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文言短篇阅读理解题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5444730 上传时间:2022-08-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期中文言短篇阅读理解题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期中文言短篇阅读理解题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期中文言短篇阅读理解题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期中文言短篇阅读理解题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期中文言短篇阅读理解题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期中文言短篇阅读理解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期中文言短篇阅读理解题(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生借书说(节选)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已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上文的作者是_朝_,其自号 ,课文选自 。(4分) 2、翻译

2、句子。(2分)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故有所览辄省记”的原因有:_ _ _(用自己话说) (4分)4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论点是“ ”(2分)5、作者从借书这件事情讲述了什么道理?用自己的话回答。 孔孟论学1 孟子,名_,_时期邹人,儒家学派代表,被称为“_”。孔子,名_,_时期_家,_家。_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2 词语解释:不逾矩 ( ) 思而不学则殆 ( ) 四十而不惑 ( ) 不耻下问( )3、翻译句子.(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以下孔、孟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12分)(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4.孟

3、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因而这句话也可以写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请举一个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来论证这句话。 _ 小石潭记1、对潭中游鱼动态描写的句子是_,_.2、解释句子:斗折蛇行,明灭可见。_3本文是按照_顺序来写景抒情,写出了小石潭_的环境氛围,抒发了作者_的感情。(一)黄生借书说“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生固幸

4、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本文作者是清朝的诗人_;“说”的文体特点是_。(2分)2.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2分)(1)余幼好书,家贫难致 好 (2)而其归书也必速 其 3.用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子。(2分)为一说,使与书俱。 4.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写序号。(2分)文中“其切如是”是指_(A.故有所览辄省记 B. 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C. 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的情形;看到这样的情形作者感情是_(A.既悲伤又痛恨 B.既同情又庆幸 C.既惋惜又可怜)(二)黄生借书说(节选)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

5、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今黄生贫类予,其借书亦类予。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生固幸而遇予乎?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

6、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为一说,使与书俱。1.下列选项中加点词解释相同的一项是_(2分)A.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归而形诸梦B. 其切如是其借书亦类予C.七略、四库,天子之书而少时之岁月为可借也D.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2.把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2分)余幼好书,家贫难致_3.选文中“随园主人”的主要观点是_。文中“予之公书”和“张氏之吝书”的具体表现分别是_。(本题用原文中语句回答)(4分)黄生允修借书。随园主人授以书而告之曰:“书非借不能读也。子不闻藏书者乎?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非独书为

7、然,天下物皆然。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虑人逼取,而惴惴焉摩玩之不已,曰今日存,明日去,吾不得而见之矣。若业已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余幼好书,家贫难致。有张氏藏书甚富,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其切如是。故有所览辄省记。通籍后,俸去书来,落落大满,素蟫灰丝时蒙卷轴。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1、上文的作者是_朝_,其自号 ,课文选自 。(4分) 2、翻译句子。(2分)往借,不与,归而形诸梦。 3、“故有所览辄省记”的原因有:_ _ _(用自己话说) (4分)4作者在文章中提出的论点是“ ”(2分)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曝之,十

8、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若与?曰:非然也。”孟子曰:“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矣。仁人无敌于天下。以至仁伐至不仁,而何其血之流杵也?”3 词语解释虽与之俱学 取二三策而已矣 4 翻译句子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_3.以下孔、孟的话分别阐明了关于学习的什么道理?(12分)(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是以谓之文也。(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9、。 (3)、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4.孟子“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中的“书”后泛指为书籍、文章等因而这句话也可以写作“尽信书,不如无书”。请举一个事例(可以是自己的,也可以是他人的)来论证这句话。 _ _小石潭记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西: (2)伐竹取道 伐: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心乐之 (之:指代篁竹) B、不可知其源 (其:指代小溪)C、以其境过清(以:因为) D、乃记之而去 (乃:于是,就)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