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散文)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5429087 上传时间:2023-09-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散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散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散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散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散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散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课外阅读及答案(散文)(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六年级课外阅读训练一.散文部分船过三峡从重庆乘船到武汉,我游览了世界闻名的长江三峡。三峡的山好奇啊。夔门像刀砍剑劈,笔直du i( ),群山起伏高耸,云雾缭绕,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真是一种山峰一种模样!山峡的水好急啊,长江像野马奔腾,嘶鸣吼叫。江水在山丛中七弯八拐,东闯西撞。它撕咬崖缝,拍打岩石,涛声哗哗响。三峡的船好险啊。江水翻卷,漩涡连漩涡,波浪推波浪,大轮船像摇篮,又像竹叶,随着浪花飘。有时像要碰着壁;有时山岩又仿佛要掉下来啊,百里山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我更喜欢三峡中的神女峰。那是一块细长的直立在山巅的岩石,它像个仙女,头上插簪子,身上拖绿色长裙,美极了!这一带,还流传

2、着这样一种神奇的故事。从前,有个渔民在江中捕鱼,一天,天昏地暗,风雨交加,渔民迷失了方向,不幸被波涛卷入江中,一种好心的姑娘站在山顶上,日日夜夜盼她回家。一每天过去了,渔民没有回来,姑娘却化作了一块岩石。从此,她从早到晚,不怕雨淋日晒,为过往船只当航标。多美的神女峰,多shnling( )的姑娘!我们的大轮船顺江而下,平安无事,本来是她在为我们指引航向哩!()看拼音写词语,填在文中( )里。(2)“山巅”的“巅”是( )构造,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部,除部首外尚有( )画。(3)这篇教学设计文章第2、3、4自然段的构造是相似的,都采用了总分构造方式,写出了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 ,二是 ,三是

3、 。()文中的过渡句是 ,它所起的作用是 、“ ”是文中的一种比方句,这个比方是把 比作 。山野早春是暖流又融化了岩石上的冰层,滴下第一颗粗大晶莹的水珠,宣布了春天的来到。春天,山野的春天。最先是朝阳的山坡处的雪在融化,慢慢地露出黄黑色的地皮,雪水滋润着泥土,浸湿了去年的草茬(ch);被雪盖着过了冬眠的草根苏醒复活过来,徐徐地倔强有力地推去陈旧的草茬烂叶,奋力地生长起来。在同步,往年秋天随风摇落下来的草木种子,也被湿土裹住,在孳(z)殖着根须,争取它们的生命。山 的背阴处虽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徐徐衰竭。朝阳处的温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融化了硬硬的雪层,冲开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

4、在岩层上的瀑 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每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河里,那河里的冰层就喀嚓喀嚓碎裂成块,拥挤着向下流淌去。赶那燕子出目前摇曳着的青树枝上时,到处已是满目春光了。. 从文中找出词语填空。( )的水珠 ( )的瀑布( )地露出 ( )地生长滋润( ) 冲开( )2.给词语中带线的字选择字义,在括号里面“”。青树枝绿色( ) 蓝色( )黑色( ) 绿色的东西( )3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满目春光: 。4. 仔细读短文,填空。作者是从 和 两个地点描述山野春天景色的。短文中描写山野早春的景物有 。(至少选4个)5 默写两句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 。 。

5、 。荆赞我爱游西山,特别爱在炎夏游西山。当你刚走进山区,便有一股醉人的香气扑面而来。这香气来自哪里?只要你稍加注意,就会发现它来自一种并不引人注目的灌 木。它们一丛丛、一簇簇到处都是。荆的枝条挺拔,枝叶茂密;它的叶柄长,叶面呈掌状分裂。荆有一股略带辛辣的浓烈香气闻了使人陶醉,每次游山归来,荆的余 香总是缭绕不散。荆,不仅给人以香,还给人以甜。炎夏,正是荆花盛开的季节。满山荆花满山香,招得蜂来蝶往。这是放蜂的好季节,蜜蜂所采的荆花蜜洁白如乳,香甜可口。荆花蜜的采制固然有蜂的(甲)_,可也不能忘掉荆花的(乙)_啊!荆,可以说它浑身是宝。它的枝条细长而柔韧,可以用来编篓。它的籽可以入药,主治风寒感冒

6、、胃气不和等症。就是它的叶子,也是制造蚊香的一种重要原料呢!荆,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它见缝插针,悬崖陡坡,山巅谷底,均有它的立足之地。它不怕晒,不畏寒,不惧贫瘠和干旱。它生机勃勃,代代繁衍,在数量上,它也占了山区灌木中的大半。荆,是很有一点精神的。它不用人播种,不用人浇水,不用人施肥,不用人剪枝,却给人以香甜,以枝叶,以自己的一切。荆的这种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礼赞吗?6. 第段有两个空,请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填入下面(甲)(乙)两处的横线上。(2分)A. 功绩. 劳累C. 功能D. 辛苦(甲)_ (乙)_7. 第段中具体描写荆的外形的句子是哪一句?用横线在原文上将这一完整的句子画出来。(2分).

7、 本文第段和第段分别写了荆_和_的特点。(2分)9. 用波浪线在原文上画出第段的中心句。(分)10. 本文结尾一句运用了什么句式?用自己的话说出这句话的本来的意思(分)答:_11.这篇文章歌颂了荆的什么精神?根据文章中心,选择理解最精确、最深刻的一项,将它的字母写在括号内。(2分). 荆的精神是给人以香甜、美好的东西B. 荆的精神是浑身是宝、无私奉献的精神. 荆的精神代表着不畏寒暑、不惧贫瘠的顽强的生命力D.荆的精神是一种规定人的很少,却为人类奉献自己的一切的精神课外阅读(9分)看过一幅小朋友画:一种鱼缸,里面游动着六条美丽的大尾巴金鱼;在鱼缸的四周,围着六只眼睛发亮的小猫。我心里一笑,想:六

8、比六,还免得争抢打架。但是等等,看那幅小朋友画下面歪歪扭扭的题字,居然是:“太美了,舍不得吃!”我的心禁不住温柔地一动,为自己精神的庸俗而愧怍。一 日,走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一种坐在妈妈自行车后座上小椅子里的孩子忽然喊道;“谁,找,你!”我和那位妈妈一同看那广告牌,广告牌上那位目光深沉的先 生,正对着我们凝望。我无声地笑了。那个孩子得不到妈妈的回应,拽了一下妈妈的衣服,继续不依不饶地指着广告牌说:“妈妈。你看呀,谁,找,你!”那位妈 妈似乎明白了什么,猛地回头捂住了孩子的嘴。我再次昂首看时,也终于明白了孩子所谓的“谁找你”,本来是“雅戈尔”的误读。我很为那小气地捂住孩子嘴的妈 妈遗憾,真的大可

9、不必,孩子并不是在存心丢你的脸,虽说她没有读对一种字,但她那大声读出三个半边字的热情与勇气不是很可贵吗?一个幼儿教师讲过这样一种故事:下雪了,人们都穿上了棉衣。一种孩子跑到教师跟前很认真地问:“教师,天太冷了,院子里的雕像没有衣服穿多可怜啊!我们给她 穿件棉衣,好吗?”教师只是一笑,并没有在乎。过了一会,又有一种孩子提出了同样的建议。于是,教师决定带着孩子们举办一场为雕像穿棉衣的典礼。我想,随着时光的推移,孩子会长成大人,孩子自己穿过的棉衣将永远存留在她们的记忆中,冬天里一块石头所获得的刻骨的温暖,将使那后来有形与无形的风雪中穿行的心感到美好与安慰。在这个物质的世界里,我们的精神有时会觉得恍惚

10、无依。“成熟”折磨着我们。我们眼看着自己的纯真与热忱、敏感与同情一点点被剥蚀、被风化。法国伟大的人道主义者阿尔贝特史怀泽先 生说:“我本能地避免自己成为人们一般所理解的成熟的人。由于,与成熟相伴的往往是如此不和谐的词:贫乏、屈服、迟钝、顺从命运的理性化”在“早 熟”成为全球性流行疾病的今天,让我们悉心守护那弥足贵重的童真与童趣,并让自己懂得,这童真与童趣是上帝送给人类的最后的礼物,是上帝通过孩子施舍给我们的美丽天堂。(摘自孩子施舍的天堂)1根据全文内容,为本文拟个能揭示主题的标题。(答案不超过方格限定的字数)(3分)14.简要概括本文写了哪三幅生活画面?(3分)15.反复品味划线句子的含义,说

11、说你的理解。(分)(18分)在人迹罕至的深山密林里,如果看见一缕炊烟在饥肠辘辘的旅途中,如果看见一缕炊烟也许不会有什么比它更亲切了。那是一种动人的招手,是一种布满魅力的微笑,是一种似曾相识的陌生人,和谐地向你挥动着一方柔情的白手绢掸落飘在肩头的枯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我终于看见了远方山坳里的炊烟,它优美地飘动着,无声无息地向我透露着一种质朴的但愿。心中的惶乱被它轻轻地抚平了在深山里走了大半天,饥饿、疲乏、山重水复的怅惘,曾经使我的腿微微地颤抖,步伐也失去了沉稳的节奏我急匆匆地走向山坳,走向炊烟。我想象着炊烟下也许浮现的情景:大蘑菇似的小木屋,屋里许是一种白胡子的看林老人,许是一种山泉般水灵的姑

12、娘。都是带着某些童话的色彩 1、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它”指代什么? (3分)、指出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子的修辞手法,并阐明其作用。(5分)3、第四自然段中加横线的“一种质朴的但愿”指什么?(分)4、这段文字有五个自然段,可分三层。试划分其层次,并用四个字概括层意。(7分)(1)段至 段,层意:想见炊烟(分)(2)段至段,层意: (3分)(3) 段至 段,层意:(3分) 敬畏生命的依米花马国福非 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做依米的小花。那里干旱炎热的气候和土壤只适合生长根系较庞大的植物,而依米花却除外,它只有一条细长的根茎。在那样的热带气候当 中,又在茫茫戈壁滩上,它得用五年的时间才干完毕根部对泥土的植

13、入,到了第六年它才吐蕊。让人惊叹敬重的是。依米花非常奇特,每朵花有四个花瓣,一种花瓣一种颜色,红、黄、蓝、白,煞是 娇艳绚丽。更让人惊叹的是这种通过漫长的积蓄、扎根才开出的四色小花,花期只有两天,两天过后依米花连花带茎一起枯萎死亡。 这种花在本地象征着毕生一次的美丽和毕生一次的辉煌,它照样是无怨无悔,全情投入。五年扎根、六年吐蕊、两天花期。毕生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生长的依米花仅仅是为了两天短暂的花期。它的美丽让我们无法想 像这需要如何的顽强和耐力。 茫茫万里戈壁与一朵娇小花朵形成鲜明对比。这样的生命悠远、倔强、卑微、渺小、灿烂,却挺拔在我们心里。泰戈尔说过“生如春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六年的风霜雪雨只为两天的尽情绽放。这是生命的一种极致,把生命波澜壮阔的一面浓缩成悄无声息的短暂美丽。 试想茫茫天地间,风沙可以随时肆虐它,动物可以随时吞噬它,虫子可以随时咬蛀它。依米花在恶劣的环境下是脆弱的,然而它还是挺住了。我想。它细小的茎脉里肯定有火同样的信念在支撑着它:开 花,开花,热烈而又坦然地开花!它薄薄有限的花瓣绽放着生命最亮丽的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