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救赎-20150501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444043 上传时间:2023-03-09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6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救赎-20150501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救赎-20150501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救赎-20150501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救赎-20150501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救赎-20150501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救赎-2015050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救赎-2015050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地区的困境与救赎2015年5月1日受地区资源禀赋、国家规划布局、市场经济分工等因素影响,全国形成了一些以资源开发和资源型产品生产为主要经济活动的地区,比如山西、黑龙江等计划经济体制下就形成的传统资源型地区,内蒙、新疆、贵州等在新世纪以来的发展起来的新的资源型地区,还有辽宁、陕西等资源型制造业比重较高的地区。随着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这些位于产业链上游的资源型区域率先撞墙、阵痛明显、转型艰难,需要引起重视,给予支持。表1:2013年部分能源原材料产品产量前十名省份煤炭(亿吨)石油(万吨)天然气(亿立方米)粗钢(万吨)水泥(万吨)全国36.80 全国20947 全国1170 全国7

2、7904 全国241,614内蒙古10.30 黑龙江4001 陕西372 河北18850 江苏18,027山西9.60 陕西3688 新疆283 江苏8469 河南16,782陕西4.93 天津3045 四川214 山东6120 山东16,239贵州1.91 新疆2792 广东75 辽宁5973 四川13,947新疆1.60 山东2766 青海68 山西4520 广东13,429河南1.53 广东1292 黑龙江35 湖北2888 河北12,747山东1.52 辽宁1001 山西32 河南2736 浙江12,480安徽1.39 吉林620 吉林24 安徽2352 安徽12,192云南1.05

3、河北591 天津市19 天津2290 湖南11,314河北0.93 河南477 河北16 江西2157 湖北11,049一、全国经济新常态下,资源型地区面临更大的经济下行压力2012年以来,全国经济进入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随着资源价格的下滑、人口和人才的流失,资源型地区普遍陷入困境。原先作为重要增长点的“三高产业”比重高的园区也随着土地财政的式微、融资成本的上升、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而陷入困境。如图一所示,2012年以来,山西、黑龙江、内蒙等较为典型的资源型省区分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下滑幅度较大。2014年第一季度,山西、黑龙江、内蒙三省区地区生产总值

4、增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15年第一季度,山西、黑龙江、陕西、新疆等4省区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2011年相比,降幅均在8个点左右。内蒙地区生产总值增幅虽然与全国平均水平持平,但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7个百分点。贵州地区生产总值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2011年相比下降了5个百分点。虽然说,资源型地区的经济下滑是全国经济步入新常态,增速换到中高速在资源型地区的具体体现,但下行压力过大,形势严峻复杂,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将可能出现持续低增长状态,也是这些省份经济社会发展难以承受的。图1:部分资源型地区分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增幅二、资源型地区陷入困境既有自身结构原因,也有外部需求原因资

5、源型地区经济下滑直接原因是全国经济增速换挡导致资源型产品需求和价格下降。全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最突出的表现就是,经济增速由过去两位数的高速增长步入潜在经济增速6%7%的增长区间。增速换挡直接导致能源原材料需求下降,进而导致价格下滑。2012年以来,煤炭市场持续低迷,道琼斯美国煤炭指数跌破了10年前牛市开始时的点位,跌幅超过60%。2014年石油价格急转直下,西德的萨斯轻质原油现货价格下降幅度超过50%。据黑龙江省财政厅测算,油价每桶波动一美元,就会影响大庆GDP14亿元,财政收入3500多万元,省级财政收入8000万元左右。2014年山西煤炭全行业吨煤综合售价343.16元,比上年下降20%,受此

6、影响,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上年回落4.2个百分点,全省公共财政收入增速比上年回落5个百分点。图2:道琼斯美国煤炭指数图3:美国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现货价格资源型地区陷入困境根本原因在于单一畸重的经济结构。能源原材料产业是资源型地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支撑。比如,山西煤炭开采和洗选占地区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加上焦化、冶金、电力等资源延伸产业,资源型产业占工业比重达到80%以上。黑龙江在原字号、输出性、奉献型的低端产业链条上徘徊,加工比重不足三分之一,深加工比重不足五分之一。即使新崛起的资源型省份内蒙,采掘业比重也占到了30%以上,资源型产业占到70%以上。能源原材料产业发展周期性强,更易

7、受市场环境变化的影响,一旦全国经济增速出现较大幅度的下滑,资源和能源产业将受到更大的冲击,边际利润将大幅下降,甚至出现亏损,导致经济增速突然大幅下降。图4:2012年部分资源型省份资源型产业比重(山西为2013年数据)传统资源型地区还深受僵化体制的束缚。同样是资源型省份,内蒙和贵州要好一些,山西和黑龙江要差一些。在资源型地区,占有较高比例的能源原材料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行业,进入的壁垒高,新的所有制成分很难从产业内部独立成长起来。在山西和黑龙江这样的传统资源型省份,计划经济烙印深刻,国有企业比重更大,单一体制的惯性与畸重产业的结合,更限制了具有活力的市场经济成分的成长和壮大。山西国有及国有控股工

8、业企业总资产占全部工业企业总资产比重高达61%。山西和黑龙江这样的传统资源型省份已经在计划经济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这也使得市场经济转轨的成本更高、过程更复杂。三、“十三五”时期是资源型地区阵痛剧烈,又必须紧紧抓住的转型窗口期“十三五”期间,资源型地区的日子还会非常困难。因为重化工业阶段上半场正在退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重化工业已呈颓势。从国际经验看,以钢铁、冶金、建材为代表的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重化工业占制造业比重达到峰值时所对应的人均GDP大致在11000国际元左右。从发展趋势看,2012年我国人均GDP达到9136国际元。煤炭、化工、钢铁、有色等重化工行业的需求历史峰值将在2015年前后出现,之后

9、逐步回落。据国发中心研究,自2012年至2022年,冶金比重从5.6%下降到3%;电力从2.3%下降到1.2%;煤炭从2%下降到1.1%;建材及其他非金属矿制造业从3.2%下降到1.7%;石油从2.9%下降到2.8%;化工从4.1%下降到3.9%。“十三五”期间,是资源型地区必须紧紧抓住的转型窗口期。因为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完成,重化工业阶段也尚未结束。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向后期过渡的阶段,2020年后才能基本实现工业化,这一阶段工业化仍以重化工业发展为主要特征,但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重化工业将替代资源和劳动密集型重化工业,形成快速发展态势。仪器仪表、运输设备、专用设备等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未来需求空

10、间较大,大约到2020年前后才趋于稳定。这就是资源型地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机会,要抓住全国即将完成的工业化进程,加快发展金属制品、机械制造、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电气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等产业,加速转型升级。四、资源型地区的转型需要自己深化改革,也需要国家的引导和支持没有广大资源型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就没有全国的科学发展。资源型地区的救赎,要靠自身的锐意改革和扎实的结构调整,也需要靠全国的支持。特别是对山西、黑龙江等传统资源型地区,由于承载了国家很多指令性任务,产品大多被低价调拨,一直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自我完善发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民生社会欠账较多,更需要国家给予关注和支持。2014年,

11、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意见,旨在进一步促进东北振兴。下面以山西省为例,提几点建议,为资源型地区的发展注入新动力。1、建议对资源型地区的重大项目给予适度倾斜。当前,国家积极支持能源、水利、科技、中西部铁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恳请中央对我省与京津冀、黄河几字湾、中原经济区等区域在铁路、高速公路、水利、外送电通道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建设给予大力支持。2、建议对资源型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等给予特殊政策。山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修复和保护欠账较大,加上现在煤炭市场下行,政府和企业对恢复生态投入不足,需要重要给予特殊政策或资金支持。受经济结构和财

12、政体制等多重影响,山西是目前中西部地区唯一的财政净上解省。为加快转型发展步伐,解决好转型资金不足问题,请求国家加大对山西一般性转移支付力度,按中部地区支出留用平均比例给予我省专项转移支付。3、建议对符合产业发展规划,具有地方特色的投资项目,最大限度地配套下放审批权限。比如,山西的1920万千瓦低热值煤发电项目,虽然国家发改委将“立项批复工作”委托给省发改委,但四大主要前置审批(前置审批总计有28项),即:厂网接入(涉及长期稳定的用电市场)、供煤(涉及长期稳定的煤源和运输)、水源(涉及长期稳定的补给水)和环评(涉及气、水、渣的排放和环境总容量),均必须由国家的相关职能部门审批,这就导致项目从立项到开工仍然需要较长的周期。再比如,山西煤层气管理体制,积极推进煤层气管理体制改革,创新煤权气权一体化设置,探索建立煤层气资源矿业权有偿取得制度,大力推进采煤采气一体化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