在光电导体上。

7、这些残留在光电导体上的墨粉叫做 残余墨粉。经转印后,残余墨粉的量越大,说明转印效率越低。当然,我们希望复印机有较高的转印效率。衡量的方法是用转移到纸上的墨粉量同转印前光电导体上的墨粉量相对比,可用下式表示嚅黠r礫印到纸上的墨粉量纸I:墨粉量十残余墨粉量这个比值越大,就说明转印效率越高。一般干法复印机以75%为标准;低于75%为低,高于75% 为高,能够达到85%的就相当理想了。5定影(Fixing)被转移到纸上的墨粉图像还没有和纸合为一体,用手一摸就会被抹掉,因此,还需要将墨粉固化到纸上才能成为最终可供实用的复印品,这一固化的过程就叫做定影。目前,定影的方式很多,但基本上是以热定影为主。一般采

8、用红外辐射灯作热源见图1-1(e),采 用染色的合成树脂颗粒做墨粉。当热源使墨粉达到熔点时,颗粒会熔化,互相融合并向纸基渗透,当离开 热源温度降低时,墨粉凝固,墨粉与纸融为一体,墨粉颗粒之间也融为一体,使图像既固化到纸上,又变 得光洁、平整、细腻而富于质感。现在,大多数复印机除用热源融化墨粉外,还同时施加一定压力,以增强固着能力。定影的关键 是定影温度的控制,既能使墨粉融化,又不致分散,以保证图像的清晰。6.清洁(Cleaning)光电导体表面在转印后仍滞留着残余墨粉和残余电荷,如果不清除,就势必带入到下一个复印过 程,前一张原稿的残余图像就会在后一张的复印品中显现出来,显然谁也不愿意去看有重

9、叠影像或有前一 原稿内容的脏乱复印品,因此,清除残余墨粉和残余电荷极其重要,这就必需有一个“清洁”的过程。清洁的方法很多,有的用交流高压放电配之以充分曝光来消除光电导体上的残余电荷,有的用橡 塑刮板将残余墨粉刮掉,有的采用反充电曝光加磁刷回收墨粉的办法等等。综上所述,从充电、曝光、显影、转印、定影到清洁六个步骤,就组成了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 由于最初的复印技术是卡尔逊发明的,所以静电复印的过程又称卡尔逊法。这一全过程可用图1-2表示。图i-2静电复印的基本过程由图1-2可见,静电复印可以分为如下八个步骤:(1)预曝光:由预曝光灯对鼓表面进行照射消除残电荷,为复印文稿作好准备。(2)主充电:由主

10、充电器以负67kV的高压对鼓表面进行充电,使光电导体表面获得-600-700V 的初始电位。(3)图像曝光:曝光灯对稿台上的文稿进行扫描照射,从稿台反射的光通过镜头照射到鼓面,于是comHLi22(6)分离:墨粉被吸附到纸上,鼓继续旋转,纸向前移动。(8)鼓清洁:清洁鼓上残留的墨粉,准备下一个复印的过程。一部典型复印机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3所示,有关成像和复印的结构图如图1-4所示。鼓表面就形成了与原稿对应的静电潜像。(4)显影:具有静电潜像的鼓面在旋转时靠近显影器,吸附显影器中的墨粉,鼓面形成了相应的墨粉图。转印:带墨粉图的鼓继续转动,至U靠近转印电晕器时,复印纸已被传送到它们之间,此

11、时,转印电晕器以-5-6kV的高压放电,将墨粉从鼓面转移到纸上。(7)定影:带有墨粉图的复印纸被送到由热辊和压力辊组成的定影器中,墨粉受到热融加压后被固化纸上,成为复印品送出。图门复卬机的槿机结构示頂国I籬J粳址備;2第2更冗烁原禍照明灯:4-第】反比掘;1 班稍台玻堪h &- 头:丁一加曝光灯:一主电骨聊;1咗门邺址灯;10第&辰尤is: II-防生披碑;门一显影滚环 打-理4反吒麻汕一唏和:工比鵜15-參匝F送捺纸轮感迭轮;17分离轮;陆 耶世齡i銀隈;14-送班辄;20-对位轻;21转印狀赠趙;22井离卅电乍I;占一般热摆;汹一垃影F牡;蓝怎曲赂曲一列紙轮;27-宙瑕辿卅棘爭曲电禹世廖迪阳怡用頁 却 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