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儿童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5430621 上传时间:2023-01-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儿童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儿童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儿童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儿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单元教材分析儿童(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所教班级现状分析学习习惯方面:本班大部分学生学习态度端正,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上课能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作业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许多同学还能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也喜欢看课外书籍。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上缺乏自觉性,上课不专心听讲,有缺交作业的现象,即使完成作业也是马马虎虎。语文能力方面:本班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外阅读量少,没有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和分析能力较差。作文内容不够具体,不会用好词佳句修饰自己的作文,缺少真情实感,显得平淡。双向细目标知识、能力目标:1、学习2篇课文,两首词,一篇阅读课文,1篇习作,一个练习。2、能正确书写11个生字,认识5个二类字,会用查字典、联系

2、上下文的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背诵课文。4、了解古典名著西游记,体会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5、理解寓言借助故事说明道理的表达方式,明白不能只看重眼前利益的道理。6、从例文中学习读后感的写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情感目标:1、了解古典名著,体现孙悟空的坚定、机智和勇敢。2、学习两首词,体会作者早期生活的情趣和心境,抒发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3、学习寓言故事,从人物对话中使人妙悟得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4、体会文章结构的清晰有序,语言的质朴亲切的特点。教材分析8三打白骨精:是歌剧西游记第七十二回的故事情节改写的。认识6个生字,理解

3、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和部分词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比较孙悟空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9词两首:第一首是表现宋代词人李清照早期生活的情景和心境,第二首塑造了一位渔翁形象,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在学习中,学会一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这两首词。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理解领悟这两首词的内容和意境。10螳螂捕蝉是篇寓言故事,从人物对话中使人明白事理,警示人们不能只看眼前利益,不顾身后隐患。学会本课生字词,能联系上下文说出“自由自在”“恍然大悟”的意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4、明白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忽视身后隐患的道理。能用“自由自在”“恍然大悟”造句。11读书要有选择介绍选择合适读物的课文,内容浅显易懂,结构清晰有序,语言质朴亲切。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会质疑,树立正确的读书观。习作3写读后感:选择感兴趣的篇章,结合生活实际联想、感悟。从中感知读后感的写作方法,激发学生写读后感的兴趣。引导学生学阅读范文,写体会深的部分,联系实际谈感想。练习3:指导学生阅读红楼梦描写笑的片断,联系生活体验描写笑的不同形式。积累12个描写西游记中孙悟空形象的词语。写好钢笔字。口语交际促进学生的课外阅读和培养学生的口头能力,描述自己心中印象深刻

5、的三国英雄。研究重点1、扎扎实实抓好生字的教学,运用字理、联系上下文和查字典的方式识字、理解词义。2、让学生能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课文的内涵,走入文本,再现文本中的情感体验。3、培养学生正确的是非观。4、凭借语言材料,培养学生的赏析水平。5、理解“螳螂捕蝉”的深刻含义。培养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6、培养学生运用批注式阅读方法进行阅读感悟。7、从例文中学习读后感的写法,并运用到实践中去。课堂教学实施策略(学习方法习惯)1、扎扎实实抓好生字词教学,积累课文中的好词佳句,增强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2、创设和谐的学习氛围,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中的情感体会。3、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悟情,在朗读中理解课文。让学生进入到文本中。4、感悟词中的语言特色,领悟词人的感情5、注重学生的学法指导,加强读写结合,促进学生的习作能力的提高。教学进度8、三打白骨精9、词两首10、螳螂捕蝉11、读书要有选择我阅读我快乐习作3练习3课外辅导与活动1、阅读古典名著西游记2、加强口语交际训练漫画三国英雄3、学会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和佳句4、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课外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