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134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5432881 上传时间:2023-08-09 格式:DOC 页数:58 大小:14.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134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134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134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134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134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13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3134(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 胜利1号岩管露天采坑山东省蒙阴县财政局山东省蒙阴县国土资源局二九年八月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可行性研究报告项 目 名 称: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申报单位:山东省蒙阴县财政局山东省蒙阴县国土资源局项目承担单位:山东省蒙阴县国土资源局报告编写人:张永伟 王元波 王一健报告审查人:姚春梅报告编写单位:山东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报告编写日期:二九年八月目 录1 项目的目的、意义12 园区基本情况42.1 社会经济62.2 区域地质概况72.3 地质遗迹景观132.4 地学旅游资源评价282.5 园区建设与旅游现状303 地

2、质遗迹保护实施方案313.1 保护原则313.2 保护内容323.3 保护措施344 技术路线和方法375 投资概算386 申请财政预算资金数额及使用方向407 项目实施保障措施408 预期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28.1社会效益428.2环境效益44附件: 1、被确认为国家级地质遗迹的有效证明2、地质灾害治理设计资质(甲级)1 项目的目的、意义2005年,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厅发2005102号将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矿山公园(见附件),也是目前山东省唯一的国家矿山公园,山东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金伯利园区亦位于公园内。该公园位于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联城乡境内,在风景秀丽的蒙山大望山

3、下,蒙山三大主要隘口之一的白马关以东,范围西自鱼鳞山-大望山,东到常马庄-宝兴店,北起蒲河,南至大望山-九女关一线,地理坐标:东经1174500-1174845;北纬353900-354140,面积20km2。区内交通便利,335国道横穿园区,205国道、京沪高速公路、日东高速公路、兖石铁路、沂蒙公路等主要交通干线于公园附近通过,可直达泰安、济南、兖州、青岛等主要城市,并辐射全国。矿山公园北距蒙阴车站约15km,东南距临沂机场约100 km,东距日照岚山港口约200 km,形成了水陆空三维交通网络(图1)。在人类的历史进程中,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形成的矿业遗迹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见证,是具有重要价值的

4、地质遗迹、历史文化遗迹,也是当今世界在自然和文化保护方面的一项重要内容。2005年8月3日在北京举行的国家矿山公园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纪要中指出:“矿山公园建设要与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工作紧密结合。”保护和抢救现存的重要地质遗迹、矿业遗迹已成为我们的一项重要任务。根据财政部 国土资源部关于印发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使用办法(试行)的通知(财建2003530号)和“关于组织申报2009年度国家级地质遗迹保护项目的通知(财办建2009106号)”,加强具有全球和区域对比地质意义的地质遗迹保护,是带动和促进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重要举措。金刚石亦称“钻石”,是自然界中一种极其稀少宝贵的矿物资源,由于它具

5、有特殊的物理性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珍视,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发展,金刚石已从单纯的工艺装饰品原料,变成了宝贵的工业材料,广泛应用于冶金、煤炭、石油机械、光学仪器、电子工业和空间技术等工业部门。中国原生矿最大的钻石“蒙山1号钻石”金刚石地质遗迹、矿业遗迹具有稀有性、典型性。本区作为我国第一个金刚石原生矿发现地,被誉为“钻石之都”,其发现结束了我国没有金刚石原生矿的历史,填补了中国原生金刚石矿产资源的空白。本区金刚石原生矿分布广,脉管兼备,品位高,储量大,且矿区地质构造发育,找矿标志明显,指示矿物丰富。露天矿坑、矿业用房、选矿场等遗迹保存完好。公园区内地质遗迹、矿业遗迹丰富,类型齐全,组合较好,

6、有特色,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强,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矿业遗迹与自然、人文旅游资源相得益彰,具有极高的美学及科学价值,具有较强的外在吸引力和独特的科技文化内涵。地学旅游资源易于开发利用,对科学研究、生产资料教育、提高旅游质量、增加旅游的自然科学情趣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但由于没有认识到矿业遗迹在地学研究方面的重大科学价值,区内许多地质遗迹、矿业遗迹目前没有真正开发和保护起来:一些重要的矿业遗迹点同时是可以开发利用的矿产资源,其不合理开发现象不无存在;典型地质遗迹、矿产遗迹被废弃荒野,无人问津,埋没了其应有的荣耀和价值等等。故对本区的矿业遗迹进行分级保护,同时埋置界碑和界桩,设置一定区域开展科学研究,设

7、立景点标示牌,达到科普观光的目的。进行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的地质遗迹资源保护,将为地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科学研究及科普教育提供永续利用的基地,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稳定,并可带动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该矿山公园的地质旅游资源内容丰富、种类繁多,直接产生经济效益的方式主要是开展旅游,其地质遗迹、矿业遗迹的典型性和代表性意义,是开展地学旅游和科普旅游的良好资源。许多地质遗迹、矿业遗迹是相当脆弱的,一旦遭到破坏将不可恢复。建立国家矿山公园对于保护这些地质遗迹、矿业遗迹,对进一步研究金刚石的成因,对公众进行地质科学和环境保护的教育,使社会公众在旅游休息的同时学到知

8、识,为子孙后代保护好已受到威胁的生态环境等具有重要的意义。综上,建设国家级矿山公园,保护和抢救上述现存的地质遗迹、重要金刚石矿业遗迹对于保护地质环境,促进旅游业发展,进行科普教育,保护矿区经济发展模式转化、促进革命老区的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意义。2 园区基本情况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位于山东蒙阴县联城乡境内,在风景秀丽的蒙山大望山下,包括常马庄、王村、宝兴店三个行政村,区内的国有企业是701金刚石矿,园区面积20 km2。在矿山公园区以外,选择典型矿体、地质遗迹及观光点,纳入旅游线路,其范围主要在蒙阴县境内,个别站点设在平邑县

9、境内。如平邑红旗27号金伯利岩脉。地理坐标:东经1174511756,北纬3538-3550。随着矿山公园规模的不断完善与扩大,可将游览范围扩至西峪岩管群及坡里矿带。大望山云海对区内重要的矿业遗迹,要严格划定保护范围,制定保护措施。处理好遗迹保护、开发利用、经营管理的有机关系。据区内各矿业遗迹的重要性,划分出一级、二级、三级保护区。一级保护区:主要为矿业遗迹游览区,以地质遗迹、矿业生产遗址、矿业活动遗迹为保护重点。重要保护景点有:(1)胜利1号金伯利岩管露天矿坑的保护范围:矿坑周围50m以内;面积150亩。(2)围岩堆的保护范围:围岩堆外围20m以内。面积200亩。(3)红旗1号矿坑范围:矿坑

10、外围10m以内,长度约1km。二、三级保护区在一级保护区外围依次划定,分别对较重要的和一般的地质遗迹、矿业遗迹进行保护。2.1 社会经济2.1.1人 口矿山公园所在的蒙阴县共辖9镇、2乡、587个行政村(1729个自然村)。截止到2008年,全县总人口53.3万人,平均人口密度334人/ km2。矿山公园范围内共包括村庄3个,人口约3千人,以外出打工为主,人力资源丰富,均为汉族居民。2.1.2经 济蒙阴县2008年国民生产总值53.1亿元,工业生产总值41亿元,农业生产总值12.1亿元。目前,蒙阴县已形成以冶金、机械、化工、纺织、建材、皮革、食品加工为主体的工业体系,以国营企业、乡镇企业、私人

11、企业为龙头的发展格局。农业一直是蒙阴县的主要产业,现有耕地面积约5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约25.54万亩,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地瓜、花生等为主;土特产有旱烟叶、花椒等。蒙阴县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已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金刚石、铁、煤、金、铅、钼、水晶、石棉、磷等。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蒙阴县凭借独特的地理、自然风光等优势,开辟了“蒙山国家森林公园”、“孟良崮国家国防公园”、“云蒙湖”、“中山寺”等旅游风景区,沂蒙山国家地质公园云蒙园区正在建设当中。矿山公园园区内以农业为主,但因土地贫瘠,收入不高。牧业以圈养牛、羊、猪等为主。区内工业以手工业为主,主要为手工艺品制作。地方特色产业为林果业,有苹果、桃、板

12、栗、柿子、山楂等。区内居民人均年收入一般在2300元左右。当地民风淳朴,居民以勤劳朴实、热情善良而著称。文化教育实施初中义务教育,社会治安良好。燃料以煤、柴草为主,通讯便利,电力充足。供水水源以地下水为主,水质洁净,水量可满足生活需水要求。区内社会环境良好。随着山区经济的腾飞和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沂蒙山区人民发展旅游的积极性越来越高涨,主动性越来越强。沂蒙人民艰苦创业、乐于奉献的精神必将为矿山公园的建设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证。矿山公园的区域形象优势明显。沂蒙山区是革命老区之一,有极高的知名度,沂蒙人民为中国革命做出的突出贡献已载入共和国的史册。一代又一代的沂蒙红嫂为人们所赞颂,新时期的创业精神为

13、人们所敬仰,一曲“沂蒙山小调”唱出了沂蒙文化的风采。人们希望来这里看一看淳朴、忠厚、善良的沂蒙老乡,登上那高高的蒙山顶心神荡漾,饮一瓢甘甜的沂河水情深意长。这种区域形象为矿山公园的宏观设计和宣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2.2 区域地质概况山东沂蒙钻石国家矿山公园地处鲁西隆起区中南部的蒙山凸起,由前寒武纪变形变质岩组成,片麻理走向290310,倾向南西,倾角5070。区内断裂构造发育。北西向断裂极为醒目,以蒙山断裂规模最大,属区域一级断裂。与此平行的次一级断裂也很发育,如大望山断裂、常马庄断裂、狮子山断裂等。其次,北北东向断裂也较发育,呈较小的平行或羽列断续展布。金伯利岩与断裂关系密切,岩脉呈北东东向

14、产出,而岩脉组成的矿带却呈北西西向展布,矿脉与矿带这一展布特点,与上述两组断裂有关。区内岩浆活动强烈。新太古代岩浆岩主要为一系列超基性-中性-酸性的复杂岩石组合,普遍发育片麻理、片理;元古代侵入岩以基性-超基性脉岩为主;古生代只出现少量的幔源侵入岩,形成区内的金伯利岩;中生代岩浆岩规模较小,以中酸性偏碱性岩浆最发育,分异良好,包括花岗斑岩、正长斑岩、闪长玢岩、煌斑岩等。2.2.1地 层区内出露地层为太古代泰山岩群山草峪组,呈岩体或残留体形式零星分布,主要岩性为黑云变粒岩;第四系为山前组和临沂组,广布于丘陵前缘的麓坡地带和东汶河河流两侧,岩性为含粘土砂层、砂砾层。2.2.2构 造太古代末期,鲁西

15、地区由于五台运动的作用,使早期沉积的泰山群地层产生区域变质,强烈上升。五台运动以后,鲁西地区作为一个稳定的构造单元,从元古代到中生代的三叠纪仅表现整体缓慢升降运动为主。中生代,特别是燕山运动期间,遭受了多次强烈的构造运动,使鲁西地区断裂构造发育,且显得相当错综复杂。区内北西向断裂居主导地位,它具有规模大、多期活动等特点;其次是北东向断裂、北东东向断裂,相对而言,规模较北西向断裂小,亦表现为多期活动之特点;再其次则为近南北向断裂,其特点有分带现象。还有北北东向断裂及少数的北北西向断裂、近东西向断裂。分别叙述如下:北西向断裂:这组断裂在区内分布广、规模大、延伸远、连续性好,平面展布有分支复合现象,并具有多期活动的特点。自南向北主要有:蒙山断裂、卓家庄-黄台庄断裂、三官庙-皮卞庄断裂、茅草崮断裂、大望山断裂、花峪-榛子崖断裂、蒲河断裂、薛家庄-台上庄断裂。(1)蒙山断裂:此断裂是区内规模最大的北西向断裂,是蒙山单断凸起与平邑盆地的控制构造。断裂总走向310,倾向南西,倾角5070,断裂破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