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征文“春节轶事”征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5427690 上传时间:2023-09-0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春节征文“春节轶事”征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春节征文“春节轶事”征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春节征文“春节轶事”征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节征文“春节轶事”征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春节征文“春节轶事”征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春节征文“春节轶事”征文火堆旁的新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心不同。今年是我二十八年来第一次不在父母身边过年,出嫁成家的喜悦尚未过去,就得承受在婆家守岁的风俗。今年的新乡由于禁放烟花炮竹显得有些冷清,只有大街上的灯饰、商场里的背景乐在努力营造过年的气氛。 想起老人的一句话,人家人家,有了人就有了家。当新年钟声开场倒计,万家灯火都开场举杯庆贺时,我更加想念位于豫西一个山村里的我的原生家庭。 曾几何时,爷爷还在世,奶奶还身体康健。每逢过年,爸爸他们兄弟三个齐聚老家,孙一代的兄弟姐妹们也从各自工作和上学的城市返回,尽情地叙旧、尽情地玩乐、尽情地让浓浓亲情蔓延在寒冷的天地间,这亲情似乎能带来温暖、融

2、化一切。 由于豫西农村临近山地,居住人口少,温度比城市能低上好几度,且人们不习惯用空调取暖,那么劈柴烧火便成了家家户户过冬的必备手段。柴火哪里来呢?靠山吃山,上山砍来便是。那时候我一放寒假,就央求爷爷上山,一把小斧头、一个轻便的小锯,一辆三轮车拉着在寒风中兴高采烈的我上山砍柴。爷爷的经历一路传授给我:遇到掉下来的树枝能拣就拣,省力为后面的“大活儿”;小锯要把那些枯死的中等粗树枝锯成一段一段的,遇到锯不下来的该用我们的“大家伙”也就是那个小斧头上了.这些活我跟随着爷爷干的乐此不疲,一点不觉得寒冬之寒意何在。等到了家,还要把木材码的整整齐齐,此时,烧火取暖的冬日假期也就正式到来了。 我一心盼着的是

3、假期,爷爷奶奶期盼的却是春节。春节意味着团聚,意味着常年在外的儿孙都能回家聚在老人身边,再多的寒冷也驱赶不散内心的温暖。一般到大年三十,家里会聚齐十几口人,怕冷的孩子们嚷嚷着烧火烧火,脸上刻着深深笑纹的爷爷倒腾出他一冬的木头,用玉米芯引火,火势一起立即来上五六根,枯燥易燃的木头腾起的火焰温暖而耀眼,迅速吸引了全家老小,大家围火而坐,侃侃笑谈。爷爷不再心疼他的木材,一根一根的往火堆里加,火光闪烁,映红了全家的笑脸,映红了岁数比我还大得多的老房子,也映红了除夕黄昏的天空。那时候,小小的我觉得再也没有比火光更好看的景致了,哪怕城市有满天烟花,也不及家人的乡音和熟悉的容颜更能带来过年的气息。 等到晚餐飘香时,爷爷就放慢加木材的节奏,大火渐渐变成了炭火,火堆旁的我们靠的更近,也更暖和了。这时,家人们会烧馒头用作晚餐时吃。为了干净卫生,我们每人一根筷子插进一个馒头里,手持筷子一头,另一头的馒头凑近炭火上方,烤焦、翻转,再烤焦、翻转,馒头渐渐变成了金黄色,外焦里软,农村自蒸馒头特有的麦香在经火烤后弥散开来,香甜沁人,我们已垂涎欲滴,除夕的重头戏年夜大餐也正式上桌.回忆告一段落,翻开手机,人们在庆贺团聚的同时也在抱怨年味越来越淡。我想这年味并不是烟花爆竹、吃喝庆贺、旅游度假等所能带来的,而是家人的团聚和亲情的温暖。有家在、有人在,何愁没年过? 第 页 共 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