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临港区柏树林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5437597 上传时间:2024-02-03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宜宾临港区柏树林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宜宾临港区柏树林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宜宾临港区柏树林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宜宾临港区柏树林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宜宾临港区柏树林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宜宾临港区柏树林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宜宾临港区柏树林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宜宾临港区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 施工组织设计 宜宾临港区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进场道路施工组织设计1 概 述1.1 编制依据1、宜宾临港经济开发区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施工进场道路工程(道路施工图设计);2、现场目前的实际情况、地理环境状况等条件;3、国家及部颁现行标准和规程规范;4、我公司的施工实力及积累的成熟施工技术和施工经验;5、我公司目前可调用于本工程的各类施工资源。1.2 工程概况宜宾市电业局拟建柏树林110KV输变电新建工程,该工程地址位于临港开发区沙坪镇白莲村三社。输变电站工程施工前期需修建一条进场便道,以满足该输变电站建设需要的交通和大件运输条件。路线起于原S3

2、07公路路口,止于规划中的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选址点,全长970.322m,道路路幅宽度5m。1.3 公路主要技术指标道路等级: 城市进场便道 道路路幅宽度: B=5m 设计行车速度: V=15Km/h设计最大纵坡: 15% 设计最小纵坡: 0%(起点处)路面结构: 泥结碎石路面设计年限: 交通量设计年限:10a路面结构设计年限: 20a路面设计荷载: 车行道标准轴载BZZ100KN防洪标准: 20年一遇抗震等级: 抗震设防烈度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10g1.4 本工程工作范围及主要工程量1.4.1 本工程工作范围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施工进场道路K0+000K0+970.322

3、段的施工(施工段长970.322m),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路基土石方工程:挖方、填方及特殊路基处理;2、路面工程:基层及面层,以及路面附属设施施工;3、桥涵工程:涵洞施工;4、防护工程:挡土墙;1.4.2 主要工程量本合同工程包括路基、路面、排水及防护、沿线道路设施等工程,主要工程量汇总见表1-1。 道路主要工程数量表 表1-1编 号工程项目材 料单位工程量备 注1路基工程1.1路基土石方路基开挖土石比暂定为1:11.1.1路基挖方土、石m329661.1.2路基填方土、石m328201.2路基换填1.2.1超挖软土软土m3700数量暂定,具体工程量由监理现场核定。1.2.2抛石挤淤片石m3

4、3801.2.3换填天然级配砂砾m31551.3路基排水1.3.1排水沟M5砂浆砌片石m9361.3.2盲沟卵石、土工布m1051.4路基挡护1.4.1挡土墙C25片石砼座31.5涵洞C30钢筋砼座72路面工程2.1车行道2.1.1面层泥结碎石m251482.1.2基层手摆片石m251481.5 本工程计划工期开工及完工时间:工程计划于2011年8月8日开工,2011年10月17日完工,总施工工期70天。1.6 工程施工条件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施工进场道路临港开发区沙坪镇白莲村3社,从现场情况来看,入口处有原S307省道,场区内有一条农用机耕道,本工程可充分利用现有的交通条件,不再增设其它

5、临时施工道路。1.7 施工技术总体规划1.7.1 工程特点、重点及难点柏树林110KV输变电站施工进场道路多处为稻田,池塘,软基处理和换填较多,同时由于是利用现有机耕道拓宽,在施工中应满足附件村民的通行需要。1.7.2 施工总原则针对本工程的特点和施工重点、难点以及施工总目标的要求,优化施工布置、施工程序安排,制定有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配置充足的施工资源;紧紧围绕施工关键线路,应用先进高效的施工项目管理方法,组织具有丰富施工经验路基、路面等施工专业队伍,配备成龙配套的施工机械进行施工,确保节点目标和合同目标的实现。我公司在本工程中将遵循以下原则施工:1、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施工总体方案,并

6、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积极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和优选施工工艺。2、制定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组织措施时,以满足合同要求的安全、质量和工期为前提,保障各分路段施工目标如期、顺利实现。3、以施工关键线路为中心,统筹安排,合理计划,科学组织,做好施工资源的综合平衡,使各施工工序合理搭接,使工程顺利进展,实现均衡生产。4、采用先进的成龙配套设备,组织机械化施工;施工过程中认真做好各种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工作,保证设备的出勤率和完好率,确保本合同工程优质、安全、按期完成。5、制定切实可行的措施和制度,确保各项劳动保护、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改善劳动条件,保障作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创建文明工区

7、。1.7.3 施工总体程序根据本工程施工地形条件、施工道路及公司设备和机构配置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施工干扰,尽早实现路基全线贯通,土石方开挖完成。施工程序安排考虑如下:1、工程开工后,尽快完成临建及公路沿线植被的清除,测量点线的校核和断面测量,并组织各型机械设备进场。2、路基施工中以需换填路段为重点,纵向展开多工作面、多工序的平行交叉作业;路基开挖过程中,确保边坡稳定。3、路面工程中手摆片石及泥级碎石采用全幅铺筑,及时碾压平整。2 主要工程项目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法2.1路基工程施工2.1.1 路基开挖施工方法路基土石方开挖主要是大型机械化施工,土方主要利用挖掘机自上而下开挖,有石方开挖

8、的部位先用破碎头进行破碎,然后进行开挖作业。路基开挖必须按设计断面自上而下开挖,不得乱挖、超挖及欠挖,开挖至路基顶面时应注意预留碾压沉降高度。挖掘机配合15t自卸车运渣至弃渣场或路基填筑地点。开挖层较厚的路段,采取自上而下分层开挖,人工辅助挖掘机修整边坡。在路堑开挖前作好坡顶截水沟,并视土质情况作好防渗工作。路基开挖至路槽后,如遇土质不良情况,按设计要求或监理人批示的深度和范围,采取挖除后换填石料或采取其它软基处理措施进行处理。在路基土方开挖过程中,如有较好的块石,将其收集并沿线路边堆放,为后续浆砌石准备材料。对石方路堑,超挖部分应用级配碎石底基层材料全断面铺筑整平并碾压密实,严禁用土充填。2

9、.1.2 路基填筑施工方法填筑路基的材料选用符合技术规范和设计要求的路基开挖料。填筑路堤采用全宽度填筑和全宽度碾压(每侧超宽碾压30cm),禁止采用分幅填筑和碾压,不同土质的填料进行分层或分段填筑,每个碾压层或碾压段只使用同一种土质,严禁不同土质填筑在一个碾压层、段内。对于路基填筑范围内的施工便道,进行重新翻压。路基填筑采用水平分层施工,全宽度使用推土机或平地机摊铺填料,确保平整度,路基平整度用3m直尺进行自检,并请监理人检验,合格后再填筑。路槽顶面误差不大于2cm,路槽以下各层平整度误差不大于3cm。填土层在压实前整平且应作1.5%的路拱横坡。路基碾压使用重型压路机静压或轻振进行稳压,尔后再

10、振动压实。具体要求为:从外侧路基边沿向路中推进;压路机碾压时,前后两次轮迹须重叠1520cm,弯道碾压要求由内侧向外侧推进,要特别注意均匀。土质路基土经压实后,不得有松散、软弹、翻浆起皮、积水及表面不平整等现象,土、石路床必须用自重12t15t振动压路机碾压,其轮迹不得大于5mm。压实度(重型击实标准)如下表:项 目 分 类路面底面以下深度(cm)压实度(%)填方路基上路床03095下路床308095上路堤8015094下路堤150以下92零填及路堑路床03095说明:填方高度小于80cm及不填不挖路段,原地面以下030cm 范围内土的压实度不应低于表列挖方要求。 2.1.3 路基施工注意事项

11、1、在填挖交界处注意做好挖填过渡段的施工,保证路基均匀性。2、在高挖边坡段施工中一定要注意施工观测,实行动态施工管理,优化施工方法,切实保证边坡稳定。且在开挖前应合理布置好施工便道以利施工顺利进行。3、设有山坡截水沟挖方路段,必须优先修筑山坡截水沟以截断山坡地表水。4、切实做好挡墙等三背的填筑,严格按路基压实度标准分层压实。5、根据路基土石方调配计划,注意挖填时段合理搭接,避免土石方调配中挖、填工序的相互干扰。2.2路基防护工程施工2.2.1 路基排水路基施工时应注意排水,必须合理安排排水路线, 充分利用沿线已建和新建的永久性排水设施。所有施工排水管、排水沟和盲沟的水流,均应疏通顺畅。路基应注

12、意纵、横向排水,经常平整现场,清理散落的土,以利地面排水。2.2.2 涵洞圆管涵施工注意事项1、涵洞基坑开挖后,应用锤击等方法测试地基承载力,要求承载力达到要求方能下基。2、施工中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规则处理,并作好防排水、支护处理,以确保施工安全。3、预制管节建议采用悬辊法旋转成型工艺,工厂集中预制或向水泥制管厂订制。4、管节必须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70%以后,才能脱模、堆放和运输。5、施工设计和施工放样时,必须注意管涵的全长与管节的配置以及洞口端墙的准确位置。斜交管涵由两端各一斜管节和若干个正管节组成。为避免放样误差,可将一端洞口端墙于管节安装接近完成时浇筑.6、涵洞包封两侧天然级配砂砾石回

13、填须对称夯实,压实度不小于93%(重型击实);洞顶覆土厚度小于0.5米时,涵顶可通过施工车辆,但压路机必须采用静压。7、圆管涵试验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T 16752-1997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排水管试验方法GB11836-89三点试验法。8、其他注意事项及要求均按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J041-2000)办理。2.2.3 挡土墙施工方法1、施工方法首先使用全站仪根据设计图纸对挡土墙基础进行测量放样。挡土墙测量放样时,注意核对挡土墙轴线是否与设计图相符,注意挡土墙长度、标高的正确性。对曲线上的陡坡挡土墙,应考虑交角和纵坡对挡

14、土墙具体位置、尺寸的影响,并注意顶部和上、下游调治构造物的位置、方向、长度、高度、坡度,使之符合技术要求。挡土墙基础采取人工配合反铲开挖。基坑开挖根据地质情况,确定基坑坡比,防止基坑坍塌。原则上采取人工配合反铲开挖基坑,若施工机械无法进入到挡土墙施工现场时,采用人工开挖。基坑大小应满足基础施工的要求,有渗水土质的基坑坑底开挖尺寸,根据基坑排水设计和设计所需基坑大小而定。基坑壁坡度,按地质条件、基坑深度和现场的具体情况确定。基坑开挖后检测基底承载力是否达到设计要求,并及时做好排水。基坑开挖后,如基底地质、水文等与图纸所示不符时,根据实地钻(挖)探及土的试验资料,提出地基处理方案或加固措施,报监理工程师批准。基坑开挖后,夯压密实。基础验收合格后,立模浇筑。模板采用小型组合钢模进行施工,模板加固采用外撑为主,辅以内拉和对拉。砼按沉降缝分段,每段内按挡墙基础、衡重台以下及衡重台以上分层浇筑施工;每层施工缝须凿毛处理。砼浇筑就近拌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