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搭石导学案(教育精品)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5420301 上传时间:2024-02-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1搭石导学案(教育精品)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1搭石导学案(教育精品)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1搭石导学案(教育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1搭石导学案(教育精品)(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快乐课堂我学习 我展示 我快乐武鸣县城厢镇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科导学案主备人:潘兰香 审核人: 使用者单位: 使用者姓名: 教学内容: 21 搭石学习目标:1.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3.学习作者细心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学习重点: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其中的人性美。学习难点: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1个生字。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脱鞋挽裤、山洪爆发、谴责、人影绰绰、清波漾漾”等

2、词语。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章的语言美和画面美。教学流程: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谈话:作家刘章的家乡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有连绵起伏的群山,有郁郁葱葱的树林,还有一条清澈见底的小溪,而作者觉得最美的,确是小溪里的搭石,(齐读课题)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去感受那平凡而美丽的搭石吧? 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板块一:学会生字新词1.自主学习:朗读课文,把课文中的生字词读正确。2.合作交流(1)互学:同桌互相检查生字词语是否读准。 (2)共学:自己还有哪些词语不理解的在组内提出,看看组员能否帮解决,不能解决的要

3、在展示汇报中提出来。3.展示汇报 (1)学生展示读准生字、新词。(2)学生不理解的词语提出来,全班交流理解。(老师引导学生总结理解词语的方法: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四、指导书写难写的字。1.学生观察,发现规律,教师指导书写难写的字,范写。2.学生写难写的字。五、学习板块二:读通课文,概括课文大意1.自读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流利。2.默读课文,作者描述了几个生活情境?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引导点拨学生理清课文脉络。(作者通过描写家乡小溪上 、 、 等几个生活画面的描写,展现了家乡人 、的精神。老师总结如何运用“画面拼凑”的方法来概括课文大意。4.把自己喜欢的画面相关段落多读几

4、遍,感受画面的美丽。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根据文字想象画面,感受课文风景美及人性美。2.品析课文优美的语言,积累好词佳句。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学会从从平凡的事物中去发现美。教学流程:一、一、复习导入二、明确目标课件出示课时目标,学生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三、学习板块一:文章处处让我们感受到“美”,作者是怎样用朴实的语言写看得见的具体的“美”和看不见的心灵的“美”的?画出相关句子,体会体会作者的写法。(一)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围绕问题读、划、写批注。(二)合作交流:提示学生按照以下步骤在组内交流1.课文用了哪些好词好句写出美,想想这些词句好在哪里?2.

5、练习朗读,读出感情。(三)展示汇报: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相机点拨。1.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引导学生体味“无论只要一定再直到才”了解关联词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感悟上了年岁的人身上勤快、乐于助人的美德。)2.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xi)调有序(x)!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chu)绰,给人画一般的美感。(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说说作者抓住哪些不起眼的素材动作、声音、倒影;再通过“协调有序”

6、理解一行人走搭石时的动作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几次重复,在语境中感性理解“协调有序”,由“清波漾漾,人影绰(chu)绰”感受画面美。)3.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俩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f)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引导学生从“走、止步、招手、让、等、聊、扶、背”这些很平常的走搭石的点滴动作感悟山里人互相谦让、和谐相处、尊老敬老的美德,体会作者抓住不起眼的事物使用朴实的语言、以小见大的写作方法。)五、拓展迁移,达标检测 1. 积累背诵好词好句。2.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采用“以小见大”写一写平凡事物中的美。个人添补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